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
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有没有亲眼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1.教师简短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________。
答案提示:活字印刷术。
3.读图,学生抢答图中人物是谁。
答案提示:毕昇。
4.说出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答案提示: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图片展示。
司南(模型)2.教师简要介绍发明司南的相关知识。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3.抢答问题:发明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提示:(1)原理: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2)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4.读教材回答问题:指南针的传播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2)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5.图片展示。
元代火铳现代火炮目标导学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外交通的状况。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以记忆为主,对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包括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2.教学难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课件,以便于课堂教学的演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基本知识。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及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四大发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线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以一组焰火燃放的声效和両面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启发其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探究一:视频观史——活字印刷术与学生一起回忆已学过的有关雕版印刷术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的缺陷是什么?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吗?学生思考后得出认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不经济。
【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设问“你能够从视频中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捕捉历史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设问“是谁改进了雕版印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然后指导学生看书,想象活字細术酸作过程,并了解活字材料和印刷技术的改进与革新。
(师生交谈)启发学生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的创新与优点。
学生可自然得出结论:既经济,又省时。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了解古代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答题卡、导学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听说我们三中的孩子非常聪明,特别是我们班的孩子更加聪明,今天老师带来了四枚邮票想考考大家,这四枚邮票上画的是我国的四大发明,谁能告诉老师这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呢?(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造纸术)大家通过行动告诉了我,你们确实很聪明。
那你们想了解四大发明的发展历程吗?(想)那好,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多媒体出示标题《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二)、教学实施:1、合作探究(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手中的导学案。
(板书课题)(2)学生派代表进行汇报(多媒体出示导学案)。
2、师生活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①(多媒体出示雕版印刷模板和活字印刷模板)教师简单介绍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②多媒体出示问题: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相比较有哪些优点?(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经济省时,发现错误可以更改)(2)指南针的应用①(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指南针的发展历程)教师简单介绍指南针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②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③多媒体出示问题: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火药的应用①多媒体展示火药的起源图,让学生了解火药的制作材料,从而引出火药应用于古代军事。
②多媒体出示中国的烟花和西方的火器,经过对比让学生进行深思:近代中外对火药不同的利用说明了什么?(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4)发达的中外交通①(多媒体出示中国四大发明外传图)教师简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过程与方法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等。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影响;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学习难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评价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2)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宋的________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_____________(4)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_______,之后传到________及__________,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______等途径传入欧洲。
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汉代时,人们制成指南工具是_____________(2)北宋时人们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3)指南针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火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5)火药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达的中外交通(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2)宋代_________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代的海路可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元朝重视外来科技和文化,在中央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机构。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烟花绽放的画面和音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导入本课。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和发明人,并归纳出“活”的特点。
小组派代表发言,比较那组说的全面、准确。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
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1、指南针学生观察教材中“汉朝的司南(模型)”图片,教师给出设问引导观察: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
学生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小组讨论。
教师给出问题:“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由多媒体的烟花图片,提问:烟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火药学生阅读,了解火药的发明过程,在哪些方面应用,产生的意义。
教师给出表格,学生进行整理。
比较哪组归纳的全面和完整。
三、沈括和郭守敬宋朝是个辉煌的朝代,除了发明之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呢?我们对其中的两个代表人物进行了解。
学生阅读,归纳出沈括和郭守敬的成就。
四、小结下面我们回顾本课书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我们这一节可课学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发言,利用表格总结)五、课堂练习必答题: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A、300年B、400年C、800年D、1000年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A、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A、蒙恬B、孙武C、卫青D、岳飞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选做题: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