包饺子作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9
《包饺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饺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饺子》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难点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包饺子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那你会包饺子吗?2、介绍经验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3、做准备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
现在就请大家将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二)包饺子1、师生共同学习。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不过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包饺子,那你看我我们的方法一样吗?(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
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4、师强调小结:(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5、学生再尝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6、学生欣赏。
其实,包饺子的方法还不止这一种,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花样饺子,想不想看啊?(出示课件:各种花样的饺子)7、自主尝试。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包饺子》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包饺子》精选3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授《包饺子》,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珍惜食物意识和动手能力。
2.通过饺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辛苦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勤劳意识。
3.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包饺子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具:笔、纸、PPT。
2.教材:《包饺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小视频,引起学生对包饺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阅读故事《包饺子》。
3.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并进行讨论。
4.教师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主题,引导学生制作饺子。
5.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饺子的制作。
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或者组织学生合作制作。
6.制作完成后,学生互相分享和品尝饺子,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7.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包饺子的过程,提问并引导学生反思:包饺子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你们觉得劳动的意义是什么?8.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学生珍惜食物,珍惜劳动。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饺子制作过程写成一个小记,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如汤圆、年糕等,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包饺子》,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珍惜食物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包饺子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饺子的制作。
通过制作饺子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一种新的手工技能,还培养了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学会了珍惜食物和劳动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我还会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引导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包饺子》大班教案(通用4篇)《包饺子》篇1一、设计意图:幼儿泥工活动是一种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空间想像能力的活动,也是一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休闲游戏活动。
其操作性、创造性很强,幼儿在泥工活动中可以随意地团一团、捏一捏、搓一搓就能改变它的形状,使孩子们感到满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所以小朋友们对橡皮泥都很感兴趣。
泥工活动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实现泥工活动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设法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泥工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设计了《包饺子》这一泥工活动。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团圆、压扁和捏等方法做饺子。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愿意与同伴分享饺子,体验做泥工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团圆、压扁和捏等方法做饺子。
2、难点:体验泥工的乐趣四、教学准备:橡皮泥及工具,盘子、u盘(图片、音乐)、玩具小熊、教师范例作品五、活动流程:1. 谈话:今天有位小朋友到我们中(二)班来做客(教师出示玩具熊),打招呼:小熊你好,小朋友们好(小声),小熊声音小,没劲,肚子饿了,那我们请他们吃什么呢?老师问问小熊,哦……,原来她昨天在电视上看到熊妈妈一家做了一种美味的食物,她很想尝一尝,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吧?播放u盘,幼儿仔细看一遍后,教师提问:(1)小熊想吃的美味食物是什么啊?(饺子)(2)饺子是用什么做成的?(面粉)(3)饺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2、播放各种形状的饺子图片,请幼儿观察。
3、展示范例作品,示范做饺子的方法。
师:“看看老师包的饺子,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老师一步一步示范包饺子的方法。
4、师:“小熊的肚子可饿了,我们快来当大厨帮他准备一些好吃的饺子吧。
”让幼儿分成几组,自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包饺子》教案范文教案《包饺子》教学目标:1.了解饺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2.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饺子的原料和配料。
2.饺子皮和饺子包和的工具。
3.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等,向学生介绍饺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饺子的理解。
二、讲解包饺子的基本步骤(20分钟)1.向学生介绍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
2.让学生观看示范视频,并进行模仿练习。
3.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动作。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亲自动手包饺子。
2.鼓励学生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积极尝试创新,例如尝试不同的馅料和包饺子的形状等。
3.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包饺子的任务。
四、品尝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品尝自己包的饺子,并评价自己的成果。
2.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包饺子心得和体会,进行交流讨论。
五、延伸拓展(2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材料,介绍不同地区的饺子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2.引导学生思考包饺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与食品之间的关系。
3.和学生一起制定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学生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进行总结反思。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和要求。
教学后记: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体验了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在延伸拓展环节,学生了解了更多关于饺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他们对食品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合作,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包饺子教案(精选12篇)包饺子篇1一、活动目标:1、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擀饺子皮、包饺子的动作。
2、创编表现饺子沸腾的动作,初步表现出音乐欢快的情绪。
3、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充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及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包饺子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1、生活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2、场地上贴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椭圆形(轮廓线)表示“大盘子”3、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
厨师帽及衣服一套。
4、Flash动画: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三、活动重点:创编包饺子和饺子沸腾时的动作。
四、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随《喜洋洋》乐曲拍手入场坐好。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Flash,请小朋友来欣赏。
”提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怎么包饺子?”“饺子包好了,要放到锅里煮,煮的时候,饺子会是什么样的?”2、分段欣赏音乐并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说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
”第一步:擀皮。
请小朋友说说擀皮的各种动作。
单手擀、双手擀、将身体各部位想象成面团在上面擀、将其他小朋友想象成面团在上面擀。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A段音乐做擀皮的动作。
(2)第二步:包饺子。
先放馅再包。
请小朋友讨论包饺子的动作。
单手捏、双手捏、双手攥。
师幼一起听B段音乐做包饺子的动作。
(3)第三步:煮饺子。
请小朋友讨论饺子放入锅里煮,沸腾时的'动作。
师幼一起听C段音乐并边做动作边游戏。
玩法: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包饺子》的游戏。
自己就是一个小面团,把自己包成一个小饺子。
当饺子煮熟关上火以后,做一个动作表示停下来。
老师会扮演大厨师,手持大漏勺去捞你们这些饺子。
凡是被大漏勺碰到的小朋友,就请来到这个大盘子里。
”第一遍:幼儿自己来玩游戏。
第二、三、四、五遍:幼儿分组来游戏。
最后,引导全体幼儿变成一个大面团来包一个最大的饺子,结束活动。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提纲英文回答:Introduction:Making dumplings is a popular trad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not only a delicious dish, but also a way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come together and bond.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process of making dumpling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ctivity, and share som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associated with it.Body:1. The process of making dumplings:First, we need to prepare the filling. It can be made with various ingredients such as minced meat, vegetables, and seasonings.Next, we need to make the dumpling wrappers. This involves mixing flour and water to form a dough, and then rolling it out into thin circles.After that, we place a spoonful of filling in the center of each wrapper and fold it in half, sealing the edges by pinching them together.Finally, we cook the dumplings by boiling, steaming, or frying them until they are cooked through and have a golden color.2. The significance of making dumplings:Making dumplings is not just about the final product, but also about the process itself.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to gather in the kitchen, chat, and work together.This activity promotes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s family bonds. It is a way for generations to pass down traditions and share stories and experiences.Making dumplings is also a way to celebrate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It is believedthat eating dumplings during this time brings good luck and prosperity for the coming year.3.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I have fond memories of making dumplings with my family during holidays. We would gather around the kitchen table, each with a specific task assigned to us.My grandmother would prepare the filling, while my mother and I would make the dumpling wrappers. My father would be in charge of cooking them.As we worked together, we would share stories, laugh, and enjoy each other's company. It was a time of joy and togetherness.The aroma of the cooking dumplings would fill the house, creating a sense of anticipation and excitement. And when we finally sat down to eat, the taste of the homemadedumplings was simply unbeatable.Conclusion:Making dumplings is not just a culinary activity, but a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 It is a way to connect with our roots, strengthen family bonds, and create lasting memories. Whether it's a special occasion or a regular family gathering, making dumplings will always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中文回答:引言:包饺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项流行传统。
幼儿园包饺子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汇报材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包饺子教案6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要想写出一份易于理解的教案,我们需要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包饺子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课之包饺子教案•相关推荐劳动课之包饺子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课之包饺子教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劳动课之包饺子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际交往的能力;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重点: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难点:在包和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乐趣,增强学生爱生活的信心。
准备:饺子皮、饺子馅、碗、筷、锅等劳动工具。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手的卫生情况。
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看谁能猜岀来。
(出示谜语)学生猜谜语。
2、师:同学们真聪明,对于饺子我们都不陌生,那么你们对饺子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把你们课下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吧。
(各小组组长汇报资料)3、教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内容很丰富,可见课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看,老师也搜集了饺子的资料。
教师课件补充饺子的资料:《饺子的来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了解饺子的来历吧。
4。
饺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时光的变迁,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又创造出了许多花样饺子的包法,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花样饺子吧。
(图片展示花样饺子图)4、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交流一下吧。
(学生谈感受。
)5、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吃。
好吗?板书:包饺子。
二、探究学习(—)初步了解饺子的包法1、师:同学们,你见过妈妈包饺子吗?妈妈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学生思考。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包饺子教案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饺子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学习并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饺子皮、饺子馅(可以是肉馅、蔬菜馅等)。
砧板、刀具、擀面杖、筷子等。
清水、锅等烹饪用具。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与学生分享饺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讨论饺子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口味差异。
新课呈现(10分钟)展示饺子皮和饺子馅,介绍饺子的制作材料。
示范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包括擀皮、放馅、封口等。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包饺子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包法,发挥创意。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几个代表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包饺子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包饺子的基本技巧,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家庭温馨。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包饺子,并拍照记录过程。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包饺子的体验日记,描述包饺子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包饺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包饺子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包饺子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技巧训练,如封口不够紧实、形状不够美观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包饺子的技巧。
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包饺子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包饺子教学设计《包饺子》教学设计选课意图:饺子是我国北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标志性食品,同学们都吃过饺子,看过父母大人们包过饺子,大至知道包饺子的流程。
但是他们大多都没有进行过家务方面的操作。
所以对包饺子还是十分的陌生,,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动手操作的实际,选取时从让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掌握饺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出发,让学生亲身实践掌握一定的饮食技能既能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获得基本的技术和知识技能,又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既比较实用又非常有价值。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劳动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际交往的能力;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3、情感方面: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在包和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乐趣,增强学生爱生活的信心。
教学准备:饺子皮、各种馅、碗、筷、锅等劳动工具。
教学过程:同学们喜欢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猜,(课件出示:谜语: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春潮涨三次,一股脑儿赶上坡。
)那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的谜底是什么?(指名回答)【设计意图:由谜语为话题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听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聪明机灵,动手能力特别强,这节课老师非常想见识一下,行吗?同学们的声音多么洪亮啊,从你们自信的脸上,我看到了胜利的光芒。
同学们真是个个冰雪聪明,因为你们会勇敢的展示自己。
老师太喜欢你们了。
那你们喜欢吃饺子吗?(生答)老师也特别爱吃饺子。
饺子已经成了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大家想一下:我们过什么节的时候是一定要吃饺子的?生:春节。
《包饺子》教案《包饺子》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包饺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包饺子》教案1活动时间:20xx年4月28日活动对象:全园师幼和家长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场地。
活动主要负责人:各班正、副班主任、生活老师活动目标:体验劳动收获的喜悦,了解劳动的意义。
进一步增进师幼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达到家园共育。
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1、发放通知,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包饺子”活动素材:(饺子皮肉馅面粉清水相应的锅碗瓢盆汤匙一次性的桌布)3、各班老师收集相关劳动节的图片,或是包饺子的图片进行宣传学习,让幼儿掌握包饺子的技能技巧。
4、为了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请各班备好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歌曲让幼儿在活动中边做边念,活跃现场气氛。
活动过程:1、主持人交代包饺子比赛的活动规则,引导家长与幼儿相互合作,增进亲子交流。
2、在活动中,将以家庭、班级为单位,进行包饺子比赛,按照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后顺序完成且饺子花样精美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
3、各班教师要收集本班幼儿包饺子的影像(照片)素材,作为主题墙布置,并让幼儿回顾包饺子带来的欢乐之情。
4、大家一起来煮水饺。
5、分享成果——吃饺子啦6、给获奖家庭和班级颁发奖品。
7、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如约而至的到来,为了让幼儿了解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体验在劳动过程中与同伴或是家长一起合作、交往的快乐,我们将于五一前夕开展“包饺子”亲子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将充分利用到我园开心农场的蔬菜类与包饺子相互结合,让幼儿了解到种植的意义,体验劳动带来的欢乐和成就感。
从而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劳动节。
《包饺子》教案2活动目的: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水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立探究和创新意识2、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养成学生的不怕困难,懂得谦让,合理安排时间等个性品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激发学生弘扬和挖掘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活动重点与活动难点:让学生掌握包饺子的简单方法与擀包技术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活动课件2、学生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和步骤活动工具:锅,碗,盘,刀,勺,面杖,面板,电磁炉,水,面团,馅子和筷子。
活动过程:一、问题与思考1.师:通过上节课计划的制定(边说边用投影出示计划表),同学们已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一齐说出我们的主题是《包饺子》(板书课题)。
师: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特别是我们北方人, 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这不八月十五,老师就刚包过水饺呢?同学们你们是否也经常吃水饺?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饺。
在上节课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想到了许多问题,谁来说一说包饺子前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生:①卫生、②安全、③节约、④分工、合作、做好面和陷子的准备……师:看来同学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并且能够把小组预想的问题解决,小组合作意识值得表扬。
在包水饺之前,我们先来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饺子图片(课件出示饺子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很惊讶吧,这些饺子出自哪位高手的杰作,老师告诉你们这些饺子都是出自我们学校的同学手中,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做的比他们还要漂亮?2.师:同学们可不要夸嘴吆,想要包出漂亮的饺子,不仅要用好你灵巧双手,而且还要用好你的大脑和眼睛,对于这些美丽的饺子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呢?(小组交流)(学生自由提问)生1:水饺的颜色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师:猜一猜,提示:水果、蔬菜汁和面(师展示颜色面团)生2:形状的变化很多。
生3:在包饺子的时候,同学们要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小学生实践《包饺子》活动的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小学生实践《包饺子》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准备:
1. 饺子皮、饺子馅、调料等材料。
2. 围裙、手套等防护用品。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讨论包饺子的重要性和乐趣。
二、实践操作(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适量的饺子皮、饺子馅和调料。
2. 教师演示包饺子的步骤,包括揉面、擀皮、填馅、捏合等。
3.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包饺子。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的包法。
三、总结与展示(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包的饺子,分享包饺子的感受和经验。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总结包饺子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文化传承(5分钟)
1. 教师讲解饺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俗。
2. 学生了解饺子与春节等节日的联系。
3. 学生讨论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包饺子的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总结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包饺子活动的认识和感受。
3. 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和态度。
备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包饺子作文教学设计苏圩镇中心学校三2班下册刘美容2017-3-18因为语文,我们的生活乐趣多:教学过程一、师:请大家猜一猜:看图,是什么?(饺子)爱吃饺子吗?谁来说说饺子?生1:如一般什么时候能吃到饺子(过年过节、生日、周末。
)生2、如饺子的形状(元宝饺子、月牙饺子、大头娃娃饺子……)生3、如包饺子的馅(玉米馅,韭菜馅,莲藕馅。
)生4、如煮饺子的方法(煮着吃,蒸着吃,煎着吃……)二、师:是的,大家都说很爱吃饺子,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包饺子,在自己动手前火眼金睛先认真观察饺子、能说会道:生1:如饺子的形状(元宝饺子、月牙饺子、大头娃娃饺子……)生2、边捏紧生3、三、师:饺子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食,有些过年初一都要吃团圆饺子,有客人来的时候家里也包饺子吃,会包饺子是一份绝活,能包好饺子更不简单,火眼金睛先认真观察老师的包饺子方法,能说老师的方法吗?——(1、把饺子皮展开;2、把馅包在里面;3、把饺子皮的边缘捏紧,不留一点儿缝隙;)师:谁敢向老师挑战?生1:个别挑战生2、小组挑战生3、班级代表挑战四、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体验——《包饺子》。
包饺子应注意什么?你会遇到什么困难?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漏馅,或放馅多等)生1、放馅过多、漏馅了;生2、捏得太轻,不够紧,造成再捏两边时漏馅了;应该然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捏紧,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生3、我的放馅太少,像泄气的皮球,学生再尝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生4、捏时花边不均匀,学生欣赏同学们包的一些花样饺子,(投影出示:各种花样的饺子)五、分组体验,比一比哪组包的饺子最可爱,形状好看师生共同学习(分组练习,动手体验)组织活动,动手体验,交流过程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注意哪组包的饺子最可爱,形状好看组1:组2:六、小组展示饺子,说说包饺子的过程和体会,成果展示,体验快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说说包饺子的过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
《包饺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2. 学会包饺子的基本动作和手法。
3. 掌握包饺子的技巧,能够包出形状美观的饺子。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2. 包饺子的基本动作和手法。
教学难点:1. 包饺子的技巧,如何包出形状美观的饺子。
三、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劳动课的中年级学生,年龄在8-9岁左右。
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但对于包饺子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了解。
学生喜欢动手实践,对于新鲜的活动和任务有较高的兴趣。
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将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包饺子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饺子的图片和实物来引发学生对饺子的兴趣。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饺子的了解和认识,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例如,教师可以问:“大家知道饺子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喜欢吃饺子吗?有没有尝试过包饺子呢?”2.讲解饺子的基本步骤和要领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介绍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要领:准备材料:-饺子皮:可以自制或购买现成的饺子皮。
-馅料:常用的馅料有猪肉、韭菜、虾仁等,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其他馅料。
-调料:例如盐、生抽、姜蒜等,用于调味馅料。
-辅料:例如葱花、鸡精等,用于提升味道。
擀皮:a. 取一块饺子皮,放在干净的台面上。
b. 用擀面杖将饺子皮从中间向外擀开,擀成薄而均匀的圆形皮。
擀皮时可以适量撒些干面粉,以防粘连。
包馅:a. 在擀好的饺子皮中间放入适量的馅料。
注意不要放得过满,以免封口时馅料溢出。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习作做到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真心话,吐真情。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做好铺垫师:老师有一项拿手的本领,每到逢年过节时,我都会在亲戚朋友面前大显身手。
今天老师就把这项看家本领教给你们,好吗?(板书:教你学一招)点评:开课之初并没有直说今天是一堂作文课,而是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为下一步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师:请大家稍等……在同学们的注视下老师慢条斯理地系上围裙,并出示谜语:一群小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
猜猜今天要学的本领是什么?学生猜出包饺子,老师宣布: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包饺子大赛!(学生们一定兴奋不已,喜悦之情早已挂在脸上)老师顺势像记者一样采访学生:“你一直在笑,为什么?”点评:学生也许对包饺子感兴趣,也许是老师的着装引得他们发笑,总之,这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笑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捕捉他的情感体验。
二、组织活动,交流过程这次“包饺子大赛”活动设计分为“像不像”“美不美”“新不新”三个环节,分别侧重于习作的“详细”“具体”“个性”三个侧面的指导。
第一回合:像不像,重点训练写“详细”。
投影出示比赛要求:1.认真观察老师包饺子的步骤,看清每一个动作。
2.自己模仿老师的样子包饺子,看谁模仿得最像。
学生仔细观看老师的示范,并口述老师包饺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训练其言之有序。
此外,在这个类似于“录电影、放电影”的过程里,学生要尽可能“录下”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如“拿、铺、舀、放、捏、握、挤、压、摆”等,“播放”时才能真实全面。
老师给这些跃跃欲试的孩子们5分钟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包饺子。
众多同学中肯定有饺子包得合不拢口露馅儿的,那就请他们说说失误之处,或提出困惑,请成功的同学谈谈经验。
点评:学生们爱干的事,他们会争着干,抢着干,而且它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发挥最大的积极性来完成任务。
第二回合:美不美,重点训练习作写“具体”。
包饺子不仅要做到不露馅儿,还得美观。
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一个漂亮的饺子,然后投影出示比赛要求:1.比较,找找这个漂亮的饺子与自己包的饺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2.总结经验,请教他人,试着包一个更漂亮的饺子,注意动作的细节。
明确要求后老师再给孩子们5分钟时间自己尝试,与上次实践相比,学生们应该更投入更认真。
老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最后选出饺子包得相对漂亮的同学,让他们说说注意了哪些细小动作,饺子就会大不一样。
比如,舀“适量”的馅儿,“均匀地”铺在饺子皮中间等,这些都是在训练学生把观察到的说具体。
点评:在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常常见到“生动具体”一词,但究竟什么是生动具体,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大部分学生并不太清楚。
老师在此环节中设计的“细小动作”,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这样就可以把动作说具体。
第三回合:新不新,重点训练习作写出“个性”。
老师出示各种饺子的图片,有月牙饺、小锁饺、三角饺、鲤鱼饺、元宝饺、葵花饺、蛤蜊饺、钱包饺、四喜饺、波波饺……就在学生们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激动时,老师出示第三环节要求:1.动脑筋想想你能包出什么样的饺子。
2.给你的杰作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包的饺子最有创意,谁起的名字最新颖。
学生动手实践后展示并介绍。
师小结:俗语道:“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
”你觉得我们今天的饺子好吃吗?是啊,怎么能不好吃呢,我们在其中加入了特别的作料:“心”和“辛”。
点评:不论成功与否,对学生都是一种锻炼,都是一种真切的生活体验,而作文所需要的就是这种生活体验。
三、心灵驿站,捕捉情感回忆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当老师宣布今天我们要举行包饺子大赛时,我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
当我笨手笨脚地包完第一个饺子时,我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我__________。
点评:此环节引导学生由关注“事情”到关注“心情”,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不仅能使习作具体,而且真实。
四、范文欣赏,领会神韵学生读范文,并从中找到自己有切身体会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还可以学习范文,交流自己在包饺子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点评:对于习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范文从不同角度记述一件事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对于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范文给他们提供了仿写的素材,降低了作文难度。
五、明确要求,自主作文1.拟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
2.想想你是怎么学会这项本领的,在学本领过程中有什么趣事,有什么体会。
3.表达你当时的真实感受。
点评:当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后,最大的欲望就是把心中的话写出来,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尽情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1.学生挑选学习本领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最有趣的情境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尽可能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口语交际课时的照片、录像。
【教学过程】一、回顾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兴趣1.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交流了各自拿手的本领。
现在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来回忆一下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播放轻音乐的同时播放录像、照片,学生边听边欣赏)2.从同学们兴奋的表情、开心的笑声中,我知道这些照片勾起了你们美好的记忆。
想一想:谁介绍的学本领的过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认真回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介绍的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随机引导。
层次(1):学生仅仅是重复同伴的本领。
(例如:×××的本领是×××,我也喜欢×××)教师:哦,他把同伴学的本领是什么说清楚了,真不错!看谁能把同学介绍学本领时具体情境说出来?层次(2):学生不仅说出同伴的本领是什么,还说出一定的情境。
①说出了学踢毽子(跳皮筋……)的动作。
教师:你把他学踢毽子的情境说得特别具体,尤其还描述了他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鼓励他。
(掌声)(教师随即板书:动作)A:×××写他学踢毽子的时候,开始脚……,后来……教师随即点评:你看他说了“开始”……“后来”……多有顺序呀!(教师带领大家跟说,全班同学一起回忆)B:在学本领的不同阶段自己的做法和感受也是不同的。
“不会”就虚心请教,认真地看;“学习”时尝试着做,笨手笨脚,也许会遇到一些困难;“学会”了得意扬扬……把学本领的过程按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这就叫言之有序、叙述清楚了。
②说出了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教师:你瞧,他们的对话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情境中。
(教师随即板书:对话)教师:你看,他把×××教他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都说出来了。
(教师随即板书:语言)③说出“小心翼翼、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欢呼雀跃……”(用了好词、佳句)。
教师:他在介绍时用上了好多好词语,你在说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
(教师随即板书:好词、佳句)④说出了感受、想法。
教师:哦,他说的自己的想法的那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极了!(教师随即板书:感受)(以上的举例不分先后顺序,完全根据当时学生的发言情况适时引导,及时鼓励,调动情绪。
)学生回答预设:做家务:包饺子、收拾房间、做菜……学习生活:电脑打字、上网查资料、查字典……运动:踢毽子、踢足球、游泳、滑冰、骑车……娱乐:学跳皮筋、学画画、学钢琴、学照相……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1.刚才你们对同学们的本领夸得真好!我都忍不住想和你们交流了,老师也有一个绝招,你们想看吗?读读吧,一会儿你也来评评我哪儿写得好?教师出示下水文:学种水仙朋友送来几个饱满的水仙头。
我兴致勃勃地讨教了种植方法。
在朋友的指挥下我先把外面枯黄的皮剥掉,水仙立刻变了模样──白白的、嫩嫩的,接着朋友让我一手托着水仙头,一手捏着小刀跟她学雕刻水仙头。
水仙头的嫩皮一层层削掉后露出一个豆芽般大小的淡黄的小花苞。
我小心翼翼地将水仙头捧在手里仔细端详,过了一会儿,小花苞悄悄地探出头,“想不到不大的‘水仙肚’竟能孕育出这么多可爱的小花苞”。
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
朋友端来一盆,笑着说:“来吧,让它在这里好好睡上一觉,明天就可以栽种啦!”真不知种水仙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第二天,我按照朋友临走前说的话做:先把它从清水里捞出来洗干净,然后折了根牙签插在水仙根部两侧,当做“支脚”。
啊!一个花盆、一汪清水、一捧细沙,水仙就种植好了。
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久久地不忍离去……就这样,我静静地等待着水仙花开放的日子。
2.刚才你们在夸同学的时候都夸什么啦?(教师手指板书,学生回顾要点)这回夸我时,看看谁也能夸到点子上。
学生发言预设:①动作:我一手托着水仙头,一手捏着小刀跟她学雕刻水仙头。
②语言:想不到不大的“水仙肚”竟能孕育出这么多可爱的小花苞。
③感受:真不知种水仙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④好词:白白的、嫩嫩的、情不自禁、自言自语、小心翼翼。
⑤佳句:水仙头的嫩皮一层层削掉后露出一个豆芽般大小的淡黄的小花苞。
3.同学们夸得好,夸得妙,老师也很骄傲。
但是呀,有一个关键的地方你们还没夸到,谁看出来了?①如果学生说出来,那么顺接连词变红。
②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现在大家仔细看大屏幕,想一想,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教师播放课件:移动顺序)读一读,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乱,读不通,读不懂……)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可以用上“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来表达顺序,这样听起来就会特别清楚了。
(教师随即板书:有顺序)三、学生习作,应用练笔1.夸完老师的作文,你_______们愿不愿意自己写一写,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现在就开始写,注意写的时候一定要有……(教师手指板书,学生跟说:顺序,用上“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说得真棒!还应该写……(学生回答:动作、语言、感受、好词、佳句)写完后大家交流。
(学生当堂习作)习作纸设计2.谁愿意第一个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习作?(指名汇报,集体交流)注意听,想想关于他学本领的过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的作文课了解了同学们那么多拿手本领,学会了把自己学本领的过程清楚、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你们可真了不起!回家后,把自己写的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夸夸你!板书设计: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有顺序具体生动语言(对话)动作心理活动感受好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