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操作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单体液压支撑力测试是用于确定液压支柱的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的重要测试。
为了保障测试人员的安全,以下为单体液压支撑力测试安全操作规程。
二、测试设备准备1. 确保测试设备完好,无任何损坏或故障。
2.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是否充足,确保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油压不稳定的情况。
3. 检查液压管路是否完好,无任何泄漏。
4. 将测试设备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确保设备不会晃动或滑动。
三、测试人员准备1. 测试人员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只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参与液压支撑力测试。
3. 测试人员应仔细阅读并理解测试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符合规定。
四、操作步骤1. 将被测试的液压支柱放置在测试设备上,并确保支柱与设备之间的接触面充分接触。
2. 通过液压泵给予支柱施加一定的压力。
在给予压力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观察支柱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泄漏、异响等。
3. 根据测试要求逐步增加液压支柱的支撑力,并记录每个阶段的支撑力数值。
4. 当测试压力达到设定值或测试结束时,停止给予液压支柱压力,并将支柱缓慢释放压力。
5. 检查液压支柱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变形、破裂等。
6. 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保持警惕,注意观察液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2. 禁止在测试过程中对液压系统进行随意操作,如随意调整液压阀门、拆卸液压管路等。
3. 当液压支柱达到极限承受力时,应及时停止测试,并避免使用过大的压力,以免导致支柱失效或破裂。
4. 在测试设备启动前,应确保测试区域无人员进入,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5. 当液压支柱处于工作状态时,应尽量避免人员靠近支柱,以免发生被压碾的危险。
6. 如果测试过程中发现液压支柱有异常情况,如泄漏、异响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事故,如液压支柱破裂、泄漏等,请立即停止测试,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安全操作规程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常用的支撑设备,在多种场合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撑力测试操作能够安全进行,以下是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1. 安全设备检查在进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之前,必须确保所有安全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传感器、压力表等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阀门、密封件等紧固可靠,并且没有泄漏现象。
此外,还需要检查液压油的质量,确保其合格。
2. 现场安全规划在进行支撑力测试前,需要对测试现场进行安全规划。
确保测试区域没有明显的障碍物,并且没有其他人员进入试验区。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警戒线,提醒他人不得靠近试验区域,以避免事故发生。
3. 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并且持证上岗的人员才能进行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撑力测试操作。
在进行试验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并且了解应急处理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4. 安全试验方案制定在进行支撑力测试前,需要明确试验方案。
包括测试的目的、目标参数、时间计划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确保试验过程中安全可控。
5. 试验前准备测试前,需要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检查和测试。
确保其运行正常,无损伤和故障。
同时,对待测物体进行固定,以防止支撑力测试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6. 安全操作流程在进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时,需要遵循以下操作流程:1)启动液压系统,确保液压油正常流动。
2)按照试验方案调整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确保设备能够达到测试要求。
3)缓慢增加液压系统的压力,观察测试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记录。
4)在测试过程中,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注意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泄漏现象。
5)当达到预设的支撑力时,及时减压并停止液压系统运行。
7. 试验结果记录在支撑力测试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试验结果。
包括测试时间、支撑力数值、液压系统参数等。
对于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也需要记录并进行分析。
单体液压支柱如何使用
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第一步是将支柱安装到一个固定的底座上,可以
使用焊接、螺栓拼装等多种方式对支柱进行安装,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支柱安装时的支撑面必须平整,以确保支柱具备良好的负荷性能和使用性能。
支柱安装完成后,应当将支柱上的液压油缸,以及油管与油泵进行连接。
液压油缸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法,要注意螺栓与油缸表面之
间的密封胶圈是否完好。
油管和油泵的连接,则一般使用快速插拔技术。
安装完成后,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就能够正常的进行。
首先启动液压
油泵,油泵将液压油按照一定压力推入液压油缸,然后推动液压油缸往上
提升,随着液压油推动,支柱升高,从而使重物升高。
在支柱上升过程中,需要在支柱下方安装安全网以防止因重物掉落而造成的人员伤害。
在支柱
高度达到要求时,可以停止液压油泵,关闭油泵电源,以确保支柱高度的
稳定性。
经过上述步骤,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就算完成了。
单体液压支柱地面检修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液压支柱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漏油、无损坏和正常工作。
- 确保操作区域安全,清除障碍物和杂物。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
2. 安装液压支柱- 将液压支柱的底座与地面对准,确保稳固放置。
- 根据需要,使用螺丝固定液压支柱的底座。
3. 连接液压管路- 将液压管路连接到液压支柱的进、回油口。
- 确保液压管路连接牢固,无漏油。
4. 调整液压支柱高度- 打开油泵开关,将液压支柱缓慢抬升。
- 观察液压支柱的高度,根据需要调整抬升速度。
- 当需要调整高度时,关闭油泵开关,将液压支柱缓慢下降至所需高度。
5. 检修操作- 在液压支柱上安装工作平台或搭设脚手架,以便进行检修操作。
- 确保平台或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6. 完成检修操作- 在检修操作完成后,关闭油泵开关,将液压支柱缓慢下降至最低位置。
- 拆除工作平台或脚手架,并清理操作区域。
- 断开液压管路,确保油路无压力。
- 检查液压支柱和相关设备的状态,确保无漏油和损坏。
- 将液压支柱恢复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使用。
7.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液压支柱的操作原理和安全要求。
-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 不得随意调整液压支柱的高度,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 定期对液压支柱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8. 应急处理- 在液压支柱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 如发生液压管路破裂或漏油,应立即关闭油泵开关,清理泄漏物,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 如液压支柱无法正常工作,应及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作为液压支柱地面检修工,严格按照以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单体液压支柱地面检修工操作规程(2)一、操作前准备1. 确认工作区域没有危险物品,干净整洁。
单体液压支柱操作规程(9篇范文)第1篇单体液压支柱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工作1、注液枪必须与减压装置连接,通过减压后,使液体压力为15--19mpa。
2、检查并拆洗管接头、注液枪、支柱进液伐上的脏物。
3、如果支柱是首次使用,要先把支柱生起,然后卸载以便排出柱内空气。
二、操作1、升柱:⑴、将注液枪嘴插入支柱进液伐口,一定要使注液枪的固定套与支柱进液伐口连接好,以免跑液伤人。
⑵、缓慢扳动注液枪的扳机,使液体进入支柱而升起,一直使支柱撑紧顶板为止。
⑶、支柱的支撑位置要与顶板垂直。
安全伐出液口不要面向人走的通道,以免支柱受压下降时喷液伤人。
⑷、挂好防倒链。
2、回柱⑴、将回撤勾插入支柱上的卸载口一端。
⑵、操作者要站到安全位置,向上板动回撤勾,柱内乳化液便由进液嘴泄出而降柱,然后回柱。
⑶、已回出的支柱应头部朝上存放在工作面,以免将伐弄脏。
第2篇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具有足够支撑力,保障回采工作面支护工作安全,根据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和维护规定,特制定本操作规程,请有关部门审批,维修人员严格按审批、贯彻后的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一、设备配置及设备参数1、单体液压支柱煤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型号为∶dn25-250/100型工作阻力∶250kn 工作液压∶ 39.3、mpa最大高度∶2500mm 最小高度∶1800mm行程∶700 mm 油缸直径∶90底座面积∶120mm2、支柱重量∶68kg使用工作液∶5号液压油初撑力∶68.65-78.45 kn2、测试仪器∶dn25型支撑力测试仪3、测试工具∶名称∶红旗牌压力表型号∶y-60型规格∶40 mpa 精度∶2.5级生产厂家∶中国.红旗仪表有限公司出产日期∶20XX年7月16日二、支撑力测试组织措施1、每班配备一名专职人员,进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工作。
2、每班至少交替抽检5-10棵单体液压支柱。
3、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力测试工作由矿安全副矿长具体负责落实。
单体液压支柱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体液压支柱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基本要求单体液压支柱工应熟悉、掌握工作面顶底板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铰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要点1.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保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
2.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再由班组长按规定恢复工作。
3.检查单体液压支柱,发现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一个以上小爪或手柄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4.检查金属铰接顶梁,发现两端头有损伤裂纹,各部焊缝开裂、弯曲、变形、耳子变形、连续缺牙不能卡住支柱、销子弯曲或无销子时,应立即更换。
5.检查注液枪,发现漏液、损坏、变形、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时,应立即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修补或更换。
(三)挂梁、升柱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挂梁→插调角楔→背顶→清理和定柱位→立柱→供液升柱 (1)挂梁:一人站在支架完整处,两手抓住铰接顶梁将之插入已安设好的顶梁两耳中,另一人站在一侧,插上顶梁园销,并用锤将圆销打到位。
(2)插调角楔:将顶梁托起,由下向上插入调角楔,使梁与顶板留有0.1一.015 m的间隙。
(3)背顶:接规定数量与上一架棚子背顶材料交叉背好,并用锤打紧水平楔。
(4)清理和定柱位:根据作业规程的规定确定柱位,清扫柱位浮煤,啄出柱窝或麻面,需穿鞋时,将鞋平放在柱位上。
(5)立柱与升柱:一人站在倾斜上方,抓住支柱的手把,将支柱立在柱位上;另一人拿好注液枪站在支柱下方,转动支柱使注液阀向下,然后冲洗注液阀内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开动手把供液升柱,使柱爪卡住梁牙并供液,达到规定的初撑力度(柱径为1 0 0mm的不得小于9 0KN,柱径为8 0mm的不得小于6 0KN),至此,退下注液枪并挂在支柱手把上。
第二章工作面上使用支柱注意事项 1、在同一工作面中不准混合使用不同性质的支柱,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支柱,也要在操作中保证工作特性的一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注意以下几点,采用柱帽柱鞋时,要保证规格一致,且鞋帽完好,以防造成对顶底板的不同比压,从而造成对顶板实际支撑力的差异,不允许在顶梁上乱打木楔板条,必须加强护顶板时,木板规格和架设规格必须一致,支柱前必须清除底板的浮煤浮矸,以免影响支柱迅速增阻,迅速控制顶板的优点,因为浮煤浮矸降低了支柱一围岩的刚度。
2、使用的支柱每根都应保持完好状态,任何损坏的支柱不允许支设。
3、工作面上的支柱均匀编号,防止丢失,“对号入座“牌板管理,与顶梁配套使用,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生产中支柱架设和管理,采用分段承包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新下井的支柱或长期未使用的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先升降1—2 次,排净腔内空气后,方可支设,因为单体内腔含有气体时,会使支柱初撑以后产生缓慢下沉,导致支柱初撑力的降低以至倾倒。
5、支柱支设前要进行检验:这包括新支柱、返修支柱下井前的检验,泵站及管路系统,其中包括:乳化液泵是否正常运转,油箱中乳化液的存储量乳化液的浓度,乳化液的清洁度,最后要试验乳化液泵正常供液的压力,管路系统的检查包括:管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防止高压软管在输液过程中的硬弯、死角的现象,检查各部件接头的密封性能,不溢漏液,检查注液枪是否闭塞、失灵等情况,检查完毕后开启泵站,泵站压力必须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后再向工作面供液。
6、支柱支设前必须用注液枪冲洗注液阀体,防止煤粉直入支柱内腔,用注液枪把阀和注液嘴洗净,无粉尘杂物后,再把注液枪插入三用阀,联结完毕,开始供液,联接时注意注液枪的锁紧套一定要与三用阀联接好。
7、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5 秒,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这是保证支柱有足够支撑能力和工作面支柱承载均匀的关健,初撑力不同支护过程中同一排支柱的支撑力就不同,尽管是同一型号支柱,也达不到均匀承载。
综采队单体液压支柱工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第一条单体支护工应熟悉采煤面顶底板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与顶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第二条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保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
第三条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的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第四条末采时,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铺、联网。
联网时不得出现空联。
第五条末采时,顶梁前的余网量不得小于0.3米。
第六条支护时,严禁使用失效和损坏的支柱、顶梁和柱鞋。
第七条顶梁与顶板应紧密接触。
若顶板不平或局部冒顶时,必须用木料背实。
第八条不准将支柱架设在浮煤(矸)上,坚硬底板要刨柱窝、见麻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
第九条支柱必须支设牢固、迎山有力;严禁在支柱上打重楔,严禁给支柱带双柱帽。
第十条必须根据支护高度的变化,选用相应高度的支柱。
选用2.8米以上的单体液压支柱时,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的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的0.2米,选用其他支柱时,严禁超高支设。
第十一条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必须经矿上研究确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不准站在转载机上或跨着转载机进行支护。
第十三条调整顶梁、架设支柱时,其下方5米内不得有人。
第十四条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架设好前,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第十五条平行作业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
支柱与回柱间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15米;支柱与推移输送机的距离不得大于15米;其他的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当支护工序与其他工序发生脱节时,支护工有权要求暂停或减缓其他工序,优先进行支护。
第十六条在采煤面严禁使用摩擦式金属支柱。
三、操作准备第十七条备齐注液枪、卸荷手把、锹、镐、锤等工具,并检查工具是否完好、牢固可靠。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说明1、支设(1)支设前的准备a检查乳化液泵机械电器部分是否正常,油箱内乳化液是否足够,浓度是否合适,然后启动乳化液泵,待泵各部运转正常、供液压力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时方可向工作面供液b检查管路系统是否完好,各处接头是否漏液,注液枪是否工作正常。
c将支柱移至预定支设地点,先用注液枪冲洗单向阀、注液嘴,然后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中并连接好。
d三用阀的单向阀应朝老塘方向或下顺槽,以便安全回柱。
(2)操作注液枪,向支柱内腔供液,并使支柱柱帽与金属顶梁接触,此时应使支柱尽量与顶梁、底板垂直(注意迎山),使支柱处于良好受力状态,待支柱完全“顶死”即初撑力达到额定负荷后松开注液把。
并拔出注液枪,并检查是否漏液。
待完全正常后升柱与初撑即完成。
(3)当采高太于支柱最大高度时应采取措施(如垫木垫,更换支柱等)。
否则不得支设。
(4)当高太低时(支柱活柱伸出不足200mm)也应采取措施(如更换更矮的支柱)。
当支柱行程小于100mm时,应将支柱先行撤出,以防压死柱。
(5)第一次使用或维修后下井的支柱,在第一次升柱时,应先将支柱内腔气体排净后再进行支设(即连续升降柱1-2次)。
(6)不合格的支柱不允许支设。
2、回柱(1)严格遵守回采工作面的支护作业规程与回柱时的安全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2)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卸载孔中。
顶板状况较好时采用近距离卸载,转动卸载手把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这时卸载阀打开,支柱内腔乳化液外溢,活柱下缩;顶板条件较差时应采取远距离卸载,即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卸载阀打开,活柱下缩,直到可以撤出支柱为止。
(3)回柱时严禁锤击油缸和活柱,以防损坏密封和镀层。
回收的支柱应直立放在工作面,不得倒放在地上。
井下不允许存放无三用阀的支柱。
若三用阀损坏,应及时将备用三用阀装上。
(4)遇有被压“死柱”时,应采取挑顶或卧底措施,严禁用绞车硬拉或炮崩。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DN10-25/80最大高度mm 1000最小高度mm 720行程mm 280工作阻力kN 245工作液压MPa 49油缸直径mm 80底座面积mm2 120工作液5#液压油重量Kg 29单体支柱的使用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体液压支柱(以下简称支柱)的用途、使用条件、技术管理、使用与报废。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方法
利用液体压力产生工作阻力的单根可缩性支柱,就是单体液压支柱。
这种支柱是圆柱形柱体,由液压控制升降,分内注液式和外注液式两种。
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大,可达摩擦金属支柱的3~10倍,支柱承载力均匀,所以顶板下沉量仅是摩擦支柱的1/3左右,顶板很少发生台阶式下沉现象。
因为靠液压系统控制,支、回柱速度快,一般比摩擦支柱快一倍左右,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据统计,使用这种支柱冒顶事故少,伤亡事故减少一半以上。
单体液压支柱适用于缓倾斜煤层、顶板中等稳定、采高3米以下的普、炮采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工作面两巷的超前支护以及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用好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要摸清工作面地质情况,搞好顶板压力观测;根据液压支柱性能,选择合理的支护密度,既要有效地控制顶板,又要防止支柱受压超限而损坏。
使用前,对每根支柱要进行质量、技术性能的检查,符合使用标准才能下井。
为保护好支柱,不要用大锤等金属物敲打。
为防止柱内工作液体流失,存放时支柱要保持站立状态。
工作面倾角大时,架设支柱要在底板挖好柱窝,支柱要迎山有劲,支柱顶盖与顶梁接触要严密。
在支护过程中,如发现自动卸载降柱、活柱卸载后不降柱、柱体有明显变形、活柱下缩到底形成死柱等情形,必须立即升井修理。
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支柱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有效地支护顶板。
目前,重点煤矿的正规采煤面都已将摩擦支柱更换为液压支柱,实现支护液压化。
单体液压支柱标准作业流程英文回答: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single hydraulic columns:As an experienced operator of hydraulic equipment, I have followed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single hydraulic columns in my daily work. These procedures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Let me explain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1. Preparing the equipment:Before starting the operation, I make sure that the hydraulic column is in good condition and properly maintained. I check for any leaks, damaged parts, or loose connections. I also inspect the surrounding area for any potential hazards or obstacles.2. Positioning the hydraulic column:I carefully position the hydraulic column in the desired location, ensuring that it is stable and secure. This step is crucial to prevent accidents or damage to the equipment.3. Connecting the hydraulic hoses:I connect the hydraulic hoses to the appropriate ports on the hydraulic column and the power source. I double-check the connections to ensure they are tight and secure. It is important to use the correct fittings and 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proper hose connection.4. Testing the system:Before operating the hydraulic column, I perform a system test to ensure that everything is functioning correctly. I activate the hydraulic controls and observe the movement of the column. I also check the pressure gauges to ensure they are within the specified range.5. Adjusting the height:Once the system is tested and confirmed to be working properly, I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hydraulic colum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at hand. This may involve raising or lowering the column using the hydraulic controls.6. Performing the task:With the hydraulic column in the desired position, I carry out the task at hand. This could involve lifting heavy objects,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providingstability during construction or maintenance work. I always follow the necessary safety precautions and use the appropriate tools and equipment.7. Shutting down the system:After completing the task, I shut down the hydraulic system in a safe and controlled manner. I release thepressure from the hydraulic hoses and disconnect them from the column and power source. I also ensure that the column is properly secured and stored away.中文回答:单体液压支柱标准作业流程: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液压设备操作员,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遵循了单体液压支柱的标准作业流程。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操作及安全技术措施DRW80/20G乳化液压泵一、泵的使用1、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门培训的泵站司机操作管理,操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
2、安装时泵应水平放置,以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并加足N68机械油。
3、在使用泵站前,首先应仔细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符合规定,油位不应低于油标玻璃的红线,但应在绿线之下。
检查各部位机件有无损坏,各连接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吸液软管是否有折叠。
4、在确认无故障后,将泵体吸液腔的放气螺堵拧松,把箱体吸液腔空气放尽,出液后拧紧。
松开卸载阀调压螺套,在点动电源开关,观察电动机转向与所示箭头方向是否相同,如方向不符,应纠正电机接线后方可启动。
5、泵启动后,拧松泵头高压腔螺堵上的放气螺钉,放尽高压腔内有空气,喷液后稍停即拧紧,空载运行5〜10分钟,这时泵应元异常噪音、振动、管道泄漏等现象,方可投入使用。
6、投入工作初期,要注意油温,油温低于85r,注意油位的变化,油位不得低于红线。
乳化液箱的液位不得过低,以免吸空,液温不得超过50°C。
7、在工作中要注意柱塞密封是否正常,初期投入工作时,密封应调整至较紧状态,不得泄露。
运行过程中允许有少量漏液,如漏液过多,要及时调整压紧。
柱塞密封适度压紧,能延长柱塞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8、初期运转5〜7天后,必须将滑块与柱塞连接处的压紧螺套重新压紧,以消除柱塞头部与承压块之间的间隙,勿忘安装锁紧螺钉及螺簧垫圈。
在运转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消除间隙。
二、泵的维护和保养乳化液泵站是工作面整个液压系统的关键设备,维护保养是直接影响泵站的使用寿命和采煤工作面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1、润滑油用N68机械油(相当于旧国标50#机械油),不应使用粘度更低的机械油,以免影响润滑。
润滑油应在运转150小时左右更换,同时清洗油池,加油必须在滤网口加入,正常运转中作适当补充,严防煤粉、矸石进入箱体内。
2、日常维护和保养①检查各连接运动部件、紧固件是否松动。
单体液压支柱工、回柱工操作规程范文一、工作前准备1. 拥有液压支柱操作资格,并熟悉液压支柱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式。
2. 工作前检查液压支柱是否完好,包括密封件、管路、控制系统等部分是否存在泄漏或损坏。
3. 查验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操作流程,确保工作安全和高效。
二、液压支柱的使用与操作1. 确保液压支柱的各个部件安装正确,并连接牢固,未漏气、漏油。
2. 在正式使用液压支柱之前,先进行预压,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故障。
3. 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支柱的型号和数量,并按照规范进行布置和安装。
4. 在进行操作之前,对液压支柱的上部和下部增加必要的垫板或垫木,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5. 使用专用的液压泵对液压支柱进行液压操作,需注意操作的平稳性和均匀性,避免突然加压或减压。
6. 在液压支柱达到需求的高度后,立即停止液压泵的工作,并采取措施固定液压支柱,避免因液压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不稳定和意外事故。
三、回柱工作操作规程1. 在进行回柱之前,先对液压支柱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钳紧回柱泵的手柄,确保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工作中的意外操作。
3. 使用回柱泵进行回柱作业时,要控制回流阀的开度,使回流速度适中,避免冲击和损坏。
4. 回柱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检查液压支柱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处理。
5. 在回柱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液压系统的压力进行监控,确保工作安全。
6. 回柱完成后,应检查液压支柱的固定情况,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维护与保养1. 工作结束后,要对液压支柱进行清洁,特别是排除污垢和积聚物。
2. 定期检查液压支柱的密封件和润滑部位,必要时进行更换或补充。
3. 对液压泵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长期闲置的液压支柱,应进行防锈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坏和泄漏。
5. 对液压支柱进行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以便后续参考和追踪。
单体液压支柱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1、注液枪必须与减压装置连接,通过减压后,使液体压力15--19MPa。
2、检查并拆洗管接头、注液枪、支柱进液伐上的脏物。
3、新下井或修复后第一次使用的支柱在支设前应连续升、降柱,使支柱活柱内腔空气排净后方可正常使用。
4、支柱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支柱有无弯曲、凹陷、顶盖变形、缺爪、漏液等现象,不合格的支柱不得使用。
5、三用阀的单向阀、卸载装置应朝采空区方向或下顺槽以安全回柱。
6、顶梁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采取垫木墩等措施,使其距离小于支柱最大高度方可支设,否则,不允许支架。
7、活柱可缩量小于150mm时,不得支设支柱。
当支柱压缩到行程小于50mm 时应采取措施,并将支柱回出,以防压“死柱”。
8、支柱应大体上垂直于顶底板,并有一定迎山角,且与刮板输送机应有适当的距离,以免采煤机撞倒支柱和影响采煤机的正常运行。
9、禁止用锤、镐等物体猛力敲击支柱任何部位,以及做推溜器使用,以免损坏支柱。
10、采高1.3m以上工作面的人行道,两排支柱必须用防倒装置拴牢,以防失效柱子倒柱伤人。
11、遇有压“死柱”时,应采取挑顶或卧底等措施,严禁用绞车硬拉或炮崩。
12、严禁将单体液压支柱平放,作推移工具使用。
二、操作1、升柱及安设支柱:(1)、将注液枪嘴插入支柱进液伐口,一定要使注液枪的固定套与支柱进液伐口连接好,以免跑液伤人。
(2)、缓慢扳动注液枪的扳机,使液体进入支柱而升起,一直使支柱撑紧顶板为止。
(3)、支柱的支撑位置要与顶板垂直。
安全伐出液口不要面向人走的通道,以免支柱受压下降时喷液伤人。
(4)、挂好防倒链。
(5)、如果顶板不平整,铰接梁上采用半圆木或木垫板垫实,保证接顶严实。
(6)、按《作业规程》的要求保证单体支柱的排间距。
2、回柱(1)、将回撤勾插入支柱上的卸载口一端。
(2)、操作者要站到安全位置,向上板动回撤勾,柱内乳化液便由进液嘴泄出而降柱,然后回柱。
单体液压支柱检修操作规程1、拆卸1.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使用清洗机对支柱外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煤粉等物。
除去支柱外表面的铁丝等异物。
用钢丝刷对支柱外表面进行除锈。
1.2DW25 (包括DW25)以下支柱的拆卸用改锥挑出底座和手把体连接钢丝的头部,用手钳和榔头拔下底座和手把体连接钢丝,顶出底座体。
用手钳摘下底座体和复位弹簧。
用榔头和卸销工具退出三个弹性圆柱销,然后用榔头轻轻敲下顶盖,将活柱体从油缸中顶出。
用改锥挑出活塞连接钢丝头部,用手钳和榔头拔下活塞连接钢丝,用专用工具撞下活塞。
1.3DW28(包括DW28)以上支柱的拆卸用钩子将复位弹簧和支柱挂钩相连的一端钩开。
用改锥挑出顶盖和手把体连接钢丝的头部,用手钳和榔头拔下顶盖和手把体连接钢丝。
用榔头将顶盖和手把体轻轻敲下,拔除手把体,取下手把体。
用改锥将顶盖和手把体轻轻敲下,拔出活柱体,取下手把体。
用改锥挑出活塞连接钢丝的头部,用专用工具取出活塞和堵头及复位弹簧。
1.4零部件的分解零部件送到清洗车间进行分解。
用工具取下活塞、底座体、堵头、手把体上的O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防挤圈、导向环等物。
2.清洗和选件2.1油缸和活柱体的清洗清洗部位:活柱体的内外表面,油缸内表面。
清洗顺序:使用加清洗剂的热水,做专用清洗工具对清洗部位进行多次清洗,然后用清洗机冲掉清洗下的杂物。
清洗要求:清洗后的清洗部位应无油污杂物,符合清洁标准。
2.2零部件的清洗清洗零件:活塞、堵头、手把体、复位弹簧、底座、导向环、防挤圈。
清洗顺序:用加清洗剂的热水浸泡后,擦去内外表面的油污杂物。
清洁要求:清洗后的零部件应无油污杂物,符合清洁标准。
2.3选件按照支柱零部件检验标准对清洗合格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在修复后符合标准的继续使用;不可修复的作报废处理。
按相关规定进行一定比例的信件更换。
3.组装3.1零部件的组装在活塞、底座、堵头上装好O形密封圈及防挤圈。
把Y型密封圈、导向环、防挤圈装在活塞上。
单体液压支柱安全操作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在各种施工和维护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单体液压支柱的安全操作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体液压支柱的安全操作要点。
1.设备检查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包括液压系统、连接件和液压缸等。
确保液压系统没有泄露,连接件紧固可靠,液压缸运行正常。
如果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应立即修理或更换设备。
2.放置支柱在放置单体液压支柱之前,要先确定所需的支撑点和支撑区域。
支柱底部必须放在稳固的基座上,并确保支柱底座与支撑面接触牢固。
如果需要增加支撑力,可以使用稳固的垫片。
还要确保支柱垂直于支撑面,以保证支柱的稳定性。
3.平衡负荷在液压支柱上施加负载时,要确保负荷均匀分布在液压缸的活塞上。
不要在支柱上施加侧向或不均匀的力,以免导致支柱倾斜或变形。
4.控制压力在操作液压支柱时,必须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
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液压系统的破坏或设备的损坏,过低的压力可能导致支柱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操作人员应熟悉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装置,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压力。
5.定期检查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
包括液压油的污染程度、液压管路的磨损情况、连接件的紧固程度等。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避免超负荷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要避免超负荷操作。
超负荷可能导致液压系统超出其设计参数,从而使设备过载,甚至破坏设备。
在进行高强度和大负载的作业时,应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按照设备的额定参数进行操作。
7.安全解除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安全解除操作。
先放空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然后解除连接件。
在解除连接件时,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设备或连接件突然移动,造成危险。
总之,单体液压支柱的安全操作至关重要,涉及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说明ﻫ单体液压支柱报价,单体液压支柱型号,单体液压支柱故障分析,单体液压支柱生产厂家,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方法,单体液压支柱用途,单体液压支柱操作流程,单体液压支柱工作原理,哪里卖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使用环境,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寿命,单体液压支柱配件,如何选购单体液压支柱,如何分类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结构图,单体液压支柱优缺点,山东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价格,单体液压支柱市场现状,单体液压支柱常识,新一代单体液压支柱1、支设(1)支设前的准备a检查乳化液泵机械电器部分是否正常,油箱内乳化液是否足够,浓度是否合适,然后启动乳化液泵,待泵各部运转正常、供液压力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时方可向工作面供液。
b检查管路系统是否完好,各处接头是否漏液,注液枪是否工作正常。
ﻫc将支柱移至预定支设地点,先用注液枪冲洗单向阀、注液嘴,然后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中并连接好。
ﻫ d三用阀的单向阀应朝老塘方向或下顺槽,以便安全回柱。
ﻫ (2)操作注液枪,向支柱内腔供液,并使支柱柱帽与金属顶梁接触,此时应使支柱尽量与顶梁、底板垂直(注意迎山),使支柱处于良好受力状态,待支柱完全“顶死”即初撑力达到额定负荷后松开注液********把。
并拔出注液枪,并检查是否漏液。
待完全正常后升柱与初撑即完成。
ﻫ (3)当采高太于支柱最大高度时应采取措施(如垫木垫,更换支柱等)。
否则不得支设。
ﻫ(4)当高太低时(支柱活柱伸出不足200mm)也应采取措施(如更换更矮的支柱)。
当支柱行程小于100mm时,应将支柱先行撤出,以防压死柱。
ﻫ (5)第一次使用或维修后下井的支柱,在第一次升柱时,应先将支柱内腔气体排净后再进行支设(即连续升降柱1********2次)。
(6)不合格的支柱不允许支设。
ﻫ2、回柱ﻫ(1)严格遵守回采工作面的支护作业规程与回柱时的安全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ﻫ(2)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卸载孔中。
顶板状况较好时采用近距离卸载,转动卸载手把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这时卸载阀打开,支柱内腔乳化液外溢,活柱下缩;顶板条件较差时应采取远距离卸载,即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卸载阀打开,活柱下缩,直到可以撤出支柱为止。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操作步骤
新型悬浮式单体DW40-250/110TL
一、根据工作面采高,选择合适的支柱规格;根据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小,确定合理的单体支护密度。
二、检查所选单体支柱手把处三用阀安装孔,确保孔内及入水口无污物。
三、将三用阀装入单体支柱手把处三用阀安装孔。
四、检测泵站压力,确保泵站压力位15-20MPa、流量为75-80L/min。
五、检查注液枪,确保注液枪能够正常使用,且注液枪口处无污物。
六、将单体液压支柱架设在支护处底板上,且确保支柱垂直于顶、底板支设,并有一定的“迎山”角。
七、将注液枪与单体手把处三用阀对接,进行注液及排气过程。
八、单体注液、排气过程完成后,取出注液枪,用测压表测试单体压力,确保单体压力稳定。
九、如条件允许,可将单体顶盖与顶梁用铁丝扎在一起,以防止单体使用过程中损坏,造成单体泄压倾倒砸伤工作人员或砸坏机械设备。
十、支护作业完成后,利用排液工具将单体内液体充分排出,以保证单体完全回位。
十一、单体回位后,将三用阀撤除清洗,并将单体手把处三用阀安装孔用堵盖塞住,防止进入煤粉。
十二、将单体顶盖朝上立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