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年低碳调查报告15篇低碳调查报告1目前,全球气候变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和人类自身不保护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有关,倡导低碳联盟,环保生活已经迫在眉睫了。
我对我家的日常生活做了一次调查和统计。
如下:(一)、衣:四季衣服购置,基本无浪费,相对来讲比较环保,因为我妈妈通常将我不够穿的衣服鞋祙都送人,不存在浪费。
(二)、食:早餐搭配牛奶;午餐:汤、米饭、菜和猪肉;晚餐:汤、米饭、菜和鱼肉,晚餐偶尔有点浪费,是因为妈妈说:“隔夜的菜不能吃,因为有损健康,所以晚上吃剩的饭菜妈妈都不要。
(三)、住:(1)家里的电灯除部份用节能灯外,没有其它节能设施,夏天最热时用空调,温度控制在26度,平时主要用电扇,冬天用电暧气取暧。
通过使用发现,大功率的电器长时间开启的耗电量高,应注意控制,合理使用。
(2)家里的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繁,特别是冬天时洗澡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气和水资源,应当引起重视。
(3)电灯用的时间过长、电脑每日使用的时间都超过了10小时,用完了又没有马上关机,造成的浪费,全家一起要动员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抓紧时间早睡早起,尽量利用白天完成学习、工作。
(四)行:目前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自行车,尽量使用自行车或用公交车代步,减少浪费。
(五)其它:全家使用环保袋,家里的垃圾袋采用可降解塑料袋,在外用餐有时使用一次性餐具,有时是自带餐具。
冰箱温度设为7度。
除假期外,电视使用率较低,每日用电饭锅煮饭,都较为合理,家里的餐巾纸和卫生纸用量太大,平时都是随手扯来许多擦桌子,擦地。
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应当引起注意,家里养了一些植物,但没有参加过植树活动,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信息,积极参加。
通过这次对家里生活习惯的调查,发现我们家在节约能源方面还做得不够好,全家都认识到节约用电、用水、用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节约能源,还可以节约废气排放,减少污染,造福子孙后代。
所以,我们全家都要坚决支持“低碳联盟,环保生活”为了美化环境尽一份力量。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精选19篇)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篇1暑假,我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平常家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调查结果:1、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废旧电池所含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
如铅、汞、镉等。
如不认真回收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河道间接进入人体,将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
过期药品乱扔,同样会渗透,进入地下水中,同样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极大。
2、平常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的了解情况和处理情况:85%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的危害是比较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人员不了解,他们通常会乱扔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了解。
很多人了解危害,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只好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3、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知识宣传和处理这些物品。
这是我的想法:首先应该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知识。
最好每户家庭一份宣传单。
然后在社区、菜场等地方设置回收箱。
让我们人人都自觉处理好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不让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给我们带来环境、食品以及生命的危害。
减少人为的灾害,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多一点阳光;多一份健康!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篇2一、调查课题: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调查二、调查分工:根据本次调查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五名学生进行如下分工这样的先决条件,让我们在单位联系方面得到了很大便利,而且,实际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参观、访问、讲座,还是深入厂区的考察,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成效。
不仅如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我校和企业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小A:负责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课题的总体策划;小B和小C:负责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小F和小D:负责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解决方案搜集和整理;三、调查宗旨: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四、调查内容:教师评语:我国云贵地区持续干旱,人们饮水受到严重影响,你以精确的数字向我们介绍我国缺水的现象,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好建议。
我国人民低碳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我国人民低碳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我国人民低碳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所谓“低碳生活”。
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低碳生活也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提升“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
那么,大家对低碳生活了解多少,又是如何实现低碳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就低碳生活中节电这个问题研究调查一下吧!研究方法: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读书看报等,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
2、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实地观察等形式,走近低碳生活。
3、反思生活中浪费现象,积极改善生活,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年级结构:年龄40以下占65%,年龄40以上占35%。
性别结构:男人占50%,女人占50%。
职业结构:白领人士占10%,蓝领人士占20%,自由职业者占20%,私营业主、个体商户占15%,学生占35%。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普通居民家居生活中,对于低碳生活的一些行为做法和对于低碳生活的意识,有没有落到实际行动上。
针对这些问题,我还设计了一份有关低碳生活调查问卷,这些问卷在我们小区范围内发放,送到住户家里,然后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我共发放二百份调查问卷,收回二百份,有效问卷二百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由采访和调查问卷反馈回的信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生活逐渐被人们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集锦15篇)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1(812字)一、原因近年来,全球陆续发生了很多自然灾害,比如我国前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今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等,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这些灾害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书上说低碳生活是对付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办法。
于是我决定调查低碳生活的实践应该怎么去做。
二、调查低碳生活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节约能源的方法比比皆是,但是在调查中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地方,比如:有些办公室的灯、电脑和饮水机从上班一直开到下班;有些家庭晚上为了防止小偷入户,出去了灯也开着,而且所用的灯泡一般都是普通灯;一些人开着电视却在干着其他的事情……这些行为都非常浪费电,发电厂发电又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用风、水发电则会改变那里的地质结构,导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分析造成上述浪费能源的现象,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形成的人们对于低碳生活意识不强,甚至没有低碳意识,更不会想到多耗费资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到地球环境。
四、结论我通过询问大人和查阅资料来寻找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就是尽量节约各种资源,这是人为因素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增加低碳意识,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五、建议我们现在就要进行“低碳生活”和“低碳饮食”,我们做饭尽量多用天燃气,要少吃肉,做到“低碳饮食”;平常我们要少用电器,日常照明尽量多用节能灯,要多看书或多到户外运动,这样既对身体有好处,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了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共同的唯一财产--地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才能让各种动植物有一个新的天地,让我们行动起来,去爱护环境节约能源,做一名光荣的“低碳族”吧!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2(1293字)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尽可能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样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范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范文
尊敬的领导:
我所在的团队最近对低碳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在生活中采取哪些低碳行动,以及如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
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团队认为以下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低碳生活的定义
在调查中,我们向受访者询问了关于低碳生活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低碳生活是一种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生活方式,旨在通过降低个人的碳排放来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二、低碳生活的行动
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了哪些低碳行动。
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低碳行动是步行和骑自行车,这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还有益健康。
此外,许多人还会选择居家工作或远程办公,避免日常通勤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其他环境损害。
三、低碳生活的挑战
调查中还发现,低碳生活的挑战包括:车辆和机械设备的严重污染,水和食物的过度消耗以及基础设施的不足。
这些都为我们实现低碳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四、未来的低碳生活
尽管我们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团队普遍认为,通过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积极主张节能环保,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多的低碳行动,并且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我们可以进一步实现低碳生活。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在未来打造更加生态可持续的城市,提出更多实用的低碳方式,倡导大家养成节能环保的生活习惯。
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为相关部门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推动全社会逐步转向低碳生活的方向。
此致
敬礼!
申报人:
xxxx
日期:
xxx年xx月xx日。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1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1所谓低碳生活,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人们是否做到了?于是,我来到小区里做了一次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
现在是傍晚六点,我来调查我们小区的用电情况。
白天很长,日光充足,而我们小区却零星地亮着灯,我抬头向一号楼望去,10层、17层、21层都亮着灯。
一号楼一共有156户人家,15户亮着灯,占了10%。
这虽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一个月,要费多少度电呢?让我们再看看旁边的商铺,不是金虎便利,就是唐久便利,他们都是24小时营业,整天开着灯。
唉!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六点半的时候,我来调查人们的出行方式。
现在大家出行大多数都开车,很少人走路、骑自行车。
我们小区有1000户,如果每3至4人为一户,就有3000~4000人,平均每户人家有1。
5辆车,98%的车都在燃油,很少是电动的。
大街上的尾气含有很多苯、铅等对人体有害气体。
冬天,几乎都是雾霾天,怪不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呼吸道感染病。
这些“空气杀手”慢慢地扼杀着我们的后代。
晚上7点钟,我来调查小区的垃圾箱。
有句话说得好:要看公民的文明程度,就看垃圾箱。
在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扔一个矿泉水瓶要分3个垃圾箱,瓶身一个垃圾箱,瓶盖一个垃圾箱,外面的包装纸一个垃圾箱。
而在中国,人们都是一股脑儿地扔进垃圾箱。
有很多一次性产品如快递包装、外卖盒、筷子等,没有进行分类就扔进了垃圾箱。
快递包装是用塑料做的,它们300年都分解不了,如果用火焚烧,又会产生多少有害物质啊。
一次性筷子是用木头做的,中国有1万多个城市,一天会有多少棵大树失去生命啊。
低碳生活挂在人们的嘴边,但人们实际做到了吗?少用一度电,少开一次车,少用一次性物品。
碳排放自查报告范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开始意识到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因此,我决定进行一项自查,以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首先,我关注了自己的能源消耗情况。
我计算了我家中所有用电设备的耗电量,并发现我家的月度电费消耗非常高。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决定购买一些节能设备来减少家庭能源消耗。
此外,我还开始注意关闭那些不使用的电器,以及选择LED节能灯来替代传统白炽灯。
这些举措帮助我降低了家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我关注了自己的交通出行情况。
在自查中,我发现自己过度依赖汽车出行。
因此,我开始尝试采用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减少了个人的驾车里程和碳排放。
此外,我还注意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如饮食与购物。
我减少了对肉类和乳制品的消费,增加了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以此来减少肉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在购物方面,我开始选择那些有机和环保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碳排放自查,我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些贡献,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减少碳排放的行动中。
除了采取个人行动来减少碳排放,我也开始关注社区和政府层面的环保活动。
我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在社区组织了一些宣传环保的活动,鼓励他人也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我还向政府反馈了一些对于改善环境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和法规来促进碳减排相关工作。
此外,我也加入了一些环保组织,与更多关注环保问题的人们一起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通过这些组织的力量,我们一起进行环保倡导、环保教育和环保行动,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清洁的环境。
在进行碳排放自查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和采取实际行动,来减少碳排放并保护环境。
关于低碳出行的调查报告关于低碳出行的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对于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通过调查方式了解真实情况,从而有效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关于低碳出行的调查报告,希望你喜欢。
关于低碳出行的调查报告精选篇1调查时间:8月21日调查地点:某小区附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人们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和行动。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如“低碳节能”此类的字体也出现了。
可人们又对“低碳节能”了解多少?做到了多少呢?8月21日这天,我和我的同学来到了某小区附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被调查的人分为四个年龄段,情况如下:18岁以下的约30%,18岁至35岁的约50%,35岁至60岁的约20%,60岁以上的约10%。
我们在调查中,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对环保问题关注度较高(占100%)。
这让我们统计时十分惊讶。
当谈起对“低碳”和“低碳生活”含义的了解,约40%的人选择了“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约50%的人选择了“知道含义和大致内容”,约10%的人选择了“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
但是当回答起具体问题时,情况却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好:比如说对与环保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的了解,像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家喻户晓的事情倒是大多人都知道(了解度各占100%和80%)。
了解不多的就像:碳中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知道的人只占到了10%不到。
情况也不容乐观的是关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led节能灯.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各占90%和70%。
而不常见的,如地源水泵空调系统.生物燃和节能幕墙都只占到了10%不到。
更让人失望的是对节能标志的调查:认识“中国节能认证标志”的占30%,认识“节水产品认证标志”的占20%,认识“中国能效标志”的占40%,而认识“energy star”这个标志的,在我们调查的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而且有尽30%的人,4个标志全部都不认识!人们环保知识如此淡薄,让我们为人们的环保行为情况极为担心。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此背景下,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
其中,“低碳交通”又是热点中的热点。
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中,交通运输排放的占到34%左右。
交通运输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过去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25%。
因此,发展低碳交通是降低碳排放的必然要求。
我们这次进行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就是为了解低碳交通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相关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由于调查的总体数目过大,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某一个群体,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区位的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分别是城市中心的天荣小区,城市边缘的骏景花园小区,还有城市外围的星晖园小区。
三、调查分析数据与分析:你住在:[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天河区天荣小区6132.45%天河区骏景小区5830.85%海珠区星晖园小区693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1、您的性别:[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男10254.26%B、女8645.7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2、您的年龄:[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18岁以下10 5.32%B、18—22岁4121.81%C、23—30岁4725%D、31—40岁2714.36%E、41—50岁3619.15%F、51—60岁147.45%G、61—70岁10 5.32%H、70岁以上3 1.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分析: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和中年人,幼儿和老人只占少数,这个年龄结构是合理的,因为对于我们的研究课题来说,我们是对居民日常出行方式进行研究,老人与幼儿平时是比较少出门的,若每个年龄段的人数都平均的话数据反而不具代表性了。
3、您所从事的职业:[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学生4322.87%B、政府公务员168.51%C、企事业单位职员5529.26%D、自由职业者3518.62%E、无固定职业及离退休人员2010.64%F、其他1910.1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分析:从不同的职业来区分人群,不同的职业所对应的收入、出行的目的还有出行的方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4、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小学及以下9 4.79%B、初中3317.55%C、高中或中专或技校4222.34%D、大专4423.4%E、大学本科4825.53%F、研究生及以上12 6.3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分析:在我们的猜想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低碳意识会相应提高,但结合下面调查数据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其中的相关性并不大。
由此可见,我们校园对于低碳方面的宣传教育还是不足的,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普遍不高。
5、您一般出行的距离为:[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1公里以内157.98%B、2到4公里3920.74%C、5到10公里6534.57%D、10到20公里3518.62%E、20到40公里157.98%F、40公里以上1910.1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6、您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多选):[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上班8143.09%B、外出商务或办事6031.91%C、访亲探友4725%D、购物8143.09%E、游玩5830.85%F、上课3418.0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7、根据上述出行目的,请您为您平时主要采用的出行方式排序(由主要——到最不主要):您平时不采用的出行方式不需排序[排序题]选项平均综合得分③公交车 4.39②地铁 4.39⑦步行 2.69①私家车 2.49④出租车 1.79⑥自行车 1.07⑤电动车0.4114、您出行最主要考虑以下哪些方面:[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花费6031.91%B、速度12465.96%C、舒适度7640.43%D、安全性7137.77%E、交通工具的占道面积7 3.72%F、交通工具的污染程度168.51%G、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10 5.3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5、6、7、14综合分析:由5、6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平常出行主要集中在20公里以内,这时他们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公交车和地铁作为交通工具。
但是从图表14可以看出,他们选择交通工具,主要是考虑花费、速度、舒适性、安全性等与居民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因素,而对于交通工具是否环保是否低碳是否节能这些只有极少部分的居民会考虑其中,这个再次说明了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待加强的。
现阶段若单纯想通过居民的自发行为自觉选择低碳交通工具从而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似乎有点难度。
因此,政府的相关调控行为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15、您认为影响你步行上街的最大因素是(多选):[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路途较远,不适合步行13672.34%B、步行道较窄2814.89%C、步行道被占用情况严重3217.02%D、过街不方便4021.28%E、路上车辆较多,不安全7238.3%F、空气质量不好3418.09%G、天气原因5026.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16、您愿意步行的最远距离:[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1公里以内6534.57%B、3公里以内8344.15%C、5公里以内2915.43%D、5公里以上11 5.8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15、16综合分析:若单纯从耗能方面来看,步行是最节能的了,也没有什么废气的产生,但是居民出于时间、体力、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考虑,当出行距离超过5公里的时候,就很少人选择步行了,这也是影响居民不选择步行出行的最主要因素。
鉴于这个方面,我们政府可以从设法降低居民出行距离方面入手。
17、您认为影响你不选择骑车出行的最大因素是(多选):[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路途较远,不适合骑行10756.91%B、自行车道狭窄,不安全5830.85%C、自行车道被占用情况严重4423.4%D、过街不方便5227.66%E、路上车辆较多,不安全8746.28%F、空气质量不好2613.83%G、天气原因3015.9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18、您愿意骑车出行的最远距离:[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5公里以内10455.32%B、10公里以内4926.06%C、15公里以内2714.36%D、15公里以上8 4.2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17、18综合分析:和步行一样,出行距离远也成了居民不骑自行车的主要因素。
但在自行车方面,似乎还有别的值得我们关注的因素:自行车道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的今天,自行车道似乎已经成了虚设而成为机动车道,居民骑自行车的时候其安全也难以保障;另外,很多障碍物横切自行车道,对骑车者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种种导致人们最后选择了放弃自行车。
19、您认为影响您不选择公交车出行的最大因素是(多选):[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车上太拥挤13370.74%B、车站离目的地太远6735.64%C、候车时间太长8947.34%D、公交车速度慢6434.04%E、需要换乘次数太多3719.6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分析:在公交系统不断完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交车作为出行的工具。
但是有经济条件的人最终会在衡量相关之后选择不那么低碳的私家车,从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了公交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若要绝大部分居民自觉选择公交车这种相对低碳又可以到达远距离的目的地的交通工具,那么公交系统就应进一步完善。
20、您认为影响您不选择地铁出行的最大因素是(多选):[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地铁上太拥挤11762.23%B、地铁站离目的地较远8645.74%C、速度偏慢189.57%D、需要换乘次数太多7942.0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8分析:地铁由于其快捷准时的特性,还是很受居民欢迎的。
但是拥挤与换乘次数太多还有地铁站远等原因成了居民不选择的因素。
对于这三方面呢,其中拥挤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因为上下班高峰期,人流是很难分流的。
那么其他两个因素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
这个将在文章第四部分提到。
四、调查总结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居民出行基本不会考虑公交工具的碳排放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让居民的环保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另外,为了鼓励市民采用低碳出行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做到:一是要设法降低出行距离,方便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二是对于长距离的出行,要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完善公交网络增加公交线路,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优化线路设置;运输高峰时段缩短公交发车时间;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并严格执法禁止其他车辆占用公交专用车道;单行道设置公交车逆行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安装智能公交信号优先系统。
改善换乘和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建设地铁与火车、长途汽车、公交车立体换乘站;公交车集散换乘站;优化换乘站环境;在地铁站、公交站设立自行车存车处;多种交通工具一卡通;雨雪天增加公交密度,方便自行车等出行方式人群改变为公交出行。
当自行车道得以重新重视、重新被尊重时,相信居民骑自行车的信心与热情将会得以重塑。
当公共交通不断发展,做好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的时候,居民的出行观念也将会从“无车不出门”到“出门不开车”的转变。
当政府与居民双方都付出努力后,相信我们所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会不期而至。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