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滤波器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42.83 KB
- 文档页数:6
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1. 引言匹配滤波器(Matched Filter)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它在通信、雷达、图像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匹配滤波器利用已知的参考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从而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检测与识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流程。
2. 基本原理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步骤1:定义参考信号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已知参考信号,通常称为模板或者滤波器响应。
这个参考信号是我们期望在输入信号中找到的目标。
步骤2:计算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关性接下来,我们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
相关性度量了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似程度。
步骤3:选择最佳匹配点在相关运算后,我们需要选择最佳匹配点。
这个最佳匹配点对应于输入信号中与参考信号最相似的部分。
步骤4:输出结果最后,我们将最佳匹配点的位置及其对应的相关性作为输出结果。
这个输出结果可以用于目标检测、目标识别等应用。
3. 工作流程匹配滤波器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定义参考信号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已知参考信号。
这个参考信号通常是我们期望在输入信号中找到的目标的模板。
步骤2:预处理输入信号在进行相关运算之前,通常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噪声、增强信号特征等。
步骤3:计算相关性接下来,我们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
相关运算可以通过卷积操作来实现。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卷积运算,并得到一个相关性序列。
步骤4:选择最佳匹配点在得到相关性序列后,我们需要选择其中的最大值或者超过某个阈值的值作为最佳匹配点。
这个最佳匹配点对应于输入信号中与参考信号最相似的部分。
步骤5:输出结果最后,我们将最佳匹配点的位置及其对应的相关性作为输出结果。
这个输出结果可以用于目标检测、目标识别等应用。
4. 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1.5.2. 匹配滤波器最佳接收机还可以有另外的一种结构,即匹配滤波器。
为了说明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我们从这样一个直观的分析入手。
我们知道,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与输出的信噪比有关,接收端输出信噪比越大,则系统的误码率越小。
因此,如果在每次判决前,输出的信噪比都是最大的,则该系统一定是误码率最小的系统。
遵从这种考虑原则,我们可以得到匹配滤波器的概念。
接收机通过匹配滤波器使输出信噪比最大。
一、匹配滤波器原理假设线性滤波器的输入端是信号与噪声的叠加)()()(t n t x t s +=,且假设噪声)(t n 是白噪声,其功率谱密度2)(0N f P n =,信号的频谱为)(f X 。
问题:设计一个滤波器使输出端的信噪比在某时刻0t 达到最大。
假设该滤波器的系统响应函数为)(f H ,系统冲击响应为)(t h ,则 输出信号)()()(0t n t s t y O +=其中,⎰∞∞--=τττd t h x t s )()()(0,)()()(f H f X f S o =⎰∞∞-=df e f H f X t s ft j o π2)()()(所以在0t 时刻,信号的功率为200|)(|t s 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20|)(|2)(f H N f P o n =输出噪声平均功率为⎰∞∞-=df f H N Pn 20|)(|2所以0t 时刻输出的信噪比为:⎰⎰∞∞-∞∞-==dff H N df e f H f X Pnt s r ft j 20222000|)(|2|)()(||)(|0π根据Schwarts 不等式,⎰⎰⎰∞∞-∞∞-∞∞-≤df f Y df f X df f Y f X 222|)(||)(||)()(|2022|)(|N E N df f X r s=≤⎰∞∞- 当02*)()(ft j ef KX f H π-=时等式成立。
因此,如果设计一个滤波器,它的系统响应函数为02*)()(ft j e f KX f H π-=时,滤波器输出信噪比最大。
实验二匹配滤波器一、 实验目的1、了解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二相编码脉压信号的压缩比、主旁瓣比、码元宽度的测量方法。
3、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有关距离分辨力、横向滤波器和匹配滤波方面的知识。
二、 实验仪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三、 实验原理二相编码信号的匹配滤波器为:12()()()H f f f μμ=⋅式中,1()f μ为子脉冲匹配滤波器,为横向滤波器(即抽头加权延时线求和网络)。
二相编码信号的匹配滤波器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 二相编码信号的匹配滤波器结构子脉冲匹配滤波器频率特性为:1()()j fTf c fT e πμ=为横向滤波器频率特性为:12()(1)2()P j f kT P k k f c eπμ----==∑式中,P 为码长,T 为码元宽度,k c 为二相编码信号。
在此,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省略了子脉冲匹配滤波器,所以脉压输出不再是三角波而是方波。
横向滤波器(即抽头加权延时线求和网络)在此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完成。
四、 实验电路该实验箱能够产生矩形脉冲、m 序列、PN 截断码、巴克码、互补码等多种信号以及其对应的匹配滤波输出。
通过按键的选择,可以观察各种信号形式以及对应的匹配滤波输出结果,测量各种信号的脉压参数。
试验箱OUT1端口为原始波形信号输出,OUT2端口为信号匹配滤波输出。
数码管用以显示当前信号波形以及频率指示,K1~K8用来选择波形以及当前信号频率。
其含义如下:1、按键K1:数码管显示P。
单脉冲。
周期1ms;脉冲宽度30us。
2、按键K2:数码管显示SP。
脉冲串。
周期1ms;脉冲宽度10us。
一个周期有7个单脉冲。
3、按键K3:数码管显示31。
31位m序列。
无限长;码元宽度1us。
4、按键K4:数码管显示P31。
31位PN截断码。
周期1ms;码元宽度1us。
5、按键K5:数码管显示b13。
13位巴克码。
周期1ms;脉冲宽度30us。
6、按键K6:数码管显示cb47。
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常用于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工具,它利用已知信号的特定特征来寻找目标信号中的相似部分。
匹配滤波器在目标检测、模式识别、信号增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似度来实现信号的匹配和检测。
在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所需匹配的特征或模式,并将其表示为一个滤波器的形式。
这个滤波器也称为模板或核。
匹配滤波器的计算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输入信号与滤波器进行卷积运算,得到一个相似度图像;其次,通过比较相似度图像中的各个像素值,可以确定输入信号中与滤波器匹配的位置。
在匹配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模板。
通常情况下,模板的选择依赖于目标信号的特征以及应用的具体要求。
较好的模板设计可以提高匹配滤波器的性能和准确性。
匹配滤波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平均匹配滤波器、相关匹配滤波器和最大似然匹配滤波器等。
每种类型的匹配滤波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匹配滤波器可以用于目标跟踪、图像识别、模式匹配等领域。
例如,在目标跟踪中,可以通过匹配滤波器来识别目标在连续帧中的位置,从而实现目标的跟踪和定位。
总的来说,匹配滤波器作为一种强大的信号处理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匹配滤波器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简述匹配滤波器的原理匹配滤波器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用于从信号中提取和识别特定模式或特征。
它基于输入信号与预先定义的模板之间的相似度计算,通过计算信号与模板的卷积来实现。
匹配滤波器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定义模板:首先需要定义一个用于匹配的模板。
模板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信号,例如特定频率、时域或频域特征的信号。
模板的选择很重要,它应该具备能够在输入信号中唯一标识目标或特征的特性。
2. 计算模板的自相关函数:自相关函数是一个信号与其自身进行卷积的结果,用于表示信号的自相似性。
对于匹配滤波器,需要计算模板的自相关函数,以便在后续的处理中使用。
3. 输入信号与模板进行卷积:输入信号与模板的卷积是匹配滤波器的核心步骤。
卷积操作可以通过时域卷积或频域卷积来实现。
时域卷积是将输入信号与模板进行点对点乘积,并将结果相加得到输出信号。
频域卷积是将输入信号和模板都进行傅里叶变换,然后将两个频谱进行乘积,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输出信号。
4. 提取匹配度指标:卷积的结果是一个时间序列,其中某些点值较高,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匹配到了模板。
为了提取出匹配的位置和强度信息,需要定义一个匹配度指标。
常用的匹配度指标有峰值信噪比(PSNR)、相关系数、互信息等。
5. 匹配结果分析:根据匹配度指标,可以得到一个匹配结果序列。
根据不同应用的需要,可以对匹配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可以根据匹配结果的阈值进行二值化,用于目标检测;也可以对匹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于模式识别等。
匹配滤波器的优点包括:1. 高精度:匹配滤波器基于输入信号与模板的相似度计算,能够准确地找到模板在输入信号中的位置和强度。
2. 抗干扰能力强:匹配滤波器通过计算信号与模板的相似度,能够自动抑制非目标信号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适用于不同模式:匹配滤波器的模板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义,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信号模式或特征的匹配和识别。
匹配滤波器的应用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匹配滤波器通信原理
匹配滤波器(Matched Filter)是一种常用于通信领域的信号处理技术,用于检测信号在噪声背景下的存在。
在通信中,发送方发送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下降。
而匹配滤波器可以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滤波器进行匹配,检测出信号的存在并减小噪声的影响。
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已知的信号模板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卷积运算,从而得到一个相关函数。
这个相关函数的峰值表示信号与模板的匹配度,也就是信号存在的概率。
具体的匹配滤波器通信原理如下:
信号生成和发送:发送方通过信号源产生一定的信号序列,该信号包括一定的载波和信息信号。
信号传输: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由于噪声、多径效应、衰落等因素的影响,信号可能会被扭曲、失真。
信号接收: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进行解调、滤波等处理,还原出原始的信息信号。
匹配滤波器处理:接收端将已知的信号模板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卷积运算,得到一个相关函数。
相关函数的峰值表示信号与模板的匹配度,也就是信号存在的概率。
信号检测:接收端通过比较相关函数的峰值和一定的阈值,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如果相关函数的峰值超过阈值,则说明接收到了信号;否则,则认为没有接收到信号。
匹配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检测性能,特别是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
因此,在许多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器都被广泛应用。
雷达原理--匹配滤波器原理及matlab仿真雷达原理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中。
它的原理基于信号与滤波器的互相关运算,可以用于雷达目标检测、测距和速度估计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雷达原理。
雷达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的技术,通过发射射频电磁波并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实现目标探测。
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目标,一部分电磁波会被目标反射回来,称为回波信号。
回波信号经过接收天线接收并传输到雷达系统中进行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目标的检测和信息提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匹配滤波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信号处理方式,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
匹配滤波器的原理是通过与目标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来实现目标检测。
互相关运算是一种计算两个信号相似度的方法,它通过对两个信号进行卷积运算,得到一个新的信号作为输出。
匹配滤波器的输入信号是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而目标信号是事先已知的模板信号。
为了更好地理解匹配滤波器的原理,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简化的问题,即单目标检测。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目标信号的波形形状,并将其作为匹配滤波器的模板信号。
在雷达系统中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过与模板信号的互相关运算后,输出的信号中会包含目标信号的相关成分。
为了实现匹配滤波器的原理,我们可以使用MATLAB进行仿真。
首先,需要生成一个目标信号的模板。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目标信号的波形和参数来生成这个模板,例如使用正弦函数生成一个具有特定频率和振幅的信号。
f = 1000; % 目标信号的频率T = 1/f; % 目标信号的周期t = 0:T/1000:T; % 目标信号的时间序列A = 1; % 目标信号的振幅target_signal = A*sin(2*pi*f*t); % 生成目标信号的模板接下来,我们需要生成接收到的回波信号。
假设我们知道回波信号的波形和参数,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生成它。
匹配滤波器原理匹配滤波器(Matched Filter)是一种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滤波器,其原理基于信号与滤波器的匹配程度来实现对信号的最佳检测。
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生物医学影像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匹配滤波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匹配滤波器的原理是基于信号处理中的相关性原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已知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以实现对信号的最佳检测。
在匹配滤波器中,滤波器的系数是由已知信号的共轭转置得到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滤波器与信号的匹配度。
当信号与滤波器匹配度越高时,输出信号的能量就越大,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最佳检测。
匹配滤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信号与滤波器之间的匹配程度,一般来说,匹配度越高,滤波器的性能就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匹配滤波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基于模板的匹配、相关性匹配等。
在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器可以用于接收端的信号检测,提高信号的检测性能;在雷达系统中,匹配滤波器可以用于目标检测和跟踪,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在生物医学影像中,匹配滤波器可以用于图像处理,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总之,匹配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工具,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提高信号的检测性能,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匹配滤波器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匹配滤波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特性、系统性能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对信号的最佳检测。
此外,匹配滤波器的实现方式也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在设计匹配滤波器时,需要充分理解信号与滤波器之间的匹配原理,以实现对信号的最佳检测。
综上所述,匹配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匹配滤波器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各种领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信号的检测性能。
希望本文对匹配滤波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有所帮助。
匹配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表达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匹配滤波器的概念和原理
二、时域表达式
三、频域表达式
四、匹配滤波器的应用
正文
一、匹配滤波器的概念和原理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线性滤波器,其主要作用是使输出端信号的瞬时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的比值达到最大,即最大信噪比。
它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形式为信号频谱的共轭。
在通信系统中,滤波器的特性选择决定了数字信号的恢复效果。
数字信号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使滤波器输出的有用信号成分尽可能强,同时抑制信号外带的噪声,保证滤波器输出的噪声成分尽可能小,以减少噪声对信号判决的影响。
二、时域表达式
匹配滤波器的时域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h(t) = frac{1}{sqrt{2pi}} int_{-infty}^{infty} e^{-jomega t} frac{1}{1 + jomega tau} domega$
其中,$h(t)$表示滤波器的脉冲响应,$tau$表示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它决定了滤波器的宽度。
三、频域表达式
匹配滤波器的频域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H(f) = frac{1}{1 + j2pi f / f_s}$
其中,$H(f)$表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f_s$表示信号的频率。
四、匹配滤波器的应用
匹配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例如在数字信号传输中,匹配滤波器可以用来恢复传输过程中的信号,使其尽可能地接近原始信号。
匹配滤波原理匹配滤波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
它的原理是通过与已知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检测和识别。
匹配滤波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检测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通过比较相关输出的幅值或者相位来判断信号的存在与否。
在匹配滤波中,参考信号通常被称为模板或者滤波器,而待检测信号被称为输入信号。
匹配滤波的核心思想是将待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寻找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相关运算来实现这一目的。
相关运算是一种将两个信号进行比较的数学运算,可以得到一个表示两个信号相似程度的数值。
在匹配滤波中,常用的相关运算是卷积运算。
卷积运算是将两个函数进行积分运算,表示一个函数与另一个函数之间的相似程度。
在离散形式下,卷积运算可以表示为两个序列之间的逐点乘积和。
匹配滤波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模板生成、相关运算和判决。
首先,需要根据已知的信号特征生成一个模板或者滤波器。
模板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由已知信号样本计算得到的函数。
然后,将待检测信号与模板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输出。
最后,对相关输出进行判决,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确定信号的存在与否。
匹配滤波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准确检测和识别。
通过与已知信号进行比较,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小误判率。
此外,匹配滤波还可以用于信号的定位和跟踪,对于一些需要对信号进行精确定位的应用非常有用。
然而,匹配滤波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匹配滤波对信号的特征要求较高,对于一些复杂或者变化较大的信号,匹配滤波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其次,匹配滤波的计算量较大,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实时应用中需要考虑计算效率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匹配滤波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
例如,可以使用匹配滤波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通过与已知目标模板进行相关运算,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检测和跟踪。
此外,匹配滤波还可以用于图像的去噪和增强,通过与已知噪声模板进行相关运算,可以抑制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一、前言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二、匹配滤波器的定义匹配滤波器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其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后输出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输入信号通常为待检测的目标图像,参考信号则为已知的目标特征。
三、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1. 相关运算相关运算是匹配滤波器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其定义为两个函数之间的积分:$$R(f,g) = \int_{-\infty}^{\infty} f(x)g(x-t)dt$$其中 $f(x)$ 和 $g(x)$ 分别表示两个函数,$t$ 为时间延迟。
在匹配滤波器中,输入信号 $x(t)$ 与参考信号 $h(t)$ 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输出信号 $y(t)$:$$y(t) = \int_{-\infty}^{\infty} x(\tau)h(\tau-t)d\tau$$2. 匹配度匹配度是指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似程度。
在匹配滤波器中,匹配度通常使用相关峰值来表示。
相关峰值表示参考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最大相似程度。
3. 匹配滤波器的设计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参考信号的选择和滤波器的实现。
参考信号的选择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定制。
在图像处理中,参考信号通常为目标物体的特征模板。
在模式识别中,参考信号则为已知模式。
滤波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时域实现和频域实现。
其中时域实现使用卷积运算来实现匹配滤波器,频域实现则通过将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同时变换到频域进行处理。
四、匹配滤波器的应用匹配滤波器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其中,在目标检测、跟踪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在目标检测中,匹配滤波器可以通过对目标特征进行建模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检测。
在跟踪方面,匹配滤波器可以通过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来实现对其运动轨迹的追踪。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匹配滤波器
摘要
在通信系统中,滤波器是重要的部件之一,滤波器特征的选择直接影响数字信号的恢复。
在数字信号接收中,滤波器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使滤波器输出有用信号成分尽可能强;抑制信号带外噪声,使滤波器输出噪声成分尽可能小,减少噪声对信号判决的影响。
对最佳线性滤波器的设计有一种准则是使滤波器输出信噪比在特定时刻到达最大,由此导出的最佳线性滤波器称为匹配滤波器。
在数字通信中,匹配滤波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匹配滤波器是指滤波器的性能与信号的特征取得某种一致,使滤波器输出端的信号瞬时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的比值最大。
本文设计并仿真了一种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接收端的匹配滤波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对匹配滤波器的设计,让我们对匹配滤波器的原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掌握具体的匹配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与算法。
二、课程设计的原理
设接收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H (f),冲击响应为h(t),滤波器输入码元s(t)的
持续时间为T s,信号和噪声之和r(t)为
r(t) s(t) n(t) 0 t T s
式中,s(t)为信号码元,n(t)为白噪声。
并设信号码元s(t)的频谱密度函数为S(f),噪声n(t)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P n n o/2 , n o为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
假定滤波器是线性的,根据叠加定理,当滤波器输入信号和噪声两部分时,滤波器的输出也包含相应的输出信号和输出噪声两部分,即
y(t) S o(t) n o(t)
由于:&(f) H*(f)H(f )P R(f) |H(f)2P R(f)
PJf)为输出功率谱密度,P R(f)为输入功率谱密度,P R(f) n。
/2
这时的输出噪声功率N o等于
N o H⑴气f
于H
⑴2df
在抽样时刻t o上,输出信号瞬时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比为
为了求出「0的最大值,利用施瓦兹不等式求「0的最大值
在白噪声干扰的背景下,按上式的设计的线性滤波器,将能在给定时刻
t 0上
获得最大输出信噪比2E n 0。
是输出信噪比最大时刻。
这种滤波器就是最大信 噪比意义下的最佳线性滤波器,由于它的传输特性与信号频谱的复共轭一致, 称为匹配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的特性还可以用冲激响应函数 h(t):
h (t ) H (f )e j2 ft df kS *(f )e j 2 ft 0
e j 2 ft df
* *
k s
( ) ( t 0 t )d
ks (t
t
)
可见,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t)就是信号s(t)的镜像s(t 0 t),但在时 间轴上平移了 t 。
t 。
是输出信噪比最大时刻。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仿真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在接收端接收到模拟信号后通过匹配滤波 器的效果,其中匹配滤波器的输入信号我们假定为正弦信号,经过匹配滤波 器的输出信号作为抽样判决器的输入信号。
我们通过比较匹配滤波器的输入 输出信号,验证得出其性能特性。
如下图所示的仿真结果,我们假定匹配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与白 噪声的叠加,其频率,采样频率,延时时间,。
「0
S o (t o ) N o
H(f)S(f)e j2fto df
n o ~2
2
H(f) df 「0
2
H(f)S(f)e
j2 ft0
df
扌
H(f)2df
2 2
H(f) df S(f) df
号 |H(f)2
df
2E n 。
且当时H (f)
kS *(f)e j2ft0
,等式成立,即得到知道的信噪比为
2E n °
由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匹配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幅度谱与输入信号 的幅度谱一致,符合上面我们推导的公式;由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我们可以得 出,在抽样时刻处,信号有最大值,在输出信号的幅度谱中,干扰噪声白噪 声明显减小,信号的有用成分被保留下来,体现出了匹配滤波器抑制噪声, 保证在抽样时刻有最大值的特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输出信噪比在抽样时刻 最大,为下一步抽样判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匹配滤波器对数 字基带通信系统的通信可靠性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附录 实验程序:
clear all ; close all ;
fc=20; %余弦信号的频率 fs=5*fc; %采样频率
ts=1/fs; k=1;
0.5
1 1.5
t/s 冲激响应
0 2
-50
0 f(Hz)
单位冲激响应幅度谱
1
|
W
0.5
50 -10
0.5
1000
f -C -
节 ---------------------- = ------------------------ ■■
O
Ik
l a
卅
I 1
-1000
0 -50
0 f(Hz)
输出信号幅度谱
100 50
-50
0 f(Hz)
50
输入信号+噪声
10 0 -10 输入信号幅度谱
1 1.5 2
10
0 t/s
匹配滤波器输出信号
12 3 4
t/s
50
to=2; %采样时刻t=[0:ts:2-ts];
t1=[0:ts:4-2*ts];
freq1=li nspace(-fs/2,fs/2,le ngth(t)); freq2=li nspace(-fs/2,fs/2,le ngth(t1));
Noise=ra ndn (1,le ngth(t)); %白噪声
sig nal=3*cos(2*pi*fc*t+pi*k*t.A2)+Noise;
h1=3*cos(2*pi*fc*(to-t)+pi*k*(to-t).A2)+Noise; So1=co nv2(sig nal,h1); %(言号卷积%信号
% 匹配滤波器
subplot(321)
plot(t,sig nal);
axis([0,2,-10,10]);
xlabel( 't/s' );
ylabel( 'S(t)');
title( '输入信号+噪声');
subplot(322) plot(freq1,fftshift(abs(fft(sig nal))/le
ngth(t))),xlabel( el( '|S(W)|' ),title( '输入信号幅度谱’);
'f(Hz)' ),ylab
subplot(323)
plot(t,h1);
axis([0,2,-10,10]);
xlabel( 't/s' );
ylabel( 'h(t)' );
title( '冲激响应');
subplot(324)
plot(freq1,fftshift(abs(fft(h1)/le ngth(t)))),xlabel(
|H1(W)|' ),title( '单位冲激响应幅度谱’);
'f(Hz)' ),ylabel(
subplot(325)
plot(t1,So1);
xlabel( 't/s' );
ylabel( 'So(t)' );
title('匹配滤波器输岀信号');
subplot(326) plot(freq2,fftshift(abs(fft(So1)/le
ngth(t1)))),xlabel( ('|So1(W)|' ),title( '输岀信号幅度
谱’);
'f(Hz)' ),y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