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山师校内会决议草案1.1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山师事业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是()。
A.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B. 崇德尚学,求是创新C. 厚德博学,求真务实D. 崇德尚学,求真务实答案:B2. 山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年。
A. 1902B. 1903C. 1904D. 1905答案:A3.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徽中包含的元素有()。
A. 山、水、书B. 山、水、笔C. 山、水、花D. 山、水、树答案:B4.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歌名称是()。
A. 《山东师范大学校歌》B. 《齐鲁之歌》C. 《齐鲁之光》D. 《齐鲁之梦》答案:A5. 山东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
A. 教学研究型大学B. 教学型大学C. 研究型大学D. 应用型大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科门类包括()。
A. 哲学B. 经济学C. 法学D. 教育学E. 文学F. 历史学G. 理学H. 工学I. 管理学J. 艺术学答案:A, B, C, D, E, F, G, H, I, J7.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
A. 汉语言文学B. 数学与应用数学C. 化学D. 生物科学E. 物理学F. 地理科学答案:A, B, C, D, E8.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
A. 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B.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C. 化学教学团队D. 生物科学教学团队E. 物理学教学团队F. 地理科学教学团队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9.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答案:正确10. 山东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山东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山东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902年,山东大学堂师范馆成立,这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1903年,山东大学堂师范馆改为山东师范学堂。
1944年,山东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会大事记2014~2015学年活动9月14开学2014年9月迎接2014级新生入学学生会各部门纳新女生部礼仪队、模特队纳新文艺部主持人队、舞蹈队纳新实践服务部暑假社会实践评选及表彰大会2014年10月女生部礼仪队、模特队培训(一个月)(8日)体育部院迎新篮球赛(两周内结束)学习部新老生学经验交流会院第六届英语风采演讲比赛创建和谐自习室(中旬)生活部生活DIY卫生部第三届“开心漂流瓶”活动宣传部书画作品展实践服务部棋艺大赛2014年11月(初)实践服务部主题团日活动社团部社团活动月学习部院第十届“历社之辩,魅力无限”辩论赛外联部营销大赛(中旬)自律部自律文明周系列活动(中旬)体育部校体育节(校级,比赛时间为周六周日两天,需提前一周组织训练)信息部照片征集活动外联部营销大赛卫生部“宿舍文化节”图片展社团部社团活动月2014年11 月底体育部校乒乓球赛或羽毛球赛(校级,需提前一周组织训练)2014年12月生活部元旦游艺宫(中下旬)文艺部元旦晚会体育部一二九环校长跑运动会实践服务部一二九环校长跑运动会2015年3月社团部学雷锋活动、“行走的脚印”演讲与交流会体育部趣味运动会(院级)实践服务部学雷锋活动2014年4月社团部动漫配音与知识竞赛学习部“师哥师姐”系列活动信息部征文征集活动卫生部“装点你的幸福”装饰门大赛宣传部现场书法大赛(中上旬)文艺部歌手大赛(中旬)体育部校篮球赛(校级)(4月底最后一个周末)校运动会(校级)2014年5月(初)体育部校排球赛(校级)社团部动漫配音与知识竞赛学习部“我讲我精彩”模拟授课大赛(中旬)生活部跳蚤市场(下旬或6月初)文艺部毕业晚会5月底体育部送别大四师生篮球赛(院级)2014年6月女生部模特大赛生活部送别大四实践服务部送别大四社团部送别大四系列活动宣传部现场粉笔字画大赛学习部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2014年7月社团部社团培训暨成立大会。
2001年1月5日省教研室公布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电工类专业和历史、地理学科优质课评选结果。
1月8~12日全省初中活动课程优质课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烟台举行。
1月20日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济南召开各市(大企业)高中数学教研员会议,研究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与山东省教学研究室联合制作“高考直通车”电视节目的录制问题。
“高考直通车”栏目2001年3月3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黄金时段开播。
1月18日省教研室召开“三讲”活动总结大会,三讲活动结束。
2月17~18日全省普教教研室主任会议在聊城召开。
2月21~24日全省职教教研室主任暨专业教研中心主任会议在滨州召开。
会上,总结了2000年的教研工作,部署了2001年全省职教教研工作;莱西市职业中专介绍了学校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坚持为农服务的办学经验;教育部职成司教学指导处处长陈光为会议作了团体报告。
2月28~3月3日全省小学自然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开发实验阶段性总结会议在潍坊召开。
3月1日省教研室向各科室发出征集《山东教育年鉴》的紧急通知,号召各科室就我室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师范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如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实验、教改成果、学科竞赛等进行梳理,以文字、实物或图片等方式,提交给办公室。
3月1日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和山东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联合发文公布了我省师范学校第四届学科中心组组长名单,十六个中心组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二人,任期四年。
3月4~9日全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在淄博举行。
共有200个课件参加评选。
经评委认真评选,共评选一、二、三等奖156名。
3月3日~7日全国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山东省选拔赛在东营举行。
会上竞赛评出10名选手参加全国比赛。
其中,9名直接获得全国三等奖,1名参与竞争全国一、二等奖。
3月15~17日全省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工作会议及化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在济南召开。
3月17~19日全省农村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研讨会在济南长清召开。
工作文件1.1委员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议题:武装冲突下的人权问题起草国:中国,俄罗斯,捷克,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1. 武装冲突中如何维护人权。
中国,俄罗斯,捷克,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提出以下观点:a. 加强军队建设,避免战争中群人残害平民,虐待囚徒及战俘事件的发生。
b. 武装冲突中的儿童征兵问题,应帮助那些参加过武装冲突的儿童重返社会。
c. 关于平民保护区划定的问题。
在武装冲突地区,联合国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应为其提供平民保护区,并像武装冲突中的受灾区提供医疗与卫生援助。
2. 宗教暴力中的人权问题的解决。
中国,俄罗斯,捷克,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表示:a. 中国认为: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人权中个人权利的一种,中国明确规定实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来保护人民信仰宗教的权利。
中国强烈谴责某些集团利用宗教进行分裂和破坏活动,从而侵犯人民的权利。
b. 俄罗斯认为:宗教问题是一国内政问题,其他国家不得以任何名义来干涉他国宗教问题。
对于利用宗教问题来侵犯人权的行为,俄罗斯予以坚决打击。
c. 捷克等国家认为:人人有思想,良心和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
对于宗教暴力冲突中侵犯人权的行为,捷克等国强烈反对并予以制止。
3. 武装冲突中对于战地记者的人权保护问题。
中国,俄罗斯,捷克,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印度,印尼就此提出意见及建议:a. 加强对战地记者人身安全等反面法律法规的建设,联合国应加强对于战地记者人权保护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国际社会对于战地记者人权问题的关注。
b. 中国等国强烈谴责在武装冲突中针对记者的任何暴力行为。
中国等国建议,冲突相关各方应遵守《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法义务,全力防止并遏制侵害记者的行为。
c. 联合国各机构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武装冲突中的保护记者工作。
4. 武装冲突中的妇女人身权利的保护。
中国等国家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观点及解决措施:a. 冲突各方做出并履行打击性暴力行为的有时限承诺,包括通过指挥系统发布禁止性暴力的命令,以及在行为守则等文件中规定禁止性暴力,冲突各方及时调查行为指控,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一二一”运动期间西南联大教授会出席情况评析作者:于化民文章来源:《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更新时间:2010年06月03日内容提要:西南联大教授群体在“一二一”运动中的作用,一直广受研究者的关注。
从惨案发生到学校恢复正常秩序,西南联大教授会先后召开过9次会议。
教授会会议的出席率,是反映联大教授参与运动程度的可以参考的标尺。
本文依据现存的联大教授会出席签到名单,对5个学院100多位教授出席会议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出席率一般在40%到50%之间,与运动前后相比没有大的变化。
这一现象反映了教授会的内部情形相当复杂,也为准确认识和评价教授会在运动期间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主题词:学生运动;西南联大;教授会西南联大教授会是联大组织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二一”运动期间教授们开展活动、发表政见的主要平台。
从1945年11月29日到12月26日,西南联大教授会共召开了9次教授会会议[1],时间上贯穿了“一二一”运动从罢课到复课的过程。
教授会的各项决议和以教授会名义发布的文告,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往的论著均有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
但是,这些决议和文告是在什么情形下产生的?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教授们的想法和意愿?围绕着这些决议和文告,在教授会内部有过怎样的争论和妥协?仅仅依靠现有的文献资料回答上述问题显然是困难的。
幸好,完整的保存在教授会记录中的9次会议出席者名单,至少让我们知道教授会的决议和文告通过时,有哪些教授作为当事人在场。
虽然会议记录的内容过于简略,无从了解会议的细节和每位教授的具体态度,可通过对会议出席名单的对照分析,仍能够得到有关教授会内部情形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依照1938年10月西南联大常委会制定的《教授会组织大纲》,校一级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校常务委员和常委会秘书主任为当然成员。
开会时以常委会主席为主席。
也就是说,联大编制内的所有教授、副教授,都是教授会的成员。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现代史复习参考资料一.大事記1915.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1915——护国运动1916.3.22——袁世凯取消帝制1917.1——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7——张勋复辟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中国对德宣战1919.5.4——五四运动1919.6.5——上海“三罢斗争”,运动中心由转移到上海1919.7——“济南血案”1919.11——“福州惨案”1920.11——第二次护法运动1920——直皖战争1921.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8——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922.1—3——香港海员大罢工“沙田惨案”1922.6——陈炯明叛变1922.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22——第一次直奉战争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1923.6——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1——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5——黄埔军校建立中苏协定1924.9——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1925.3.12——孙中山去世1925.5——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五卅运动1925.6—1926.10——省港大罢工1925.6——“沙基惨案”1925.7.1——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5.11——“首都革命”1925.11—1926.1——西山会议1926.3.18——“三▪一八”惨案1926.3.20——中山舰事件(三二〇事件)1926.5——整理党务案1926.7——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9.5——“万县惨案”1927.2——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1927.3.24——“南京惨案”1927.4.12——蒋介石反共政变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4——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5.21——“马日事变”1927.7.15——汪精卫反共政变1927.8.1——南昌起义1927.8.7——八七会议1927.8.13——蒋介石第一次下野1927.9——冯玉祥五原誓师宁汉合流秋收起义1927.12——广州起义1928.1.9——蒋介石复职1928.2——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928.4——蒋介石第二次北伐中央研究院成立1928.5.3——“济南惨案”(“五▪三惨案”)1928.6.4——皇姑屯事件1928.6——北洋政府垮台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28.8——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开始实行训政1928.12.29——张学良“东北易帜”1929.3——蒋桂战争1929.5——蒋冯战争1929.7.——中东路事件,中苏断交1929.12——中俄“伯力协定”1930.3—10——中原大战1930.10—1931.1——第一次反“围剿”1931.4—6——第二次反“围剿”1931.7—8——第三次反“围剿”1931.9.18——九▪一八事变1931.9——中共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1—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2.15——蒋介石第二次下野1932.1.28——“一▪二八”事变1932.1—5——淞沪抗战1932.1.21——蒋介石复职1932.3.1——伪“满洲国”建立1932.5.5——中日《上海停战协议》1932.12.12——中苏恢复外交关系1932.12.30——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1932.底——第四次反“围剿”1933.1——中共临时中央政府迁至瑞金1933.1—5——长城抗战1933.5——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1933.5.31——中日《塘沽协议》1933.10—1934.10——第五次反“围剿”1933.11——“福州事变”1934.10.10——红军开始长征1934——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1935.1——遵义会议1935.6——《何梅协定》、《秦土协定》1935.8.1——中共《八一宣言》1935.10.19——红军吴起镇会师1935.11——国民党实行法币政策1935.12.9——“一二▪九”运动1935.12——瓦窑堡会议1935——华北事变1936.1——东北抗日联军成立1936.10——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936.11.23——“七君子事件”1936.12.12——“西安事变”1937.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7.7——卢沟桥事变1937.8——中共洛川会议1937.8.13——“八▪一三事变”1937.8.13—11.12——松沪会战1937.9——平型关战役1937.10——新四军建军1937.11——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12.13——南京陷落1938.1——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1938.3—4——台儿庄战役1938.5——《论持久战》发表1938.7.6——国民参政会成立1938.9—1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10——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12.29——汪精卫发表“艳电”1939.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12——“晋西事变”(“十二月事变”)1940.3.30——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1940.5—6——枣宜会战1940.8—12——百团大战1941.1——“皖南事变”1941.3.19——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1.12.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2.1.1——《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签署1942.1.3——中国战区成立1942.2—1945.4——延安整风运动1943.11——开罗会议1944.4—12——豫湘桂战役1945.4—6——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1945.8.14——《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日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0——重庆谈判1945.9.9——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1945.10.10——双十协定1945.12.1——“一二▪一运动”1946.1——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11.4——《中美商约》1946.11—12——国民大会,《中华民国宪法》,宪政实施1947.2.28——二▪二八起义1947.5.20——“五▪二〇运动”1947.10.1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发1948.9——济南战役1948.9—11——辽沈战役1948.11—1949.1——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1.22——蒋介石第三次下野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4——国共北平谈判1949.4.23——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基础知识1.1915.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决议草案1.2委员会:人权理事会议题:武装冲突下的人权问题起草国:中国,俄罗斯,西班牙附议国:波兰,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南非,肯尼亚,印度,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利比亚人权委员会,遵循《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日内瓦宣言》国际人权盟约和其他人权文书,重申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均有义务促进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并履行他们在这一领域各项国际文书下承担的义务,强调人权保护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民间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承诺,注意到武装冲突下的人权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所有成员国应当寻求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认为应当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回顾其历年通过的有关文件,特别是1990年12月4日第45/54号,1992年12月9日第47/50号,1999年12月1日第54/52号,2000年11月20日第55/31号,2002年11月22日第57/56号决议,欣见各与会国达成共识,武装冲突下的人权问题能够有所解决。
1.对作战手段和方法加以限制。
a.禁止无区别攻击。
即禁止使用任何将平民或民用物体集中的城镇、乡村或其他地区内许多分散二度里的军事目标视为单一的军事目标的方法或手段进行轰击的攻击。
b.禁止使用不加区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
c.禁止使平民陷于饥饿的作战方式,损毁他们生存所不可或缺的生产农牧区、饮水装置、灌溉工程等。
2、武装冲突中的难民安置问题。
a.加强国际团结,帮助难民接收国,特别是接收全球百分之八十难民的发展中国家的进行发展。
b.根据形式变化逐步完善难民保护机制,对难民,流离失所者提供保护。
c.避免国际难民机制被滥用,尤其要防止难民问题政治化。
3.武装冲突中小型武器的携带问题。
a政府应根据《枪支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轻小武器进行严格管理。
b.应对轻小武器出口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循不损害地区和平与稳定,不干涉接受国内政原则,不向受安理会武器禁运制裁的国家或地区以及非国家实体和个人出口。
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山东师范大学的意见【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鲁政字[2014]71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14.03.25【实施日期】2014.03.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山东师范大学的意见(鲁政字〔2014〕71号)山东师范大学:为推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战略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全面服务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加快推动山东省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和传承弘扬齐鲁文化,山东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山东省)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山东师范大学,以大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力争把山东师范大学打造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一、山东省重点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建设发展(一)积极支持学校优先发展。
将山东师范大学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建设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在项目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安排和优先支持。
(二)积极支持学校教师教育发展。
优先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教育专业综合改革,参与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三)积极支持学校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将山东师范大学作为服务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课题研究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优先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参与重大项目决策论证、重大课题研究。
山师事业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B. 厚德博学,笃行致远C. 厚德博学,明德至善D. 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答案:A2. 山东师范大学的创办时间是?A. 1901年B. 1902年C. 1903年D. 1904年答案:C3.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歌名称为?A. 《山师之歌》B. 《山师颂》C. 《山师之光》D. 《山师之梦》答案:A4.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荷花D. 玫瑰5.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5月1日B. 6月1日C. 7月1日D. 8月1日答案:C6. 山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多少万册?A. 100万册B. 200万册C. 300万册D. 400万册答案:B7.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风是什么?A.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B. 勤奋、求实、团结、创新C.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D. 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答案:D8.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徽由哪两种颜色组成?A. 蓝色和白色B. 红色和白色C. 绿色和白色D. 黄色和白色答案:B9.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址位于哪个城市?B. 青岛市C. 烟台市D. 潍坊市答案:A10.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史馆位于校园的哪个位置?A. 东校区B. 西校区C. 南校区D. 北校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科门类包括以下哪些?A. 文学B. 理学C. 工学D. 医学答案:A、B、C2.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有?A. 汉语言文学B. 数学与应用数学C. 物理学D. 化学答案:A、B、C3.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A. 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B.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C. 物理学教学团队D. 化学教学团队答案:A、B、C4.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A. 文学实验教学中心B. 理学实验教学中心C. 工学实验教学中心D.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答案:A、B、C5.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包括?A. 《中国古代文学》B. 《高等数学》C. 《大学物理》D. 《有机化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山东师范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
聊城大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根据有关档案史料,现将聊城大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整理出来,以誌聊城大学揭牌庆典。
聊城大学由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聊城师范学院发展而来。
由于水平有限和资料不足,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多加批评指正。
第一批参加筹建山师分院的同志:1974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山东师范学院要利用其原在聊城的校舍,从院中抽调三分之一的干部、教师和三分之一的校具、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于是,山东师范学院组成了以邵阳、吴毅光、曹佐成、王瑞献等人组成的筹建分院领导小组。
8月22日,领导小组成员与原留守在聊城的同志们一起参加筹建工作。
第一届学生:第一届学生是1974级学员,1974年9月25、26日入学,中文、政治两个专业招生,学制三年。
关于山师分院建院的文件:1974年11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鲁发[1974]109号文件,决定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设政治、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发展规模为1200人。
文件规定分院建立党委会、革委会,均由其总院和所在地区党委双重领导,以总院领导为主。
分院按省属高等院校一级配备领导干部,发给有关文件。
第一座教学楼:即东教学楼,1974年12月竣工,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7279平方米。
第一批干部任命:1975年3月16日,山东师范学院党委任命分院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六个系的党总支副书记和副主任。
第一届山师分院领导班子:1975年10月27日,中共山东省委鲁发[1975]147号文件任命中共山东师院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邵阳兼任分院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许万晓(工宣队员)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商善修、曹佐成任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刘学仲、宋保旺、姜钟松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第一届学生会:1975年成立,主席宋恩海,副主席张宝海、于茂阳。
第一条校内沥青路:由师院师生员工共同修筑的第一条校内沥青路,于1976年4月修筑成功,建筑面积6111平方米,共用工4000多个劳动日,节约资金1万多元,费时三周。
决议草案1.1
委员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议题:武装冲突下的人权问题
起草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捷克日本
附议国:罗马尼亚意大利瑞士韩国菲律宾哥斯达黎加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回顾其以往签订的条约及各项相关决议,包括《联合国难民认定议定书》、《联合国难民认定公约》、《日内瓦公约》以及第1265(1999)号决议、第1612(2005)号决议、第1674(2006)号决议;
又回顾《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A/52/231)的承诺以及题为“2000年妇女:二十一世纪两性平等、发展与和平”的联合国大会第二十三届特别会议成果文件中的承诺(A/S-23/10/Rev.1),特别是有关妇女和武装冲突的承诺;
铭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安全理事会根据《宪章》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
深信解决武装冲突下的国际难民问题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有重大意义;
确认此问题的有效解决将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表示关切受武装冲突不利影响、包括成为难民和国内流离失所者的人绝大多数是平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战斗人员和武装分子日益以他们为攻击目标,并认识到这种情况对持久和平与和解的影响;
注意到必须汇集关于武装冲突对平民影响的数据;
强调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解决此问题,并赞赏联合国有关机构在之前为解决此问题所作出的贡献,欣见各国在解决该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
认定应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及《世界人权宣言》相关条款下,各国应团结合作致力于武装冲突下的国际难民问题的解决;
重申准备在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时考虑到对平民可能产生的影响,铭记妇女和女孩的特殊需要,以便考虑适当的人道主义豁免规定;
再次重申与会各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中的: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重申基本人权,人
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相关条款以及《世界人权宣言》中关于“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基本理念:
1、建议在解决武装冲突下的国际难民问题中各国应做到标本兼治,既要治标,积极保护和救助现有难民;更要治本,消除战乱,发展经济,具体开展下列工作:
a.各国共同呼吁更多的宗教关怀与民族和解,避免由宗教争执与民族矛盾引起的武装冲突,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若和平谈判难以实现,则在不干涉内政的前提下,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维和部队帮助各冲突发生国的政府解决动乱;
b.加强人权理事会与世界相关开发性政策银行的合作,专门负责筹集资金对难民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各国应以政府的形式参与其中:
i.呼吁各国对于非洲的难民问题予以资金支持,同时对于难民国如何更好的建立基础
设施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ii.要求各国给予中东国家大力支持(包括资金,基础建设,难民点安置方案,及医疗卫生,安全),着重点是难民安置国与难民国;
2、呼吁各国尊重难民的人权,已获得其合法权利的保护,
a. 强调各国应以立法的形式保障难民正当权利,包括其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各国应积极避免原住地居民与难民的冲突;
b.重申《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盟约》有效性;
3、加强联合国在难民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
a.支持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呼吁各国进行积极捐助;
b.呼吁还没加入《难民公约》和《议定书》的国家积极加入;
c.在联合国调控下召开定期会议,协调难民工作,制定未来十年行动计划书;
d.各国应积极履行成员国义务,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维持难民区社会治安,尽一切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冲突;
e.完善会员国和联合国各实体建立的难民安置点和收容所,尤其建立新的离岸难民收容所以妥善解决难民安置问题;
f.规范和监督难民营和定居点的运行情况,防止难民营和定居点被非法利用和侵占;
4、强调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a.尊重红十字会等地方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解决难民问题上的积极贡献;
b.鼓励国际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捐助;
c.切实保障非政府组织权益,强调其不得受任何类型的人为干扰,以确保其工作正常推进;
5、坚持“不推回原则”,即确认难民有权不被强行送回或驱逐到生命、自由受到威胁的地方;
6、鉴于一些国家的对难民准入的限制政策,通过相关国际机构的协商使各国在难民入境和临时庇护方面予以积极配合,使难民安全转入第三国安置或等到来源国危机消除后同意其自愿返遣的原则;
7、鉴于全球难民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发展中国家收容,这些国家最大限度的履行人道主义的国际义务,故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必须建立真正有效的机制分担相关责任和义务,并且各国应
具有同等的话语权,
a.在联合国各委员会下建立稳定有效地关于解决难民问题的专门机构;
b.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派出观察员常驻世界难民产生地区;
8、针对突发性大规模难民潮,应建立地区性和国际性的预警应对机制,鼓励各国对话协商,完善监督制度把危害降到最低;
9、敦促各国对于本国境内的长期难民在尊重难民自身意愿的情况下,使难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并受到本国法律的保护;
10、严重关切地注意到国际难民救助资金募集艰难的问题,要求各国依据本国在这一问题上应承担的责任大小以及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在联合国难民署的指导性作用下资金援助的多少;
11、关注人权,推动人权事业向前迈进,保障难民中妇女与儿童的特殊权益,国际社会为适龄儿童接受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a.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应该严格禁止冲突双方政府下达蓄意以平民妇女为目标的政治命令;
b.建议非冲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救助;
c.加强与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联系,建立有效机制与红十字的寻找失踪人员活动进行信息沟通,帮助儿童寻找失散家人;
12、关于小型武器在人权问题方面的建议:
a.各国关注小武器和轻武器的非法制造、转移和流通以及在世界许多地区的过量囤积和不受控制的扩散,应该支持民间社会在防止武器、削减武器以及监督政府政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b.充分发挥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的作用,在年度人权调查报告中加入小型武器流通情况,可以先从国家,企业,团体角度入手,逐步推进小型武器的实名制;
c.代表团还认为,应该应有关国家的要求,派出联合国专家收集信息,就处理国家小武器的途径提供咨询,并为国家小武器问题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提供协助;
d.应该实行监督和加强武器禁运,应该将违反禁运的行为定为罪行,并提起公诉;
e.代表团认为,武装团伙被遣散时,是清除武器的关键时期,一切和平协定应包括遣散人员、收集和销毁武器的详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