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艺】模具价格估算办法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6
模具价格计算1. 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 = 材料费 + 设计费 + 加工费与利润 + 增值税 + 试模费 + 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 : 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 15%-30%;加工费与利润 :30%-50%;设计费 : 模具总费用的 10%-15%;试模 : 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 3% 以内 , 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 5% 以内 ;包装运输费 : 可按实际计算或按 3% 计 ;增值税 :17%2. 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 =(6~10)* 材料费锻模 , 塑料模 =6* 材料费压铸模 =10* 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 、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 、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 、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 1.5~3 : 1 ,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 1 : 1 。
4 、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 10% 。
5 、税6 、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 10% 。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 = 模具价格 = 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 10-30% 提出第一次报价。
模具价格计算法1.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2.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报价计算方法模具报价是模具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报价方法可以确保模具生产的成本和利润的合理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
一、成本计算法成本计算法是模具报价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模具材料、加工工艺、人工费用和其他开支等成本进行详细计算,最终确定模具的报价。
1.材料成本材料成本是模具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在模具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所需模具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塑料模具、铝合金模具、钢模等。
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其价格、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等因素。
2.加工工艺成本加工工艺成本包括模具的加工工艺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
在进行模具加工时,需考虑螺纹加工、切割、车削等工艺的费用。
同时,还需要根据模具的复杂程度和生产周期来确定相应的加工费用。
3.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是模具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成本之一、人工费用包括设计师、技术工人等各个环节的工资和社保等。
不同岗位和工种的工资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计算和安排。
4.其他开支除了上述成本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开支如设备维修费用、水电费、办公费用等。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将各项成本汇总计算得出模具的总成本,再根据企业的盈利要求和市场行情,确定模具的最终报价。
二、经验指导价计算法除了成本计算法,企业还可以根据模具生产经验和市场行情来进行报价。
通过参考同类模具的报价、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结合企业的资源和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模具报价。
三、市场调研定价法市场调研定价法是指通过调研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了解竞争对手情况等,来进行模具报价。
通过掌握市场行情和了解客户需求,使得模具报价更加具有竞争力。
四、灵活因素计算法模具报价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灵活因素,如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模具设计的难易程度、模具的预计使用寿命等因素。
这些因素将对最终报价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选择成本计算法、经验指导价计算法、市场调研定价法等。
模具价格估算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模具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其设计和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模具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著。
模具工业的发展直接受模具市场发展的制约。
当前,模具市场的发展及成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怎样科学合理的计算模具成本,确切地对模具进行估价,以便真实地反映模具价值。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模具的计价多采用估算的方法。
模具价格应该既体现出制造者劳动付出的多少及质量优劣等综合情况,同时还要体现出模具的技术价值。
模具的生产成本中应该包括原材料费~设计费~燃料费和动力飞~供自己工资附加费~废品损失费~车间和企业的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工资附加费~设备厂房及其它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利息~运输费~销售费等),还有许多不可预见费等。
本套模具采用材料比价估算法进行估价。
一材料比价估算法的主要对象与相关说明1 材料比价法的主要对象在市场经济的状况下,材料价格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使得以材料价格为估算基础变得较为困难,因此设定的不变价格作为估算模具价格基础,就是在消除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的条件下,将工时费转化成与模具吨位有关的比例系数,估算出模具价格。
材料价格的差价放在最后并入,以消除不必要因素的影响,又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使用。
模具计价的基本公式用作估算模具价格时下角加z,即P z=M z1+M z2+M z3+D z+Q z+R z+T z其中,M z1=m z11+m z12+m z13+m z14。
本估算法只将Mz1中的m z11和m z12归入材料基点的计算。
为了消除市场材料价格浮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Mz1分解为M z1=M z1j+M z1c=∑(m z1i P zij)+∑(m z1i P zic)+m z13+m z14式中M z1j―――――模具主要材料(m z11和m z12)按设定价格计算的材料费;M z1c―――――模具主要材料(m z11和m z12)按市场价计算的材料费与按设定价格计算的材料费的差价;m z1i―――――模具主要材料重量;P zij―――――各模具主要材料(m z11和m z12)设定价P zic―――――各模具主要材料(m z11和m z12)市场价与设定价值间的差价。
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17%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模具价格计算1.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2.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价格计算法一、材料系数法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二、经验计算法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三、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四、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价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
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
模具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科学,合理,迅速地计算和评估模具的价格,是正确体现模具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这里介绍几种模具价格的估算方法.将为模具报价提供可靠基础,也可以为模具价格评估提供计算依据。
1. 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
2. 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
3.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5、国家征收的税;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4.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5.模具估价与报价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模具价格计算法!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模具价格计算1.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2.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表_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无论进行哪种冲压模具价格估算的报价,在报价之前都需要与进行开发评估,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开发评估:冲压模具的定位,预估产量,技术面是否可行。
其中还包括技术要求能否达到、品质能否确保、材料、外包件件是否有货源、设备是用原有的还是新购、目前公司的产能人力负荷是否足够等。
通过评估结果来决定这个开发案是否进行。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冲压模具价格如何估算,以及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以及冲压件价格是如何计算的。
冲压模具工程分析1,分析模具的冲压工艺2,计算零件的材料展开3,列出工步或工程4,计算出模面尺寸,冲裁力这些工作必须安排资深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来完成。
做完这四步以后的报价工作就简单了,就是本文接下来探讨的重点。
对模具了解不够,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是做不了工程分析的。
先要去系统地学习,了解模具结构和模具设计。
这要花费相当多精力,并且不是本文模具报价的讨论范围。
所有的模具报价,都应要有专业可靠的工程分析数据后才能进行计算。
有类似的产品模具制作经验的,参照做过的模具直接报价不在除外。
冲压模具报价计算方法一——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计算模具材料费,然后以模具材料费推算整套模具报价。
模具材料费指一套模具所有模板的材料费,包括冲头,镶件;但不包含标准件,其它零配件,下同。
为便于理解,下面计算模具材料费以一套模面尺寸(指下母模板尺寸,下同)为400W*1000L (单位mm,下同)的工程模和连续模为例说明:下母模板通常都按40mm厚计算(取中间值),材质用Cr12MoV国标机轧料,按28元/公斤计算。
1,下模板材料费计算:先计算下母模板重量:400*1000*40*0.0000079 得出理论重量=126.4KG 一块下模板的材料费=126.4KG*28元/KG=3540元2,计算出一整套模具的材料费:一套冲压模具的模板材料费,按一块下模板材料费的4倍计算。
这样可以大致得出,一套模面400W*1000L的模具材料费为:3540*4=14200元冲压模具结构复杂,模板数目会视情况有所不同,常见模板组成上模有: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固定板),止档板(脱料背板),脱料板5块;下模有:下母模板,下垫板,下模座3块,有时还有下夹板(下固定板),再加上垫脚及托板。
第一章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即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来实现的. 三.价值规律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构成:是商品价格的形成要素及其组合,亦称价格组成。
反映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物质耗费的补偿,以及新创造价值的分配,一般包括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四个部分。
2.生产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用的物质资料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主要包括材料费、动力消耗、工资及设备折旧费等3.税金和利润是劳动者为社会所提供的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税金是国家通过法令形式,以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在不同的环节中征收的费用,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国家财政积累的主要来源。
4.价格的作用:1)价格起着调节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2)价格是企业进行全面经济核算的有效工具。
3)价格可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5.价格的种类:按国家对价格的管理权划分为计划价格(固定价格、浮动价格)、非计划价格(协议价格、自由价格),按照物资的流通环节划分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6.产品价格的制约因素:1.产品成本:是定价的基础,也是决定和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价格=产品成本+利润+税金2.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就会下降,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会上涨,所以说商品的供求状况调节着市场价格的高低,驾驭着商品价格的起伏。
3.竞争关系:产品的供给会因竞争而相应地增减,并引起市场价格的下跌或上涨,而价格的起落又反过来决定着市场竞争的强度,从而影响供给的增加或减少。
第二章7.模具的加工方法:1)机械加工:是模具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
模具价格计算1.经验计算法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加工费与利润:30%-50%;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增值税:17%2.材料系数法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模具价格=(6~10)*材料费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压铸模=10*材料费模具报价估计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