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科学通史论文
- 格式:rtf
- 大小:23.87 KB
- 文档页数:2
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并校后,机遇与挑战并存谈我院学位授予工作的做法与心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22期.黄虹.[3].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建设探讨——以中南大学材料工程领域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7期.陈立章.刘光连.宋招权.[4].考虑间隙与摩擦时的齿轮传动动力学键合图建模研究.《机械工程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9期.唐进元.陈海锋.王祁波.[5].保险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探讨.《金融教育研究》.2014年1期.姚壬元.[6].含持续预载的旋转弹簧振动系统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振动与冲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5期.唐进元.陈海锋.[7].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1期.周涛.王晖.叶红齐.钟宏.满瑞林.[8].国际经济学专家——朱延福.《当代经济》.2013年4期.[9]齿轮传动非线性动力学键合图建模研究.《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期.唐进元.陈海锋.[10].干摩擦力的键合图建模方法及应用.《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2010年6期.唐进元.陈海锋.二、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我国高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黄羽.教育经济与管理中南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2].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思考.被引次数:1作者:陈小妹.教育经济与管理中南民族大学2005(学位年度)[3].基于互联网的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及系统安全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曹骞.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南大学2006(学位年度)[4].临床研究生职业倦怠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次数:2作者:陈曦.临床心理学中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与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被引次数:1 作者:曾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2004(学位年度)[6].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邓丽萍.教育学原理中南民族大学2011(学位年度)[7].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焦虑研究.作者:曾婷.教育学中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8].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体系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被引次数:6 作者:文大为.高等教育学中南大学2003(学位年度)[9].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郭青青.教育学原理中南民族大学2010(学位年度)[10].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被引次数:8作者:王荣.高等教育学中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论高校附属医院在临床专业学位(全科方向)研究生培养中应发挥的作用.陈哲,2012中南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医院管理“湘雅论坛”[2]建立有效机制引导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陈新平,2005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3]关于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杨培涛.李立君.龙奇志,2005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4]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学术规范遵循问题研究——基于对中国大陆17所高校100篇学位论文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许家林,2004第八届海峡两岸会计与管理学术研讨会[5]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龙头发展中南大学文科学科群.曾长秋,2005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6]中南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体制与模式.彭长宏.藤明珺,2005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7]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与思考.邓玲玲,2005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8]EMBA专业学位教育招生考试的质量保障研究.罗剑宏.薛玮,2012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9]研究生论文写作焦虑研究.曾婷,2012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文化强国与教育变革分论坛[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规划硕士培养机制介绍及启示.郑伯红.蒋祺,20062006年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科学论文(800字)3篇论文一:探究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这个广阔无垠的空间,承载着无数奥秘。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充满好奇。
本文旨在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热密的状态,经过约138亿年的演化,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诞生了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
宇宙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
宇宙诞生后,星系开始形成,恒星开始发光发热。
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产生了各种元素,这些元素通过超新星爆炸等过程被抛射到宇宙中,为行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宇宙还经历了多次膨胀和收缩,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结构。
宇宙的未来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当前的研究,宇宙可能会继续膨胀,直至达到一个极限状态,然后开始收缩,最终再次回归到热密状态。
这一过程被称为“大坍缩”。
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设,宇宙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论文三: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气温升高使得一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同时,气候变化还引发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气候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还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间接影响。
生态系统失衡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供应。
同时,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人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论文(800字)3篇论文一:量子计算的发展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量子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科学,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选课指南新生到了第九周,自然要面对选修课的选择。
根据历年的经验,选修课的高分率一直是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下面的一些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经济管理类:1-1现代管理基础石英老师的课比较麻烦,交手写论文,老师还是挺不错的,她的课上能有挺大的收获。
1-2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课比较水,老师讲诸子百家,最后考试百度一篇相关文章交上去就过了,老师讲得很好,而且从不点名只是画勾签到,提前很早就放学。
上过的同学说考试架势很足,分2个教室考,三个老师监考,考试内容的话,文科生很好答,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比如“中庸”是什么,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比如“中庸”是什么之类的,分数不定. 1-3西方经济学概论考试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挺简单的,带一本经济学的书或者偷着用手机就搞定了。
但是上课要查人、写作业、签到。
内容相当丰富(12周),微观宏观都有,偶尔点名,就是钟美瑞老师口音过重,很难听懂,非本地人建议不选。
1-4宏观经济学据说考题十年没变过了,可想而知,考试应该会非常容易过。
1-5微观经济学老师上课有激情,考试交论文。
1-6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交论文,其他的不太清楚了。
1-7基础经济学上课满满四节课,每次点名。
考试的内容,我当时的老师在考试前一节课有提及。
最后是一个很客观的分数。
1-8技术经济学每次课都要交作业,会点名,期未考试都是平时讲过的内容,考试时要检查学生卡,分两教室排座位。
不建议选,,分数普遍不高1-9金融学老师很认真,考试很严。
老师好认真,每次都点名。
不过最后考试很水,都要带电脑过去的。
题目都是上课 ppt 里有的1-10市场营销至少要来上三节课:第一节课观察行情,倒数第二节课听取考试要求,最后一节课考试。
老师讲的很好。
有课堂作业,分给得高。
1-11经贸谈判1-12创业学平时不点名,不用考试的,老师讲课不怎么样。
1-13人力资源管理老师对最后交上去的论文要求比较高,为了学分不是一心向学的话选了绝对后悔。
老师讲的很好。
论文统计1. Li ZC, Liu L, He LL, et al.,Shear-activated indentation crack in GaAs single crystal,J. Mater. Res., 16 (2001) 2845 (SCI)2. Sun WR, Guo SR, Lu ZD, Li ZC, Tong YB and Hu ZQ, A mechanism of phosphorus on the creep properties of alloy 718, The Forth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Ed. By S. Hanada et al., The Japan Institute of Metals, USA, (2002) 27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3. Hu ZQ, Sun WR, Guo SR, Li ZC and Lu DZ, Effect of phosphorus on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creep properties of Inconel 718 alloy,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shan Institute of Iron & Steel Technology, Anshan, China, Jun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4. Li ZC, Liu L, Wu X, et al.,Indentation induced amorphization in gallium arsenide,Mater. Sci. Eng. A, 337 (2002) 21 (SCI)5. Li ZC, Liu L, Wu X, et al.,TEM observation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in indented GaAs,Mater Lett., 55 (2002) 200 (SCI)6. Li ZC, Liu L, Xu YB, et al.,Electric fatigue of (BaPb)TiO3 ferroelectric ceramics,J. Mater. Sci-Mater. In Electronics 13 (2002) 225 (SCI)7. Li ZC, Liu L, Wu X, et al.,Structure at the crack tip in GaAs,Phil. Mag. Lett., 83 (2003) 217 (SCI)8. Li ZC, Zhao XK, Zhang H, et al.,Microstructure and superelasticity of severely deformed TiNi alloy,Mater. Lett., 57 (2003) 1086 (SCI)9. Kese KO, Li ZC, Bergman B,Influence of residual stress on elastic modulus and hardness of soda-lime glass measured by nanoindentation, J. Mater. Res., 19 (2004) 3109 (SCI)10. Li ZC, Zhang H, Xu YB,Direct observation of electron-beam-induced nucleation and growth in amorphous GaAs,Mater. Sci. in Semicond. Proc. 7 (2004) 19 (SCI)11. Li ZC, Zhang H, Liu L, et al.,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beta phase in an Mg-Y-Nd alloy,Mater. Lett., 58 (2004) 3021 (SCI)12. Li ZC, Smuk L, Bergman B,Influence of AST additives on the stability of PTCR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in ferroelectric ceramics,J. Mater. Sci-Mater. In Electronics 15 (2004) 561 (SCI)13. Li ZC, Zhang H, Bergman B,Microstructure and PTCR effect of La-doped BaPbO3 ceramics,J. Mater. Sci-Mater. In Electronics 15 (2004) 183 (SCI)14. Kese KO, Li ZC, Bergman B, Method to account for the true contact area in soda-lime glass during nanoindentation with the Berkovich tip,Mater. Sci. Eng. A, 404 (2005) 1 (SCI)15. H. ZHANG, Z.C. LI, L. L. HE, H.Q. YE, Reciprocal space analysis of β phase precipitates in a TiAlW alloy, Mater. Sci. Eng. A, 403 (2005) 120. (SCI)16. Li ZC, Bergman B,Effect of ageing o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ies of (Ba0.69Pb0.31)TiO3 PTCR ceramic thermistors,Ceram. Intern. 31 (2005) 361 (SCI)17. Li ZC, Bergman B,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ageing characteristics of BaTiO3 ceramics doped by single dopants,J. Europ. Ceram. Soc., 25 (2005) 441 (SCI)18. Li ZC, Bergman B,Therm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PTCR ceramic thermistors, Sensors & Actuators A 118 (2005) 92 (SCI)19. Li ZC, Zhang H, Zou XD, et al.,Synthesis of Sm-doped BaTiO3ceramic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condary phase,Mater. Sci. Eng. B, 116 (2005) 34 (SCI)20. Kese KO, Li ZC, Bergman B, Contact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 in soda-lime glass II: aspects relating to strength recovery,J. Europ. Ceram. Soc., 26 (2006) 1013 (SCI)21. Z.C. Li, H. ZHANG, B. BERGMAN, X.D. ZO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electrolyte of La0.85Sr0.15Ga0.85Mg0.15O3-δ by Steric Entrapment Synthesis Method, J. Europ. Ceram. Soc, 26 (2006) 2357 (SCI)22. K.O. Kese and Z.C. Li, Semi-ellipse method for accounting for the pile-up contact area during nanoindentation with the Berkovich indenter, Scripta Mater., 55 (2006) 699 (SCI)23. Zhang H, Li ZC, Bergman B, Zou XD, Characterization of La9.33Si6O26 oxygen-ion conductor sintered in N2 atmosphere, JMST, (revised)24. Zhi-Cheng Li, Hong Zhang, Bill Bergma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Bi2O3-doped Cerium Oxides Fabricated by PV A Polymerization Process, J. Europ. Ceram. Soc., (submitted)25. Hong Zhang, Haitao Zhou, Bill Bergman and Zhicheng Li, Fabrication and Conductivities ofCeO2-based Oxygen-ion Conductors Doped by M2O3 (M=La, Nd, Sm and/or Ga), CICC-5 (accepted). 26. 李志成,徐永波,张静华,王中光,胡壮麒,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循环软化硬化行为, <95全国高温合金年会>,金属学报, 31 (1995) S294.127. 李志成,徐永波,姚向东,胡壮麒,钴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循环软化硬化行为, <95全国高温合金年会>,金属学报, 31 (1995) S335.28.单智伟,杨继红,刘路,李志成,谭若兵,徐永波,单晶Ni3Al裂纹扩展的TEM原位观察,金属学报,36(2000)262 .(SCI)29. 李志成,单智伟,吴亚桥,贺连龙,徐永波,压痕诱导单晶GaAs非晶转变,金属学报,36 (2000)337.(SCI)30. 郑阳,李志成,刘路,徐永波,(BaPb)TiO3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现象,<第四届全国电子材料会议(厦门)>,《功能材料》增刊,10(2001)91031. 李志成,刘路,吴欣,贺连龙,徐永波,脆性材料中的微裂纹结构与断裂,金属学报,37 (2001)503-506 (SCI)32. 李志成,刘路,吴亚桥,徐永波,脆性材料裂纹尖端结构与断裂,中国学术期刊文摘,9(2001)116933. 李志成,刘路,贺连龙,徐永波,高压与剪切诱导砷化镓单晶相变的机制,材料研究学报,16(2002)170 (EI)34. 孙文儒,郭守仁,李志成,卢德忠,佟佰运,李娜,胡壮麒,IN718合金蠕变变形机理及磷的影响,第六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专业分会,2002年11月35. 李井润,李志成,刘路,徐永波,冷轧TiNi合金的微观结构,<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2002)>,中国电子显微协会, 21 (2002) 677.36. 李井润,李志成,刘路,徐永波, 压痕诱导GaAs单晶中的孪晶结构,材料研究学报,17 (2003) 359(EI)37. 李德辉,李志成,刘路,邹壮辉,时效对Mg-Y-Nd合金的影响,材料研究学报,17 (5) (2003)483-487.(EI)38.李志成,刘路,贺连龙,徐永波,电子束诱导非晶GaAs晶化的形核与长大,金属学报,39(2003)13-16.(SCI)39. 李井润,李志成, 徐永波,压痕诱发GaAs单晶中的位错组态, 中山大学学报,43 (2004) 43 (EI)40. 李井润,李志成, 徐永波,使用铝电极的BaPbO3陶瓷的PTCR效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32 (2004)10 (EI)41. 李井润,李志成,徐永波, 压痕诱发GaAs单晶的塑性变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33 (2004) 59 (EI)42. 张鸿,李志成,PTCR铁电陶瓷热疲劳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研究,材料导报(投稿)43. 张鸿,李志成,张锦星,Sb2O3掺杂CeO2基氧离子导电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材料科学与工艺(投稿)44. 张鸿,李志成,BaTiO3铁电陶瓷时效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研究,电子元件与材料,(接收)45.张鸿,李璐君,周海涛,王申存,李志成,氧化铋掺杂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导电性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revised)46. 张鸿,刘红杰,李志成, 基于Ba-Bi-Ti-O系的新型无铅PTCR热敏陶瓷材料, STC07, accepted。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20030525摘要拉卡托斯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建立了较为符合科学发展史,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但这个模式无法回答退化纲领的淘汰期限的“时间限制”问题,成为了对科学史的描述性认识,失去理论的指导意义。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致命缺陷,是其“理论证伪理论”原则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个原则是拉卡托斯在正确批判朴素证伪主义“经验证伪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其忽视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片面性。
在批判一个极端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批判精致证伪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
“科学事实表面证伪科学理论”的原则是整个重建的理论基础。
“表面证伪”继承了拉卡托斯“证伪”的过程性,又恢复了波普尔意义上“证伪”的否定性,在该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
科学理论被表面证伪以后,将以错误理论的形式继续保留在~个特定的科学评价单位中,其向正确理论的转化构成了科学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错误理论这个概念的引入,就开始了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重建的科学进步模式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纲领的转化。
关键词:错误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重建,表面证伪On山ebasisofPopper’sstandpoim,LakatosbuiltupadynamicpattemofscientificdeVelopmentwiththeScient语cResearchProgrammes.Asthecore,mispattemwascomparatiVelysuitablewit}lthehistor)7ofscientincdevelopment.ButthispattemcouldnotgiVeananswertotheproblemof“limitationoftime’’whichemerges矗omthedeadlineofsmingoutintheprogr锄ofdegeneration.Actingasakindofdescriptiveknowledgetothemsto巧ofscientificdeVelopment,thisa舶rdusthesignincanceofguidingpa札emcouIdnotWhentheprinciplethatatheoryfalsifiesatheorydeVelopedmattheory,thelogicallytoacertaindegree,medeadlydef龟ctofMethodologyofScientiflcResearchProgrammeswhichputf.onVardbyLakatos,c锄eimobeing.Anercriticizedmeprinciplematexperiencefo刑ardt11atprinciple.ButheoVerlookedfalsifiesatlleory,Lakatosputmedecisive胁ctionthatthepracticeplaysintheprocessofcogmtion.So.hecouldnotiIlvade也eone—sidenessinmstheory.Hewenttotheotllerextremewhencriticizingmeextreme.Inordertoime叩rett11ehjsto叫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torevealmeobjectivelawsofscientificdeVelopmentwell,weshouldhaveofMa)【ismactingasmeareconstnlctionofit、vi血t}1epractic{ngoutlookbackboneonmebaSisofcriticizingsopllisticatedf矗sificatiomsm.Thepr.mci—ematsciemificfactsostensiblyfalsi匆theoryshouIdplayaroleIIIoftheoreticbasisintheprocessofreconStruction.‘‘0stensiblefalsmcation’’pIayedakemelroleint11isprinciplewiththecombinationoftheprocesscharacterinLakatos’sf融si矗cationandnegat}vecharact£rinPopper’sfalsification.ARerbeingostensiblyfalsmed,scient讯cmeoryexistscontinuouslyinaspecmcscientmceVaIuatingunit、vimastyleoft}1eory,trallsfomationofwhichtowardsrighttheo叫constitutes、vrongofmemainsubStanceofthepattem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oneto血eThei11troducingofmeconceptof、Ⅳrongtheory1eadsabegillllingreconstmctionoft11eMethodologyofScientmcResearchPmgmmmesThereconstructedpattemofscien垃ficdeVel叩mentwimmewrongtheo巧beingdyn锄ic,itskemelisthetransfonnationofresearchprogrammeⅡ丫瑚哦:、ⅣrongmeoⅨMethodologyofSciemmcResearchProF猢es,reconsnllction,ostensiblefalsi丘cationⅣ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自研究成果。
摘要关键词:中南大学;毕业论文;写作特点;问题;改进措施一、引言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也是检验学生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南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学校的声誉。
因此,研究中南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南大学毕业论文写作特点1. 选题具有前沿性:中南大学毕业论文选题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2.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提高了论文的学术价值。
3. 论文结构完整:中南大学毕业论文结构完整,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符合学术规范。
4. 语言表达规范: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三、中南大学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1. 选题重复率高:部分学生选题缺乏创新,存在抄袭现象,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2. 研究方法单一:部分学生研究方法运用不当,缺乏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论文说服力不足。
3. 论文结构不合理:部分论文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4. 学术规范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淡薄,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四、中南大学毕业论文改进措施1. 加强选题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题指导,鼓励学生关注前沿领域,提高论文的创新性。
2. 丰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多种研究方法,提高论文的实证性和说服力。
3. 规范论文结构:加强对论文结构的指导,确保论文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4. 强化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
五、结论中南大学毕业论文在写作特点上具有前沿性、研究方法多样化、结构完整和语言表达规范等特点。
然而,也存在选题重复率高、研究方法单一、论文结构不合理和学术规范意识淡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技术史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科学技术史论文从中国哲学对中国科学史的影响看“李约瑟难题” 虽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了26项发明,可纵观这些发明,有多少是世界性的发明呢。
在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时,他站在世界科学史、比较科学史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把中国科学文明置于世界史中应有的地位,从而纠正了西方过去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各种错误看法、误解和严重低估。
但一直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李约瑟博士的脑海中: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注重伦理中国人的道德关爱天地万物,关心个人社会国家的命运,而且非常强调个人修身,因而在对技术活动的约束机制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道驭术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被滥用与曲解。
以道驭术的含义是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驾驭和制约,这里的科学技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而“奇技淫巧”不在其中,“奇技淫巧”指的是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所以以道驭术思想并不是鄙薄科学技术,而是在近代被滥用,由于重重阻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步履艰难,直接导致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缓慢。
2、强调实用性与西方特别是古希腊相比较,我国古代哲学家们更重视实践,关注现象,面向现实。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强调实用性,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优越价值的认识。
这也影响了中国哲学,使得它倾向于实用性,中国哲学的思考只是源于以前的经验而不理论的创新。
这就是说中国的哲学更注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的建立与创新。
科学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把重心放在实践经验上显然是不对的。
没有理论做基础,科学是不可能蓬勃发展的。
实用性强这一特点并不排除中国古代在自然观的研究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也并不排除各门科学技术中都有的理论性的探讨。
但从总体上、从主导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
其实用性主要是同经验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同理论性相联系的。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科学(骨科)指导教师:***2001.5.1中南大举硕士学位论文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中文摘要f(背景资料:自1964年B6hIer首次报道了颈前路钢板内固定以来,颈前路钢扳系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锁定型钢板在治疗颈椎前柱不稳中更具优势。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钢板,与过去的钢板系统相比,结构更趋合理,操作更为简便、安全,与植入物相关的失败率低,应Hj逐渐得到推广,有较多报道.但缺乏对Orion钢板全面的临床评价广一>。
目的:研究和评价颈前路钢板系统—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减压、檀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并探讨其外科技术的有关问题。
,f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的38例行颈椎前路t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3l例,女7例,平均年龄46.3岁,颈椎病25例,颈椎骨折和/或脱位13例。
对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临床神经症状、体征和X线照片进行总结和评价。
结果:38例中1例术后4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37例随访4—16月,平均9.1月。
所有病例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X线照片证实植骨均完全融合,6例钢板螺钉位置不理想,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钢板、~一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
,b-结论: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是目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稳定颈椎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Orion钢板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从而为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准确定位,彻底减压,恰当选择钢板长度和正确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颈椎脊柱融合颈前路手术内固定器钢板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pplicationofOrionAnteriorCervicalPlateSysteminAnteriorCervicalFusionSurgeryAbstraetSummaryofBaekgroundDataSincethefirstreportbyB6hlerin1964,variousanteriorplatesystemshavebeendesignedanddeveloped.Anteriorfixationofcervicalspinewithscrew—platesisgaininginpopularityinthemanagementofanteriorcervicalspineinstability,lockingplatesinparticular.Orionanteriorcervicalplatesystemisthemostrecentdeviceforachievinganteriorcervicalspinalfusionwithsoundstructureandofferconsiderableadvantagessuchasfasterandeasierimplantationandfewerimplant—relatedfailuresthanotherolderplatesystems.Thereareseveralreportsofthisplatesystem,butnoarticleonitscomprehensiveclinicalevaluation.ObjectiveTostudyandevaluatethepracticalvalueandefficacyofOrionanteriorcexwicalplatesysteminanteriorcervicalapproachsurgery,andtodiscussregardingquestionsonitssurgicalhandling.MethodsArestrospectivereviewwasmadeof38patients.Theseriesofpatientsincluded31maleand7female,withallaverageageof46.3years,whopresentedwithcervicalspondylosisin25casesandcervicaltraumaticfractureand/ordislocationin13casesandunderwentanteriorcervicalfusionusingOrionanteriorcervicalandauto—iliacplatesystemafter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丈bonegraftduringthe12monthsfromDec1999toDec2000.Thedataofclinicalneurologicalsignsandsymptomsandradiographicoutcomeswereobtainedbeforeandaftersurgeryandduringafollow—upperiod.ResultsOfthe38cases,onedeathoccurredasaresultofmultiorganfailurein4monthsaftersurgery.Solidfusionsofboneinthegraftwere’observedonpostoperativeplainradiographsmonthswithoutremaining37casesatameanfollow—upperiodof9.1obviousplateandscrewcomplications.Therewasnohardwarefailureobservedeventhoughplatesorscrewswerenotimplanteddefectproperlyinsixcases.Allcaseswithincompletelyneurologicalgotimproved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Orionanteriorcervicalplatesystemisanidealinternalftxatorforthestabilizationafterdecompressionandfusionoftheanteriorcervicalspineatpresent.Itappearstoyieldreliablefusionandstabilityforthefixationsegments,promotethebonegraftprovideconditiontoimprovethespinalcordfunctionconsequently.Accurateorientation,thoroughdecompression,selectionofisthekeyofaappropriateplatelengthandproperimplantationsuccessfulsurgery.KeywordsCervicalvertebraeSpinalfusionAnteriorcervicalapproachsurgeryInternalfixatorsPlate!苎苎堂翌主苎竺丝查Ori011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日J』吾20世纪50年代Robinson.Smithfll和Cloward叫开创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由Cloward予60年代迸一步推广【3J。
《科学简史》课程就要结束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了解了不少关于科学的发展史!也了解到一些古今中外对人们社会进步有这种的贡献的学者。
综观人类科学史,我们似乎总是那么尴尬。
像登山一样,时而平步如履,时而峰回路转,是而曲径通幽,放眼望去,满山郁郁青青一片,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渐渐地落英缤纷,荆棘挡道,不知该向何处寻找出路。
正当山穷水复疑无路时,突然间柳暗花明有一村。
还未来得及一览美景,转眼又大起大落,误入白云深处不知归路……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
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
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伽利略的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看法,以前被誉为是上帝谱写的篇章,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但是作为科学家的伽利略都是那么得受苦受难,和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一样,或许科学的发展天生具有着斗争性,或许正是这样才能把自然界的万物弄得更清楚,更明白,或许正是这样才能他们永远地记住。
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精髓在牛顿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使得牛顿的体系闪耀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从诞生的那刻起便有着一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气魄,月亮、地球、太阳、银河系都
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谁都不敢逾越这种准则。
牛顿力学后来在拉格朗日、伯努利、达朗贝尔完善下,不仅使天上万物遵循它,还能使地上的万物听它的摆布。
库仑、伽伐尼、伏打、欧
姆、奥斯特、卡文迪什、欧姆、安培、法拉第、楞次、麦克斯韦等人还把电、磁和力联系到了一起,原来这个世界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
一种形式的能量总回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认为自然界的化学亲和力、凝聚、电、光、热和磁,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其他的形式,而且能把化学亲和力、凝聚、电、光、热和磁转变为最原始的机械运动。
拉瓦锡、李比希的学生莫尔、赫斯、卡诺、焦耳、赫姆霍兹、克劳修斯等人都认为这种转化过程中能量始终是守恒的。
在笛卡儿、波意耳、牛顿、胡克、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人的努力下,光学也红红火火地发展了起来,后来麦克斯韦证明了光是电磁力有着深刻的渊源,原来它们也是一家人。
其次,玻尔兹曼、克劳修斯、瓦特斯顿、麦克斯韦等人把科学的触须深向了分子运动学,热跟分子之间平均平动动能和平均碰撞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赫谢尔、兰利、维恩、瑞利、埃伦费斯特还把物体的温度、颜色和光波联系到了一起。
真理的诞生,总是有着伟大的付出,《科学简史》这门课,让我了解到,为人类社会进步而付出的科学家们的艰辛故事,也让我对这些科学家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克斯韦等人把科学的触须深向了分子运动学,热跟分子之间平均平动动能和平均碰撞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赫谢尔、兰利、维恩、瑞利、埃伦费斯特还把物体的温度、颜色和光波联系到了一起。
真理的诞生,总是有着伟大的付出,《科学简史》这门课,让我了解到,为人类社会进步而付出的科学家们的艰辛故事,也让我对这些科学家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