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19027-2005统计技术指南-前言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考试练习题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每题1分,共20分。
()1。
产品要求可由:ﻫa)顾客提出规定b)组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c)法规规定d)a+b+c( )2。
质量手册中可不包括:ﻫ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程序或其引用c)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d)删减细节与合理性ﻫ( )3。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是:ﻫa)产品审核b)过程审核c)体系审核d)服务评价e)a+b+c+dﻫ( )4.在规定活动圆满完成前可放行或交付产品,但必须:ﻫa)由组织的领导特批b)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c)经顾客批准ﻫd)a+b+ce)b+c( )5。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a)适宜性b)充分性c)有效性d)a+c e)a+b+cﻫ( )6.ISO9001标准所规定的删减是:a)规定要求的删除b)规定要求的增加c)规定要求的调整d)a+b+cﻫ()7。
2008版ISO9000族标准与其它管理标准的关系是:a)包容b)相容c)不相容d)既包容又相容ﻫ()8。
ISO9001标准的目的是:ﻫa)证实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b)证实满足适用法律法规的能力ﻫc)持续地使顾客满意d)以上全部( )9。
一个组织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由谁具体领导:a)最高管理者b)管理者代表c)审核组长d)质保部主任ﻫ()10.每次内审的审核计划应由谁制订:a)管理者代表b)受审核方d)审核组长d)最高管理者( )11.顾客满意是指:a)没有顾客抱怨b)要求顾客填写意见表c)顾客对自己的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d)a+bﻫ()12.术语“设计和开发"包括:a)产品b)过程c)体系d)a+b+cﻫ()13.根据标准要求以下哪些记录是要求保存的:ﻫa)管理体系b)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ﻫc)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适用时报告顾客的记录d)a+b+c()14.顾客要求包括:ﻫa)书面订单b)电话要货c)任何方式提出的包括产品功能和交付的要求d)a+bﻫ()15.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是指:ﻫa)审核结论b)审核发现c)审核方案d)审核证据ﻫ( )16。
QMS考试的判断题。
(T)2001 ISO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技术规范中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F)2002由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发生变更,持证组织不愿或不能确保符合新要求,认证机构可以撤消该组织认证证书。
注:应该是“注销”证书。
(F) 2003ISO9004标准应用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的要求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T)2004合理抽样是减少审核风险、控制审核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T)2005互利的供方关系的运用可使组织与供方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
(T)2006不管是否实施ISO9001标准,组织都存在质量管理体系。
(T)2007 ISO19011标准遵循了“不同管理体系可以共同管理和审核”的原则,适用于质量和 /或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F)2008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经历可以视为审核员注册时可接受的工作经历。
(T)2009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适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T)2010获得认证的组织应按期接受监督审核,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F)2011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研究的对象是过程,管理的系统方法侧重研究若干过程乃至过程网络组织的体系,它是过程方法的基础。
(T)2012审核组中必须配备熟悉受审核方专业的人员。
(F)2013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是组织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T)2014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可观察到变异的存在。
(T)2015受审核方可以依据合理的理由申请更换审核组成员。
(T)2016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T)2017取得CCAA注册资格的审核员既要接受聘用机构监督,又要接受CCAA的监督。
(F)2018固有特性是内在特性,也包括了人们所赋予的特性。
(T)2019虽然检查表是重要的审核文件,但审核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也应修改。
(F)2020持续改进就是实施预防措施,防止潜在不合格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1.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的组织、计划、实施和协调等工作。
2.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全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会议。
3.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上级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我院的工作情况。
4.药事管理委员会及时通报上级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有关指示精神和要求。
5.各科质量管理组负责本科室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
6.对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7.定期向院长报告病区ADR监察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办法(1)ADR报告原则是“可疑就报”。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医生认为对人体有重要或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者。
各病区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填写《ADR报告简表》,报药剂科。
(2)若遇热源反应或危机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请将药品留样并保存于冰箱,切勿冷冻。
(3)药剂科将监察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历届质量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基础审核考试真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A.质量管理领域专业知识GB/Z19027-2005 统计技术指南1、通过再被关注特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之间建立模型来研究其相互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技术称为( D )。
A.实验设计B.假设检验C.测量分析D.回归分析2、计点控制图的统计基础是( C )。
A.抽样B.正态分布C.泊松分布D.百分比3、当数据是(产品或过程的)可度量的变量,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的固有变异以过程的“离散程度”表示,并通常以过程的分布的( D )来测量。
A.两倍标准差B.三倍标准差C.四倍标准差D.六倍标准差4、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以分为计量抽样检验和( C )抽样检验。
ICS 35.240.60L 73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 102.4—2016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第4部分:数据传输与安全Interactive of charging and battery swap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Part4:Data transmission and Security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数据传输体系 (2)4.1 数据传输一般流程 (2)4.2 数据传输接口 (2)4.3 接口调用方式 (3)4.4 消息头规范 (3)4.5 消息主体规范 (3)4.6 重发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批量数据传输 (4)5 平台认证要求 (4)5.1 基本要求 (4)5.2 平台认证方式及规则 (5)6 密钥的管理和使用 (5)6.1 基本要求 (6)6.2 密钥的分类 (6)6.3 密钥的管理 (6)6.4 密钥的使用 (6)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布式认证的认证接口规范 (8)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据加解密方式 (9)附录C(资料性附录) HMAC-MD5参数签名方式 (10)前言《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本次制定共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公共信息交换规范;——第3部分:业务信息交换规范;——第4部分:数据传输及安全;本规范为第4部分。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规范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规范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QMS考试统计题汇总一、统计技术概述及描述性统计【单选】1.(C)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A)直方图B)散布图C)趋势图D)排列图2.以下(C)也称为运行图。
A)直方图B)散布图C)趋势图D)SPC图3.在对直方图的形状观察时,当收集的数据是由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所形成的直方图图形,我们称之为(D)。
A.陡壁型B.双峰型C.标准型D.平顶型4.散布图的主要作用是(D)A)概括并表示定量数据B)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C)直观地反映质量特性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与走向,为决策提供依据D)可以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是相关或不相关的5.GB/Z19027-2005《GB/T19001-2000标准的统计技术指南》标准(B)a)规定了实施GB/T19001-2008标准时应使用的统计技术b)是GB/T1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c)只适用于GB/T19001-2008标准d)是组织声称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标准时必须执行的标准6.通过在被关注特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之间建立模型来研究其相互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技术称为(D)a)试验设计b)假设检验c)测量分析d)回归分析7.(A)是将工程和分析方法应用评价、预计和保证所研究的产品或系统在某一段时间无故障运行。
a)可靠性分析b)模拟c)统计容差法d)时间序列分析【判断】1.趋势图有时也称为“运行图”或“折线图”,它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T)2.直方图、趋势图和散布图都是描述性统计技术方法。
(T)3.散布图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是相关或不相关的,如果相关可分析其相关的程度。
(T)4.趋势图是一段时间内所研究的特性值的描点图,借以观察这些特性值在该时段内的变化状态。
(T)5.在质量管理中,经常要研究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这时可使用散布图进行研究。
引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帮助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符合GB/T19001—2000所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时,确定可使用的统计技术。
实际上,在所有过程的运行和结果中都可观察到变异,甚至在明显稳定的状况下也是如此,因此统计技术才是有用的。
在产品和过程可量化的特性中可观察到变异,并且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以及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看到变异的存在。
统计技术有助于变异的测量、表述、分析、解释和建模,甚至使用相对有限的数据,也能做到这一点。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预防由这些变异所可能引发的问题。
统计技术能使组织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作出决策,因而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产品和过程的质量,以使顾客满意。
统计技术适用的活动范围很广,如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生产、验证、安装和服务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指导和帮助组织考虑和选择适合该组织需求的统计技术。
而确定统计技术需求的准则以及所选择的统计技术是否适宜仍由该组织作出最终决定。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描述的统计技术也适用于GB/T19000族的其他标准,尤其是GB/T19004-2000。
一、单选题(每题L5分,共60分)1.计量器具指能用于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量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o[1.5分]A.计量标准器具B.工作计量器具C.计量基准器具D.以上全部参考答案:D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章。
2.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努力()。
[L5分]A.满足顾客未来的需求和期望B.超越顾客的要求C.超越顾客期望D.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参考答案:C解析:GB/T19000-2016之2.3.1.103.组织应确保有能力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组织应进行评审。
[L5分]A.在发生贸易前B.在发生贸易后C.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D.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后参考答案:C解析:见GB/T19001-2016标准8.2.3.1o4.风险管理是组织活动的一部分,以下()标准为管理风险提供了通用方法?[L5分]A.IS031000B.GB/T19580C.IS09011D.IS09004参考答案:A5.在单一过程要素示意图中,每一过程均有特定的监视和测量检查点,以用于控制,这些检查点可包括()。
[L5分]A.输入、活动、输出B.输入源、输入、活动、输出、输出接收方C.输入、活动起点、活动终点、输出D.供方、输入、活动、输出、顾客参考答案:B解析:详见19001标准0.3.1图示1过程要素示意图。
6.认证人员从事认证活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1.5分]A.只在一个认证机构执业B.可在两个以上认证机构执业C.可为受审核方提供咨询服务D.不可兼任认证活动管理人员参考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15条。
7.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组成?口.5分]A.样本B.总体样本C.单位产品D.部分产品参考答案:C8.组织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比如突破性变革、()和重组。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TR10017:2003《ISO9001:2000的统计技术指南》。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GB/T1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保持一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代替GB/Z19027-2001《GB/T1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IDT ,ISO/TR10017.1999)。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基于GB/T19001—2000作了修订,以反映2000版GB/T19000族标准的变化。
与GB/Z19027-2001相比,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诸如描述性统计、试验设计、抽样等统计技术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给出了更多的应用示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质量协会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谷艳君、咸奎桐、于振凡、曹纯、朱晓燕、段一泓。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
有关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请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