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病例讨论】倍他乐克降心率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0
倍他乐克减量标准
倍他乐克(又称为酒石酸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和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在使用倍他乐克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心率不能低于每分钟55次,血压
不能低于90/60mmHg。
对于倍他乐克的减量标准,需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低于每分钟55次,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
减少倍他乐克的剂量。
具体减量方案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稳定,可以逐步减少倍他乐克的剂量。
具体的减量方案可能包括从每天两次减少到每天一次,或从每天一次减少到隔天一次等。
在减量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如果心率仍慢或血压偏低,可能需要继续减少剂量或暂停使用倍他乐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会降低,因此在调整药物剂量时需要特别谨慎。
此外,如果患者已治疗引起心率增高的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能需要进行逐渐减量、经过1~2周后停药。
总之,在使用倍他乐克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逐步调整剂量。
在调整剂量时,需要谨慎操作,避免突然停药或大幅度调整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病情反弹。
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疗效评价、安全性分析以及治疗机制等方面。
研究表明,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具有较好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联用治疗的最佳方案及更深入的机制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安全性。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联合应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疗效评价、安全性、治疗机制、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优势、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律失常是心脏电生理异常引起心脏节律不稳定的疾病,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随着生活压力增加、饮食不规律和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心律失常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步长稳心颗粒和倍他乐克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一定的疗效。
单一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并不理想,联合用药的疗效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评价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药理作用,探讨其通过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和稳定心律的机制。
2. 调查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是否可以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到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心肌顺应性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作用。
其四,为患者使用倍他乐克后可以避免出现各类室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失常的情况,控制心脏恶性事件的产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最后,在患者发作心衰疾病时,患者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此时,交感神经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会产生相互作用,以至于心脏损害程度的增加,如果为患者给予倍他乐克等β1受体阻滞剂,则能对此情况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这对于心衰也能起到良好的逆转效果。
倍他乐克在心衰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心衰患者的病发群体为中老年患者,此类患者群体通常会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同时,患者个体差异性大,为此,在为患者使用倍他乐克等β1项。
首先,为了确保倍他乐克药物使用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要注意患者机体之间的差异性,从小剂量开始用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药物,一般而言,需在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控制后,并为其展开胸片与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参考MERIT-HF标准给予药物剂量。
其次,倍他乐克等B-受体阻滞剂不可用作于收缩功能障碍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
其三,需要在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选择使用B-受体阻滞剂。
结束语
心脏病会引起心功能不全的问题,进而造成心力衰竭,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肌收缩力降低会引发心排血量不足的问题,进而引起组织与器。
倍他乐克的作用篇一:倍他乐克--相关问题一. β受体阻滞剂基础问题解答1.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有哪些有利作用?答:1.防止,延缓和逆转心肌重塑:临床试验表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4-12月后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容量,改善心室形状2.抗心律失常作用: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衰病人的猝死率。
3.抗心肌缺血作用:β受体阻滞剂早已列为冠心病二级防御的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是否可以用于COPD病人?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则主要阻断β1受体,对支气管副作用极少。
因此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可以用于治疗COPD病人,但哮喘病人禁用β受体阻滞剂。
3.糖尿病和COPD病人合并心衰时应选择何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答:在某些患者中,β2受体被阻滞时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反应(主要发生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和下肢疲乏等副作用。
这些患者往往是吸烟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对于有COPD的患者,应该使用选择性好的倍他乐克。
4.治疗心衰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要点?答:所有慢性充血性心衰,NYHAⅡ、Ⅲ级患者,LVEF<35-40%,病情稳定者。
均为需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应告知病人:1.症状改善常在治疗2-3月后才出现,即使症状不改善,亦能防止疾病的进展;2.副作用常发生在治疗早期,一般不妨碍长期用药。
β受体阻滞剂不能应用于:“抢救”急性心衰患者,包括难治性心衰需静脉给药者。
NYHAⅣ级心衰患者,需待病情稳定(4天内未静脉用药;已无液体潴留并体重恒定)后,在严密监护下由专科医师指导应用。
应在ACE抑制剂和利尿剂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亦可用。
5.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起始剂量和靶剂量?答:6.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有何特点?答:CAST研究提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减少早搏,却增加死亡。
但回顾在基线时使用与否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显示,β受体阻滞剂组30天、1年、2年心律失常死亡/非致死性心脏骤停和总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倍他乐克的临床应用【关键词】倍他乐克倍他乐克是一种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降低心率及血压,控制劳力性心绞痛,对部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倍他乐克对有无器质性心脏病伴心衰患者中治疗心力衰竭,在改善心功能和控制心律失常方面有明显疗效[1]。
下面就倍他乐克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倍他乐克作用稳定,可靠,起效较慢,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不易产生耐药性。
降压机制:(1)阻断β1受体,减少肾素的分泌。
(2)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β1受体,使外周交感活性下降。
(3)减少心排血量:阻断心脏β1受体,抑制心脏收缩,减少心排出量。
(4)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用法:25~50mg,2~3次/d或每日100~200mg,分1~2次服用。
2 在心绞痛中的应用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已有30年的历史,是继硝酸酯类后又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
倍他乐克可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增加病人的运动耐量。
减少心肌氧耗,改善缺血区代谢。
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2]。
作用机制:(1)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代谢;(3)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4)促进氧和血红蛋白解离,增加组织供氧。
用法:稳定性心绞痛:25~50mg,2~3次/d或100mg,1~2次/d。
不稳定性心绞痛:用法同急性心肌梗死(后述)。
3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作用机制:同心绞痛。
用法:在无禁忌的情况(收缩压不小于110mmHg,心率不小于70次/min)可静脉注射倍他乐克2.5~5mg(2min 之内)每5min 1次,共3次,总量为10~15mg。
之后15min开始口服25~50mg,每6~12h1次,共2~4次,后口服50~100mg,2次/d。
4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次级预防已证明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唯一的比较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次级预防药。
已证明此药可降低梗死后存活者的死亡率、猝死率与再梗死发生率。
用法:50~100mg,2次/d。
浅析倍他乐克在心脏病中的应用【摘要】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倍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the cardial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cibis)和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th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heart failure,merit-hf)提供的证据显示,在目前标准疗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明显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这些结果都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病【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12-02倍他乐克系β受体阻滞剂,经过十几年多方面严格对照研究,在国际范围内肯定了其对心律失常的疗效。
因其对心肌有负性肌力作用,长期以来在国内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被视为禁忌。
但心力衰竭长期交感神经兴奋伴有较差的预后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国外倍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the cardial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cibis)和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th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heart failure,merit-hf)提供的证据显示,在目前标准疗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明显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1,2]。
这些结果都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有效的作用。
现对其做如下综述。
1倍他乐克在治疗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 1.1 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降低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3]chf时代偿性交感神经激活,使患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增高,并高于正常2~3倍[4]。
倍他乐克服用有哪些好处,这里有超全总结倍他乐克是心血管疾病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如果感觉有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高血压都可以服用倍他乐克来缓解症状。
那么倍他乐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倍他乐克的功效与作用1.治疗高血压倍他乐克还是一种经典的降压药,特别适合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同时适合于合并有冠心病、心率衰竭、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服用倍他乐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等不良反应。
2.调节血糖、血脂因为倍他乐克的主要成分是酒石酸美托洛尔。
同时,也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对β2受体介导的支气管平滑肌扩张、骨骼肌血管舒张、肝糖原分解和胰岛素分泌等,干扰较小。
因此,由于人体内主要是β2受体,可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
3.治疗心律失常倍他乐克除了用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还能用于心律失常的患者。
当然这些心律失常患者中不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倍他乐克使用的禁忌症。
倍他乐克主要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和频发的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治疗,治疗期间注意监测心率和心律。
4.治疗冠心病倍他乐克能抑制心脏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从而达到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
很多冠心病患者只要没有使用倍他乐克禁忌症的很多都在吃这个药,临床上属于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之一。
5.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能够减轻心衰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这已经是医学界广泛的共识。
但是在给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倍他乐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药的速度,避免加药过程中心功能恶化。
药物使用过程中注意对心功能的监测也很重要。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倍他乐克的功效与作用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倍他乐克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乐一、倍他乐克的作用倍他乐克(Betaloc)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β1受体,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
它通过抑制β受体的兴奋作用,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发挥以下作用:1.控制高血压:倍他乐克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帮助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负担,降低血压水平。
2.缓解心绞痛:倍他乐克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3.预防心肌梗死:倍他乐克可以通过阻止肾上腺素与心脏β受体的结合,减少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4.控制心律失常:倍他乐克可以抑制心脏的过度兴奋,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二、倍他乐克的功能主治倍他乐克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高血压倍他乐克是一种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它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服用倍他乐克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2. 心绞痛倍他乐克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前或长期预防性使用倍他乐克可以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3. 心肌梗死后倍他乐克在心肌梗死后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肌的负担,防止再梗死发生,促进心肌恢复功能。
4. 心律失常倍他乐克是一种常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它可以抑制心脏的过度兴奋,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对于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倍他乐克能够有效地控制心率,维持心律的稳定。
5. 心力衰竭倍他乐克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室舒张期时间,改善心肌收缩力,并通过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减轻心脏肌细胞的肥厚,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1.使用倍他乐克时需要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和频率使用,切勿自行增减或中断用药。
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46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57-01近年来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之一的?受体阻滞剂颇受临床重视。
它除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还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及儿茶酚胺高敏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抑制试制(cast)使?受体阻滞剂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良性或可能恶性室性早搏的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
本文应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心脏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46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经动态心电图(dcg)监测24h,具有室性早搏(vpb)lown’s二级以上,排除二级以上心衰及?受体阻滞剂46例,其中成对vpb者25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15例,依据病史、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图判定:有器质性心脏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2岁。
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病11例,心肌炎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7—64岁,其中nsvt者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用美国mgy—h7型dcg进行24h监测。
首次监测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天以上。
具有vpblown’s二级以上者,应用倍他乐克片剂50—100mg/d,治疗7---14天,再复查dcg。
1.3 观察项目:用药前后vpb次数, lown’s分级,成对vpb、nsvt变化情况,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变化,观察rr间隔,pr间期,qrs时限的变化,服药期间的副作用。
1.4 疗效判定:治疗后vpb减少75%以上,或成对vpb减少90%以上,或nsvt消失视为有效。
1.5 间期,时限的变化,服药期间的副作用疗效判定;治疗后减少75以上,或成对减少90以上,或消失视为有效2 结果治疗前后vpb变化器质性心脏病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心脏电生理活动,提高心脏节律稳定性,而倍他乐克则通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减少心率不规则。
临床研究表明,联用两者可显著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副作用评估显示联合应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未来的研究可在更大范围的临床试验中验证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的发现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心律失常治疗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联合应用、临床研究、效果分析、副作用、安全性评估、治疗、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传统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
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安定心神、调和气血、缓解心脏疲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血管疾病。
而倍他乐克是一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有效治疗心律失常。
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但相关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心律失常,以及评估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分析步长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和倍他乐克的治疗心律失常机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两者在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和潜在优势。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并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倍他乐克功效与作用倍他乐克(Betahistine)是一种治疗晕眩和耳鸣的药物。
它通过改善内耳的供血和代谢来减轻上述症状。
倍他乐克的功效和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因素。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倍他乐克的功效和作用。
倍他乐克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H1受体和抑制H3受体来发挥药效。
H1受体位于内耳的血管和真皮样细胞中,当H1受体被激活时,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流和代谢,从而改善内耳的功能。
同时,倍他乐克还能抑制H3受体,这种受体一般存在于神经元中,它的过度激活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导致晕眩和耳鸣的发生。
因此,通过激活H1受体和抑制H3受体,倍他乐克可以改善内耳的供血和代谢,减轻晕眩和耳鸣的症状。
倍他乐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晕眩和耳鸣。
其中最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内耳缺血和缺氧等。
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阵发性旋转性晕眩,常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
倍他乐克可以改善内耳的供血和代谢,减轻晕眩和耳鸣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庭神经炎是指前庭神经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的旋转性晕眩,倍他乐克可以通过改善内耳的供血和代谢,减轻晕眩的症状。
此外,倍他乐克也可以用于航空旅行病、运动晕眩等引起的晕眩和耳鸣。
在使用倍他乐克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用药事项。
首先,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重使用倍他乐克,因为对于这两个群体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
其次,对于存在严重肝功能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倍他乐克。
此外,对于存在恶性高血压病、肾上腺素瘤等疾病的患者,倍他乐克也不宜使用。
在使用倍他乐克期间,还应避免同时服用抗组胺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减弱倍他乐克的疗效。
除了上述的适应症和用药注意事项外,倍他乐克的其他值得注意的作用还包括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肝细胞代谢和促进内耳组织的修复等。
倍他乐克可以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和代谢,促进心肌和血管的健康,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选药指南用药之道大剂量使用β阻滞剂可使心动过缓为什么方女士需要服用倍他乐克,而急诊发现心跳慢后,医生又建议她减量服用呢?这是根据β受体阻滞药的特点决定的。
倍他乐克是最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它的特点是对β受体的阻滞。
β受体在心血管系统各个部位均存在。
若兴奋β受体可使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冠状动脉扩张,静脉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也就是说,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β受体亢进的表现。
倍他乐克能阻滞可使心脏兴奋的β受体,从而达到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的作用。
国内外的冠心病治疗指南都推荐,冠心病患者接受心脏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后,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没有禁忌,都要常规且长期使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滞剂。
一般情况下,患者对β受体阻滞药的耐受性良好,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发生较严重不良反应,尤其在大剂量时。
1.心跳过慢 β受体阻滞药的常见副反应是引起心动过缓,这是由其药理作用决定。
例如,本文中的方女士发生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就是由于服用β受体阻滞药剂过量,导致严重的心跳过慢,使机体血供不足,发生缺血缺氧造成的。
因此,切不可将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同样具有减慢心率的药物合用,如胺碘酮、钙拮抗剂、普罗帕酮等。
2.肢端发冷 由于β受体阻滞药阻断血管β受体,失去对抗血管β受体的作用,可减少组织血流,引起肢端发冷现象;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头痛、失眠、抑郁、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若血压很低、心跳过缓(<60次/分钟)、有严重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如P-R 间歇达到0.24秒以上,就不适合用这类药物。
其次,伴有严重支气管哮喘的冠心病患者也不适合用。
使用β受体阻滞剂3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患者对倍他乐克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欧美人服用倍他乐克,每天用到200~300毫克,心率仍没有明显减慢。
而多数中国患者对这类药物的服用倍他乐克需关注心率变化□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罗光荣家庭医药 2016.0644家庭医药 2016.0645选药指南·用药之道耐受量低于1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