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46 MB
- 文档页数:13
4.2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位置发生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整光热电站定日镜的角度,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到吸热塔的顶端,从而达到聚热的效果。
这些定日镜为什么能将太阳光准确反射到指定位置?(2)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教室、人、书本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看见物体,一定是因为有光的存在。
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那么光在反射过程中有怎样的规律?有哪些应用呢?学习新课一、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现象光遇到物体的表面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传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1)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发光的电灯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图所示。
光遇到水面、桌面以及其他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 基本概念:一点、三线、二角(见上图)。
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②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③入射光线AO:入射到镜面的光线。
④反射光线OB:从镜面返回的光线。
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⑥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当阳光照射到窗台上的平面镜时,会发现有光束反射到屋内的墙上并形成光斑。
改变平面镜的角度,光斑的位置会随之改变。
那么,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实验思路】当光发生反射现象时,每一束反射光对应着一束入射光。
因此,要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就要找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位置关系。
要找到这个关系应该测量哪些角度?选用什么样的器材?如何测量呢?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实验中应注意使光沿不同角度入射,经过多次测量,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
第2节光的反射【2022年版课标要求】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学法:观察实验,总结思考,练习应用【课前准备】平面镜、激光笔、附有量角器的白色硬纸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墙内的人能看到墙外的人的活动,他是利用了什么光学知识?二、探究新知(一)光的反射教师活动: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发光的物体?学生回答——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
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学生讨论、回答——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教师总结,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光的反射现象,不同表面,光的反射情况不同,光的反射有没有规律呢?教师演示: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照在室内的墙上。
学生:观察现象。
(墙上有一明亮的光斑)教师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展示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反射现象的印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反射现象的物理术语教师演示:把一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
学生观察现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说明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物理术语。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AO——入射光线,OB——反射光线,ON——法线(虚线),O——入射(反射)点;i——入射角,r——反射角。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师活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必须明确实验探究的问题:(PPT展示)(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名 4.2光的反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光反射的定律。
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开发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平面镜、纸板、量角器。
教学过一、新课导入程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发光的物体也能被我们看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ϒ,将数据记。
第2节光的反射整体设计光的反射是本教材中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实验,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相比,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由原来的“光的反射定律”改为“光的反射规律”,只要求学生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都不作要求,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同样可以归纳到“收获”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让同学们了解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专用术语,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进而认识光的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最后进行光学应用的拓展。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如何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并能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1.在教学中精选出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例子,做到能与前面的知识点联系上并且能够从相互比较中得出要学的知识点。
2.实验要准确,在实验的每一步骤中要能让同学们都看得懂,要看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各自所在位置,对于角度的测量要准确,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及其推导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描述用词要准确,要理清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3.通过实验来理解光路是可逆的。
4.通过实验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让同学们自己查资料理解人们对于光学的应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阿基米德智退罗马军队)2 000多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罗马帝国入侵叙拉古城,当侵略者的船队靠近叙拉古城准备登陆时,阿基米德领导拿着镜子的妇女来攻击敌人,从镜子反射的太阳光直向敌船投射过去,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烤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没过多久,帆船的篷布起了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地蔓延开来,就这样,阿基米德带领妇女,用镜子击退了罗马人的进攻。
有人说,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光学武器。
今天我们来研究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问题引入问题: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说明:因为光的反射。
板书:二、光的反射光→人眼(光的接收器)直接发光的物体→光源间接发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备注: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按照课本的排列是先实验后讲概念,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不妥的。
情景导入“有个姑娘十八岁,身体长在花瓶内,无手无脚一尺八,能说能唱可回答,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怪莫测不可思议。
”虽然众人对“花瓶姑娘”的真实性将信将疑,但是无人窥破其中的奥妙。
东北大学的王教授听记者说起这件事时,笑了笑说:“这不过是光的反射原理。
”王教授给记者做了个实验,先找来了两块正方形玻璃镜子,将两块镜子拼成直角,光面向外,竖在桌子上。
然后把一个一尺来高的花瓶放在两块镜子的相交处,让一个女同学站在镜子后面,身体刚好被镜子挡住,下巴放到花瓶口上。
再用布幔把四周包围成一个半圆,并把镜子的边缘遮挡住。
记者这时看过去,又一个“花瓶姑娘”出现了!王教授告诉记者,如果再利用好灯光,一点儿破绽也看不出来。
学好本部分知识后,你对“花瓶姑娘”的骗术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活动引入教师准备两面平面镜,使其成90°角放置,镜前放一闹钟,让学生观察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
问题:为什么镜中的像不再是左右相反了呢?本节课将研究其中的奥秘。
游戏导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照镜子的常识,有没有注意到镜中的像与人的区别,然后做游戏。
游戏规则:参加游戏的两人,一人当物,一人当镜中的像,取某一位置为镜子,两人各自站好位置,然后,“物”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其他人观察像的变化是否符合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说明:本小游戏,旨在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思维,巩固学习成果。
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在“模拟”中学到的知识,很是有趣,而且也易于学生汲取知识。
在游戏中,应该先选中一个“物”,再让其他学生去班中寻找“像”,要选身高、体态等相近的,这是最佳游戏者……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像”错误的动作,引发观众会心的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等距”“等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推进新课一、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实验:教师实验镜面反射平行光,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试着自己总结光的反射定义,接着教师完善定义。
问题:大家能不能试着找找我们身边的光的反射例子呢?结论: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向同学们展示实验器材:平面镜、带刻度的白纸板、激光笔。
先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猜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及其法线有什么样的关系?入射角与反射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过程:1.先将白纸板垂直放于镜面上。
2.用激光笔从一侧发射光线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走向,记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所在,并让同学们记下此时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并填入表格。
提问:若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即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变化,即反射角有什么变化?实验证实并记下变化后的角度。
点评:反射光线也会靠拢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减小。
提问: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即入射角为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变化,即反射角有什么变化?实验证实并记下角度。
结论:反射光线与法线也重合,即反射角也为零。
提问:当入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即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如何变,即反射角如何变化?实验证实并记下变化后的角度。
结论:反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增大。
活动:我们沿着法线来转动纸板,看看有什么发现?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便记忆方法: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时,要注意它们的因果关系。
1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光线位于反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解析:此题在于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定律阐述了“三线、两角”的关系即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而A、B、D选项都是颠倒了因果,所以不正确;有了入射光线才有反射现象,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变化而变化,反射角也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故选C。
答案: C2 如图甲所示,光线AO以2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MP上,现将平面镜左边向上、右边向下顺时针转动5°后(图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甲乙A.25°B.50°C.15°D.30°解析:本题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本题关键为法线总与反射面相互垂直,入射光线相对于水平面而言是不动的,让平面镜左边朝上、右边朝下顺时针转动5°,法线自然也跟着转动5°,入射角也增大到25°,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反射角也增大到25°,而反射光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所以它们的夹角为50°。
答案:B巩固应用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2)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大?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答案:1.0°0°2.30°30°60°3.45°45°二、光路的可逆性演示: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方法: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若没有阳光时可以用手电筒发射的光代替)。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
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反射面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反射面上,反射光不是平行的。
提问:我们为什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解析:因为平面镜的镜面很光滑,垂直入射到镜面的光被垂直反射回去,射到其他方向很少,因此从侧面看去,基本上没有光线射入眼中,镜面看起来很暗,所以B正确;又因为白纸表面比较粗糙,入射到白纸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能射到各个方向,所以从侧面看白纸比较亮,C、D选项错误。
答案:B巩固应用1.黑板反光是什么反射?如何消除这种现象?2.电影屏幕上的图像是什么反射?3.在暗室的白墙上挂一面镜子,用手电筒正对着这面镜子和白墙照射,当从旁边看去时会发现什么现象?点评:1.镜面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