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47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章档案整理课程教课设计讲课题目第一节档案判定的方法课时安排2 1.掌握档案判定的基本工作内容教课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讲课种类教课方式教课资源教课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课内练习课后作业2.认识档案判定的原则,掌握档案判定的基本方法3.可以正确的划定档案判定保留限期4.掌握档案销毁的有关要求1.档案判定工作的基本内容2.档案判定的剖析方法档案判定工作的原则及档案判定的剖析方法理论、练习课讲解法、议论法、事例剖析法多媒体、实物一、档案判定工作的基本内容档案判定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拟订判定档案价值的有关标准,包含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留限期表等;二是详细判断档案资料的价值,确立其保留限期;三是挑选出无保留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办理;四是环绕上述工作而展开的一系列判定组织工作。
二、决定档案保留价值的主要要素一是档案自己的特色和情况是决定档案保留价值的基础。
二是社会利用需假如决定档案保留价值的社会要素。
三、档案判定工作的原则1.全面的看法;2. 历史的看法;3. 发展的看法;4. 效益的看法四、档案判定的剖析方法1.剖析档案的根源2.剖析档案内容(1)档案内容的重要性;(2)档案内容的独到性;(3)档案内容的时效性。
3.剖析档案形式特色(1)剖析文件的名称;(2)剖析文件形成时间;( 3)剖析文件的底稿;( 4)剖析文件的外形特色;(5)剖析文件的有效性;(6)剖析文件的完好程度。
练习题一( 1);二( 1,2)习题册文书与档案管理第六章档案整理课程教课设计讲课题目第二节档案判定保留限期的划定方法课时安排2 1.掌握档案判定的基本工作内容教课2.认识档案判定的原则,掌握档案判定的基本方法目标3.可以正确的划定档案判定保留限期4.掌握档案销毁的有关要求教课要点1.档案保留限期表的作用及种类2.档案保留限期表的构造教课难点档案保留限期的种类区分原则讲课种类理论、练习课教课方式理论与实践课相联合。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意义;•掌握文书的基本写作规范和技巧;•熟悉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能够独立完成一份符合规范的文书,并对其进行归档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文书工作概述•什么是文书工作?•文书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常见的文书类型和用途;•常见的文书写作规范和技巧。
2. 档案管理概述•什么是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意义和职责;•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档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3. 文书写作实践•常见的文书类型和用途;•文书写作规范和技巧;•实际写作练习。
4. 档案管理实践•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实际档案管理练习。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创新与探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写作和档案管理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书写作技巧和档案管理流程,提升实际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采取综合评测的方式,包括:•论文评估:学生需要写一篇符合规范的文书,并附以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要求,作为论文评估的依据;•实践评估: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达到符合规范的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能力,作为实践评估的依据;•考试评估: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写作规范和流程要求等。
五、总结与建议本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建议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机会,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案教案标题: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书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文书与档案。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书与档案管理a. 文书与档案的定义和概念;b. 文书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原则:确保文书与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b. 完整性原则:保证文书与档案的完整和不丢失;c. 有序性原则:建立合理的文书与档案管理流程和档案馆;d. 保密性原则:确保文书与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3. 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方法a. 文书与档案的分类和归档;b. 文书与档案的存储和检索;c. 文书与档案的销毁和转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入实例,引发学生对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书与档案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强调文书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6.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际案例;3. 练习题。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文书与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档案馆或文书管理机构,了解实际的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2. 组织学生进行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备注:教案撰写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职高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案职高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案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第三版第一单元教案叙永职高尹建伟第一单元公文拟制第一课时任务一:起草公文学习目标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理解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够完成公文写作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了解公文写作的过程。
(一)工作程序1、领会意图--明确目的,2、调查研究--获取材料,3、总体构思--拟写提纲,4、起草初稿--认真修改。
(二)操作流程1、领会意图--明确目的。
P2领导意图,撰写公文,接任务后。
2、调查研究--获取材料,P2第一,第二3、总体构思--拟写提纲,P2确立主题,整理思路4、起草初稿--认真修改。
原则要求,P2(1)(2)(3)公文草稿的修改要求P3(1)(2)(3)二、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
(一)公文的概念P3(二)公文的特点P3(1)P3(2)P3(3)P3(4)P4(5)P4(三)公文的种类1、按性质、作用划分P4(1)法定公文:15种(2)事务性公文:不具有权威和强制性。
(3)规范性公文:4种2、法定公文15种的区别:(1)决议和决定:相同点:不同点:内容、形成程序、效力、行文主体不同。
(2)命令、公报、公告、通告相同点:公开性、昭示性不同点:范围、作用、公布方法、写作要求不同。
(3)其余9项见书上。
P4--P53、事务性公文:计划、P5总结、P5简报5类P5工作要点P6汇报提纲P64、公文的作用:5点P6-7第二课时任务一:起草公文学习目标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理解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够完成公文写作的过程。
教学过程:三、起草公文的要求:(P7)7个要求。
1、2、3、4、5、6、7、四、公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一)公文的语言特点(4点)1、准确、(P8)2、简明、(P8)3、朴实、(P8)4、庄重、(P8)(二)公文的语言运用:4点(P9)1、2、3、(三)公文的表达方式:3点(P10)1、叙述2、议论3、说明五、实践与运用:(P10)六、效果评价(P11)七、复习与思考:(P11)八、技能训练:(P11)第一单元公文拟制第三课时任务二:审核、签发公文学习目标:理解行文规则,掌握公文拟制过程中审核和签发两个程序的要求和方法。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2.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书处理能力和档案管理能力;4.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书工作1.文书定义和分类;2.文书的格式和要求;3.文书处理的方法和步骤;4.文书的整理、归档和查阅。
2. 档案管理1.档案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档案管理的分类和档案的保管;4.档案的利用和查询。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举例说明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文书和档案管理情况的技巧。
四、教学评价1.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际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任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评估:通过实际操作的表现和成果,评估学生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
3.综合考核: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践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思考题1.你在做档案管理时遇到过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2.你在写文书时遇到过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3.如何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4.如何提高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六、教学成果1.提高学生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2.使学生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激发学生的写作和信息处理兴趣;4.为学生未来工作和实践提供实用技能和知识。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案叶寿军2015年春第1课时文书与文书工作基本知识1【教学目标】培养文书专业技能【教学重点】文书概念与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书与秘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提高、引导释疑1、什么是文书?文书就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应用性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2、什么是公务文书法定机关与组织为了一定目的在社会活动中未处理公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并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处理的应用性的文字材料,简称公文。
3、公文的本质特征。
政党和国家机器具体领导与管理政务机关组织处理工作的一种工具。
4、文书的分类公务文书通用公文,专用公文,技术公文文书{私人文书P4(随意性)5、公文的特点一、工具性(1)管理国家机关政务和事务的工具(2)是各类国家机关在工作活动中联系事项、商治事务、传达意图交流情况传播经验的工具(3)是机关内部推进工作的工具二、权威性(1)有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行的——法定:具有一定的职权、职能作者:行为主体机构组织而不是人。
三、统一性四、现实性6、公文的作用(1)领导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公务联系和执照作用(4)凭据记载作用(5)传递信息与宣传教育7、文书工作:机关形成处理和管理公文的各个环节及其中相关衔接的各道程序与手续是完成和处理公文的作用第2课时文书与文书工作基本知识2【教学目标】培养文书专业技能【教学重点】文书工作【教学难点】理解文书工作【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提高、引导释疑1.文书工作文书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书工作总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安全地处理文书事务,组织公文运转,充分发挥公文的作用,为有效地推进工作服务。
学校文书工作的具体任务是:第一,做好收文处理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传阅、承办;第二,做好发文处理包括:拟稿、核稿、签发、用印、封发等工作;第三,做好文书管理包括:保管、提供借阅、整理、归档等工作。
另外还包括学校的各种会议记录。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文书与档案的分类和组织方法。
3. 学会使用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工具。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设备。
2. 学生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文书与档案管理对个人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文书与档案的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文书和档案,如信函、报告、合同、档案袋等。
- 解释每种文书和档案的特点和用途。
b. 文书与档案的组织方法:- 介绍按时间、按主题和按部门等不同的组织方法。
- 分析每种组织方法的优缺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何时使用哪种方法。
3. 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文书与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4. 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15分钟)a. 介绍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概念和优势。
b.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工具,如微软Office套件、谷歌文档和云存储服务等。
c. 指导学生使用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工具,如创建和编辑文档、文件夹和标签等。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文书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估:布置一份与文书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请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调查和收集不同类型的文书和档案,并进行分类和组织。
2. 鼓励学生使用电子文书与档案管理工具,如创建一个个人或小组项目的文档和文件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第三版第一单元教案
叙永职高尹建伟
第一单元公文拟制
第一课时任务一:起草公文
学习目标
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理解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够完成公文写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公文写作的过程。
(一)工作程序
1、领会意图--明确目的,
2、调查研究--获取材料,
3、总体构思--拟写提纲,
4、起草初稿--认真修改。
(二)操作流程
1、领会意图--明确目的。
P2
领导意图,
撰写公文,
接任务后。
2、调查研究--获取材料, P2
第一,第二
3、总体构思--拟写提纲,P2
确立主题,整理思路
4、起草初稿--认真修改。
原则要求,P2
(1)
(2)
(3)
公文草稿的修改要求P3
(1)
(2)
(3)
二、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
(一)公文的概念P3
(二)公文的特点P3
(1)P3
(2)P3
(3)P3
(4)P4
(5)P4
(三)公文的种类
1、按性质、作用划分P4
(1)法定公文: 15种
(2)事务性公文:不具有权威和强制性。
(3)规范性公文:4种
2、法定公文 15种的区别:
(1)决议和决定:
相同点:
不同点:内容、形成程序、效力、行文主体不同。
(2)命令、公报、公告、通告
相同点:公开性、昭示性
不同点:范围、作用、公布方法、写作要求不同。
(3)其余9项见书上。
P4--P5
3、事务性公文:
计划、P5
总结、P5
简报5类P5
工作要点P6
汇报提纲P6
4、公文的作用:5点P6-7
第二课时任务一:起草公文
学习目标
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理解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够完成公文写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三、起草公文的要求:(P7) 7个要求。
1、
2、
3、
4、
5、
6、
7、
四、公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一)公文的语言特点(4点)
1、准确、(P8)
2、简明、(P8)
3、朴实、(P8)
4、庄重、(P8)
(二)公文的语言运用:4点(P9)
1、
2、
3、
4、
(三)公文的表达方式:3点(P10)
1、叙述
2、议论
3、说明
五、实践与运用:(P10)
六、效果评价(P11)
七、复习与思考:(P11)
八、技能训练:(P11)
第一单元公文拟制
第三课时任务二:审核、签发公文
学习目标:
理解行文规则,掌握公文拟制过程中审核和签发两个程序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掌握审核和签发公文的要求和方法。
(一)审核:5点要求。
P12
1、
2、
3、
4、
5、
(二)签发:5项注意。
1、
2、
3、
4、
5、
二、行文规则:P13
(一)行文关系
1、上行关系
2、下行关系
3、平行关系
(二)行文方式P14
1、上行文
2、下行文
3、平行文
(三)行文规则:P15
1、总规则
①
②
2、上行文规则P15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下行文规则P15
①
②
③
④
⑤
4、其他行文规则P16
①
②
③
第四课时任务二:审核、签发公文
学习目标:
理解行文规则,掌握公文拟制过程中审核和签发两个程序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三、实践与运用P16
1、
2、
四、审核意见P16
1、①
②
③
2、
3、①
②
③
4、
5、
6、
五、修改后的请示P16
六、效果评价P17
七、复习与思考:(P17)
八、技能训练:(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