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6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5
子案例库:列车调度指挥案例3:高铁异物侵限报警时的处理方法一、案例说明本案例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案例。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防灾系统)是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以及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并预留防震、防雪等其他种类防灾监测的接入条件。
列车调度员在日常运输生产中,必须依据系统的报警信息,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
风、雨量监测子系统报警,列车调度员依据系统提示及时设置列控限速、发布相关调度命令;系统发出禁止运行报警信息时,列车调度员应立即通知报警区段内或接近报警区段的列车停车。
异物侵限导致防护电网断线时,铁路局调度所、工务处监控终端自动报警;双电网断线时,防灾系统同时向列控系统发送异物侵限报警信息,使防护报警点闭塞分区的信号显示停车信号。
防灾系统报警、以及防灾系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是《列车调度指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正确应用防灾系统指挥列车运行是列车调度员的基本职责。
本案例中列车调度员在异物侵限子系统报警的处置,指出了在发布调度命令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二、教学目标1.应用知识目标(1)防灾系统的构成,风速风向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系统报警的特点(2)接到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异物侵限子系统灾害报警信息时的处置要求(3)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异物侵限子系统路电网断线报警时的处置要求(4)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异物侵限子系统故障导致系统不能反映现场情况时的处置要求2.技术技能目标(1)能严格执行异物侵限子系统灾害报警时的应急处置方法(2)能正确组织指挥列车运行工作。
3.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2)养成沉着冷静处事的良好习惯三、相关知识1、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及特点2、异物侵限时子系统的报警显示3、接到异物侵限子系统灾害报警信息时的处置方法四、案例情景再现1.案例简介2010年4月19日14时44分,武广高铁衡山西站至衡阳东站间上行线1741km+400m、下行线1739km+300m处轨道电路同时出现红光带,异物侵限监测点报警。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王楠
【期刊名称】《铁路计算机应用》
【年(卷),期】2012(21)7
【摘要】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是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对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自然灾害(大风、暴雨、大雪、地震等)及异物侵限等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汇总各类检测设备的监测信息,实现监测信息分布获取、集中管理、综合运用,全面掌握灾害动态,
【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防灾;铁路行车安全;列车运行安全;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突发事件
【作者】王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8
【相关文献】
1.基于WiMAX的高速铁路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J], 张志扬
2.以“点、线、面、体”理念打造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J], 叶安君
3.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通信组网方案探讨 [J], 王学林
4.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的软件防灾流程设计 [J], 刘永壮
5.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案例分析 [J], 郭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文档1. 引言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功能。
2. 设计原理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三个主要环节。
(1) 数据采集:系统依靠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高速铁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
传感器可以监测温度、湿度、震动等物理参数,摄像头可以获取实时的图像信息。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及时获得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数据传输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传输设备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应对。
传输完成后,数据将被送至系统的后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决策: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当前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通过算法进行预测,识别潜在的危险事故。
在分析的过程中,系统将会根据事先制定的安全标准,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判定。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将会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 功能实现为了确保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效果和功能,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实现建议:(1) 设备标准化:统一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标准,确保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标准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更加简单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系统扩展。
(2) 网络建设:建立高速铁路专用的网络通信系统,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网络系统应包括主干网和支线网,覆盖整个高速铁路的范围。
此外,还应配置备用网络,以提供系统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中心,配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设施。
高速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系统的轨道交通安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高速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系统应运而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轨道交通安全案例,以展示这些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1. 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自动列车控制系统是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
它负责监测列车的速度、位置和行驶方向,并控制列车的加速和减速。
在一次高速列车事故中,调查指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列车的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高效的故障检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列车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检测故障,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
通过这种方式,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潜在故障可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保障乘客的安全。
2. 线路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高速轨道交通线路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长期使用的原因,线路上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脱轨、磨损等。
为了实时监测线路状况并提前预警,一种线路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被广泛应用。
这个系统基于成熟的传感器技术,通过布设在轨道上的传感器,监测线路表面的位移、振动和温度等参数。
当出现线路病害迹象时,传感器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预先设定的算法和模型,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发出预警。
3. 乘客行为监控系统乘客行为监控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速轨道交通中,因为人员密集和车厢狭窄,很容易发生人员踩踏、骚乱等危险情况。
为了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这类事件,一些城市的地铁系统采用了乘客行为监控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在车厢内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乘客的行为。
当系统检测到突发事件,如踩踏、携带危险物品等,它会立即向车站工作人员发送报警信息,并提供实时视频流以便确认事件。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新课内容】任务6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案例为了预防灾害发生,京沪高铁建立了全方位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地震监控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构成,能在运营过程中及时监控地质灾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中,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一、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概述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大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以及地震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并预留与道岔融雪子系统等其它子系统的接口。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侵限现场监控设备、地震现场监测设备、GSM-R 基站(含车站、线路所)监控单元、综合维修段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所设备以及传输网络等组成。
整体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
二、现场监测设备现场监测设备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现场监控设备及地震现场监测设备组成。
2.1 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大风现场监测设备由双套风速计(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德国Lambrecht 热场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雨量现场监测设备由单套雨量计(具有雨量监测功能的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2.1.1 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主要为风速计、雨量计提供电源和数据防雷,以及风速计、雨量计专用线缆和数字信号屏蔽电缆之间的转接功能。
根据现场监测点的类型,数据采集单元可分为两种:风数据采集单元和雨量数据采集单元。
因雨量计采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故雨量数据采集单元比风数据采集单元缺少一套热场式风速计的元件。
2.1.2传输线缆风速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雨量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龙厦铁路防灾安全监控接入高铁运行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发布时间:2021-06-28T10:44:57.9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张俊[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龙厦铁路防灾安全监控工程为例分析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介绍防灾安全监控的信息处理及电路原理,同时对通信、信号接口电路(异物侵限继电器)提出修改解决方案。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71摘要:本文主要以龙厦铁路防灾安全监控工程为例分析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介绍防灾安全监控的信息处理及电路原理,同时对通信、信号接口电路(异物侵限继电器)提出修改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1.概述1.1前言本文主要以龙厦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工程为例进行阐述。
由于龙厦铁路属于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同时受大风、暴雨影响大,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龙厦铁路应具备在大风、暴雨气象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因此需要建设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全面监测这些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如非法侵入、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等,都要进行准确、实时、全面的安全监控,在突发应急情况下调度员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列车限速或停运)。
龙厦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危及客运专线运行安全的自然灾害(风、雨、等)、公跨铁桥异物侵限等进行监测报警,提供经处理后的灾害预警、限速、停运等信息,为调度所进行列车运行计划调整,下达行车管制、抢险救援、维修管理等命令提供依据,通过信号联锁及列控系统或行车调度命令实现自动或人工控制行车速度,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
结合本线自然条件,龙厦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报警子系统组成,并预留地质灾害监控子系统接口。
1.2工程概况龙厦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工程覆盖龙厦铁路111.286公里的线路,从福建龙岩至福建厦门,由龙岩向南,经南靖县东南,越过九龙江,经漳州市,进入厦门,线路全长约140km。
施工技术上海铁道增刊2019年第1期97昌鹿铵路肪灾5宝谣揑系统施工察刚只斫郭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摘要针对早期建成的高速铁路,各项安全冗余度相对不高,且目前高速列车开行密度巨大,国内尚未在整条客专线上实施既有线更新改造的施工先例特点,结合合宁线新增防灾监控系统工程施工实际,全面分析既有高速铁路新增防灾监控系统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总结出“改、合、借、专”等处理方法,以破解困扰既有高速铁路整条线更新改造施工中遇到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既有高速铁路;施工技术1绪论我国早期建成的客运专线,现需要 增建防灾安全系统,基本均会面临原建 设标准与现行标准的差异,接口预留与 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存在不匹配、不兼 容、不适应或不协调;桥梁设计异物侵限 装置未预留安装条件,线路设备各项安 全冗余度不高等一系列共性问题。
合宁 线作为国内首条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根据2017年铁路总公司既有客运专线 达标整治总体规划,上海局集团公司立 即启动了该项工作,2018年初增建防灾 系统正式施工,6月底竣工,投人使用。
2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及构成概述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集工程气 象学、空气动力学、统计学、故防障-安全 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集成系 统,是架构于通信传输系统之上的一套 集灾害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指导、辅助安全行车的平台。
防灾监控系统一般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三部分。
其构成主要是由现场采集设备、防灾监控单元、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所设备、防灾监控终端及通信网络设备等。
3工程主要内容合宁线全长166 km(包括合肥枢纽19 km,南京枢纽44 km)装备补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工程,该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包括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雪深监测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其中:异物侵限监测点18处、风监测点13处、雨量监测点9处、雪深监测点4处、3处地震监测子系统与变电、信号等其他系统的接口预留,以及两端枢纽内防灾安全监控的相关接人与改造。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技术适用专业:高速铁道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等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计划学时:32学时2.课程定位2.1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设置依据: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安全技术是用于全面监测各种可能对安全行车产生危害的自然灾害,通过建立实时监控网络、及时采取预防与防护措施,达到减少灾害损失、最终保证行车安全的目。
2.2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根据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管理体制的需要,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用户主要有三类:一是铁道部、客运专线公司的设施(设备)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二是运营调度中心及调度所的调度值班人员,三是车站(综合维修基地)的值班人员,本课程就是为培养高速铁路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人员、调度人员和电务、工务、车站的值班人员所开设一门专业技能课。
2.3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安全技术是用于全面监测各种可能对铁路安全行车产生危害的自然灾害,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网络、采取预防与防护措施,达到降低灾害破坏、最终保证行车安全的目的。
防灾安全监控技术是运营调度中心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2.4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前导课程为:《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高速铁路信号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等,主要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高速铁路通信信号、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等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后续课程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技术》。
3.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在院内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实训室、高速铁道调度实训室、高速铁路车站实训室和京沪、武广等高速铁路等线路的安全管理中心进行项目实习训练,使学生掌握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的工作任务、操作程序、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及工作总结等各个环节的知识。
能够组织实施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技术工作,为将来从事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工作打下基础。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新课内容】
任务6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案例
为了预防灾害发生,京沪高铁建立了全方位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地震监控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构成,能在运营过程中及时监控地质灾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中,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一、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概述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大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以及地震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并预留与道岔融雪子系统等其它子系统的接口。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侵限现场监控设备、地震现场监测设备、GSM-R 基站(含车站、线路所)监控单元、综合维修段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所设备以及传输网络等组成。
整体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
二、现场监测设备
现场监测设备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现场监控设备及地震现场监测设备组成。
2.1 风、雨现场监测设备
大风现场监测设备由双套风速计(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德国Lambrecht 热场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雨量现场监测设备由单套雨量计(具有雨量监测功能的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2.1.1 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主要为风速计、雨量计提供电源和数据防雷,以及风速计、雨量计专用线缆和数字信号屏蔽电缆之间的转接功能。
根据现场监测点的类型,数据采集单元可分为两种:风数据采集单元和雨量数据采集单元。
因雨量计采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故雨量数据采集单元比风数据采集单元缺少一套热场式风速计的元件。
2.1.2传输线缆
风速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
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雨量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2.2 异物现场监控设备
异物现场监控设备由监测防护单元、轨旁控制器、安装附件和传输线缆等组成,异物现场监测点共设26处。
2.2.1 监测防护单元
监测防护单元由L型支架、竖直监测网(内嵌双电网传感器)、水平承重网和接线盒组成。
1)L型支架
利用预埋或植入的化学锚栓安装在公跨铁桥左右两侧的护栏基座上,用于安装竖直监测网和水平承重网。
2)竖直监测网
竖直监测网内嵌双电网传感器,固定架设在L型支架的竖直面上,当有异物侵入损坏竖直监测网时,内嵌双电网传感器断裂,引发异物侵限报警。
3)水平承重网
水平承重网无双电网传感器,固定架设在L型支架的水平面上,便于维护人员检修及排查故障时使用。
3)接线盒
接线盒用于防护竖直监测网中电网传感器的接头。
监测防护单元整套安装后,双路电网传感器通过专用电缆进入轨旁控制器,经防雷防护后通过铁路专用信号屏蔽电缆进入基站内部监控单元。
4)轨旁控制器
轨旁控制器实时显示竖直监测网状态,并通过声光器件实现单、双电网断线报警,同时,可利用专用钥匙,旋动按钮,进行现场恢复、现场试验等操作。
5)传输线缆
监测防护单元的双电网传感器与轨旁控制器采用专用电缆连接,轨旁控制器与基站监控单元采用铁路专用信号屏蔽电缆连接。
2.3 地震现场监测设备
地震现场监测设备由加速度计、记录器和现场控制单元组成,地震现场监测点共设31处,其中加速度计安装在仪器墩上,记录地面震动情况数据(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图);记录器安装在监控单元的机柜中(见图);现场控制单元安装在监控单元的机柜中。
2.3.1 加速度计
地震监控系统中地震现场监测设备采用ES-T型加速度计,是一种可作为多种地震记录用途的三轴向地面地震加速度计。
该装臵包括三个EpiSensor力平衡
式加速度计模块相互垂直地集成在一个便于使用的装臵内。
由于具有±0.25g到±4g的满量程性能,其带宽改进至DC至200赫兹,在保持对DC响应的同时,更有可能获取较高频率的运动信息。
2.3.2 记录器
地震监控系统中地震现场监测设备采用Basalt型记录器,它供了高动态范围、高计时精度和高频谱纯度的性能,再一次提升了强震数据记录的标准,充实突出的数据保真度,具备通讯能力新组合,可为多位用户提供多路实时数据流。
2.3.3 现场控制单元WDY-FCU-750
现场控制单元采用型号为WDY-FCU-750的现场控制单元,它能够采集强震仪的地震信号,进行地震触发判断,并将地震信号和地震检测点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发送到地震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同时接收地震监测管理软件的命令,对地震监测点进行配臵管理、对设备功能自检等。
3 基站监控单元
京沪线所用监控单元安装在GSM-R基站、车站、中继站、变电所。
监控单元主要用于为现场监测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并对现场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缓存并汇集后上传至上位机,同时实时监测现场监测设备的状态。
监控单元根据其接入现场监测点类型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气象监控单元、异物监控单元、地震监控单元、混合监控单元。
3.1 配线单元
配线单元为4U结构,位于监控单元的零层位臵,前面板上分布断路器、防雷,后面板分布端子。
配线单元用于监控单元内与外部设备接口以及对数据、电源信息的防雷保护。
配线单元前面板左起四个元件及后面板左起8个端子为公共电源部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配线单元。
3.2 防灾专用电源
GSM-R基站(含车站、中继站)监控单元中均含有2个JCFZ6280防灾专用电源,靠上的为UPS1、靠下的为UPS2,两者热备,为电源模块和监控单元主机提供电源。
京沪项目中,采用两种型号JCFZ6280防灾专用电源,分别命名为开关型和封连型。
3.3 监控单元主机
监控单元主机为4U机架式,内部子板热插拔结构。
根据监控单元类型的不同,插入对应类型所需的子板,对现场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缓存、汇集后上传至中心上位机,同时接受并执行上位机下发的指令,并且将现场监测设备的状态及监控单元内设备的状态实时传输至中心上位机,在终端进行显示。
监
控单元主机左起前两位为主控板的固定位臵,主控板为所有类型监控单元的公共部分。
3.4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为3U机架式,子板插拔结构,用于含异物、地震输出、地震采集类型的监控单元,且为通用型。
3.6 异物应急直供连接器使用说明
使用前提:在防灾基站设备故障导致列控SYWJ、XYWJ落下,且上、下行临时通车不能办理,造成了较长时间的轨道电路被占用。
使用条件:经维护部门与调度部门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在故障基站对应的公跨铁桥上安排维护人员值守后,方可在基站防灾监控单元上使用应急直供连接器。
在基站故障修复后,撤掉基站监控单元上的应急直供连接器,进行现场恢复、调度恢复,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恢复正常。
且维护部门和调度部门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后,方可撤离在故障基站对应的公跨铁桥上值守的维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