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黄精繁育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26 KB
- 文档页数:2
黄精的繁殖方法范文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黄精属。
黄精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等。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些繁殖方法。
一、种子繁殖:1.种子采集:首先要选择一些健康成熟的黄精果实,等果实变成红色后就可以采摘了。
然后将果实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等果实完全干燥后就可以取出种子。
2.种子处理:将干燥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大约24小时,以软化种子壁。
然后用细砂纸轻轻磨砂,破除种皮的休眠状态,提高发芽率。
3.播种: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者种植盆中,然后用覆土将种子轻轻覆盖。
覆土的厚度最好是种子的2-3倍。
然后浇透水,保持盆土湿润。
4.环境条件:种子要放置在遮荫通风的地方,温度保持在15-20℃左右,以利于发芽生长。
5.幼苗管理:当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可以进行移栽。
一般情况下,每隔10-15天要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
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可以进行移栽到指定的生长场地。
二、分根繁殖:1.根块选择:选择生长强壮的黄精植株,将根系完整地取出来,然后进行清洗,去除污垢。
2.根块分割:将根系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每块应该有2-3个芽眼。
分割时要注意使用干净的锋利工具,避免伤及根部。
3.移栽:将分割好的根块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盆栽土中,然后轻轻压实。
每个根块栽植的深度应该控制在2-3厘米。
4.浇水:移栽后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三、扦插繁殖:1.扦插材料:选择生长茁壮的黄精植株,从地面部分切取主茎的嫩枝作为扦插材料。
2.处理扦插材料:将扦插材料的底部修剪平整,剪去叶片的1/3,以控制水分蒸发。
然后将扦插材料放入生根剂中,提高成活率。
3.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盆中,插入扦插材料,然后用覆土轻轻压实。
扦插盆可以使用营养土或者使用蛭石混合的育苗基质。
4.管理:扦插后要放置在遮荫通风的地方,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
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的栽培技术一、引言黄精(Scientific name: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草本多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和土壤要求、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旨在帮助农民顺利种植黄精,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选址和土壤要求1:适宜生长环境:黄精适应性强,喜欢阴湿的环境,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地区生长良好。
2:土壤要求:黄精喜欢稍酸性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土壤应保持透气性,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三、繁殖方式1:种子繁殖:黄精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
种子选用成熟、健康的种子,并进行灭菌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播种。
2:分株繁殖:黄精也可以通过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将根茎分割成小块,每块应保证有至少一个芽眼。
分株后,及时进行移植。
四、栽培管理1:土壤准备:在选定的种植地点,先对土地进行耕作,除去杂草和石块,松土改良土质。
2:施肥:黄精对有机肥料需求较高,每年春季和秋季施一次有机肥,保证植株的养分需求。
3:浇水管理:黄精喜欢湿润的环境,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过湿。
避免积水,定期浇水并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措施。
五、本文档涉及附件1:黄精种植示意图2:黄精育苗技术视频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子繁殖: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
2:分株繁殖:通过分割根茎进行繁殖的方法。
3:有机肥料:不含化学合成物质的肥料。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微生物等生物方法防虫害。
北方黄精栽培技术北方黄精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抗炎、利尿等,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黄精属于耐阴性植物,适合在荒山、灌木丛等自然环境中生长,但是因为采挖不当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野生黄精逐渐减少,种植黄精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选择。
下面详细介绍北方黄精的栽培技术。
一、地点选择选择地点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黄精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一些比较适合种植的地方包括山林、洼地、溪流旁等。
二、育苗1.采用种子繁育:选择正常、健康、色泽鲜艳、无虫蛀蚀的成熟果实进行采集。
黄精种子泡水一夜,将种子用洁净的布袋包好,放到水盆中,再将盆水浸透布袋,然后取出晾干,以免发芽。
2.采培植物育苗:选择具有生长潜力和繁殖能力的黄精块茎进行插枝育苗。
取黄精块茎和碎腐叶土各50%、适量蛭石和细沙进行配制,装入育苗盘中,密封摆放。
摆放好育苗盘后,在第二天进行喷水,以后每隔两天喷水一次,保持湿度,一般在30到40天内出芽。
三、种植场地准备好后,将黄精育苗移植到田地中。
黄精是包括地上部分和根部的全株移植,先将田地开耕,整地平整;然后选择春天晴天或秋季在雨后移栽。
根据黄精的生长特点,在实际栽培中,可以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移栽期,以保证移栽的成功率和生长状况。
四、管理1.灌溉:苗期和早期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切勿过湿,以免根部烂死。
塌陷区块应较少施肥,除非在干旱期。
2.肥料施用:混合堆肥或腐熟的大量草木灰或稻草灰于早春或晚秋每亩施用2-4千克,在此基础上,再每年施用适量的肥料,保证黄精的生长健康。
3.病虫害防治:拥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但在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防治,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黄精的危害。
4.剪伐整形:从4年开始,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整形,以去除老,弱,残干枝叶,防止枝叶交织,影响生长。
五、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在9月份。
黄精采收后应迅速处理,去除残枝、枯叶和繁殖块茎,保持其所含有效成分的新鲜度。
药用植物黄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1]摘要:黄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黄精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人工种植黄精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力手段。
黄精的种子具有休眠性且发芽率低,是黄精人工种植仍面临的技术难题。
基于此,本文对黄精的繁殖技术、黄精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通过分析,探讨了各种繁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比较了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建立更加高效的黄精繁殖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黄精;繁殖技术;休眠破除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人们对黄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其药用价值日益凸显[1]。
近年来,黄精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买卖价格逐年攀升,导致野生黄精被大量的采挖,自然环境遭受迫害,黄精的产量也在无序的开采下逐渐下降。
目前解决野生药材供给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工种植,现阶段人们已经在保证黄精药用价值的前提下开展了其高效种植的研究。
本文对近年来黄精人工栽培技术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黄精的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黄精发展历史1.1 黄精概述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材,在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等国外地区也有分布[2]。
黄精最早记载在《名医别录》当中,食之性味甘甜、爽口,具有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等多种功效,其根茎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可生食和炖服[3-4]。
黄精一般生长在林下、灌丛和山坡阴处等地区,海拔约800-2800m。
野生黄精高约50-90cm,人工种植可高达2m,花期5-6月。
1.2 种植历史黄精种植技术早在《本草纲目(明1552)》中就有详细记载[5],直至现代,黄精栽培和研究仍然集中在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林下栽培等方面。
建国前,主要以药用和食用为主;建国后,由于黄精的药用需求量增加,政府通过商业化的种植模式以满足黄精供给,1970年后,一些农户开始种植部分黄精解决温饱问题。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黄精为五加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黄精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养肺,生津止渴,除烦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口干口渴、水肿等症状。
同时,黄精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黄精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黄精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
一、黄精生长环境要求1. 环境条件黄精适应性较强,但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80%。
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黑色或深棕色壤土,pH值在6-7之间。
2. 光照条件黄精喜欢光温适度的环境,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直射,但也不能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 水分条件黄精是喜湿草本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能承受短期的涝水环境。
但不能长期处于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中。
1. 土壤准备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黄精,选址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顺应地形地势要求,以平地或坡地为宜。
收获前要进行优质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松土,要求肥料追施,酌量增水,保证黄精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种植方法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种子繁殖和组培繁殖法。
其中,分株繁殖为主要方法,种子繁殖可作为种源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在分株繁殖方法中,首先要挑选生长健壮、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异株,调整好株冠形态,清除枯死、病虫害及杂草,然后进行挪植或定向栽培。
3. 管理技术(1)适当施肥黄精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黄精的产量和品质。
肥料宜选用有机肥为主,追施腐熟的牛粪、鸡粪、猪粪等有机肥。
进行追肥时必须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合理控制施肥的频次、量和方法。
(2)定期灌溉黄精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定期灌溉可保持土壤湿度,促进黄精的生长发育。
灌溉时要掌握好水分量,不能过于浸润,导致根系缺氧。
(3)病虫害防治黄精易受真菌和虫害的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炭疽病、根腐病等,常见虫害有灰飞虱、叶螨等。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黄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北部地区。
它具有清热解毒、补虚固脱等功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黄精的种植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普及,以提高黄精的品质和产量。
一、黄精的品种选择黄精的品种类型较多,选择适合的品种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以下品种:1、长白山黄精:生长快、厚壳、块茎大,属于较好的栽培品种。
2、河南黄精:属于优良中药材,其茎被毛密,块茎生长较快。
3、四川黄精:品质优良、被毛多,块茎较大,是比较容易种植和管理的品种。
二、黄精的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选择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地,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和块茎形成。
同时,在种植前还要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松土,为黄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种植时间:黄精的生长与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以3月下旬-4月中旬为适宜的黄精栽培时间,此时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生长。
3、种植方式:黄精的种植方式主要是根茎分株。
在种植前,要将根茎进行分割,保证每一株都有健康的根系和芽;种植时,要按照固定的距离和深度进行埋植,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的湿度,让黄精能够快速生长并形成块茎。
4、施肥技巧:因为黄精属于贵重的中药材,所以在肥料的使用上需要谨慎。
黄精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可以在种植时进行合理的配肥,如施用畜禽粪便和尿素等,对于黄精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防治病虫害:若对黄精不加管理,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产量大打折扣。
为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消毒、定时除草等。
三、黄精的市场需求黄精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市场需求十分稳定且远期性强。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和不断增长的医药需求,黄精的市场需求将会逐步增加。
此外,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高品质、大规模、高产量的黄精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四、结语黄精的栽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种植规模化和高效化方面,需要注重技术的提升和应用。
黄精怎么繁殖?黄精的繁殖技术黄精,又名龙衔、白及、鹿竹等,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黄精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
而在黄精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成功种植,做好繁殖工作是基础。
那么,黄精怎么繁殖?现将黄精的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根状茎繁殖
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于秋末种植时,应在上冻后盖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
二、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
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
待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保湿。
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l年后移栽。
为满足黄精生长所需的荫蔽条件,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本人结语】做好黄精的繁殖工作,是成功种植黄精的基础,当引起重视。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黄精的繁殖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黄精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黄精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黄精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一、黄精概述黄精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备受推崇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黄精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黄精在药用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被誉为“仙草”。
它具有滋阴润燥、益气温阳、调和脾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咳嗽、肺燥干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此外,黄精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黄精在中医药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显著。
黄精的分类及分布黄精分为三种,分别是普通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
普通黄精为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2厘米,根头部略膨大,全体黄色至暗黄色,有空心。
鸡头黄精呈不规则圆柱形,略扁或稍弯曲,长3~15厘米,直径~2厘米,顶端有时可见圆形茎痕,全体有环节,节上有时可见须根痕,黄色至暗黄色,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至黄白色,有空心。
姜形黄精呈不规则长圆形或短圆柱形,略扁或稍弯曲,长3~18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有时可见圆形茎痕,全体有环节,节上有时可见须根痕,黄色至暗黄色,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至黄白色,有空心。
黄精分布较广,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多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二、黄精高效栽培技术黄精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地选择与准备、种植材料选择与处理、栽植技术与密度、田间管理和采收与加工五个方面。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山野林缘、山坡疏林、沟谷阴坡等生境中。
黄精以其根茎上的肉质块茎质地黄色而得名,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之一。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对于促进其种植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精的栽培技术:1. 地点选择:黄精适宜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或平地,生长环境要求阴湿、不耐旱。
种植地的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2. 繁殖方式: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时,选择生长健壮的根茎分株,每株应有3-5个芽眼,水苗栽植需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根茎不能完全埋入水中。
种子繁殖时,选择成熟的果实,将果肉清洗干净,然后将种子取出晾干。
在播种前,先用冷水浸泡24小时,再用温水浸泡6-8小时,促进其发芽。
3. 栽植与管理:选择种苗后,将其栽植在准备好的土壤中。
每株间距约30-40厘米,每行间距50-60厘米。
栽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松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4. 施肥与补充养分:黄精适宜施用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或腐熟的牛粪等。
每年可在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
还可以适量补充磷、钾等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5. 采收与保存:一般黄精的地上部分在秋季凋落后即可进行采收,将根茎清洗干净,剪去枯黄的茎叶,晾干后贮藏。
黄精根茎的药用部位主要为块茎,可以鲜用或晒干使用。
二、黄精相关研究:1. 药用价值研究:黄精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黄精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效果,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胃溃疡、糖尿病等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黄精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选择适宜的栽培地点、优化种植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措施,提高了黄精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对黄精与其他作物的配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黄精,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被广泛种植和采收。
下面将介绍黄精的种植技术。
1. 环境要求黄精适应性强,适合在海拔500-2000米的地区种植,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黄精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同时,黄精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因此,在种植黄精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地和合适的气候条件。
2. 繁殖方式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方法,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种子用土覆盖1-2厘米即可。
种子的发芽率较低,约为40%-50%。
块茎繁殖则是利用黄精茎上的节状块茎进行繁殖,将块茎插入土壤中,保持湿润环境,待块茎扎根后能迅速生长。
3. 耕作管理(1)土壤合理施肥:黄精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对肥料的需求较高。
种植前,应进行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并尽量选择有机肥进行追肥。
在整个生长期间,可以根据黄精的生长情况和需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适时浇水:黄精喜湿润环境,水分充足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和发育。
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系缺氧。
(3)防虫害和病害:黄精易受到一些害虫和病害的侵害,如蚜虫、螨虫、炭疽病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可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如定期巡视、清除杂草、合理使用农药等,以预防和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4. 收获和储存黄精一般在种植2-3年后可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时以黄精的种植茎为主,将地下块茎或茎切割收集。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和储存。
首先,将黄精晾晒或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左右,避免霉变。
然后,将干燥后的黄精放入干燥、通风、避光的容器中,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可以长时间保存。
总之,种植黄精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土壤,进行科学的耕作管理,包括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和防虫害病害等。
同时,合理收获和储存也是保证黄精质量的重要环节。
黄精属植物繁育技术研究进展作者:何庆宾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17期摘要:近几年,黄精的社会需求和产业规模逐年增加。
为契合黄精产业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种子繁育、组织培养和根茎繁育三方面综述了黄精繁育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资源前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精;繁育;组培;块茎黄精属植物隶属天门冬科,具多年生根状茎草本。
种子近球形,有8系38种。
该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在我国境内自西南地区到东北地区都有自然分布,种类数量约占世界种类数量的70%,是我国重要的食疗补益中药。
在大健康背景下,黄精的药效、食用和观赏等方面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这也直接促进黄精这种中国古老药材的开发,黄精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与此同时,传统的采挖野生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而会破坏优质野生资源,这将对黄精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带来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
因此,建立有效的繁育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人工规范栽培,将有效改善黄精市场供求矛盾情况。
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繁殖,该技术具有无性繁殖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它对黄精品种复壮或杂交育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黄精种子因为存在综合休眠现象导致其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具体原因有包括:其种胚为生理后熟、种皮透性差、胞质排列紧密并且其果实和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
目前打破种子休眠主要采用物理處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赵致等人的研究发现,采用发酵漂洗和揉搓漂洗处理得到的种子可以克服这种休眠阻碍大大提高种子发芽率高和发芽效率。
王东辉等人在研究发现,适宜的化学处理对种子萌发影响与其浓度有关,适量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其萌发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长。
在生产上,选择2年生生长势好的植株进行选种,为使籽粒饱满,需在6~7月份增施磷肥和钾肥。
不同种的黄精采集时间有所差异,一般选在10月份前后待浆果变黑成熟时收集种子,尽快进行湿沙层积处理,待次年4~5月进行播种,此时黄精出苗率较高。
组培繁育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优质苗木快速繁殖技术,目前已在药用植物繁育技术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4-11-1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2001DA 701A 23202;2002BA 901A 20;2001BA 701A 60205),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农字(2000)1142]。
作者简介:赵致(1959~),男,教授;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及种植模式研究。
药用作物黄精种子繁殖技术研究赵致1 庞玉新1 袁媛1 付民学2 刘顺桥2 曹定涛2 冼富荣3(1.贵州大学 贵阳 550025; 2.贵州省凤冈县科技局 凤冈 564200;3.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 贵阳 550018)摘要:研究了发酵漂洗和揉搓漂洗黄精果实对种子重要性状的影响,不同采收期黄精果实发酵漂洗获得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特性与种子分级,不同贮藏方式对黄精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黄精(P .sibiricum Red .)果实采收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多花黄精(P .cyrtone m a Hua )和滇黄精(P .kingianum Coll .et Hem sl .)采收期在10月下旬,推荐采用发酵漂洗法处理黄精果实获得种子,推荐采用低温沙藏和冷冻沙藏保存种子。
研究总结提出了黄精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关键词 黄精 种子 繁殖技术 研究Study on the Seed Repr oduces Technol ogy ofMedicinal Cr op Rhiz o ma Polyg onatiZhao Zh i 1,Pang Y ux i n 1,Y uan Y uan,1Fu M i n xue 2,L i u Shunq i a o 2,Cao D i n gt ao 2,X i a n Furong3(1.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2.Fenggang County technol ogy bureau of Guizhou p r ovince,Fenggang 564200;3.Guizhou Hongyu Phar maceutical Co .,L td .,Guiyang 550018)Abstract:Experi m ent results pointed out that the ti m e of p ick fruit for P .sibiricum Red .is in the m iddle ten days of Nove mber,For P .cy rtone m a Hua and P .k ing ianum Coll .et He m sl .they are in the last ten days of Oct ober .To attain rep r oduce seed we choose t o treat with the fer ment fulling the fruits of Rhiz oma Polygonati .W e Co mmend t o conserve seeds with the l ow te mperature sand st ore and freeze sand st ore .According t o the results of ex peri m ent the technique regulati on of the rep r oducti on with seeds is put for ward .Key words Rhiz oma polygonati Seed Pr opagati on technol ogy Study黄精的繁殖有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繁殖)两种方式。
药用植物黄精繁育技术研究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为传统大宗药材。
随着对黄精药理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黄精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前景广阔。
因此大力开展人工规范栽培既成为解决黄精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因而研究黄精繁育技术,实现黄精大规模规范化栽培,对于黄精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以黄精种子和种茎为材料,研究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及快繁技术,为黄精繁育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黄精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种子成熟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研究表明:0℃沙藏120d,40℃温水浸种24<sup>3</sup>0h以及黑暗条件等单因素均有利于提高黄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同时,经过处理的种子采用3.0%的H2O2浸种15分钟可有效防止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腐烂。
2、GA<sub>3</sub>、6-BA、水杨酸、壳聚糖、油菜素内酯均可以促进黄精种子的萌发,其中,采用0.005mg/L的油菜素内酯溶液浸泡24h
效果最好,可使黄精种子发芽率达到91.11%。
100mg/L的6-BA除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外,还可以打破黄精种子萌发过程中芽的休眠,促进黄精地上部分生长。
3.层积处理和外源激素GA<sub>3</sub>、6-BA及石灰氮对黄精根茎芽休眠具有一定影响。
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浓度为2.0mg/L的6-BA溶液﹥浓度为20%的石灰氮溶液﹥浓度为2.0mg/L的GA<sub>3</sub>溶液﹥4℃层积处理。
其中,浓度为
2.0mg/L的6-BA溶液处理效果最佳,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4.根茎出芽的最佳培养基为
MS+6-BA2.0mg/L+2,4-D3.0mg/L+30g·L<sup>-1</sup>蔗糖+5g·L<sup>-1</sup>琼脂(pH=5.8);诱导茎和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
MS+6-BA2.0mg/L+NAA3.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