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化结构

名词化结构

名词化结构
名词化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General Use of

Nominalization

Nominalization

In linguistics, nominalization is the use of a verb or an adjective as a noun, with or without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o that the word can now act as the head of a noun phrase. 名词化指的是把动词、形容词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加缀、转化等转换成名词的语法过程。

名词化转换形式

1) 用名词替代动词

例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and solves it. 在科技英语中则通常说:The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offers a solution.

例2. You can rectify this fault if you insert a slash. 插入一条斜线便可以纠正错误。

在科技英语中则通常说: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slash. 在这组例子中,名词化发生在两个地方,rectify-rectification, insert-insertion, 经过名词化处理后,含有两个诸位结构的复合句变成了只含一个主谓结构的简单句,从而使句子的结构更加精炼,也由于使用抽象名词替代原来的人称代词做主语而使句子的语体更加正式。

2) 用名词替代形容词例3. It is doubtful how accurate the results are. 结果的正确性值得怀疑。也可以表示为:The accuracy of these results is doubtful. 3) 用名词替代句子例4. If the experiment is done by this method, there will be some loss of equipment. 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设备会有一些损失。可以表示为:The doing of the experiment by this method will entail some loss of equipment.

使用名词化结构的动因

1) 名词与动词相比较,名词更具有静态性,不像动词那样生动具体和活跃。假如简单地述说一个事实或概念,仅指出动作和技术的特点,不需要动词那样生动具体,可用动作名词来替代动词。科研技术人员关心事物的现象、事实、特点,特别是抽象化的逻辑思维,因而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尤其符合科研技术人员表达的需要。比如:

例 5. The rate of evaporation of a liquid depends enormously by on temperature. The dependence of the rate of evaporation of a liquid on temperature is enormous. 液体的蒸发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温度。

2 ) 无人称性( impersonality)

为了客观地表达事物的本质,科技英语可带主观性,这可以避免使用人称代词作主语,称之为无人称论述( impersonal statement )。实现无人称性的一个手段是使用被动语态从而避免使用“I”等人称代词,其另一个手段是使用名词词组。例如:

例6. We can normally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by using a thermo-couple. 通常可用热点偶调节温度。Reg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an normally be eff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thermo-couple.

另外,用名词替代动词也可避免了与动词相关的人称和时态。

例7. While it is being compacted, considerable lateral pressure is exerted by the concrete.

在压实过程中,混凝土加上了相当的侧压力。Considerable lateral pressure is exerted by the concrete during compaction.

3 ) 前置性( fronting) 。

主语在英语中所处的位置很重要。科技英语把较多的信息置于句首,这是一种语体特征。

例8. Hypersonic speeds are quite commonly attained now. 现在达到超音速相当普遍。The attainment of hypersonic speeds is now quite common.

4 ) 文章简洁明了。

名词词组替代从属语句,这样做使文章更为精练。

例9. If the thickness of the lagging is increased, it will reduce the heat losses. 增加隔热厚度会减低损耗。An increase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lagging will reduce the heat losses.

名词化结构分类(根据修饰词不同)

1) 单纯名词化结构(名词迭加型)

单纯名词化结构指由一个或多个名词修饰一个中心名词构成的名词化结构,属于名词连用的情况,即在中心名词之前用一个或多个名词,它们皆是中心词的前置修辞。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净水系统

laser noise amplitude modulation 激光噪音调幅

heat treatment process 热处理过程

illumination intensity determination 照明强度测定

computer programming teaching device manual 计算机编程教学仪器指南

force fit: a fit by means of applying force, 即借外力压人的一种配合,简称压人配合

depth gage 测量深度的规或尺;深度规或尺

汉译中,名词迭加型一般采用顺译法。

2) 复合名词化结构(名词化名词性词组)

复合名词化结构由一个中心名词和形容词、名词、副词、分词及介词短语等多个前置或后置修饰语构成。修饰词相对于中心名词的位置关系是汉英名词性词组在构造上最明显的差别。汉语修饰都是前置式的,扩展必须用RL (从右至左)顺序。英语的修饰语有些前置,有些后置,扩展主要有LR (由左往右)语序。多个汉语修饰位次关系一般是:紧靠中心名词的是表示类别、性质的名词、形容词,其次是动词或动词词组,再是数量词或代词,离中心名词最远的是表示领属、时间、地点的名词和代词。而英语修饰语序可前可后,单个修饰语一般在前,词组、短语、从句在后。

英语修辞一般来说遵守以下原则:限定词-描绘性形容词-表示大小、新旧的形容词-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表示类别的形容词-表示类别的名词-中心名词。基本语序是:专有性-泛指性-名词;次要意义-重要意义-名词;程度弱-程度强-名词;大-小-名词。意思愈具体、物质性愈强,与中心名词的关系愈密切的就愈靠近中心名词。例如:acute bacterial peritonitis 急性细菌性腹膜炎

special strengthening filler material特殊的强化用的填料

low average stress values较低的平均应力值

a non-uniform temperature field 非均匀的温度场

a mechanically worked surface layer经过机械加工的表层

a precise differential air pressure meter一只精密的差动气压表

a reversing variable-displacement reciprocating pump 可反置的变容积往复式工作泵

3) 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化结构

这类名词化结构通常是由实义动词派生的名词搭配介词短语构成,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介词短语。一些行为名词与介词后面的宾语有时构成动宾关系,有时可构成逻辑的主谓关系。

Archimede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 阿基米德最先发现了固体排水的原理。句中的名词化结构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由displace的名词加上两个介词短语构成,用来补充说明the principle。一方面简化了同位语从句,另一方面强调displacement这一事实。

The building of these giant iron and steel works will greatly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句中的名词化结构The building of these giant iron and steel works由build的动名词加上介词短语构成,充当句子的主语,其逻辑结构为动宾结构。

名词化结构翻译

1. 将名词化结构译为动词。许多名词化结构是由实义动词派生的名词作为中心名词并搭配介词短语构成,在翻译时根据汉语习惯可以还原成动词来译。

All substances will permit the passage of some electric current, provided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is high enough. 名词passage在翻译时要译为动词“通过”。此句翻译为:只要有足够的电位差,电流便可通过任何物体。

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 句中名词化结构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应翻译为动词“发射和接收”。此句译为:电视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活动物体的图像。

2. 将名词化结构译为动宾关系。大多数复合名词性词组可以使用这种翻译方法。

As a small-scale illustration of the artificial modification of physical weather processes, take the frost prevention in an orchard. 句中名词化结构the artificial modification of physical weather processes中,physical weather processes是中心名词the artificial modification的修饰语,根据中文的特点,将这个名词化结构译为动宾结构“对天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此句译为:我们可举果园中防霜作为说明对天气的物理过程进行小尺度人工影响的例子。3. 将名词化结构译为独立的从句。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名词化结构较长而且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The slightly porous na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oxide film allows it to be colored with either organic or inorganic dyes. 氧化膜表面具有轻微的渗透性,因此可以用有机或无极燃料着色。This position was completely reversed by Haber’s development of the utilization of nitrogen from the air. 由于哈勃发明了利用空气中的氮气的方法,这种局面就完全改观了。

体系结构名词解释

1.1 解释下列术语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 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运行于在它之后(前)投入市场的计算机。 兼容机:由不同公司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的计算机。 模拟:用软件的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虚拟机)的指令系统。 仿真:用一台现有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的微程序去解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目标机)的指令系统。 并行性:计算机系统在同一时刻或者同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多种运算或操作。只要在时间上相互重叠,就存在并行性。它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两种含义。 时间重叠: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时间因素,让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资源重复: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资源共享: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 耦合度:反映多机系统中各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紧密程度和交互作用能力的强弱。 紧密耦合系统:又称直接耦合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的频带较高,一般是通过总线或高速开关互连,可以共享主存。 松散耦合系统:又称间接耦合系统,一般是通过通道或通信线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可以共享外存设备(磁盘、磁带等)。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文件或数据集一级上进行。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不同类型、至少担负不同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按照作业要求的顺序,利用时间重叠原理,依次对它们的多个任务进行加工,各自完成规定的功能动作。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同类型或至少担负同等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同时 处理同一作业中能并行执行的多个任务。 2.1 解释下列术语 堆栈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是 堆栈的机器。 累加器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 是累加器的机器。 通用寄存器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 单元是通用寄存器的机器。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中如何形成所要访问 的数据的地址。一般来说,寻址方式可以 指明指令中的操作数是一个常数、一个寄 存器操作数或者是一个存储器操作数。 数据表示:硬件结构能够识别、指令系统 可以直接调用的那些数据结构。 3.1解释下列术语 流水线:将一个重复的时序过程,分解成 为若干个子过程,而每一个子过程都可有 效地在其专用功能段上与其它子过程同时 执行。 单功能流水线:指流水线的各段之间的连 接固定不变、只能完成一种固定功能的流 水线。 多功能流水线:指各段可以进行不同的连 接,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的流水线。 静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只能按同一种功能的连接方 式工作的流水线。当流水线要切换到另一 种功能时,必须等前面的任务都流出流水 线之后,才能改变连接。 动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 同时执行多种功能的流水线。它允许在某 些段正在实现某种运算时,另一些段却在 实现另一种运算。 部件级流水线:把处理机中的部件进行分 段,再把这些部件分段相互连接而成。它 使得运算操作能够按流水方式进行。这种 流水线也称为运算操作流水线。 处理机级流水线:又称指令流水线。它是 把指令的执行过程按照流水方式进行处 理,即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解为若干 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在独立的功能部件 中执行。 处理机间流水线:又称为宏流水线。它是 把多个处理机串行连接起来,对同一数据 流进行处理,每个处理机完成整个任务中 的一部分。前一个处理机的输出结果存入 存储器中,作为后一个处理机的输入。 线性流水线:指各段串行连接、没有反馈 回路的流水线。数据通过流水线中的各段 时,每一个段最多只流过一次。 非线性流水线:指各段除了有串行的连接 外,还有反馈回路的流水线。 顺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完全相同。 乱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可以不同,允 许后进入流水线的任务先完成。这种流水 线又称为无序流水线、错序流水线、异步 流水线。 吞吐率:在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 务数量或输出结果的数量。 流水线的加速比:使用顺序处理方式处理 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与按流水处理方式处 理同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之比。 流水线的效率:即流水线设备的利用率, 它是指流水线中的设备实际使用时间与整 个运行时间的比值。 数据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 面,如果下述条件之一成立,则称指令j 与指令i数据相关: (1)指令j使用指令i产生的结果; (2)指令j与指令k数据相关,而指令k 又与指令i数据相关。 名相关:如果两条指令使用了相同的名, 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数据流动,则称这两 条指令存在名相关。 控制相关:是指由分支指令引起的相关。 它需要根据分支指令的执行结果来确定后 面该执行哪个分支上的指令。 反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面, 如果指令j所写的名与指令i所读的名相 同,则称指令i和j发生了反相关。 输出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 面,如果指令j和指令i所写的名相同,则 称指令i和j发生了输出相关。 换名技术:名相关的两条指令之间并没有 数据的传送,只是使用了相同的名。可以 把其中一条指令所使用的名换成别的,以 此来消除名相关。 结构冲突:因硬件资源满足不了指令重叠 执行的要求而发生的冲突。 数据冲突:当指令在流水线中重叠执行时, 因需要用到前面指令的执行结果而发生的 冲突。 控制冲突:流水线遇到分支指令或其它会 改变PC值的指令所引起的冲突。 定向:用来解决写后读冲突的。在发生写 后读相关的情况下,在计算结果尚未出来 之前,后面等待使用该结果的指令并不见 得是马上就要用该结果。如果能够将该计 算结果从其产生的地方直接送到其它指令 需要它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避免停顿。 写后读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用到指令i的计 算结果,而且在i将结果写入寄存器之前就 去读该寄存器,因而得到的是旧值。 读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的目的寄存器和 指令i的源操作数寄存器相同,而且j在i 读取该寄存器之前就先对它进行了写操 作,导致i读到的值是错误的。 写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和指令i的结果 单元(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相同,而且j 在i写入之前就先对该单元进行了写入操 作,从而导致写入顺序错误。这时在结果 单元中留下的是i写入的值,而不是j写入 的。 链接技术:具有先写后读相关的两条指令, 在不出现功能部件冲突和Vi冲突的情况 下,可以把功能部件链接起来进行流水处 理,以达到加快执行的目的。 分段开采:当向量的长度大于向量寄存器 的长度时,必须把长向量分成长度固定的 段,然后循环分段处理,每一次循环只处 理一个向量段。 半性能向量长度:向量处理机的性能为其 最大性能的一半时所需的向量长度。 向量长度临界值:向量流水方式的处理速 度优于标量串行方式的处理速度时所需的 向量长度的最小值。 4.1解释下列术语指令级并行:简称ILP。 是指指令之间存在的一种并行性,利用它, 计算机可以并行执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指 令。 指令调度:通过在编译时让编译器重新组 织指令顺序或通过硬件在执行时调整指令 顺序来消除冲突。 指令的动态调度:是指在保持数据流和异 常行为的情况下,通过硬件对指令执行顺 序进行重新安排,以提高流水线的利用率 且减少停顿现象。是由硬件在程序实际运 行时实施的。 指令的静态调度:是指依靠编译器对代码 进行静态调度,以减少相关和冲突。它不 是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而是在编译期间 进行代码调度和优化的。 保留站:在采用Tomasulo算法的MIPS处 理器浮点部件中,在运算部件的入口设置 的用来保存一条已经流出并等待到本功能 部件执行的指令(相关信息)。 CDB:公共数据总线。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是用硬件动态地进行 分支处理的方法。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分 支指令过去的表现来预测其将来的行为。 如果分支行为发生了变化,预测结果也跟 着改变。 BHT:分支历史表。用来记录相关分支指 令最近一次或几次的执行情况是成功还是 失败,并据此进行预测。 分支目标缓冲:是一种动态分支预测技术。 将执行过的成功分支指令的地址以及预测 的分支目标地址记录在一张硬件表中。在 每次取指令的同时,用该指令的地址与表 中所有项目的相应字段进行比较,以便尽 早知道分支是否成功,尽早知道分支目标 地址,达到减少分支开销的目的。 前瞻执行:解决控制相关的方法,它对分 支指令的结果进行猜测,然后按这个猜测 结果继续取指、流出和执行后续的指令。 只是指令执行的结果不是写回到寄存器或 存储器,而是放到一个称为ROB的缓冲器 中。等到相应的指令得到“确认”(即确实 是应该执行的)后,才将结果写入寄存器 或存储器。 ROB:ReOrder Buffer。前瞻执行缓冲器。 超标量: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它在每个 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不固定,依代码 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个上限。 超流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分时流出多条 指令。 超长指令字: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VLIW 处理机在每个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是 固定的,这些指令构成一条长指令或者一 个指令包,在这个指令包中,指令之间的 并行性是通过指令 显式地表示出来的。 循环展开:是一种增加指令间并行性最简 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循环展开若干遍 后,通过重命名和指令调度来开发更多的 并行性。 5.1解释下列术语 多级存储层次: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的存 储器,处在离CPU不同距离的层次上,各 存储器之间一般满足包容关系,即任何一 层存储器中的内容都是其下一层(离CPU 更远的一层)存储器中内容的子集。目标 是达到离CPU最近的存储器的速度,最远 的存储器的容量。 全相联映象: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被放置 到Cache中任意一个地方。 直接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只能被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个地方。 组相联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组中任何一个地方 (Cache分成若干组,每组由若干块构 成)。 替换算法:由于主存中的块比Cache中的 块多,所以当要从主存中调一个块到Cache 中时,会出现该块所映象到的一组(或一 个)Cache块已全部被占用的情况。这时, 需要被迫腾出其中的某一块,以接纳新调 入的块。 LRU:选择最近最少被访问的块作为被替 换的块。实际实现都是选择最久没有被访 问的块作为被替换的块。 写直达法:在执行写操作时,不仅把信息 写入Cache中相应的块,而且也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相应的块。 写回法:只把信息写入Cache中相应块, 该块只有被替换时,才被写回主存。 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先把所写单元所 在的块调入Cache,然后再进行写入。 不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直接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而不把相应的块调入Cache。 命中时间:访问Cache命中时所用的时间。 失效率:CPU访存时,在一级存储器中找 不到所需信息的概率。 失效开销:CPU向二级存储器发出访问请 求到把这个数据调入一级存储器所需的时 间。 强制性失效:当第一次访问一个块时,该 块不在Cache中,需要从下一级存储器中 调入Cache,这就是强制性失效。 容量失效:如果程序在执行时,所需要的 块不能全部调入Cache中,则当某些块被 替换后又 重新被访问,就会产生失效,这种失效就 称作容量失效。 冲突失效:在组相联或直接映象Cache中, 若太多的块映象到同一组(块)中,则会 出现该组中某个块被别的块替换(即使别 的组或块有空闲位置),然后又被重新访问 的情况。 2:1Cache经验规则:大小为N的直接映 象Cache的失效率约等于大小为N /2的两 路组相联Cache的实效率。 相联度:在组相联中,每组Cache中的块 数。 Victim Cache:位于Cache和存储器之间的 又一级Cache,容量小,采用全相联策略。 用于存放由于失效而被丢弃(替换)的那 些块。每当失效发生时,在访问下一级存 储器之前,先检查Victim Cache中是否含 有所需块。 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故 障或违反保护权限,就会发生异常。 非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 故障或违反保护权限,不发生异常。 非阻塞Cache:Cache在等待预取数据返回 时,还能继续提供指令和数据。 尽早重启动:在请求字没有到达时,CPU 处于等待状态。一旦请求字到达,就立即 发送给CPU,让等待的CPU尽早重启动, 继续执行。 请求字优先:调块时,首先向存储器请求 CPU所要的请求字。请求字一旦到达,就 立即送往CPU,让CPU继续执行,同时从 存储器调入该块的其余部分。 虚拟Cache:地址使用虚地址的Cache。 多体交叉存储器:具有多个存储体,各体 之间按字交叉的存储技术。 存储体冲突:多个请求要访问同一个体。 TLB:一个专用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近 期经常使用的页表项,其内容是页表部分 内容的一个副本。 6.1 解释以下术语 响应时间:从用户键入命令开始,到得到 结果所花的时间。 可靠性:指系统从某个初始参考点开始一 直连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它通常用平均无 故障时间来衡量。 可用性:指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在连续两 次正常服务间隔时间中所占的比率。 可信性:指服务的质量,即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合理地认为服务是可靠的。 通道:专门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 工作的专用处理机,能执行有限的一组输 入输出指令。 通道流量:指一个通道在数据传送期间, 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的数据量。 虚拟DMA:它允许DMA设备直接使用虚 拟地址,并在DMA传送的过程中由硬件 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异步I/O:允许进程在发出I/O请求后继续 执行,直到该进程真正访问这些数据而它 们又尚未就绪时,才被挂起。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注明:红色部分为重点) 1、建筑结构 保持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并行成内部空间的骨架。 2、设计基准期 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都需要一个时间参数。 3、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在规定条件下不需要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4、结构上的作用 是指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总和.作用效应:内力(N、M、Q、T)和变形(挠度、转角和裂缝等) 5、荷载 凡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属于直接作用,称为荷载,如恒载、活载。 6、荷载 凡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属于间接作用,如基础沉降、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焊接等。 7、结构抗力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8、结构可靠性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9、结构可靠度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10、荷载标准值 在结构使用期间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可变荷载标准值。 11、可变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组合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作用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时的作用值。 频遇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小部分的作用值。 准永久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半时的作用值。 12、立方体抗压强度 规定以边长为150mn的立方体在( 20土3 °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N/mm2)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用f表示cu 13、混凝土的变形 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荷载长期作用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 体积变形:由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变形。

结构化面试特点

结构化面试特点 结构化面试是当前面试实践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面试方法,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面试、竞争上岗等都把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我们认识的还有行为面试法,这些方法都很好的对应聘者考核。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1. 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结构化面试就是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试方式。结构化面试虽然也是通过考官与考生的谈话方式进行的,但从形式到内容,它都突出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以确保这种面试方法更为有效、客观、公平、科学。结构化面试的一项主要要求是对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测试相同的面试题目。 结构化面试的系统结构性主要表现在: (1)考官组成的结构化 即考官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由一定数量(一般为五名或七名)考官依据选人岗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以及年龄、性别以一定比例科学配置的,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2)测评要素的结构化 首先,测什么、用什么题目来测试要根据测试前所做的工作来分析确定,并按一定的顺序及不同分值比重进行结构设计。其次,还要在测评要素下面明确测评要点即观察要点。最后,测评要点下面是测试题目,每个测试题目都有出题思路或答题参考要点,供考官评分时参考。 (3)测评标准的结构化 它突出地表现在要素评分的权重系数有结构,每一测评要素内的评分等级有结构(一般在评分表中分优、良、中、差四级),考生最后的面试成绩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处理的(即去掉众多考官要素评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作为对考官评分科学性的估价以及对考官打分公正性的监督,还可以设标准分一项,看每一位考官打分与标准分的离散度。 (4)面试程序及时间安排的结构化 结构化面试是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如考官、考场的选择,监督机制与计分程序的设立等)进行的,一般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在30分钟左右。 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形式灵活等特点。从近年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 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 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 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 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 c f 表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 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 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向 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 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51预拱度:钢筋混凝土产生受弯构件考虑消除结构自重引起的变形,预先设置的反拱。

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的含义和特点

一、结构化面试的含义 要了解什么是结构化面试,还得先从它的产生谈起。在传统的人事选择面试中,由于考官对不同的应试者随意地提不同的问题,在面试前没有规范的设计,因此它的信度及效度一直受到怀疑。斯柯特(W D Scott)于1915年曾对销售人员的选拔面试进行过实证性研究,结果发现考官评分的一致性很低,预测效度也不理想。这一经典研究引发了后来众多类似的研究,结论虽不尽相同,但信度、效度不理想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面试的信度与效度一直是面试实践者与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当面试在同时进行的几种选拔方式(如笔试、个人履历等)的组合中占较大比重的场合,面试是否有较好的信度对于录用选择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在面试专家不断努力提高面试的准确性、有效性的背景下,发展了面试技术,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面试,结构化面试便是其中之一。 结构化面试的出现至今不过30多年,但它的优势已被多数面试专家与研究者所证实。 所谓结构化面试是指命题、实施结果评定等环节均按事先制定的标准化程序进行的面试,因而亦称标准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中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通过工作分析(亦称职工分析)得到某一职务相当具体的操作内容以及胜任该职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性向,从而得到适用于该职务的测评要素。 2 每一次面试之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该职务测评要素中最重要的、可测量的部分命题,且题目均事先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 对所有的应试者都提相同的一组问题。 4 考官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5 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定量表。 6 每个应试者的面试时间相同(一般为30~40分钟)。 根据结构化(标准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面试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类,一般传统的面试都属于非结构化面试。 二、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结构化面试虽然也是通过考官与考生的谈话方式进行的,但从形式到内容上,它都突出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以确保这种面试方法更为有效、客观、公平、科学。结构化面试的一项主要要求是对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应测试相同的面试题目。 结构化面试的系统结构性主要表现在: 1 考官的组成有结构 即考官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由5~9名考官依据选人岗位需要按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以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科技英语名词化结构翻译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Use of Nominalization Nominalization In linguistics, nominalization is the use of a verb or an adjective as a noun, with or without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o that the word can now act as the head of a noun phrase. 名词化指的是把动词、形容词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加缀、转化等转换成名词的语法过程。 名词化转换形式 1)用名词替代动词 例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and solves it. 在科技英语中则通常说:The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offers a solution. 例2. You can rectify this fault if you insert a slash. 插入一条斜线便可以纠正错误。 在科技英语中则通常说: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slash. 在这组例子中,名词化发生在两个地方,rectify-rectification, insert-insertion, 经过名词化处理后,含有两个诸位结构的复合句变成了只含一个主谓结构的简单句,从而使句子的结构更加精炼,也由于使用抽象名词替代原来的人称代词做主语而使句子的语体更加正式。 2) 用名词替代形容词 例3. It is doubtful how accurate the results are. 结果的正确性值得怀疑。也可以表示为:The accuracy of these results is doubtful. 3) 用名词替代句子 例4. If the experiment is done by this method, there will be some loss of equipment. 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设备会有一些损失。可以表示为: The doing of the experiment by this method will entail some loss of equipment.

结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 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可靠度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50年,这个基准期只是在计算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用的基准时间,并非指建筑结构的寿命;“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P↓f,p↓f=1-Ps,用以度量结构构件可靠度是用可靠指标β,它与失效概率p↓f的关系为p↓f=ψ(-β)。根据对正常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水平的校正结果,并考虑到长期的使用经验和经济后果后,《统一标准》给出构件强度的统-β值:对于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各种构件,延性破坏的,β=3.2;脆性破坏的,β=3.7。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因素主要有:荷载、荷载效应、材料强度、施工误差和抗力分析五种,这些因素一般都是随机的,因此,为了保证结构具有应有的可靠度,仅仅在设计上加以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管理,对材料和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和验收,保持正常的结构使用条件等都是结构可靠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照顾传统习惯和实用上的方便,结构设计时不直接按可靠指标β,而是根据两种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采用以荷载代表值、材料设计强度(设计强度等于标准强度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几何参数标准值以及各种分项系数表达的实用表达式进行设计。其中分项系数反映了以β为标志的结构可靠水平。

韩语动词名词化

1、两种体词形词尾的意义及其区别 1)单纯体词形词尾“?(?)”的意义“?(?)”使谓词或者以谓词为中心的词组、主谓结构的子句所表达的意思事物化、概念化、作句子的某一个成分。如:( g/ O9 C" ?: _0 H: R ?????????????????. 遵守国家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行动体词形词尾“?”的意义“?”与“?(?)”所表达的事物化、概念化的意义不同,它具有动作实现的过程这一意义外,还可表示该状态、性质的程度。如:2 Y! L& T! b4 D- ]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动作实现过程) ?????????????????. 希望你一定要好好读一读那本书。(过程) ??????????????????????./ p% H* L4 E7 s; p I. W 父母的恩情如天高,如海深。(表示性质的程度) ??????????????????. j) `7 @/ ^1 d9 _8 o$ u 我们希望他是个优秀的科学家。(表示这一事实的实现) 2、两种体词形词尾的用法及其区别两种体词形词尾使谓词体词化后,虽能与体词词尾(如格词尾)连用,但与体词相比,有较大的限制。其后续的谓语也有一定限制。8 P4 J# P5 p( g3 Q 1)“?(?)”的用法 (1)与主格词尾“?”或添意词尾“?”连用,作主语。可按表达的需要,选用相应的谓语,而最常用的谓语有:+ {0 X U8 F$ X$ _+ @ ①表示“确实无疑”的形容词。如:2 u) s0 o- J: R ???????????. 无疑崔光洙已经来了。 ????????????. 分明活儿已经干完了。6 ~" U3 `+ ]8 R6 i: A7 C* | ??????????. 他确实是英雄。$ t8 S. o) m/ V ②表示“好坏”、“有利不利”一类的形容词。如:; }' y. Y/ g" Z/ g ?????????????????????????. 不进行体育活动,整天坐着看书对健康有害。- r: W! ~* L2 s$ T$ |& p ?????????????????. 不按事实说话,欺骗别人,这是很坏的。! R c) X- _/ i3 s# J* S ?????????????. 他性格爽快,这很好。 ③表示“有无”“足不足”的形容词(或个别动词)。如: ????????????????????.3 I7 g, ]2 g/ m8 M$ \1 B( r 不作努力,怎么能期待好的结果呢。 ??????????. 准确无误地约定好吧。# H/ I0 d/ I$ v( M; }# i% d ???????????????. 我了解他的为人还不够。/ h2 b( e, k- R3 n! c+ b ④表示属于哪类性质的体词谓语(或个别的副词谓语)。如:

结构化面试特点及考场注意事项

结构化面试 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面试,一般都采用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定义 是由多个有代表性的考官组成一个考官小组,按规定的程序,对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始终如一地使用相同的考题进行提问,并按相同的追问原则进行追问;这些试题必须是与工作相关的;考生的行为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评定;面试的结果采用规范的统计方法记分;面试合格的考生按其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入考核。设计、试题、实施、评价、结果都是有结构的 2、结构化面试特征 结构化面谈,最典型的特征是设计《结构化面谈表》。它有两个基本类型:一类是分列式,《测评表》、《参考试题》、《测评标准》、《答案》等分别设计;另一类是复合式,把《测评表》、《参考试题》、《答案》、《测评标准》等设计在一起。 3、结构化面试的优点 结构化面谈有很多优点,如内容确定、形式固定、便于考官面谈时操作;面谈测评项目、参考话题、测评标准及实施程序等,都是事先经过科学分析确定的,能保证整个面试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对于有多个考生竞争的场合,这种面试更易做到公平、统一;更主要的是这种面试要点突出,形式规范,紧凑,高效,能更加简洁地实现目标。在比较重要的面试场合,如录用公务员,选拔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等,常采用结构化面谈。 决胜面试的五大因素 1、充分自信 即要让各位考官相信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在面试当中,考官也许会喜欢你,欣赏你,承认你的长处,但是不一定录取你。而你的目标不是要做到这些,而是要被录取。一般地,作为考官,预先制订好了一套理想人选的条件,然后再逐一检查应试者,看谁最合适,最能担任这种工作。他们挑选的并不一定是某一方面的天才或专家,而是各种条件的综合考察。 2、展现真诚 即你要让考官认为你有诚意做这份工作。即使你最适合这份工作,但是你对该机构没有诚意,或者对这份工作,或者在面试时没有表现出诚意,或者让主试者认为你没有诚意,不老实等等,这都不利于你的被录取。一般地说,去面试时,提前对这份工作作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如单位的基本状况,工作的性质,管理制度,领导职工关系,你与该单位

构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视倾角 :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真倾角 :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侧伏向与侧伏角 :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倾伏向与倾伏角 :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应力 :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差异应力 :σ1、σ3的差值 应力轨迹 :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改变量 线应变 :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 剪应变 :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应变。 剪裂角 :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共轭剪裂角 :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均匀应变 :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非均匀应变 :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应变椭球体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旋转变形 :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 非旋转变形 :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共轴递进变形 :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非共轴递进变形 :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增量应变 :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有限应变 :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 蠕变 :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为蠕变。 劈理 :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此生面状构造 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微劈石 :夹与劈理域之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透入性构造 :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叫透入性构造。 非透入性构造 :指仅仅产生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某个别区段的构造叫非透入性构造 连续劈理 :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以致只能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