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品种介绍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15
可可品种与起源在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阿兹特克王朝时,所发现的可可树是一种叫克里欧罗(Criollo)的品种,克里欧罗是一种十分娇贵的品种,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产下为数不多的豆荚,它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差,不利于移植。
克里奥罗①(criollo):也称为原生本地品种,这是产于委内瑞拉②的古老品种,在它纤细的豆荚之中,所孕育的芬芳纯白色豆子被称为“梦幻可可豆”,是极品巧克力的原料,口味芳香而不苦涩,颇为难得,也即使它成为世界一流巧克力公司的最爱。
但克里奥罗十分娇贵,栽种不易,容易遭受病虫害,且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差,不利于移植,因而产量稀少,占总产量的1-3%。
“这种可可树好比世界上所有可可树的祖先。
”——美国农业部生物学家戴维;库恩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将可可树引进到其他的热带殖民地时,可可农便开始转作另外一种叫”法拉斯特罗”(Forastero)的品种,这种品种的特性是强健多产,也比较适合移植。
佛拉斯特罗③(Forestero):也称为外来品种,此品种占国际产量的80%以上,口味较为焦香却有苦涩,因而不如其他品种,但由于不易罹病,生命强韧且多产,适合一般商业用途。
它风味不足,需要高温炒焙以增添其焦香味。
传18世纪初,加勒比海的一场灾难造就了可可的第三个品种特立尼达,这场不可考的灾难重创了千里达,摧毁岛上所有的克里欧罗可可树,此后另外一种混血的品种—也就是(Trinitsrio)取而代之。
特立尼达④(Trinitario):也称混合品种,它是克里奥罗及佛拉斯特罗的交配种,结合两个品种的优点,风味浓郁且易栽种,口味介于克里奥罗与佛拉斯特罗两者之间,主要产于千里达及委内瑞拉,占总产量的10-12%。
那斯努(Nacional):又称为阿里巴(Arriba),它是佛拉斯特罗的改良品种,也是高级品种之一,只产于厄瓜多尔,具独特辛香味及花香味,这个品种的特别之处在于:如果离开厄瓜多尔栽种,它独特的香味就失去了。
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可可豆是一种原料广泛用于巧克力、咖啡和其他众多食品制作的重要农产品。
可可豆中的粗脂肪含量是决定可可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粗脂肪含量不仅影响到可可豆的口感、香味和质感,同时也是巧克力制作过程中脂肪提取和分离的重要依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巧克力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市场的扩大,对于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标准化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巧克力制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巧克力的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标准化,并分析其在国际和国内现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争议和改进。
通过对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标准对于可可豆产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介绍可可豆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然后重点关注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对国际和国内现行的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进行讨论,并探讨这些标准的应用范围及其存在的争议和改进。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强调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标准对于可可豆产业的影响,为可可豆种植、加工和巧克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结构的说明: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可以提到文章分为引言、正文、讨论和结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相应的子标题和内容。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主要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述文章将要讨论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在引言部分中提到文章的目的和总结,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正文部分: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对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进行介绍、定义、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
在这一部分,可以分为2.1 可可豆的背景介绍、2.2 可可豆粗脂肪的定义、2.3 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重要性和2.4 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四个小节进行阐述。
可可从哪里来?巧克力是如何制作的
来源:中国食品公众科普网
可可是可可树结的种子。
有4个品种,CIOLLO、TINITARIO、FORASTERO和HAWALIAN。
成熟的可可树每年可结出100多个可可荚,每个可可荚含有20至40粒可可豆,它们被果肉包围着。
收获后,将可可荚打开,将可可豆和果肉拿去发酵,然后晾干。
巧克力是如何制作的:收获后,可可豆与果肉保存环境在50℃,然后让它们发酵5天至6天;完成后,再将可可豆烘干,将外壳粉碎后,尖端磨成糊状,慢慢就成了液体,叫做巧克力液或者巧克力糊;然后加入方糖、可可奶油等物蒸煮、凝固,完成初期的巧克力制作;最后,再经过一个研磨机,变成粉末状后将之湿润,挤出脂肪并添加调味品,就算完工了。
你知道吗?如果要制作400公斤的优质巧克力,需要4000个鸡蛋、500公斤面粉,还有80至100公斤的黄油。
可相可可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摘要:一、可可的介绍1.可可的定义2.可可的分类3.可可的重要作用二、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1.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定义2.实重谨及是分录的作用3.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应用领域三、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关系1.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共同点2.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差异3.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结合应用正文:一、可可的介绍可可,一种常见于食品和饮料中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可可树果实中的种子。
经过发酵、烘焙、研磨等工艺,可可豆被加工成各种形态的可可产品,如可可粉、可可脂、巧克力等。
可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饮品等领域。
二、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实重谨及是分录,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分析和处理,为企业提供精确的指向标。
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业务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三、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关系尽管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看似毫无关联,但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具有指向性,可可作为食品成分,指导着食品的制作和口感;实重谨及是分录作为数据技术,指导着企业的运营和决策。
其次,它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过程,可可需要经过发酵、烘焙等工艺,实重谨及是分录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然而,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在应用领域和作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可可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实重谨及是分录主要应用于企业数据处理,为企业提供精确的业务指导。
尽管如此,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互相借鉴和结合。
例如,可可行业可以通过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对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等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反过来,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也可以借鉴可可行业的经验,通过引入更多的数据维度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可可粉生产工艺流程尊敬的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唠唠可可粉生产工艺流程的知识。
1.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可可豆是生产可可粉的基础。
可可豆的品种、产地、成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可可粉的品质。
常见的可可豆品种有克里奥罗(Criollo)、佛拉斯特罗(Forastero)和特立尼达(Trinitario)等。
其中,克里奥罗品种的可可豆风味细腻、香气浓郁,但产量较低;佛拉斯特罗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但其风味相对较粗糙;特立尼达品种是两者的杂交种,综合了两者的一些优点。
一般会根据最终产品的定位选择合适品种和产地的可可豆,并且要确保可可豆充分成熟,未成熟的可可豆会导致风味不足和品质较差。
2.清理与筛选可可豆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可能混入杂质,如泥土、石块、破碎的可可豆壳等。
首先通过振动筛、风选机等设备进行清理,去除较大的杂质。
然后通过磁选装置去除可能存在的金属杂质,保证可可豆原料的纯净度。
3.烘焙这是影响可可粉风味形成的关键步骤。
烘焙温度和时间根据可可豆的品种、含水量等因素而定。
一般烘焙温度在120150℃左右,烘焙时间为2040分钟不等。
低温长时间烘焙有助于产生更复杂、柔和的风味,而高温短时间烘焙则可能产生更强烈、浓郁的风味。
在烘焙过程中,可可豆内部发生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等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如吡嗪类、醛类、酮类等,同时使可可豆的颜色变深,从浅棕色变为深棕色。
4.去壳与破碎烘焙后的可可豆经过去壳机去除外壳,得到可可豆仁。
可可豆壳约占可可豆总重量的1015%,去壳不完全会影响可可粉的口感和风味。
去壳后的可可豆仁再通过破碎机破碎成可可碎粒,大小一般在0.53毫米之间,为后续的研磨做准备。
5.研磨将可可碎粒磨成可可浆,这一过程通常使用石磨或球磨机等设备。
在研磨过程中,可可豆中的可可脂被释放出来,形成一种浓稠的浆体,其中包含可可固体颗粒和可可脂。
研磨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可可粉的口感,较精细的研磨可以使可可粉口感更细腻。
可可豆与巧克力的区别介绍可可豆类似于咖啡豆,可可豆是可可树种子的俗称。
可可树果实可可树是梧桐科的一种热带植物,长得高大威猛,花和果实能直接长在树干或主枝上。
果实很大,长15~20厘米,直径约7厘米,熟时干燥,果皮厚,硬如木头,要借助刀具费些力气才能掰开。
掰开后,露出里边排得井井有条的种子,即“可可豆”。
经过把可可豆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做成可可饼,可可饼脱脂粉碎后形成粉末,即为“可可粉”。
可可粉在热水中不易分散,易沉淀,可先用少量热水搅和使其膨胀,再加入砂糖、乳制品等加热,便成了美味充饥的可可饮料。
美味充饥的可可饮料可可树最初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与今天广泛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截然不同。
那时候的可可种子因十分稀少而显得异常珍贵,据说当地人甚至把可可豆当成货币使用,名曰“可可呼脱力”。
到了16世纪上半叶,可可通过中美洲移居到墨西哥,接着流浪到巴西南部,没想到那里的土著立马爱上这种植物。
他们采集野生的可可豆,把种仁捣碎,加工成一种名为“巧克脱里”(意为“苦水”)的饮料细细品味。
随后,大名鼎鼎的探险家哥伦布漂洋过海来到美洲,邂逅了这种植物及其饮料制品,并将它们带回西班牙。
可惜当时的欧洲人有眼不识泰山,竟对这天然美味不感兴趣!可能到1544年,一个来西班牙访问的代表团随身携带了经过加工的可可饮料,西班牙腓力王子尝试后才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在全国开始普及这款新型饮品。
当时,西班牙人会往这种苦味饮料中加入糖、香料和其他有助于调味的东西,把具苦味的可可饮料变得更适口。
渐渐地,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并从西班牙走向欧洲其他国家。
16世纪晚期,第一艘运载可可豆的货船从墨西哥开出,运至西班牙,意味着欧洲已经出现了对可可的消费需求。
虽然人们老早就认识和利用可可豆了,但到1753年,可可树才有了正式合法的生物学名称“Theobroma cacao”,命名人是伟大的生物学家林奈。
他引用了一个希腊词汇作为可可的“姓”,即Theobroma,意思是“神的食物”。
可可FAT基因家族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可可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植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可可脂,可用于制作巧克力等食品。
可可FAT基因家族是控制可可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家族,其在可可品种间存在差异,与可可脂质量和产量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可可FAT基因家族的序列相似性和基因结构分析,分为FATB和FATA两个亚家族。
FATB亚家族存在于绝大多数可可品种中,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与可可脂酸度和不饱和度相关。
FATA亚家族则较为稀有,但在一些品种中表达量较高,参与调控可可脂含量和组成。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可基因组数据被解析出来,为可可FAT 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据研究发现,可可FAT基因家族最早起源于接近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多次复制和分化,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亚家族结构。
同时,在可可品种分化的过程中,FATB亚家族的演化速度比FATA亚家族快,基因家族内外的选择压力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亚家族间的功能和表达模式的变化。
另一方面,为了探讨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与可可脂合成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可可品种中FATB和FATA基因的表达量及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FATB亚家族表达量在种子中最高,在果肉和花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而FATA亚家族则主要在芽中表达,在成熟种子中表达量较低。
此外,不同可可品种在种子中FATB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与可可脂含量和组成密切相关。
总之,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和表达模式的研究为解析可可品种间可可脂质量和产量的差异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究不同可可品种中FATB和FATA基因的功能差异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可可栽培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可可豆科学家发现,可可含油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B3、B5、B6、维生素D、维生素E,矿物质钙、镁、铜、钾、钠、铁、锌;纤维素;多酚,包括低聚体类黄酮物质,其中主要有黄烷醇低聚体-原花青素和单体儿茶素,以及多聚体单宁;含苯乙胺、可可碱等。
此外,可可含有500多种芳香物质,可可熔点为35~37℃,味道和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我总结过去的研究发现,可可具有以下八大功能:(1)控制食欲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 食用可可能够稳定血糖, 控制体重. 可可富含可可脂、蛋白质、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营养全, 可吸收碳水化合物很少(不到10%)。
所以,可可属于露卡素绿灯食品,吃可可容易有饱腹感, 并对血糖影响很小。
可可脂中的亚油酸可以产生GLA,经DGLA最终转化为1型前列腺素, 可以舒张血管,消除代谢障碍,以及帮助胰岛素工作, 从而稳定血糖, 控制食欲。
另外,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 可可能够提高脑中血清素的浓度, 从而稳定情绪, 控制食欲。
最后,可可能够增加一氧化氮的形成,从而舒张血管,加速代谢,以及帮助“瘦素”(leptin)工作。
(2)美肤美容美国医学学会证实吃可可不会上火长痘。
相反, 可可中丰富的原花青素和儿茶素以及维生素E,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这些抗氧化剂和可可中的维生素A 和锌一起可以美肤美容, 去痘除疤。
(3)增情助“性”可可含苯乙胺,这是一种当我们在恋爱或做爱高潮时大脑所产生的信号物质。
更重要的是, 可可能够增加一氧化氮的形成,从而促进血管扩展,帮助阴茎勃起。
这个原理与伟哥一样。
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校友、伟哥之父路易斯.伊格纳罗(Louis Ignarro),因发现一氧化氮在血液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信号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
(4)赏心悦口可可中的“完美祝福素”(anadamide)能够使你心旷神怡, 神清气爽. 可可含有500多种芳香物质, 这是在实验室里无法模仿合成的。
采用PCA分析可可豆在发酵及干燥过程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动态变化国际食品研究(2011)J.Rodriguez-Campos,H.B.Escalona-Buendía,I.Orozco-Avila,E.Lugo-Cervantes,M.E.Jaramillo-Flores摘要:在可可豆发酵和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被作为可可豆的品质。
我们发现,由SPME-HS/GC-MS确定的39种不同化合物同我们已经确定的满意数据和可可异味有关。
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与酸度和pH值的变化有关,如乙酸和乳酸。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化合物、发酵、干燥天数之间的关系与这些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的关系。
对发酵和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有助于寻找异味指数和发酵指数,如异丁酸、异戊酸和丙酸发酵指数。
3-甲基-1-丁醇到3-甲基-1-丁醇乙酯的氧化作用,可以用于评估发酵水平。
干燥时,最高水平的化合物有乙酸和异丁酸,乙酸乙酯,3-甲基-1-丁醇乙酯,2,3-戊二酮,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
因此,乙酸和异丁酸,由于他们的高品质和低阈值可以对可可豆干燥的芳香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可可豆萃取发酵过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挥发性化合物1、简介在前西班牙时期,可可豆在墨西哥被用于生产传统饮料。
墨西哥是第11届全球性的可可豆生产商,2008年年产干重达27549吨。
根据芳香族化合物的鉴定,可可豆属于优质的芳香剂。
在墨西哥,有3个品种的可可被种植,Forastero,Trinitario和Criollo。
Forastero可为低质量品种,T rinitario为中等质量品种,Criollo为较高质量品种。
基因型、农业气候条件、发酵、干燥和工业化过程都是影响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重要因素,他们决定着最后可可产品的质量。
在发酵过程中,种子周围的粘浆被消耗,热量的产生和pH值的下降抑制种子的萌发。
可可品种介绍分析可可(Cacao),又称为巧克力树或可可树,是一种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植物。
它的种子是可可豆,也是制作巧克力和其他可可制品的原料之一、可可的品种繁多,根据它们的产地、味道、香气和用途等方面来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 阿拉巴斯特(Arriba)阿拉巴斯特是一种产自厄瓜多尔的可可品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可可之一、它的可可豆呈现出浓郁的水果香气和可可味道,且有着较低的酸度和苦味。
阿拉巴斯特可可豆也被广泛用于制作高品质的巧克力。
2. 特立尼达(Trinitario)特立尼达是一种产自加勒比地区的可可品种,是传统的可可和杂交可可(如克里奥尔、福昔尔)的混合。
它的可可豆具有浓郁的可可和果味,同时还带有一些香料味道,非常适合制作混合口味的巧克力。
特立尼达巧克力以其松脆和复杂的口感而受到高度赞扬。
3. 格拉沃纳(Forastero)格拉沃纳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可可品种,产自非洲和南美洲。
它的可可豆通常具有较高的酸度和苦味,因此适合用于制作黑巧克力和可可粉等食品。
此外,格拉沃纳品种还常被用于混合和调配其他可可品种,以平衡或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4. 克里奥尔(Criollo)克里奥尔是一种较为罕见且珍贵的可可品种,常见于南美洲和中美洲。
它的可可豆具有非常细腻和丰富的可可味道,也被认为是可可豆中最优质的品种之一、克里奥尔可可豆通常用于制作高级巧克力和独特的可可制品。
每种可可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品种取决于制作巧克力的需求和品味偏好。
不同的可可品种在耐温性、产量、抗病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特点可以根据种植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总的来说,可可的品种丰富多样,从传统的阿拉巴斯特到罕见的克里奥尔,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巧克力制作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三大可可豆品种1、克里奥罗(criollo)薄壳的克里奥罗(criollo)它代表了产地比较稀少、质地不太坚硬、风味不太浓郁的一类可可豆。
这种可可豆生长在委内瑞拉、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印度尼西亚。
这种小树结着中等大小的带深槽的豆荚,随着成熟,槽逐渐消失,变成细点。
可可中的佳品,香味独特。
2、佛拉斯特罗(forastero)在非洲和巴西大量种植。
同样,它也很结实,风味不足,需要剧烈的焙炒来弥补不足。
产量最高,约占全球产量的80%,气味辛辣,苦且酸,相当于咖啡豆中的罗拔斯塔(robusta), 主要用于生产普通的大众化巧克力;西非所产的可可豆就属于此种,在马来西亚、印尼、巴西等地也有大量种植。
3、崔尼塔利奥(trinitario)上述两种的杂交品种,因开发于特立尼达岛而得名,结合了前两种可可豆的优势,产量约占15%,产地分布同克里奥罗,与克里奥罗一样被视为可可中的珍品,用于生产优质巧克力,因为,只有这两种豆子才能提供优质巧克力的酸度、平衡度和复杂度。
可可豆的质素:这是决定黑巧克力好坏的关键因素,可可豆的种类主要有克里奥罗(criollo)、特立尼达(trinitario)和佛拉斯特罗(forastero)三种,前两者被视作可可中的珍品,优质的巧克力都是用这两种可可豆做成的,有的甚至只用克里奥罗,当然有的也会加一些佛拉斯特罗(forastero)可可豆来以得到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普通的巧克力都是用佛拉斯特罗可可豆做成的。
可可粉和可可脂是由可可豆处理而成的两种材料。
可可粉做成的巧克力,吃了容易肥胖,且味道不是很好。
可可脂做成的巧克力,不仅味道好,而且有防止血管硬化的功能,所以用可可脂做成的巧克力最受饕客喜爱!世界著名巧克力1、瑞士莲·史宾利(Lindt & Sprungli)许多人说到巧克力品牌中之极品就联想到瑞士莲巧克力。
一八四五年,瑞士人鲁道夫·史宾利(Rudolf Sprungli)于瑞士发明了第一块巧克力。
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区别可可脂与代可可脂区别可可树是热带常绿植物,梧桐科,可可树发育缓慢,十分娇嫩,种植5-7年后方可生产可可豆,树龄到25年产量最高,之后逐渐退化。
其果实成熟期为4-6个月。
每年成熟两次,主要收获季节为10-12月,厄瓜多尔可可树收获季节稍晚,一般为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份,果实呈荚状,长15-30公分,外为绿色内有30.40粒果实,收获后需发酵后取出可可豆,每棵树一年可收获1-2公斤干可可豆。
可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可可碱和咖啡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镁、钾以及生物碱(鹿尾草碱等)等含量都较高。
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也有其半制成品和制成品。
如碎可可、可可浆、可可液或汁、可可脂、可可饼和可可粉,剩下的可可也可用做化妆品的原料,另可作为动物饲料,还可酿酒等。
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天然脂肪,它不会升高血胆固醇。
并使巧克力具有独特的平滑感和入口即化的特性。
研究表明可可脂尽管有着很高的饱和脂肪含量,但不会象其它饱和脂肪那样升高血胆固醇。
这是因为它有很高的硬脂酸含量。
硬脂酸是可可脂中的主要脂肪酸之一,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可可脂”代表巧克力“含金量” 其实,将可可脂作为衡量纯巧克力的指标,与其有益人体健康有关。
据美国研究人员报告,可可脂含有丰富的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保护人体对抗一系列疾病,减轻老化影响。
因此,可可脂的含量也被称为巧克力的含金量。
据业内人士介绍,代可可脂与类可可脂等非可可脂可以通过一系列人工的方法,调制出与天然可可脂接近的味道,但口感与天然可可脂相去甚远。
一般来讲,天然可可脂含量高的纯巧克力,香味纯正、浓郁,入口软滑。
据悉,纯天然可可脂每吨价格是5万多元,而代可可脂才700 0元至8000元。
代可可脂是由精选棕仁油经过高技术冷却、分离而取得之棕仁硬油脂,再经特殊氢化,精炼而成。
代可可脂系由精选月桂酸油经过高技术冷却,分离而取得月桂酸油脂,再经特殊氢化,精炼调理而成。
可可起源可可树起源于南美,是一种热带长绿植物,属于梧桐科,只能生长在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之间,年平均温度需要在18-28℃之间,需要高湿度,海拔应低于300米,所以目前可可树被广泛种植在拉丁美洲、东南亚、非洲。
可可豆是可可树的种子,美洲的玛雅人称其为cacau,并将可可豆烘干碾碎,和水混合成一种苦味的饮料。
1753年生物学家林奈把可可树正式命名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是希腊语,意思是“神的食物”。
可可种植一棵可可树的长成需要十年,成熟的可可树最高达15米,带淡黄的粉红色小花直接生长在树干或主要的分支上,十万朵花中只有少部份可以结成果实,果实也是直接生长在树干上,这使得可可树看起来很奇特。
由花变成果实需要经历三、四个月,时间长短取决于生长环境。
每颗果实阔可达30cm,重达300—500克,它们有坚韧的外壳,呈黄色或红色,40—50粒可可种子就藏在粘液状的果肉里。
新鲜的可可豆不但苦而且酸,发酵处理过的可可豆呈现棕褐色,类似于我们平日熟悉的巧克力豆的模样。
每棵可可树一年只能收获1-2千克干可可豆,经发酵、晒干、去除杂质、研磨等工艺可获得可可液块,用以提炼可可粉、可可脂,这些产品是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
知识点:可可豆与咖啡豆的区别咖啡树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在植物学上属于茜草科咖啡亚属的常绿树,只适合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即南北纬25度之间的地带。
咖啡树所结果实的种子形状像豆子,因而俗称咖啡豆。
咖啡树种植后三年左右开花(白色),二三日之后即会凋谢,几个月后开始结出果实。
果实为核果,直径约1.5厘米,成熟的果实呈现红色,和樱桃非常相似,又称樱桃咖啡。
采收后将其干燥并除去果肉,分离出咖啡豆。
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咖啡豆主要来自阿拉比卡,罗伯斯塔及利比里亚这三个原品种。
可可加工可可应用饮料糖果类碱化可可粉可以直接泡制成饮料,加入糖、牛奶更加美味。
天然可可粉加上可可脂、糖和香草香精或其它食用香料可以制成巧克力;巧克力加入牛奶进一步加工成牛奶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