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井测井深度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82.73 KB
- 文档页数:4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测井射孔施工是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施工深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产量和开采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测井射孔深度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层性质、井筒条件、施工工艺等。
目前,对于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在实际生产中,测井射孔深度过浅会导致射孔效果不佳,无法充分沟通地层,影响油气的生产;而测井射孔深度过深则会增加油管受压的风险,降低射孔的准确性和效率。
合理选择测井射孔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本文将针对地层性质、工程操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探究地层性质、工程操作等因素对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施工深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测井射孔施工情况,探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深度和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提出一些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期能够提高测井射孔深度,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
本研究旨在为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合理确定和改进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地层性质对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地层的硬度、岩性、孔隙度等特征会直接影响测井射孔的施工难度和深度。
如果地层硬度较大,可能需要更大功率的射孔工具才能达到一定的射孔深度;又如,地层中存在较多的裂缝或孔隙,可能导致射孔工具阻塞或偏离预定轨迹,影响射孔深度的稳定性。
工程操作也是影响测井射孔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射孔深度的控制。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井射孔深度不足或过深,进而影响注水、采油等后续工作的效果。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钻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们是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深井超深井主要指的是井深超过3000米的油气井,而复杂结构井则是指存在大量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
本文将就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为地下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深层资源。
在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中,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是井深带来的高温、高压和高硬度地层,这对井下作业的钻头、钻柱和钻井液等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井眼稳定和排屑及井环环空的完整性等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垂直钻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高温高压钻井技术: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固体控制、液相控制、井下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2. 钻柱设计优化:传统的钻井钻具在高深度井钻造施工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发更加稳定可靠的高深度钻具;3. 钻井液技术: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地层条件,研究开发适应高压、高硬度地层的钻井液技术,以保证井钻的正常运行;4. 井下设备研发:研发适应深井超深井井下环境的各种井下设备,包括测井工具、定向钻井仪器等。
通过以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深井超深井井下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井深井的施工效率和成功率。
复杂结构井的钻井工程是指勘探开发中遇到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这类井种在勘探开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需要。
复杂结构井钻井中,井筒的方向、倾角和弯曲度都不断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 定向钻井技术:通过改变钻头参数、采用不同的钻头类型、优化钻柱结构等手段,实现对井筒方向的控制。
超深井钻井技术措施分析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7T09:24:02.19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8月第15期作者:刘其[导读] 在钻井的过程中,随着井深度的增加,地层的压力就会增大,并且井底的温度也会逐步提高,刘其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玉门钻井分公司(石油工程总承包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在钻井的过程中,随着井深度的增加,地层的压力就会增大,并且井底的温度也会逐步提高,这就极容易导致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增加,所以在进行超深井钻井作业中必须具备极其特殊的技术工艺。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比较快,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困难,本文以超深井钻井技术为基础,分析当前超深井钻井技术的难点,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引言:超深井钻井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是勘探和开发深度油漆等资源的关键技术,其还是钻井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代表,目前我国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速度虽然是非常快的,但我国的钻井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地层特性参数的预测精准度相对较低,复杂层段井眼稳定性差及钻井设备相对落后等,而这些难点也导致在超深井钻井工作的成本加大,效率难以提升。
一、超深井钻井技术概述我国在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主要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至1975年,1966年7月8日大庆松基6号井(井深4719米)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程发展到深井的阶段;第二阶段1976年到1985年,1976年4月30日我国第一口超深井四川基井(井深6011米)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作已发展到超深井阶段;第三阶段是1986年至今,1989年4月,塔里木大规模勘探的开始,标志着我国深井和超深井工作进入到了规模性应用的阶段。
超深井钻井技术是获取深层资源的必不可少的技术,其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国家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也是提高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提高井深和提高钻井效率,高效、安全、可靠的垂直钻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针对超过5000米或更深井深的垂直钻井而言的,在这个范围内,钻井面临的挑战有:高温高压、地层钻进难度大、极易发生事故、井底钻头易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下面的方法:1. 确定合适的钻井液体系结构。
钻井液的质量会对井的钻进效率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时。
2. 优化钻井工艺,特别针对井口、井筒以及井底的情况进行优化,减少阻力,提高钻进效率。
3. 高效地利用井眼以及钻头的各种功能,例如:钻头可以作为测井工具、地层样品采集工具等。
4. 使用新型的测井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测井工具,如多频声波测井技术、多角度声波测井技术等。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是指在非垂直井管内钻孔的技术,例如斜井、水平井、方向钻井等。
这种钻井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开采层状、层状粘土、页岩、煤制气等井型。
为了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时面临的困难,例如遇到高压、高温、高地层压力、高气水比、钻柱损坏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 应用高压钻井液。
因为在水平井、斜井中钻井时,井眼形状复杂,液体能流阻力加大,因此需要使用高压钻井液,以弥补这种能流阻力。
2.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
为了防止顶部的岩石物质落入井眼,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护装置,如套管、电缆保护管、钢丝绳内钢管等。
3. 选择合适的钻井工具。
钻井工具优化可以提高钻进速度、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减少钻柱损坏等问题。
4. 积极采用新型的钻井技术。
例如利用地下导向仪、方向钻井技术等。
总之,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技术与传统钻井工艺有很大不同点,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生产潜力。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测井射孔施工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能和寿命。
而测井射孔施工深度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影响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 井眼环境因素井眼环境对测井射孔深度影响较大,例如井眼内部的地层岩性、孔隙度、地层应力等。
不同地层岩性和孔隙度差异会导致射孔弹道不稳定或者射孔效果不佳,而地层应力的大小会影响射孔器的穿透力,进而影响射孔深度。
2. 射孔器性能射孔器的性能主要包括射孔弹体、射孔弹道设计、射孔器推进和测量系统等。
射孔弹体的质量和设计会影响射孔深度和射孔质量,而射孔弹道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射孔深度和方向。
射孔器推进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会对射孔深度产生影响。
3.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控制。
包括操作人员的经验、技术能力和操作规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测井射孔深度的控制。
1. 对井眼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评价在进行测井射孔施工前,需对井眼的地层岩性、孔隙度和地层应力等因素进行合理评价,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
2. 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根据井眼的特点和井下情况,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
射孔器要具有穿透力强、稳定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射孔弹体的设计要考虑到地层岩性和应力等因素,以确保射孔深度和质量。
3.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射孔施工的技术要点,减少人为因素对射孔深度的影响。
4. 强化现场监测和质量检查在射孔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射孔施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 完善射孔施工记录和数据分析完善射孔施工记录和数据分析,对每一次射孔施工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射孔施工深度和质量。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从井眼环境、射孔器性能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控制。
53在测井工作中,测井数据作为重要的测井资料,其准确性对测井作业的开展非常关键,甚至直接关系着测井作业的效能,而深度校正作为提升测井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前常用的深度校正方法中,它们的基本原理类似,都是先计算相关变量的系数,然后相加测量所得深度和系数,接着对相加得到的误差值进行计算,最后筛选出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的深度数据。
在开展测井数据深度校正的过程中,因为井内存在如电缆自身重量、浮力、泥浆压力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测井数据或校正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深度校正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析测井数据深度校正方法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 电缆的拉伸与校正方法分析在测量井深度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比如温度、浮力、泥浆压力,再比如摩擦力、电缆自身重量等等,都会对电缆的拉伸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故需要对电缆拉伸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1]。
目前在电缆拉伸方面,存在的校正方法较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1.1 软件方面的拉伸校正方法在分析电缆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借助软件建立电缆受力链状模型,然后对电缆在井下泥浆中受到的静压力、摩擦力、自身重力等进行计算,以此准确计算出误差并校正。
通过软件建模计算电缆受力的方法最早提出于1993年,提出者为罗伯特(国外学者),他表示电缆拉伸校正和误差值的计算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建立杆状受力模型和拉伸校正公式完成。
相较于链状模型,杆状模型一般用于较深井测量电缆拉伸的校正,且得到的误差值更准确,校正后的数据也更准确,但此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会忽略井下温度对电缆产生的影响。
故为了考虑到温度对电缆产生的影响,建议对杆状模型进行完善,将电缆受热时的伸长量作为一种变量,添加到校正公式中,以此提升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校正数据。
然而,由于目前此种方法无法对井下的各种因素实现全面了解,依旧会导致较大误差的存测井数据深度校正方法探析钱志军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9摘要:测井数据对测井作业的开展至关重要,故中选择测井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三个方面入手,浅析了其深度校正方法,首先对电缆的拉伸与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速度的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相对深度的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层性质、施工设备和操作技术等。
这些因素
对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证施工深度的准确性和安
全性。
地层性质是影响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层的性质差异较大,地层
硬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会影响射孔的施工深度。
在面对软弱地层时,需要选择适当
的射孔弹性子,以保证射孔的质量和施工深度。
而对于硬质地层,应当采用较大的射孔爆
破能量,以达到所需的施工深度。
施工设备和操作技术是影响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和使用射孔
工具是保证施工深度的重要方面。
射孔工具的性能、尺寸和质量都会影响射孔的施工深度。
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也是影响施工深度的关键因素。
施工人员应熟悉射孔工具的使用方法
和操作技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深度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控制措施是保证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关键。
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合
理安排施工进度和顺序。
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测井数据分析,了解地层情况
和射孔目的,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深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现场监控,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施工深度的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施工现场其他单位的沟通合作,共同保证施工深
度的安全与准确。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只有全面考虑各种
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施工深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云南化工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Apr.2018 Vol.45,No.42018年4月第45卷第4期结合塔里木油田的地质特点,选择最佳的超深井钻井施工方式,应用先进的钻井工程技术措施,钻探出更多优质的井筒,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合理解决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优化钻井液的性能参数,安全平稳地完成超深井钻井施工的任务。
1 超深井的钻探塔里木油田的地质构造复杂,塔里木盆地属于我国的大型内陆盆地。
具有突出的地质构造特征,给超深井的钻井施工带来巨大的难度。
地层的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经过多次的运移,存在盐膏层和高压盐水层,可钻性差,给钻井施工带来巨大的难度。
将井深在6000~9000m的井归类为超深井的范畴,塔里木盆地超深井钻井的数量非常大。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钻穿的井眼轨迹长,需要高超的钻探技术手段,解决钻探施工的难点问题,避免发生钻井事故,才能安全平稳地完成超深井钻井施工的任务。
超深井钻井施工的难度系数大,钻探施工的风险大,合理解决钻井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才能顺利完成钻井进尺。
超深井钻井的地质条件复杂,能够遇到各种地层结构,岩性复杂,可钻性差,极易引发钻井事故。
超深井存在高温的问题,地层的深部温度比较高,常规的钻具很难满足高温条件,需要研究和开发适应高温环境的钻具组合形式,才能提高机械钻速。
超深井钻探中的井斜问题,深度越大,井斜的问题就越难以控制。
井斜角偏大后,钻井施工时极易遇阻,发生卡钻的几率增大。
对钻具的挑战巨大,超深井达到一定深度后,钻杆受力增大,很容易变形,影响到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井身结构设计困难,各层套管的强度要求高,井下的情况复杂,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给钻井施工带来更大的困难,必须加强对超深井钻井的技术研究,保证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2 超深井的钻井技术措施塔里木油田的超深井的钻井施工数量繁多,为了提高超深井钻井施工的效率,采取最佳的钻井技术措施,缩短超深井钻井的周期,达到油田开发的技术要求。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 孔内压力:施工过程中,孔内压力会影响到射孔深度的控制。
如果孔内压力较高,射孔压力不足以克服孔内压力,会导致射孔深度较浅;如果孔内压力较低,射孔压力超过
了孔内压力,会导致射孔深度过深。
需要通过调整射孔压力以及孔内压力的平衡,来控制
射孔深度。
2. 岩石强度:岩石的强度也是影响射孔深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岩石强度较高,需要
更大的射孔压力才能达到预定的射孔深度;如果岩石强度较低,则只需较小的射孔压力即
可达到预定深度。
需要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岩石强度的差异来调整射孔压力,以控制射孔深度。
3. 射孔器具和工艺参数:射孔器具和工艺参数的选择也会影响射孔深度。
不同的射
孔器具和不同的工艺参数(如射孔密度、射孔压力等)都会对射孔深度产生影响。
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射孔器具和合理的工艺参数,以达到预期的射孔深度。
4.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射孔深度的控制。
操作人员需
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能够根据岩石性质、井孔情况以及其他影响因
素来调整射孔参数,保证射孔深度的准确控制。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孔内压力、岩石强度、射孔器具和
工艺参数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射孔深度的准确控制。
一 深井超深井固井面临的复杂情况深井超深井固井与浅井、中深井固井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深井超深井固井存在高温问题。
高温与其他任何一项复杂情况联合作用都将大幅度提高固井设计、准备和施工的难度。
深井超深井固井面临的复杂情况二、深井超深井固井的工艺流程及关键环节尽管与浅井、中深井固井相比,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将面临更多的固井技术问题,但是,其固井工艺流程(如图2)关键技术环节(如图2)和浅井、中深井固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的固井技术难点1低压易漏长封固段问题对于低压易漏的地层来说要实现较长的封固段和较好的封固质量,固井技术难点是非常大的,其主要表现为:(1)要求水泥浆密度低(有时地层漏失压力系数在1.20以上),流变性好,沉降稳定性好,形成的水泥石要有较高的强度。
在低密度情况下要获得较高强度难度是非常大的。
(2)水泥封固段多在1000m 以上,甚至有时水泥封固段达到3000m 。
要实现一次固井作业,施工作业要求的注水泥量大,施工作业时间长,即使在平衡压力条件下施工作业,确保施工作业不漏失和获得一个良好的封固质量,其施工作业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2高温、高压问题高温高压固井既要解决高温下稠化时间问题,又要解决高密度水泥浆流变性和沉降稳定性问题,还要解决高密度水泥浆现场混配和施工作业等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1)高温条件下高密度水泥浆稠化时间、失水、流变性、强度等性能指标调整和实现难度非常大。
(2)高密度水泥浆体系材质密度相差大,加重材料容易沉淀,造成浆体失稳。
(3)在高密度水泥浆体系中,由于体系加入大量外掺料,浆体单位体积内活性材料少,水泥石强度难以保证。
(4)高密度水泥浆注水泥及替浆过程中流动压耗大,注水泥施工作业难度大。
(5)水泥浆密度超过2.53cm /g 以上,现场混配困难,施工困难。
(6)在确保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的同时,要求水泥浆还要有一个好的流变性。
3小井眼窄间隙固井问题对于小井眼窄间隙固井,要获得环空有效封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就需要特殊水泥浆设计和施工作业技术措施。
表1 超深井测井故障点调查表2电缆问题240803绞车故障1201004误操作00100合计51002 超深井测井失败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1)通过现状调查发现,超深井施工中出现了“仪器故障”和“电缆问题”两大故障点。
通过原因分析,对找出的各种原因反复进行讨论,经汇总分类,绘制了影响因素关联图如图1所示。
0 引言目前超深井测井一次成功率明显低于中浅井测井,2017~2018年,公司在四川盆地及西北油田分公司针对大于7000米的超深井施工共30井次,超深井测井一次成功率83.3%,常规中浅井测井一次成功率98.5%,超深井测井一次成功率降低了15.2%。
通过对测井失败原因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超深井测井一次成功率的方法及措施。
1 近两年来超深井测井失败的现状调查经过对2017~2018年连续两年超深井测井情况的统计,对测井失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故障因素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1。
超深井测井成功率的研究及应用陈增宝(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前国内超深井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甚至出现了一批超过8000米以上的超深井。
在超深井测井施工中,测井一次成功率不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气勘探进程。
文章针对超深井测井时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超深井测井一次成功率的方法并实际应用。
关键词:超深井;测井成功率;测井仪器;实践应用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uccess Rate of Ultra-deep Well LoggingCHEN Zeng-bao(Sinopec Southwest Petroleum Engineering Well logging branch Co., Ltd., Chengdu 610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ltra-deep wells in China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arim Basin and Sichuan Basin, and there are even a number of ultra-deep wells over 8000 met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ltra-deep well logging, the success rate of logging is not high, which limits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o some ex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ailure of ultra-deep well logging, and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ultra-deep well logging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ultra-deep well; logging success rate; logging tool; practical application图1 仪器故障和电缆问题原因分析关联图在高温环境下仪器的工作性能会在一定时间内有所下降,因此“高温下仪器元器件稳定性差”是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