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476.00 KB
- 文档页数:73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其成因,谈探究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方法:选择2018.4~2021.10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120例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不良反应成因,探讨改善策略。
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占比达到43.33%,其次为全身性反应,26.67%,第三位是中枢系统反应,15.00%。
引起本品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教导,包括自身化学成分因素、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超时使用等。
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较多,应加强药学干预及监督,提升药物使用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措施探究[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analyze their causes, and explore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reated wit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from April 2020 to Octo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Results: skin andits accessories damage was a common adverse reaction, accounting for 43.33%, followed by systemic reaction, 26.67%, and central system reaction, 15.00%. The cau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this product include its own chemical composition factors,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drugs, differences between inpiduals, overtime use, etc.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and supervision should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drug u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Research on measures中药注射剂自身有使用便捷、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良等特征,故而当下其在很多疾病临床治疗中由所应用,比如治疗心血管、肿瘤及妇科疾病等【1】。
中药注射液发展史上第一个品种是柴胡注射液70年代23种进入1977版达到1400种左右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约有109种50个是多味药药典甚至出现了一些致死病例的报道3]19931996年占20%天坛医院2003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为76.76%[4]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1.1 多发性和普遍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多于扶正补益类外用药多而且重多器官消化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的损害200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发现可能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有51种表现形式多样型变态反应其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Untoword Effect and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现轻者为荨麻疹及药疹占25.3%占10.2%消化系统反应占9.2%血液系统占4.4%泌尿系统占2.6%死亡病例大多为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致死多发生在首次用药中30分钟内数次用药出现ADR仅12例清开灵的136例ADR中其中50%发生在用药的半小时以内刺五加注射液所引起的103例不良反应且初次用药发生率较高79.61%中度损伤26%轻度损伤65.4%重度损伤17.7%好转7%1例因心室颤动而死亡过敏性休克昏迷癫痫大发作脱髓鞘性脑病由于重度不良反应对机体危害最大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具有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庄洁女副主任药师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 1000501.4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不同厂家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有效成分成为致敏原药物剂型改变许多中药口服无过敏血塞通注射液络泰粉针剂三七总苷片剂型改变后而成为过敏源多肽可作为全抗原水牛角提取物酶如绿原酸化学性质活泼丹参中的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体作为半抗原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具免疫原性2.2 制剂质量2.2.1 药材质量中药材受产地影响极大受土壤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影响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更大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往往与其生产批号呈明显的相关性复方丹参注射剂的ADR较集中发生在个别生产批号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物质原儿茶酚醛等邻苯二羟基化合物是一种半抗原物质发现有大量鞣质存在理化性质接近保留丹参的有效成分比较困难[10]实验研究使小鼠发生一级过敏反应含量为99.0%双黄连针剂使用时仍不会出现不良反应2.3 微粒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有效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析出[13]造成供氧不足造成过敏反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粒而合并用药出现的ADR多数较严重内毒素含量增高反之则变化不大溶液中的成分增加产生ADR的机率增大而由于浓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及分子状态等原因变色则属于配伍禁忌36/136分开输注均未见ADR[7]在性别尤其在遗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同一剂量但有的病例会出现不良反应在清开灵针剂所致ADR中其中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现较严重ADR2.6 与原发病有一定关联有的注射剂的ADR是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发生的其CNS原发病发生CNS不良反应非CNS原发病者抗凝致脑梗死15]剂量滴速过快或浓度过高而引起一系列ADR浓度呈下述关系而浓度则与ADR严重程度有关ADR越严重[7]所含成分过多制剂过程中使用的辅料稳定剂3 中药注射液使用建议建议注意以下问题: 避免用于年老体弱34慢滴速开始用药适应滴速5特别出现呼吸困难哮喘或呛咳等症状时6提高质量中西医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临床诊断是而中医临床诊断则是中药的使用讲究用药对证则中药就是安全毒副作用极少的; 药不对证则中药不仅无效更为严重的则会致死中成药约60%的处方者为西医师病是造成目前中药不良反应数量日趋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高血压病眩晕症肝肾不足证还可以表现为甲亢所以虽然同是高血压病的病人所开立的处方不同的情况证而不同病症表现的患者所开的药物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药症同病异治其根本原因在于临床使用中药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患者浅表性胃炎服用三九胃泰胶囊怕冷加重患者的胃痛症有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脉沉迟等一派寒证的表现对慢性胃炎中本例患者胃痛属脾胃虚寒证在清开灵注射液的ADR与证型关系研究中发现虚证三组其AD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小于5小学习提纲1.掌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2.熟悉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可能原因时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7]清开灵注射液临床适用于里热实证感冒风热证尚属可用但必须配伍发散表寒药物加重病情因其邪在肌表而临床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往往是在风寒表证未解的状态下导致疾病缠绵难愈4.2.1 发热反应多见于清热解毒类注射液使用清热解毒类注射液治疗反出现寒战4.2.2 腰痛及胃肠反应多见于清热解毒类注射液可致寒凝经脉气血腹痛4.2.3 心悸对无体虚的患者使用补益类注射液则会出现心悸5 中药注射液使用注意应注意12345能肌内注射者则不使用静脉注射因此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目前参考文献1施怀生J1994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述20502-507.3梁进权钟艳萍20003和培红.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6邓响潮.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与分析20038张伯礼.310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49-50.7蔡皓东.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石娜.103例刺五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李筠.丹参注射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9270-272.11张春滨顾文涛.精制前后穿琥宁原料药动物不良反应的比较[J].黑龙江中医药,2003,(2): 46-47.12童路.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及在临床的不良反应[J].上海医药420027号致急性心肌梗塞2例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6103.15田林红雷天光.运用蝮蛇抗栓酶期间发生脑梗塞1例[J].临床内科杂志4M尹慧2收稿日期试 题简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对策(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它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灭菌制剂 [1 ]。
一直以来,中药制剂给人的印象是比西药安全,ADR (不良反应)小,但近几年有关中药注射剂ADR报道增多,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逐渐受到质疑,随着鱼腥草类、刺五加等中药注射剂的暂停使用,中药注射剂信任危机在逐渐蔓延,发展也陷入了低谷,社会上一度议论纷纷,出现许多不同见解,甚至提出封杀中药注射剂等较为极端的意见。
笔者认为,中药注射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临床疗效也毋庸置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ADR属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不能因出现一点问题,就因噎废食。
1中药注射剂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1年,八路军129师制药所研制出了柴胡注射剂,并小量制备用于临床。
1954年,武汉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柴胡注射剂,成为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中药注射剂 [1],柴胡注射液自问世以来,为防治流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药注射液自诞生以来,在我国医疗保健工作中,在危急重症的抢救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冶疗和抗肿瘤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脉络宁、丹参、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用的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是常用的抗病毒品种等,清开灵注射液等列入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要中成药目录,参脉、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在抗击非典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毒毛旋花子苷K 注射液,洋地黄毒苷注射剂早已以西药收载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并在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药注射剂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而且还引起了世界关注。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1.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剂型的一种,其特殊性和有效性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两个方面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个人看法。
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剂型之一,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中药注射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皮肤炎症等。
其中,过敏反应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部分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需要及时处理和干预。
3.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尽管中药注射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我们需要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选择适应症。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是否使用中药注射剂以及选择哪种中药注射剂。
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和调整用药方案。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个人观点和理解而言,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剂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价值。
但其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我认为需要谨慎选择适应症,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
我也认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谨慎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5. 总结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既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使大家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