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以杭州为例
- 格式:pptx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34
交通设计慢行交通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现有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和现场调查,我们发现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未能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
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慢行交通。
1. 引言慢行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轮椅等非机动交通方式。
它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健康状况等。
在现代城市,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为了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交通设计需要兼顾非机动交通需求。
2. 现状分析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有:2.1. 缺乏慢行交通设施在现有的道路网络中,慢行交通设施的覆盖率较低。
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在道路上存在安全隐患。
这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机动交通方式,从而加剧了交通拥堵。
2.2. 交通规划未充分考虑慢行交通需求现有的交通规划较少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道路宽度、车道数量等规划依据的主要是机动车的运行要求,而忽略了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的需求。
这造成了交通系统的不协调,使得慢行交通不便于进行。
2.3. 车辆与非机动交通冲突频发由于缺乏专门的慢行交通设施,车辆与非机动交通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
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导致了交通流动性的下降。
因此,建立车辆与非机动交通的分离是必要的。
3. 改进建议为了改善现有的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在道路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增加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布局。
这将为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3.2. 优化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应更全面地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包括在规划设计中增加步行街区、自行车优先道、交叉路口人行设施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慢行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6月一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生活品质之城——健康之城:因为慢行是一种交通方式,有助于鼓励非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健康城人文之城:展,从而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慢行还有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因为慢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丰富城市的公共生活,从而繁荣城市的市民文化;和谐之城:因为慢行是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满足城市各个阶层人士的需求,让无车一族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可爱与关怀;因为慢行是一种感知方式,有助于增加市民及游客对城市更深层次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杭州更细腻的美丽。
魅力之城:建立新型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理念,逐步建立一个适宜慢行的城市,对促进杭州市整体交通系统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二、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是杭州市区,重点研究杭州主城区范围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三、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框架三规划内容三、规划内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与策略选择;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构与整合;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近期行动计划。
一、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⒈城市建立慢行系统的趋势及理念——以行人、非机动车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POD、BOD)COD模式慢速交通意味着有活力的城市,提倡以行人、非机动车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POD模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在欧美国家大城市,在饱受机动化交通的困扰之后,人们出行开始向慢行回归,背后隐藏着生活理念绿色、自然、健康回归的思潮。
2.城市慢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2城市慢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非机动车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由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网、非机动车停车设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由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网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构成。
非机动车道路网由单独设置的非机动车专用路、城市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人非混行道路共同组成一个能保证非机动车连续交通的网络。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引言:慢行交通是指速度较慢的出行方式,用于城市短距离出行。
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加完善,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增加,慢行交通理念在城市交通中逐渐淡化,对于快行交通理念越加重视,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但在新时代发展下,人们的生活健康意识以及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低碳慢行交通逐渐受到了国民的重视,国家也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重新融入慢行交通理念,加强做好城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全面发展。
1.慢行交通理念内涵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1.1 慢行交通理念的内涵慢行交通主要是以步行交通或者以自行车等低速慢行交通为主,属于非机动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理念主要是鼓舞居民在出行时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公交、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减少汽车驾驶次数,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建设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想得到合理化,应当为城市慢行交通建设提供无障碍基础条件,为城市居民打造安装与适宜的出行环境[1]。
1.2 慢行交通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结合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当结合不同区域做好慢行密度分析工作,控制好行人空间,单个行人道路宽度应当控制在60cm-80cm 之间,双人行人道路宽度则需要达到100cm-150cm 之间,对于盲人出行需求或者弱势人群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宽度会进一步增加,确保慢行道路空间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在慢行交通理念的基础上,应当加强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需求,根据人群特征以及活动情况,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针对慢行道路交通空间积极做好基础器材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不同的优化角度做好设计管理,保障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质量得到提升。
2.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意义2.1 缓解出行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目前城市在发展中人口流动量与车流量逐渐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出现拥挤与堵塞的情况,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与人民出行的耗费时间。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摆脱汽车依赖……似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远不能止步于建立地铁、规划公交、加强交通管理。
那么,城市慢行交通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一、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形式城市慢行交通,依托人力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以速度较慢、创造活力、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城市慢行交通工具有人力自行车、步行等,新兴的则包括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
城市慢行交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城市慢行交通路网可以通过设计完善的步道与自行车道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慢行交通路网必须与公共交通路网、行人路网无缝连接,简单易懂的路牌系统与线条系统也必不可少。
其次,城市慢行交通的服务点和配套设施同样重要。
从单车共享到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城市慢行交通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非常重要。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城市当局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慢行交通规则和流程,确保沿途设施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包括慢行交通路网、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管理与协调、示范区。
首先,慢行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决定城市慢行交通的可达性。
它应该将城市的重要景点、商业区、学校、住宅区、运动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域覆盖,优先考虑城市热门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在其周边安排足够的停车位。
其次,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强大的基础。
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架、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运作。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概念,例如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路网规划和设计中,停车位应该考虑到人们停车时间和停放载重(例如共享幼儿车)。
因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者和规划者需要仔细地考虑到潜在用户的用车需求,添加适当的功能和服务,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慢行系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交通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慢行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一、什么是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指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慢行系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鼓励和保护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慢行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并且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慢行系统可以被纳入道路网络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地标建筑周围设置步行街,优先规划自行车道,以及对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交叉口设计,需要设立相应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公共交通与步行者之间的衔接也需要考虑,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步行路径。
另外,慢行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例如,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的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同时,还可以将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纳入慢行系统的范畴,提供美观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走体验。
三、慢行系统的优化慢行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慢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慢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实时监测人流、自行车流和公交车流的数据,可以对慢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在慢行系统的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既有的交通设施,来逐步实现慢行系统。
另外,需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慢行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慢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方式出行。
基于慢行交通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摘要:市政道路交通体系为新时代城市规划的重点,为提升城市道路建设质量,应注意公路设计的重要性,并及时更新设计方法及理念,确保城市公路设计可满足交通运行要求。
公路的设计优化应立足于城市未来规划,融入绿色环保、海绵城市等先进思想,使公路设计更为科学合理,为公路施工建设提供良好依据。
关键词:慢行交通理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引言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也能够有效规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骨架,其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建设的好坏,而要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需要明确城市道路设计中的要点,同时,对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慢行交通的性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土地面积越来越紧张,能源危机的出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慢行交通尤为重要。
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能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到补充的作用,推动城市更好地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结合其实际特点,提高慢行交通水平。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一种,是城市生活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缓解生活压力,使人们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营造环境必须遵循科学、人性化的原则,增加居民交流,推进购物、旅游等项目的发展,发挥城市最大的魅力。
2基于慢行交通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思路城市道路设计中,设计思路会对设计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因为设计思路不合理导致的。
从实践的角度,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做好道路尤其是交通干路的线性设计,以此来保证城市道路的通畅性和安全性;(2)应做好道路景观的优化设计,在满足道路绿化和美观需求的同时,避免遮挡驾驶人员视线的情况;(3)在城市交通干路设计中,如果必要性不强,建议尽可能减少道路交叉口,对交通干路进行渠化拓宽,保证道路通畅;(4)应做好城市道路空间设计工作,通过高架桥、地下道路、过街天桥等设计,进一步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5)在对一些长距离道路进行设计时,应采用相对舒缓的平曲线线形,以避免驾驶员在长直线驾驶中出现视觉疲劳问题,保障行车安全。
60建设科技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国内外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在过去几十年中,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汽车的普及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包括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
为了缓解或避免这些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以“公交优先,鼓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宗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许多城市的经验证明这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行之路。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从慢行交通系统的角度去研究今后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要点□ 杭州市规划局 顾志法 郭雪斌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市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倡导绿色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
近年来,杭州市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从“局部建设”向“系统建设”转变;建设模式从“粗放型建设”向“精细型转变”转变;建设重点从外围向中心区转变。
然而,这一系列道路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虽然为大量增长的机动车创造了相对良好的行驶空间,同时也改善了非机动车和人行空间,但对占据城市居民出行最大比例的慢行交杭州市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无节制地选择小汽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对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开始重视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慢行交通发展的研究。
开展《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是具有前瞻性的一项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建立新型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理念,逐步建立一个适宜慢行的城市,对促进杭州市整体交通系统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 杭州西湖建设科技61慢行交通篇通来说,其规划和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系统性不强。
2007年9月22日,杭州迎来了第一个无车日。
市政府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在公交周内,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带头乘坐公交、骑自行车和步行上下班,这意味着杭州市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无节制地选择小汽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对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开始重视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慢行交通发展的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在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还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进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首先,在设计慢行交通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具有便利的通行路径,并与其他交通系统(如公交和地铁)进行良好的衔接。
城市道路和步道的宽度应该适度,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此外,应合理规划和配置临近的交通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过街设施,以提供更方便的过马路方式。
其次,在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和布局。
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可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和拥堵情况。
信号灯应该根据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时,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通过道路。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可以考虑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监控和调节交通信号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
在设计布局时,应将交通设施与汽车交通区域有效分离,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对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区,如学校、商业区和居民区,可以设置限速、划定专用车道并加强交通巡逻力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除了上述设计和优化方面的考虑,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品质。
例如,引入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以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方式。
同时,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车,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换乘设施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实例分析城市慢行交通系统1 慢行交通的概念及特征1.1 慢行交通概念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慢行空间、慢行主体以及慢行行为这三个部分慢行交通系统涉及到市民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多个方面,除了承担部分市民交通责任外,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体闲、锻炼、娱乐等生活功能在城市道路中街道和人行道是市民进行慢行交通的主要地点,特别是人行道是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老人和孩子躲避车辆威胁发挥着作用。
1.2 慢行交通系統的主要特征1.2.1 尚未形成完整的慢行交通系统网络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汇中,往往非常重视机动车道的网络建设,对于慢行交通系统却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设计慢行专用路,在城市的主干道、街道支路和居民小区里没有形成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网络。
不能满足市民慢行交通的连续性需求。
另外,在很多的城市中用于慢行交通的道路很少,即使有规模也是非常小,仅仅是限定在商业小区、居民住宅区或公园周边等,缺乏一个市政建设的整体安排和统筹规划,所以,目前我国慢行交通系统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
1.2.2 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土地使用不相符慢行交通系统主要存在与社区公共空间、公园的周边绿地、商业区和城市主干道的人行道等,但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为市政公共设施和居民出行留有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却限定了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空间,使得城市慢行交通没有足够的发展土地并且各个慢行车道之间缺少连贯性,密度偏低,群众出行的选择性不大,这就限制了慢行交通系统本身优势的发挥。
1.2.3 慢行交通的服务设施不完善目前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不但受到空间的限制,而且在服务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这种服务上的不足有很多表现比如:现在有很多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既方便又能锻炼身体,但是城市道路中自行车道却很少,也没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地点,即使有也仅限于商场、学校周边,这显然不能满足市民的要求:另外,很多地方都缺少过街设施,不如天桥、过街横道等,不能保障市民慢行出行的需求:再者慢行道路的周边缺少必要的服务的设施,如垃圾桶、休息椅、地图、路标等服务设施,这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这些弊端使得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无法顺利进行2 乌鲁木齐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做法经验慢行交通系统既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它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绿色出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相关理念、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介绍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阐述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和实施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元素多样且复杂,每个元素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并共同服务于整个交通系统。
人行道是专为行人设置的通行空间,是慢行交通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要求连续、平整、安全,并配备必要的休息设施和过街设施。
非机动车道则是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提供的专用通道,其设计需考虑车辆的行驶特性和安全要求。
交通信号与标志是确保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
包括红绿灯、斑马线、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等,这些信号和标志的设置要合理、醒目,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交通信息。
停车设施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方便使用、管理,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慢行交通系统不仅仅是通行的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绿化和休闲设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绿化能够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休闲设施则能为行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慢行交通系统中还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坡道、电梯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方便地通行。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与标志、停车设施、绿化与休闲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多个方面。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慢行系统是指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一种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机动车为中心,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慢行系统规划则以人为本,强调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景观设施,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步行和骑行也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社交互动。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缓慢的交通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环境,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二、慢行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慢行系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其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网络。
慢行系统应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出行。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城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和空间特点,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再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步行和骑行是相对较为脆弱的交通方式,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人行道隔离设施等,确保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摘要:慢行交通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
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理念,提出了适合杭州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并简述其战略目标及主要规划内容。
从与慢行交通相关的道路因素、街道空间因素、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等4方面有选择性地介绍部分规划设计指引内容。
最后,总结本次规划特点,即运用“分区分类”手段、引入“规划设计指引”概念,以及提出河道慢行系统规划。
Abstract :Non-motorized traveling embraces ideas of equity and harmony,human-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today when looms a tight energy supply plus a worsening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large cities,and planning a non-motorized traffic system with high quality could guide the traveling public to come up wit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y might travel daily.In light of idea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ped and bike syste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ped and bike system plan-ning in line with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City,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target and main planning contents,and further introduces a guidance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oad conditions,street space,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of pedes-trian and bicycling.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i.e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zoning and classific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finition "guidance of planning and design",and planning of pedestrian and bicycling along river.关键词:交通规划;慢行交通系统;步行单元;非机动车廊道Keywords :transportation planning;ped and bike system;walkingunit;non-motorized corridors中图分类号:U412.37+9文献标识码:A0引言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过去几十年中,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城市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城市慢行体系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的出行质量,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慢行体系规划方案旨在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通行环境,同时,也为环保和低碳出行提供了可能性。
下面就为大家提出一份慢行体系规划方案。
一、市中心区域的改造与提升。
市中心区域是城市的核心,也是人流量较大的地区。
因此,慢行体系规划方案首先应从市中心区域入手,改造与提升城市中心步行街及周边地区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公共空间。
主要措施如下:1. 提高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市中心区域的人流量比较大,需要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宽敞的通行空间,以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完善交通设施:增设和改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斑马线等交通设施,便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提高交通安全性。
3. 增加休息区和绿化带: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休息、休闲的场所,同时提升城市的观赏性和生态环境。
二、社区与城市的连接。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内的交通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质量。
因此,慢行体系规划方案还应注重社区与城市的连接。
主要措施如下:1. 完善社区内的步行系统:在社区内建设完善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方便居民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提高出行效率。
2. 建设社区公园和休闲场所: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方便居民在社区内进行活动,减少对外出的需求。
3. 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接驳:建设便捷的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接驳点,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使用。
三、慢行体系与交通网络的整合。
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应与城市交通网络有机整合,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秩序和效率。
主要措施如下:1. 增加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性:通过增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通行环境。
2. 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在城市道路上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为非机动车提供独立通行的通道,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性和效率。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慢行系统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通过改善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居民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和减少交通拥堵,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自行车设施、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通过系统设计和实施,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
同时,慢行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慢行系统工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慢行系统工程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建筑布局,合理划分交通区域和保留绿地等措施,可以营造出更加适宜步行和骑行的城市环境。
例如,建立起城市中心步行区,限制汽车进入,增加行人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更多的休息点和景观设施,让市民在街头漫步时有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规划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使公交车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需要,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促进环保出行。
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是慢行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慢行系统工程的目标,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括增加公交线路密度、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站点设施等措施,使市民更容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此外,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要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提高公交车辆的环保性能。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行人和自行车设施行人和自行车设施是慢行系统工程的重点建设对象。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行人步道和自行车道,增加行人过街通道、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可以更好地保障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促进他们选择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
同时,通过设置步行和骑行的便利设施,也可以提高市民对于慢行系统的接受度,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四、交通管理手段交通管理手段是慢行系统工程的补充和保障。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促进慢行出行方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