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意蕴和价值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30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学习领域:欣赏、评述目的要求:使学生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挖掘其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要点难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设计与过程:一、组织教学上学期我们已经感受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现象之中,大多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新授1、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请的学谈谈你所了解的霍去病。
师:汉代雕刻艺术珍品。
霍去病是汉武帝最爱的青年将领,18岁开始率军出征,先后六次大获全胜,无一败绩;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
霍去病墓占地6600多平方米,南北长101.5米,南面宽56.7米,背面宽58.4米,冢高18.38米,“冢像祁连山”,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
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2、故宫播放录像,提问:1)故宫是按照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来作布局的?前朝后寝,中轴对称。
2)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蕴?(课本中找)充分张扬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又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
3)你看到故宫有什么样的感受?威严、气势磅礴……4)有哪些细节表现了帝王的威严?色彩、高墙、金水桥、丹陛……师: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殿宇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
艺术意蕴——艺术作品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摘要]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后面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艺术作品的意蕴对于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
本文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梵高的《向日葵》为例,探讨蕴涵在作品中深刻而隽永的艺术意蕴。
[关键词] 艺术意蕴艺术作品生命价值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后面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美学》中写到:“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止是用了某些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它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一部艺术作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或是艺术语言,或是艺术形象,抑或是其他能直观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之后要追究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是艺术作品的意蕴,意蕴对于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其原因在于,意蕴是一种内在的,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它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意味隽永、深刻动人,优秀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常常具有多义性和象征性,正是凭借了艺术家透过艺术语言和形象深藏在艺术作品内层的艺术意蕴的生动魅力。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确实含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令我们值得咀嚼品味,更加深刻隽永的艺术内涵。
艺术意蕴是艺术形象与艺术情趣的契合,正如黑格尔《美学》里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
”以唐代诗人李煜的一首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例,此词凭着李煜过人的才情和浓浓的情意,展开了他神秀绮丽而又不失悲壮深远的真挚遐想: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首泣尽以血的绝唱,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失国之痛,其中有对帝王生活的留念,也有对失去故国的悔恨和悲痛。
艺术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引言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现出个体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还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艺术形式能够传递出深刻的思想,促进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艺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其所具有的审美意义。
艺术的社会价值1.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艺术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代代相传的艺术作品,人们能够了解和认同自身的文化。
在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中,艺术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帮助人们保持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比如,中国的书法、京剧等,都是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社会集体记忆的体现。
2. 社会批判与反思艺术能够有效地反映社会现实,提供一个批判与反思的平台。
许多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贫困、不平等和环境破坏。
当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公众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时,它们就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
例如,巴基斯坦艺术家通过绘画表现社会问题,成功引发社会讨论并推动政策的改变。
3. 情感交流与共情能力艺术能够超越语言的障碍,传达情感与思想。
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舞蹈的动作,还是绘画的色彩,都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情感,培养共情能力。
这种情感的交流与理解在促进社会和谐、增强人际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审美意义1. 审美体验的提升艺术不仅是一个思想的表达,更是审美体验的源泉。
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领悟到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无论是名画还是经典音乐,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质。
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言,审美体验是一种无目的的快感,这种快感使得人在瞬间与世界建立了某种积极的关系。
2. 创造力的发展艺术的审美意义也体现在其对创造力的激发。
艺术创作鼓励人们在思维和情感上寻找新颖的表达方式,进而推动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无论是工业设计、建筑,还是其他领域,艺术的审美理念都能够为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帮助人们超越传统的思维框架,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什么是意蕴意蕴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情感内涵等各种内容,是通过艺术作品画面所展现的创作者深层次的心理情感。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
他在著作《艺术》一书中,从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角度谈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并将艺术作品中由线条和色彩等因素以特定方法构成的形式称为有意味的形式,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就是因为它是有意义的、有意味的。
可见,克莱夫?贝尔把艺术作品的“意义”放在了重要的理论层面。
黑格尔也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要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在中国美学史上,历代美学家、艺术家对“意蕴”这一概念都有过相关论述。
如,晚唐诗论家司空图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提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可见,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都极为重视艺术意蕴。
如,唐代王维的诗歌作品《鸟鸣涧》描绘了山间春夜幽静而美丽的景色。
全诗紧扣一个“静”字着笔,很像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王维用活动着的景物衬托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进行动景处理,由这种反衬的艺术手法可知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正因此,王维的作品常常被视为意境空灵的典范。
人们从意味的角度鉴赏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组织结构、艺术语言等形式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可分为四个层次1.体现在各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中艺术作品的意蕴首先体现在各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中。
如,文学作品的意蕴可通过文字语言体现,绘画艺术的意蕴可通过笔墨色彩、黑白关系体现,雕塑作品的意蕴则可通过泥土、木、石等体现。
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属性,而且不同的艺术家对材料有特定的审美感受。
如,普通人平时摸一块石头时会感觉冷冰冰的,没有生命,而罗丹的《达娜尼》是白色大理石雕塑作品,罗丹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了这块石头生命,使石头变成了供千千万万人瞻仰和联想的雕塑作品。
解读经典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创作背景经典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创作背景一、经典艺术作品的意义经典艺术作品是一种具有永恒价值的创造,它们代表了某个时代或特定文化背景下艺术家的才华与创造力。
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传递人类思想、情感和体验。
它们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是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表达。
首先,经典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性和卓越品质远离凡俗,成为人们珍视和研究的对象。
它们在当时可能只是少数人欣赏或理解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作品获得了广泛认可,并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经典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它们记录了过去时代的美学观念、社会风俗以及思想变革。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精神内核与审美标准。
此外,经典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提供了观众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每个人对经典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这种多元的审美体验为我们赋予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我们自身对世界的反思和心灵的成长。
二、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1.历史与文化背景经典艺术作品往往与其创作时代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历史时期中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中人们的需求与追求。
例如,《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所创作的作品,在当时代表着对人物形象逼真表现以及意大利文化复兴精神的追求。
2.个人创造力经典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自我表达、展示美学追求和技巧修养方面高度结晶。
比如梵高的《星夜》在描绘自然风景上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他个人的理解与对艺术美感的探索融入其中。
3.社会背景与精神潮流经典艺术作品往往受到当时社会背景和精神潮流的影响。
例如印象派画家们以更加自由、写实、明亮的色彩正在回应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活变革,反映了他们对旧文化传统及其束缚力量的反抗。
总之,经典艺术作品代表着创作者在特定时期里对于真、善、美等核心价值观念的诠释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