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分辨本领的研究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138.01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4.11 衍射光栅的特性与光波波长的测量衍射光栅由大量等宽、等间距、平行排列的狭缝构成。
实际使用的光栅可以用刻划、复制或全息照相的方法制作。
衍射光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用透射光工作的透射光栅和用反射光工作的反射光栅。
本实验使用的是透射光栅。
根据多缝衍射的原理,复色光通过衍射光栅后会形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称为光栅光谱,所以光栅和棱镜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光学元件。
在精确测量波长和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中普遍使用的单色仪、摄谱仪就常用衍射光栅构成色散系统。
本实验要求:理解光栅衍射的原理,研究衍射光栅的特性;掌握用衍射光栅精确测量波长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分光计的调节、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光栅常数和光栅方程图4.11—1 衍射光栅衍射光栅由数目极多,平行排列且宽度、间距都相等的狭缝构成,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栅每毫米缝数可达几百到上千条。
设缝宽为a,相邻狭缝间不透光部分的宽度为b,则缝间距d = a + b就称为光栅常数(图4.11—1),这是光栅的重要参数。
根据夫琅和费衍射理论,波长 的平行光束垂直投射到光栅平面上时,光波将在每条狭缝处发生衍射,各缝的衍射光在叠加处又会产生干涉,干涉结果决定于光程差。
因为光栅各狭缝间距相等,所以相邻狭缝沿θ方向衍射光束的光程差都是 d sinθ(图4.11—1)。
θ是衍射光束与光栅法线的夹角,称为衍射角。
在光栅后面置一会聚透镜,使透镜光轴平行于光栅法线(图4.11—2),透镜将会使图4.11—2所示平面上衍射角为θ的光都会聚在焦平面上的P点,由多光束干涉原理,在θ满足下式时将产生干涉主极大,户点为亮点:),2,1,0(s i n ±±==k k d λθ (4.11—1)式中k 是级数,d 是光栅常数。
(1)式称为光栅方程,是衍射光栅的基本公式。
由(1)式可知,θ=0对应中央主极大,P 0点为亮点。
中央主极大两边对称排列着±1级、±2级……主极大。
光栅分辨本领的研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计的结构,训练分光计的调整技术和技巧,学习分光计测量角度的方法2、了解光栅分辨本领3、熟悉用分光计测定某光栅分辨本领二、实验仪器分光计、双反平面镜、平面透射光栅和汞灯三、实验原理理想情况下光栅的色分辨本领为:R=kN 。
即光栅的色分辨本领随光谱的级次的增加而增大。
而光栅衍射中第k 级主极大的角半宽度为:Nd θλθcos =∆若以瑞利判据作为分辨的标准,主最大的半角θδθ∆=就是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那么对应θδθ∆=的两谱线的波长差kN λλ=∆,即光栅所能分辨的最靠近的两个光谱线的波长差代替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由色散率公式θλθcos 1k d d d ⋅=波长相差Dl 的条纹角间距λθθ∆⋅=∆cos 1k d 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kNλλ=∆定义色分辨本领kN =∆≡λλ若将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光栅衍射明纹的条件是衍射角φ必须满足光栅方程......210k k sin b a k ±±==+,,其中)(λθ式中a+b 称为光栅常数,a+b=1/N ,N 为每毫米上狭缝数目,λ为入射光波长,k 为谱线级数,k θ为k 级谱线对应的衍射角。
若已知λ,并测出衍射角k θ,即可求得N 。
四、实验内容1、调节分光计(1)调节分光计,使望远镜对准无穷远,望远镜轴线与分光计中心轴线相垂直,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
调节方法见光学实验常用仪器部分。
狭缝宽度调至约1毫米。
(2)安置光栅,要求入射光垂直照射光栅表面,平行光管狭缝与光栅刻痕相平行。
(3)调节光栅使其刻痕与转轴平行。
注意观察叉丝交点是否在各条谱线中央,如果不是,可调节螺丝予以改正,调好后,再回头检查光栅平面是否仍保持和转轴平行。
如有了改变,就要反复多次,直到两个要求都满足为止。
2、用透射光栅测光栅常数:测波长λ=546.1nm 的绿色谱线的12±±,级之间的夹角1222θθ,,求出平均值,代入公式求出N 。
光栅分辨本领的研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计的结构,训练分光计的调整技术和技巧,学习分光计测量角度的方法2、了解光栅分辨本领3、熟悉用分光计测定某光栅分辨本领二、实验仪器分光计、双反平面镜、平面透射光栅和汞灯三、实验原理理想情况下光栅的色分辨本领为:R=kN 。
即光栅的色分辨本领随光谱的级次的增加而增大。
而光栅衍射中第k 级主极大的角半宽度为:Nd θλθcos =∆若以瑞利判据作为分辨的标准,主最大的半角θδθ∆=就是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那么对应θδθ∆=的两谱线的波长差kNλλ=∆,即光栅所能分辨的最靠近的两个光谱线的波长差代替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由色散率公式θλθcos 1kd d d ⋅=波长相差Dl 的条纹角间距λθθ∆⋅=∆cos 1kd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kNλλ=∆定义色分辨本领 kN =∆≡λλ若将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光栅衍射明纹的条件是衍射角φ必须满足光栅方程 ......210k k sin b a k ±±==+,,其中)(λθ式中a+b 称为光栅常数,a+b=1/N ,N 为每毫米上狭缝数目,λ为入射光波长,k 为谱线级数,k θ为k 级谱线对应的衍射角。
若已知λ ,并测出衍射角k θ,即可求得N 。
四、实验内容1、调节分光计(1)调节分光计,使望远镜对准无穷远,望远镜轴线与分光计中心轴线相垂直,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
调节方法见光学实验常用仪器部分。
狭缝宽度调至约1毫米。
(2)安置光栅,要求入射光垂直照射光栅表面,平行光管狭缝与光栅刻痕相平行。
(3)调节光栅使其刻痕与转轴平行。
注意观察叉丝交点是否在各条谱线中央,如果不是,可调节螺丝予以改正,调好后,再回头检查光栅平面是否仍保持和转轴平行。
如有了改变,就要反复多次,直到两个要求都满足为止。
2、用透射光栅测光栅常数:测波长λ=546.1nm 的绿色谱线的 12±±,级之间的夹角1222θθ,,求出平均值,代入公式求出N 。
4.10光栅的衍射【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2)学习利用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及光栅常数的原理和方法;(3)加深理解光栅衍射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实验原理】衍射光栅简称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的一种光学元件。
它实际上是一组数目极多、平行等距、紧密排列的等宽狭缝,通常分为透射光栅和平面反射光栅。
透射光栅是用金刚石刻刀在平面玻璃上刻许多平行线制成的,被刻划的线是光栅中不透光的间隙。
而平面反射光栅则是在磨光的硬质合金上刻许多平行线。
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的光栅是由上述原刻光栅复制而成的,一般每毫米约250~600条线。
由于光栅衍射条纹狭窄细锐,分辨本领比棱镜高,所以常用光栅作摄谱仪、单色仪等光学仪器的分光元件,用来测定谱线波长、研究光谱的结构和强度等。
另外,光栅还应用于光学计量、光通信及信息处理。
1(测定光栅常数和光波波长光栅上的刻痕起着不透光的作用,当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时,各狭缝的光线因衍射而向各方向传播,经透镜会聚相iC B 互产生干涉,并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明暗条纹。
A G如图1所示,设光栅常数d=AB的光栅G,有一束平行光与, 光栅的法线成i角的方向,入射到光栅上产生衍射。
从B点作BC垂直于入射光CA,再作BD垂直于衍射光AD,AD与光栅法线所成的夹角为,。
如果在这方向上由于光振动的加强而在F处产生了一个明条纹,其光程差CA+AD必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 F图1 光栅的衍射 dimsinsin,,,, (1) ,,式中,,为入射光的波长。
当入射光和衍射光都在光栅法线同侧时,(1)式括号内取正号,在光栅法线两侧时,(1)式括号内取负号。
如果入射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即i=0,则(1)式变成:dmsin,,, (2) m这里,m=0,?1,?2,?3,…,m为衍射级次,,第m级谱线的衍射角。
m平行光望远镜物镜黄黄绿绿紫紫中央明纹图3 光栅衍射光谱图2衍射光谱的偏向角示意图光栅G在小平台上的位置2(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光波波长如图2所示,波长为的光束入射在光栅G上,入射角为i,若与入射线同在光栅 ,法线n一侧的m级衍射光的衍射角为沪,则由式(1)可知dimsinsin,,,, (3) ,,若以?表示入射光与第m级衍射光的夹角,称为偏向角,,,,,i (4),,i显然,?随入射角i而变,不难证明时?为一极小值,记作,,称为最小偏向角。
用光栅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实验目的】(1)学习调节和使用分光仪观察光栅衍射现象。
(2)学习利用光栅衍射测量光波波长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角色散与分辨本领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JJY分光仪(1’)、光栅、平行平面反射镜、汞灯等。
实验原理(限400字以内)1、光栅方程主极大的级数限制:2、光栅色散本领与分辨本领光栅的分光原理:波长越长,衍射角越大。
色散现象:入射光是复合光,不同的波长被分开,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成为一组彩色条纹,就是光谱。
K级次的角色散率:光栅的分辨本领定义为刚好能分辨开的两条单色谱线的波长差与这两种波长的平均值之比:实验步骤光栅方程是在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的条件下得出的,因此要按此要求调节仪器:1)按实验4.14【实验装置】部分的“1.分光仪的构造”和“2.分光仪的调节”内容调节好分光仪。
2)调节光栅平面使之与平行光管光轴垂直:调B2或B3十字水平线。
3)调节光栅使其透光狭条与仪器主轴平行:调B1使谱线高度一致。
4)用汞灯照亮平行光管的狭缝,设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转动望远镜定性观察谱线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然后改变平行光在光栅上的入射角度,转动望远镜定性观察谱线的分布的变化。
5)测量肉眼可以很清楚看到的汞灯蓝色、绿色、黄色I、黄色II四条谱线。
使望远镜对准中央亮线,向左转动,对观察到的每一条汞光谱线,使谱线中央与分划板的垂直线重合,将望远镜此时的角位置记录到表5.8-1到5.8-4中。
同样的,向右转动,将望远镜此时的角位置记录到表5.8-1到5.8-4中。
读数:【分析讨论】讨论光栅的作用、汞光谱线的分布规律与特征、平行光入射角度对谱线分布的影响等,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答:1、光栅主要有四个基本性质:色散、分束、偏振和相位匹配,光栅的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基于这四种特性。
光栅的色散是指光栅能够将相同入射条件下的不同波长的光衍射到不同的方向,它使得光栅取代棱镜成为光谱仪器中的核心元件;光栅的分束特性是指光栅能够将一束入射单色光分成多束出射光的本领;光栅的相位匹配性质是指光栅具有的将两个传播常数不同的波祸合起来的本领。
实验名称: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加深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
3.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栅常数。
实验仪器:分光镜,平面透射光栅,低压汞灯(连镇流器)实验原理:光栅是由一组数目很多的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或刻痕)构成的,是单缝的组合体,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原制光栅是用金刚石刻刀在精制的平面光学玻璃上平行刻划而成。
光栅上的刻痕起着不透光的作用,两刻痕之间相当于透光狭缝。
原制光栅价格昂贵,常用的是复制光栅和全息光栅。
图1中的为刻痕的宽度, 为狭缝间宽度, 为相邻两狭缝上相应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光栅常数。
它是光栅基本常数之一。
光栅常数的倒数为光栅密度,即光栅的单位长度上的条纹数,如某光栅密度为1000条/毫米,即每毫米上刻有1000条刻痕。
图1光栅片示意图图2光线斜入射时衍射光路图3光栅衍射光谱示意图图4载物台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平面时,根据夫琅和费衍射理论,在各狭缝处将发生衍射,所有衍射之间又发生干涉,而这种干涉条纹是定域在无穷远处,为此在光栅后要加一个会聚透镜,在用分光计观察光栅衍射条纹时,望远镜的物镜起着会聚透镜的作用,相邻两缝对应的光程差为(1)出现明纹时需满足条件(2)(2)式称为光栅方程,其中:为单色光波长;k为明纹级数。
由(2)式光栅方程,若波长已知,并能测出波长谱线对应的衍射角,则可以求出光栅常数d 。
在=0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中央极强,称为零级谱线,其它谱线,则对称地分布在零级谱线的两侧,如图3所示。
如果光源中包含几种不同波长,则同一级谱线中对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衍射角,从而在不同的位置上形成谱线,称为光栅谱线。
对于低压汞灯,它的每一级光谱中有4条谱线:紫色1=435.8nm;绿色2=546.1nm;黄色两条3=577.0nm和4=579.1nm。
衍射光栅的基本特性可用分辨本领和色散率来表征。
角色散率D(简称色散率)是两条谱线偏向角之差Δ 两者波长之差Δ 之比:(3)对光栅方程微分可有(4)由(4)式可知,光栅光谱具有如下特点:光栅常数d越小,色散率越大;高级数的光谱比低级数的光谱有较大的色散率;衍射角很小时,色散率D可看成常数,此时,Δ 与Δ 成正比,故光栅光谱称为匀排光谱。
实验四分光计测光栅常数实验光栅是在一块透明板上刻有大量平行刻痕的光学元件,在每条刻痕处,光会向各个方向散射,光只能从刻痕间狭缝中通过。
因此,可以把光栅看成一组数目很多、排列紧密、均匀而又平行的狭缝,这种根据多缝衍射原理制成的衍射光栅,能产生间距较宽的匀排光谱,从而将复色光分解成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可广泛应用于物质光谱分析、计量、光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
光栅产生的谱线亮度虽比棱镜光谱要小,但谱线间距较宽,因此,它的分辨本领比棱镜高。
一、实验目的:1、熟悉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2、观察光线通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
3、掌握用光栅测量光波长及光栅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TTY—01型分光计,待测波长的光源,光栅。
三、实验原理:光栅在结构上有平面光栅,阶梯光栅和凹面光栅等几种、同时又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本实验选用透射式平面刻痕光栅。
透射式平面刻痕光栅是在光学玻璃片上刻划大量互相平行,宽度和间距相等的刻痕制成的。
当光照射在光栅面上时,刻痕处由于散射不易透光,光线只能在刻痕间的狭缝中通过。
因此,光栅实际上是一排密集均匀而又平行的狭缝。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则透过各狭缝的光线因衍射将向各个方向传播,经透镜会聚后相互干涉,并在透镜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被相当宽的暗区隔开的间距不同的明条纹。
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或:λφk d k ±=sin ( 2.1.0=k ) (1) 式中:d=)(b a +称为光栅常数,λ为入射光波长,k 为明条纹(光谱线)级数,φk 为K 级明条纹的衍射角。
如果入射光不是单色光,则由式(1)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φk 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
而在中央k=0,φk=0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组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分布着k=1、2……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
光栅分辨本领的研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计的结构,训练分光计的调整技术和技巧,学习分光计测量角度的方法
2、了解光栅分辨本领
3、熟悉用分光计测定某光栅分辨本领
二、实验仪器
分光计、双反平面镜、平面透射光栅和汞灯
三、实验原理
理想情况下光栅的色分辨本领为:R=kN 。
即光栅的色分辨本领随光谱的级次的增加而增大。
而光栅衍射中第k 级主极大的角半宽度为:N
d θλ
θcos =∆若以瑞利判据作为分辨的标准,主最大的半角θδθ∆=就是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那么对应θδθ∆=的两谱线的波长差kN λ
λ=∆,即
光栅所能分辨的最靠近的两个光谱线的波长差代替光栅的最小分辨角。
由色散率公式θ
λθ
cos 1k d d d ⋅=波长相差Dl 的条纹角间距λθθ∆⋅=
∆cos 1k d 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kN
λ
λ=∆
定义色分辨本领kN =∆≡λ
λ若将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光栅衍射明纹的条件是衍射角φ必须满足光栅方程......210k k sin b a k ±±==+,,其中)(λθ式中a+b 称为光栅常数,a+b=1/N ,N 为每毫米上狭缝数目,λ为入射光波长,k 为谱线级数,k θ为k 级谱线对应的衍射角。
若已知λ,并测出衍射角k θ,即可求得N 。
四、实验内容
1、调节分光计
(1)调节分光计,使望远镜对准无穷远,望远镜轴线与分光计中心轴线相垂直,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
调节方法见光学实验常用仪器部分。
狭缝宽度调至约1毫米。
(2)安置光栅,要求入射光垂直照射光栅表面,平行光管狭缝与光栅刻痕相平行。
(3)调节光栅使其刻痕与转轴平行。
注意观察叉丝交点是否在各条谱线中央,如果不是,可调节螺丝予以改正,调好后,再回头检查光栅平面是否仍保持和转轴平行。
如有了改变,就要反复多次,直到两个要求都满足为止。
2、用透射光栅测光栅常数:
测波长λ=546.1nm 的绿色谱线的12±±,级之间的夹角1222θθ,,求出平均值,代入公式求出N 。
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
测量次
数
绿色光谱线角坐标衍射角111114L L R R θθθθϕ+-+--+-=衍射角平均值1
ϕK=-1K=+11L θ-1R θ-1L θ-1R θ+1
2
31
s i n d λϕ==五、数据处理
1.求出各谱线的1ϕ及平均值。
11111L L R R
θθθθϕ+-+--+-=2、以汞灯绿谱线的波长(见附表)为已知,将所测绿谱线的衍射角1ϕ代入1
s i n d λϕ==式,其中,求出光栅常数及N 。
3、将N 带入公式kN 得出光栅的色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