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宜定位于社区银行
- 格式:pdf
- 大小:111.51 KB
- 文档页数:3
城商行的定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商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
城商行的产生,往往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它们通常由地方政府或企业主导设立,旨在为当地的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这一出身背景决定了城商行与地方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也为其定位奠定了基础。
城商行的首要定位应是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城商行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城商行应当深入了解当地企业的需求,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城商行可以凭借对当地市场的熟悉和灵活的决策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比如,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小微企业,城商行可以设计专门的信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助力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服务当地居民也是城商行的重要定位之一。
城商行应关注居民的金融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个人金融服务。
这包括储蓄、理财、消费信贷等方面。
以储蓄业务为例,城商行可以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储蓄产品,满足居民的资金增值需求。
在理财领域,根据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
在消费信贷方面,针对居民的购房、购车、教育等消费需求,设计便捷、灵活的信贷产品。
城商行还应致力于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商行有机会借助新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
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同时,城商行也可以积极探索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共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此外,城商行要注重打造自身的特色业务。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城商行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服务。
比如,在某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商行可以围绕旅游产业开展金融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支付和金融服务。
浅析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与对策所谓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资产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
目前,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发展社区银行,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要个性化的社区银行服务;第三,社区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在区域经济演化的促进下形成的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第四,发展社区银行,可以扩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满足多样性的有效金融需求,形成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和商业银行合理分工,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五,发展社区银行是引导民间金融合理发展的需要;第六,社区银行的建立是我国放松银行管制的突破口。
可见,在我国积极而有步骤地发展社区银行是一个必然趋势。
具体思路与对策如下:一、政府的支持——改善中小银行的外部环境1.放宽银行业市场进入条件,设立灵活的准入门槛,以便利社区银行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10亿元人民币(全国性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2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l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5000万元人民币。
在我国地域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固定的资本金限额势必影响社区银行作用的充分发挥。
2.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社区银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具体而言:第一,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有利于市场获得更多的银行财务与风险状况信息,使得市场有更大余地对影响银行财务状况的发展措施做出反应。
第二,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了董事会责任,有助于确保银行建立识别和管理经营风险的系统,并且保证这一系统随时处于正确运用之中,进而推动董事会更加注重履行职责,促进银行稳健经营。
第三,信息披露制度的确立,消除了监管者与银行的信息独占性,使社会公众更深刻地认识到银行董事和管理者对银行事务的管理负有全部责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将来援助危机银行或补偿存款人损失的压力。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及市场定位【作者:孔彩梅】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
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3000多家,但是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改组城市信用社,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各地在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时候,当地政府入股25%到30%。
其余的70%到75%的股份是企业的,特别是非公企业和个人。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特点是:1.市场份额较小,属于中小银行。
从市场格局上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度非常高,拥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具备强大的银行零售业务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未能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互补。
据统计,城市商业银行在2006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占比为5.9%,而同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51.28%和16.25%,远远高于城市商业银行。
2.资产质量仍待提高。
城市商业银行曾经面临着严重的资产质量困境,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一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各种资产补充途径,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654.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78%。
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对比来看,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或多或少地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
总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差。
3.资本充足率差。
按照银监会2004年新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我国11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能够达到8%标准的仅有23家,67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低于这一最低标准(不足4%)。
而在这6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还有42家的资本充足率为负数,根本没有抗风险能力,面临巨大风险。
社区银行的发展意义和规划方案社区银行是商业银行经营方向扩展的先驱精灵,自2013年“社区银行”在国内的兴起,多家较早探索者受到众多金融机构、媒体和学者等各方的广泛关注。
社区银行是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居和小微企业为立足点,形成了“金融便利店”、“小微专营网点”、“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工作中心)”三大平台组成的社区银行服务体系;并创建了类似“你下班、我营业”的差异化服务理念,不仅受到了社区居民及小商户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家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等银行的借鉴。
在此,青岛鑫宝源金融设备有限公司-ATM机自助银亭专业厂家总结了社区银行的相关特点如下:一. 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1. 完善银行体系结构银行体系要讲求结构的合理性。
不但要“多样化”,而且大、中、小比例要得当。
目前,我国现行银行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便是小型商业银行,其比重太低,同时大银行的比重又太高。
2. 缓解“微小企业”信贷难的治本措施近年来,信贷风险成为金融行业8大风险之一,而对于银行而言,“微小企业”基础性资料缺乏,信息不透明,财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等各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控制难,迫使大多数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不愿意过多涉足;而对于“微小企业”而言,国有或股份制银行的业务流程也往往成为“微小企业”贷款的又一障碍。
而小型的城市信用社即社区银行则不同,它们不仅规模与“微小企业”匹配,而且往往还与“微小企业”有共存共荣的关系。
因此,“现实因素”迫使它们更多地面向“微小企业”而且因其熟悉“微小企业”,有能力突破“信息不对称”,从而,它们也往往能在以“微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同时,良好地控制信贷风险、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发展“社区银行”,有助于减少县域中的信贷资金外流;有助于引导、“规范”民间借贷,促进其向正规金融转化:有助于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业领域,减缓“房贷”的增速。
二. 红福麟自动化社区银行建设解决方案汇总1.现有的信用社和城市小商业银行改造为社区银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