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观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读后感——浅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09应用物理(一)班安超 I09690109 课堂编号:111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整体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综合经济还是国际地位上都实现了质的突破,可以说,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成为国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中国是世界上社会主义大国,其社会主义制度所凸显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中国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首先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曾经有几个,现在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又有几个?可能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依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仍旧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好的制度,是最终极的社会制度,像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不认同社会主义的发展制度,认为它不堪一击,不能够促进一个国家长久的发展。
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存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共还有五个:中国,越南,老挝,古巴和朝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曾经的苏联,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此俄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确立和成功的先例,各个国家竞相开始吸取苏联成功经验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期望通过社会主义发展自己的国家,使国家富强民主。
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蒙古,南斯拉夫等等,当然其中也包括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某种趋势上看,社会主义好像已经成为超越资本主义的又一新生制度体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龙头大哥,许多国家效仿苏联搞革命,创改革。
但是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制度受到的严重的质疑和打击,树倒猢狲散,各国随即放弃社会主义又回到资本主义,这一过程使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承受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挫伤。
但是,在这些社会主义归家中,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放弃,它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读后感姓名:王振元班级:09机械类(2)班学号:B09300218 当今时代,党的理论知识普及不够广泛,很多青年对党的理论知识认识不够,再加上一些反动分子言论的蛊惑,以至于对党的政策和党的理论有误解。
我自己也是对党的很多理论不甚了解。
读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都编写的这本书以后,让我对党的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让我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9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奇迹般的率先回升向好。
在联系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奇迹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这实质上又一次向世人生动而深刻的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
实践出真知,这些走过的历史,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古董,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的吸收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特别是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
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在于与时俱进。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决反对轻视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经历这么多年马克思主义仍然没有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心得体会义井教育管理区李长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政建设,帮助党员干部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共中央党校组织编写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读本》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准确,视野开阔,说理透彻,是一本思想政治理论的好教材。
一、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要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首先要从理论上把这“四个重大界限”讲清楚。
本书围绕提出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和针对性解答,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理清思路,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增强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理论判断力。
如《读本》在阐述“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这个问题时,紧紧扣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主题,分别从“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含义和区别”、“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决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三个方面一环扣住一环、一层进于一层地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观点、有材料、有说理、有结论,把问题讲得很透彻、很深刻,引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比较容易从理论上认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认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紧贴时代脉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只有站在时代高度,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得出符合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的正确结论。
XX年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心得体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多样、多变。
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为此,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重要关系。
一、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所谓一元化,是就指导思想而言的;所谓多样性,是就现实社会中存在多种思想观念而言的。
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
既巩固思想基础,又丰富文化内涵。
巩固思想基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丰富文化内涵,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
这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
没有基本思想共识,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文化多样性,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在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推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纠正关于一元化与多样性的两种错误认识。
有人认为,指导思想一元化必定扼杀社会思潮的多样性。
历史经验表明,杂乱无序的思想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因而必须有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
正是有了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引导和规范,多样性社会思潮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并得到质的提升。
因此,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仅不会扼杀社会思潮的多样性,而且有利于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发展和完善。
也有人认为,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必然妨碍指导思想一元化。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思潮的多样性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社会思潮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激发社会活力。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学习心得H10800104 窦佳雯公共管理一班摘要:《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让我进一步懂得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关键字:划清“四个界限”;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一、只有划清“四个界限”,才能夯实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事业之基和前进动力。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停留于口号文件,不能满足于肤浅理解,不能囿于文牍书斋,必须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并自觉运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
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就是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做到立场坚定性和理论彻底性的统一,真正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错综复杂。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形成挑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因为改革发展进程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而怀疑甚至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倾向。
这些错误倾向反映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态度上,对待中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论争上。
敬爱的党组织:近日学习了关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我有如下体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制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这“四个重大界限”,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
首先从理论上科学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提炼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理性认识,揭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特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要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首先要从理论上把这“四个重大界限”讲清楚。
如《读本》在阐述“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个问题时,紧紧扣住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这一主题,分别从“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一环扣住一环、一层进于一层地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观点、有材料、有说理、有结论,把问题讲得很透彻、很深刻,引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比较容易从理论上认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认清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从思想上澄清。
为什么在“四个重大界限”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上没有认清重大是非界限。
基于此,《读本》着力从思想上澄清某些模糊认识。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读后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学习读本读后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一本励志书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向读者传授了划清人生中四个重要界限的重要性。
本书内容丰富、触动人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对于追求幸福、成功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迷失方向,被琐碎的事务和无谓的争端所困扰。
然而,如何划清四个重要界限,成为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快乐生活的关键。
首先,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划清界限的空间,即合理规划个人时间和空间。
面对繁忙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常常无法支配自己的时间,忽略了休息和放松的重要性。
因此,合理规划时间和空间,创造自己的个人舒适圈,对于平衡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作者强调划清情感的界限。
情感是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情感,避免过度投入和依赖他人。
只有保持适度的情感关系,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并保护自己的内心安宁。
再次,作者强调了划清物质的界限。
在当今社会,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常常让人迷失方向。
我们应该明确界定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避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而失去心灵的满足。
只有在划清物质的界限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外的平衡,并追求真正的幸福。
最后,作者强调划清智力的界限。
在当代社会,信息的爆炸使得人们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们应该懂得界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避免贪多嚼不烂,导致精力分散和学习效果的降低。
只有明确智力的界限,我们才能够专注于重要的领域,取得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成果。
通过阅读《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我对人生的规划和自我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的观点启发了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我相信,只有划清四个重要界限,我们才能够摆脱困境,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总之,读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作者的启发,我认识到划清四个重要界限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划清“四个界限”的思考作者:杨勇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年第10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这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为进一步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思想保障。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认识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为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如何落实划清“四个界限”的学习中,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首先必须是在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认真落实好。
同时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加以巩固和补充。
通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把握,使“划清四个界限”真正进入到教材、进入到课堂和进入到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进行是非判断和为人处事的一个标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思想。
在“划清四个界限”中,最根本和基本的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只有通过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进行充分地把握才能为其它“三个界限”的划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树立起一个科学正确的方向。
所以,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中,必须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对马克思主义所赋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科学理论,同时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解决了以往革命未能解决的科学理论问题,为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正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政党,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就把建立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读书报告——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作者:A09130423 E-mail:sharpenm@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帮助干部群众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一书。
2010年11月,在我校乃至全国兴起一股学习热潮,本人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了此书,感受颇多。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鲜明的观点、透彻的说理、通俗的阐释,对有关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全面准确的回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辅助材料。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关于党的指导方针。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共青团员,早该知道党所推崇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并把它传承发扬光大。
下面主要就本书第四部分《高扬社会主义现金文化的旗帜——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进行讨论,阐述本人对“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的理解认识。
书中第四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特征以及要求,通过学习,本人进一步总结如下: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什么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呢?因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的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
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性,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思想文化也会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并存共处,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
划清“四个界限”划清“四个界限”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民主、思想文化四个维度出发,提醒我们要把牢思想关、政治关,高度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动向,时刻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提出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这对于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奇迹。
对此,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但也有人做出别样的评说。
十七大以前05—06年的反思改革,“5〃12”后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
代表性观点:中国已成为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表明改革走入歧途;国企改革实质是私有化;中国搞的是权贵资本主义。
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中国不应自外于普世价值;中国30年的成就是学习普世价值的结果;只有确立普世价值才有光明前途去年来,按中央的要求,深入回应,出版了《六个为什么?》。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使问题更集中,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对于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第一位的。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保证了党的先进性。
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集中在两个方面:从右的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主张用西方的普世价值取代马克思主义;从“左”的方面以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马克思主义,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划清界限,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否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二)活的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僵死的教条是会害死人的。
怎样对待非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反马克思主义。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读后感前一段,我们班深入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读本,以下是个人的总结及体会。
初读《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就被其鲜明的导向、清新的文风所吸引。
反复阅读,更为其严谨的逻辑、充分的论证所折服。
我深信,这是一本会受到青年大学生普遍欢迎的优秀理论读物。
旗帜鲜明,激发了使命感。
当前,世界形势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也处在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思想中的困惑和矛盾也着实不少,亟须一些导向鲜明的高水平的理论读物来解疑释惑。
该书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民主、思想文化四个维度,进行了旗帜鲜明的阐释本问题不仅选得好,选得准,回答得也坚决果断,澄清了我们青年学生思想上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了我们的思想防线,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和荣誉感。
说理明晰,增强了说服力。
该书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现实为背景,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进行解读。
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从人们最熟悉的理论入手,从古今中外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层层深入,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不摆空架子,不说空话。
联系问题,分析事实,各章节之间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内容繁简有度。
《读本》不仅把理论难点讲得透,使理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抓住了眼睛,深入了人心,而且文风朴实,视角贴近生活,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
对我的启发较大,收获颇丰。
现就如
一、农村文化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基础。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既创造了日益雄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多变性尤为显著,众多的农村人口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农村文化的主体和主流。
因此,农村思想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后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载体活动深入开展。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9年用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活动经费、奖励资金为13万元,2010年增加至26万元,投入1500万元的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落成运行。
农村健身工程、信息工程、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已实现了全覆盖。
农村文化体育队伍不断壮大,群众参与面广,有影响的全镇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上述这些符合群众需求的硬件设施和载体活动,有效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岛建设增添了软实力。
因此,作为一名从事农村思想文化工作的党员干部,更要热爱本
职工作,多途径、多渠道地宣传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把广大群众的思想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先进思想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思想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与本地区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积极寻找、探索、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结合本镇实际,重点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
一是弘扬革命传统。
港西镇是崇明革命摇篮,排衙村人俞甫才、陆铁强分别任崇明县和江苏海门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他们一腔热血、奉献青春的革命事迹深深地影响着感动着港西人民。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弘扬革命传统意义深远,我们应该通过整理先烈遗物、收集照片资料、维护先烈故居、成立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的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投身伟大的社会事业。
二是挖掘历史文化。
中国第一位海轮船长陈干清生于我镇团结村,青年时期的陈干清愤于外国人长期垄断中国远洋商船船长职务的现状,刻苦钻研航海技术,30岁时以精湛的航海技术当上了中国远洋商船第一位华人船长。
记载陈干清伟绩的石碑巍然矗立,作为崇明的名人,作为崇明名人的故居,我们应该从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的角度,加强宣传和维护故居,使之成为崇明旅游文化的一个亮点。
三是传承民间文化。
近几年,我镇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提炼和挖掘,王远平的民间灶花艺术得到了县级层面的肯定。
陈波锋的麦秸秆画《清明上河图》已在世博园区公众参与馆展示。
中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筹办的——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已正式成立。
这些具有港西地区特色、特点的民间文化淳朴、典雅,群众喜闻乐见。
因此,我们要在传承和发展上做好文章,加强同民间文化爱好者的联系沟通,鼓励支持他们精益求精、钻研技术、传承技艺,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
要加强民间文化团队的服务与管理,为民间文化团队的演出、交流、发展、传承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坚持先进思想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和谐协调发展。
三、农村文化的现状与对策
对照先进思想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要求,目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是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和农村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烈。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客观存在一手硬一手软情况,农村群众对农村文化的意义和认识还不够。
二是农村思想文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12个村的思想文化管理员大多数是兼职的,且对业务不够熟悉,开展工作较困难。
三是资金相对缺乏。
文化活动开展不够正常。
镇村两级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于推进。
一是进一步营造弘扬农村先进文化的舆论氛围。
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加强和弘扬农村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工作,放上重要工作位置,形成层层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的招录和培训工作。
要有计划地招录政治素养好,有文化体育专业知识的青年人才,适时调整和补充农村思想文化管理员队伍,加强思想文化管理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重视农村文体团队建设和业务辅导。
三是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需要逐步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
积极发挥镇社区文化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不断增加农村思想文化载体活动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的投入力
度,确保村两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何顺应历史潮流,弘扬农村文化谈几点体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大实践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作了系统、全面、实事求是的回顾和分析,对当前和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道路、正确方向、基本方针和实践要求作了深入阐述和表达,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必须明确,“绝不是要放弃或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绝不是要放弃或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育和引导读者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实践中要弄清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要反对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发展。
以上就是个人的“划清四大界限”的总结及体会。
相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的正确引导下,我们会创造出更美丽的辉煌!
测控(2)赵俊逸
B093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