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生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18.73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生理学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模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
我在护理专业民族班生理学部分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尝试使用PBL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简单谈谈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地体会。
1 生理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的原因1.1 生理学教学目标决定PBL教学法生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形态学与技能学的转折点,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
生理学教学目标是:(1)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最终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适用性人才。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使用传统的教学法很难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而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
所以,生理学教学中有必要进行PBL教学。
1.2 学生情况决定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我校护理专业民族班学生主要来自于伊犁州,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少数民族,基础较差、汉语HSK水平三级以上,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一少部分为高中毕业生。
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差,而生理学的内容枯燥、难学难懂、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变得被动;另一方面、学校实施汉语授课,而学生的汉语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所以,生理学的学习给她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产生了厌学情绪。
生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探讨作者:符淑云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生理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需要对该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关键字】生理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中图分类号: Q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对生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分析,希望笔者的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分析1、应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刚刚步入医学殿堂大门的学生而言,多数感觉其深奥、抽象、难学。
尤其是电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方面的知识。
为此,改革生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寻找理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生理学教师应该探索的。
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这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中两个独立的阶段,学习者先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后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实际上,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的套用,在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
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它要求学生要会主动地去寻找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概括和应用知识,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教学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重视生理学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一)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生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实践与临床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医疗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重视生理学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医学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生物医学工程大二· 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总体思路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新工科” 和“新医科”改革背景下医工交叉融合的典型专业,专业目标是培养“懂医学知识的工程师”。
生理学是其中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人体功能、运行和调节机制的唯一渠道,能够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核心课、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认知基础。
课程团队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医工结合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围绕“医工思维、临床为本、实验创新”理念,深入挖掘出课程蕴涵的四方面思政元素,即: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专业认同与职业道德、生命伦理与社会责任。
团队教师以临床案例、时政新闻、科技前沿、学科发展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经历等思政素材为载体,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教学设计、多元的教学手段、超强的亲和力,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达到入耳入脑更入心的目的。
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从肺通气到“战疫”重器(第六章呼吸生理/第一节肺通气的原理)(二)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肺通气动力原理、胸膜腔的生理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2. 熟悉呼吸机改善通气障碍的原理。
3.了解人工呼吸、海姆利克急救法及其原理、ECMO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1. 分析问题能力:能运用已学心脏泵血机制原理迁移分析出肺通气的动力,运用肺通气原理类比分析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2. 思辨能力:深刻理解肺通气动力与阻力的辩证关系,并能据此分析具体病例中临床症状的原因。
思政目标:1.以临床案例问题导入、最新科研进展和病例讨论环节,使学生认识以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为最终目的的专业本质,激发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浅析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生理学教学是医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医学生、生物学专业学生等相关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生理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问题1.知识点过多、记忆量大生理学知识点众多,而且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
例如,在内分泌学的教学中,不仅需要了解激素种类、功能、合成和分泌调节等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会如何进行激素测定和激素治疗等。
这些知识点的累积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实验条件不足、操作环境不佳生理学教学需要进行生理实验,但由于设备、环境、材料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实验条件不足、操作环境不佳的情况。
例如,在进行肺功能实验时,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测定呼吸机械参数,但实验室条件不具备这一条件,导致实验进行不了,影响生理学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3.知识缺乏实际应用生理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缺乏实际应用。
学生只是单纯地了解某个生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等,却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神经生理学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神经元兴奋性、传导、抑制等知识,但是没有相应的案例应用,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点的真正意义,更难于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二、解决方法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纯的讲授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没有太多的交互和参与。
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可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实践环节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为了提高实践环节的效果,可以加强实验室设备采购、维护,增加实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点的真正意义。
3.注重应用案例生理学知识点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入实际应用案例,将生理学知识点和实践相结合。
教案首页【教学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以及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熟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
【教学重点】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
【教学难点】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讨论式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授课内容】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只有活的机体、活的器官、活的细胞才具有功能。
所以,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有生命的物体)。
二、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功能,就是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如呼吸、消化、循环等的产生原理、发生条件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
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都是正常功能发生改变的结果。
只有掌握了正常的,才能区分和鉴别异常的。
所以,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三、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科学实验是创立和发展生理学的源泉。
但它真正成为实验性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
17世纪初英国的William Harvey在研究古典医学著作时,发现先辈们对于心脏及血液运动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
于是用动物活体实验的方法,对青蛙、兔、羊、狗等八十余种动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1628年发表了论著《心与血液的运动》(DeMotuCordis),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揭开了现代生理学的序幕。
恩格斯对Harvey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Harvey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以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亚微结构的功能和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浅析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摘要】现代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增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未来,希望生理学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实践和体验,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有效提高生理学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方法,结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生理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生理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生理学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生理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通过探讨解决方法,可以找到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