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学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61
第九章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一、选择1.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学习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B.评价内容C.评价用途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2.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A.语文评价的目的 B.评价的价值取向C.课程评价手段D.课程评价主体3.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学习评价分为目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 B.评价内容C.评价用途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4.多方评分法、分项评定法、九堆评分法、参照量表法和整体评价法等是() A.识字写字的评价方法 B.阅读的评价方法C.口语交际的评价方法D.习作的评价方法5.课程标准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A.语文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价值取向C.课程评价手段D.课程评价主体6.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学习评价分为成绩评价、水平评价和学能评价三类,所依据的标准是()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B.评价内容C.评价用途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7.小学生的毕业考试是()A.综合评价B.专项评价C.定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8.“通过相互比照评定一篇作文在某一批作文中相对地位的评定方法”属于()A.参照量表法B.整体评价法C.分项评定法D.九堆评分法9.用于了解学生的潜在能力,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价是()A.水平评价B.成绩评价C.综合评价D.学能评价10.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突显教学评价的( )A.终结性功能B.隐性功能C.科学功能D.发展性功能11.语文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是A.作业批改B.日常观察C.阶段考查D.课堂提问12.属于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的一项是A.有感情B.临场性C.正确D.流利13.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语文学习成就的评价实施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表现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 .前置性评价二、填空1、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较多,_________的方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观察和阶段考查等,考试的方法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考试和操作考试等。
第九章第一讲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功能孔子泰勒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目录/ contents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一、教学评价的概念评价事实把握认识的特殊形式价值判断公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一)评价按照科学标准运用技术手段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过程及结果测量、价值判断评价理念指导一、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二)教学评价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一)诊断功能(二)激励功能(三)调节功能(四)导向功能(五)发展功能确定学生学业、教师教学水平获取教学有效性证据诊断教学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学生发展水平如何教学存在什么问题课程计划是否合理教材选用是否合适(一)诊断功能(二)激励功能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测表扬、测验、奖惩经常性记录成绩的测验适度评价教师反思、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三)调节功能教学评价得出的信息使师生明了教与学情况反馈信息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行为获得达到调整努力方向更正不良学习行为、习惯教师学生良好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四)导向功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任务辅助手段评价者评价标准被评价者指引方向科学、恰当、合理教学正面导向作用(反之,负面误导)(五)发展功能教学评价促使教学过程问题的解决肯定先进的教学思想强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发展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功能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教学评价对整个教学意义重大,它主要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和发展功能。
你学会了吗?。
第九章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课程导学:学习目标和要求:1.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双向细目标、默读速度、口语交际等评价方法的实践操作过程。
学习重点: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操作。
学习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法。
学习建议:1.把握语文新课程评价理念,梳理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具体方法。
2.选择一个教学单元,根据评价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本章主要内容:(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足。
语文课程标准凸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语文教学评价有不同类型,要掌握不同实施方法。
(3)对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突出重点,讲究方法,全面而综合地进行。
(4)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和原则。
平时课堂中经常进行的日常检查,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主要属于形成性评价。
1.书面考试(纸笔测验)。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步骤。
要学会编制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和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的“双向细目表”。
这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关键环节。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
①列知识要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①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考核项目②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
(3)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任务的评价——真实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他们语文学习成就,是一种语文学习成就的真实评价。
包括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作品、项目以及成长记录袋等常用的表现性评价方式。
在我国中小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成长纪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它具有如下功能:①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②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③促进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重视;④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会提供学生进步的具体证据;⑤将教学重点集中在重要的表现活动上;⑥有助于找出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⑦提供诊断用的特殊作品或成果;⑧可供汇编累积起来的学生学习证据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