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建设指导意见
- 格式:docx
- 大小:28.82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1.业务说明 (1)2.适用范围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1)4.术语和定义 (2)5.管理要点 (2)6流程步骤及说明 (10)7附录 (14)附录A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 (15)附录B业务指导书基本信息表 (17)基建项目分包管理业务指导书1.业务说明1.1为进一步依法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建项目分包管理,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业务指导书。
1.2分包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包范围、分包审批管理、分包合同管理、分包商人员管理、分包商机具管理、分包商材料管理、分包商社会保险管理、分包商现场管理、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及处罚。
1.3管控策略为负责型+指导型。
1.4统一规范策略为全网统一。
1.5本业务指导书相关的业务流程:基建项目分包管理流程。
2.适用范围凡列入公司基建投资计划的基建项目分包管理,必须遵守本业务指导书。
公司系统所属施工企业在公司系统外承包工程时,工程项目分包范围应遵从合同约定,相关的分包管理要求可参照本业务指导书执行。
本业务指导书适用于参与分包管理的公司各级相关人员。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2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Q/CSG213020-2014)。
4.术语和定义4.1承包商是指在基建项目中提供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试验和咨询等服务的企业。
基建项目分包管理业务指导书1.业务说明1.1为进一步依法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建项目分包管理,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业务指导书。
1.2分包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包范围、分包审批管理、分包合同管理、分包商人员管理、分包商机具管理、分包商材料管理、分包商社会保险管理、分包商现场管理、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及处罚。
1.3管控策略为负责型+指导型。
1.4统一规范策略为全网统一。
1.5本业务指导书相关的业务流程:基建项目分包管理流程。
2.适用范围凡列入公司基建投资计划的基建项目分包管理,必须遵守本业务指导书。
公司系统所属施工企业在公司系统外承包工程时,工程项目分包范围应遵从合同约定,相关的分包管理要求可参照本业务指导书执行。
本业务指导书适用于参与分包管理的公司各级相关人员。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2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Q/CSG213020-2014)。
4.术语和定义4.1承包商是指在基建项目中提供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试验和咨询等服务的企业。
4.2施工分包:指施工承包商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依法发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完成的活动。
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4.3专业分包:指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承包商将其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依法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分包商完成的活动。
基于OCS移动应用的供电调度管理机制构建策略分析作者:李兴明余艳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36期摘要:随着供电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运维人员工作中迫切希望随时随地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获取各类电网运行情况。
现有调度自动化OCS系统部署于安全生产I区,为调度各专业提供故障信息、电网潮流等电网实时运行监视及控制,在安全生产Ⅲ区部署有Web功能,可以通过公司内网进行访问,能够实时查看电网运行情况。
但在公司内网不达之处、应急指挥处置以及信息快速传递等限制条件下,仍存在较大的使用限制。
基于此,笔者以基于OCS移动应用的供电调度管理机制构建策略分析作为选题,介绍了OCS移动应用的供电调度管理机制,并对OCS移动应用的供电调度管理机制构建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OCS移动应用;供电;调度管理相比较移动互联网在其他行业的普及应用,在电力系统由于长期以来信息安全的考虑,移动应用少之又少,导致现有电网实时运行监视及控制缺少移动终端支撑,工作人员无法通过手机终端实时掌握电网实时运行工况,无法及时获取电网预警及异常信息,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电网日常工作的开展,难以与当前移动作业与移动监控相适应。
为解决内外网安全访问的问题,贯彻落实南网公司一体化战略,OCS系统移动应用的构建顺势而生。
一、OCS移动应用的特点根据项目要求,本项目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術的便携性、即时性、共享性等特点,开发一款电网监控管理的APP,使各级管理、运维人员能实时监控电网及厂站的运行方式、潮流、电压、故障跳闸信息等,方便快捷查看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及时地获取到预警及异常信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调度自动化OCS系统的系统可用率。
满足各级管理、运维人员方便快捷查看电网实时运行情况,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OCS系统移动应用的作用对电网及厂站的运行方式、潮流、电压以及故障跳闸信息进行实时发布,满足各级管理、运维人员方便快捷查看电网实时运行情况的需求。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 )标准ICS备案号: Q/CSG目录1 业务说明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文件 (1)4 术语和定义 (5)5 管理要点 (6)6 流程步骤及说明 (17)7 附录 (19)附录A: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架空线路工程 (19)附录B: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电缆线路工程 (43)附录C: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变电电气交流工程 (59)附录D: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变电电气直流工程 (89)附录E: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变电土建工程 (123)附录F: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变电继电保护工程 (230)附录G: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变电自动化工程 (234)附录H: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通信工程 (238)附录I: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配网工程 (250)附录J: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设置清单-物资开箱检查 (281)附录K:WHS质量控制点设置表 (285)前言为深入践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诚信、服务、和谐、创新”企业理念,打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智能电网,同时为规范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基建工程实体质量水平,实现基建工程质量的精益管理,公司基建部在全面分析、研究多年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现有基建管理制度与标准,对基建工程WHS质量控制标准重新定位,组织修编了《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2017年版)。
《基建工程质量控制(WHS)标准》(2017年版)定位为:监理单位通过应用本标准,在规范监理自身质量管理行为的同时,更着力于对基建工程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为基建工程实体质量的提升发挥检查监督和促进作用。
第1部分:输电线路普通基础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0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目次1适用范围 (3)2编写依据 (3)3作业流程 (4)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5作业准备 (5)6作业方法 (6)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4)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阶梯式直柱基础、板式柔性基础、等截面斜柱基础、变截面斜柱基础、插入式基础等。
混凝土强度一般采用C15、C20及C25级,垫层采用C10级。
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3作业流程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普通基础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普通基础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1-01/01 SDXL-ZW-GY-01~08/08),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出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5 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表5-1 人员配备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表5-2(续)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6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6.1.1技术资料(1)铁塔基础及塔腿编号以面向线路前进方向(即杆塔号递增方向)为准,顺时针方向转动分别为Ⅰ、Ⅱ、Ⅲ、Ⅳ(见图6-1),线路左右转角亦以面向前进方向为准。
系统〔2016〕57号附件南方电网公司智能远动机管理界面划分及运维管理指导意见1总则1.1为规范智能远动机及其辅助设备管理界面和运维职责,有效防范设备和系统运行风险,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2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
2设备管理界面2.1智能远动机是位于变电站站控层的一种远动装置,集成了变电站和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功能,包括远动、保护、电能量、在线监测、PMU等数据处理和传输。
智能远动机具备了远动机、PMU集中器、保信子站、计量ERTU、在线监测综合处理单元等常规独立设备的功能,智能远动机与变电站各二次系统连接示意图如下。
图1.智能远动机与变电站各二次系统连接示意图2.2智能远动机及其辅助设备的管理界面划分原则为:智能远动机及其辅助设备属于自动化设备,由各级系统运行部自动化专业归口管理。
设备范围主要包括智能远动机、对上至主站的通道切换装置、调制解调装置、专线路由设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备等、对下至网络交换机屏柜、测控屏柜、PMU采集屏柜、保护屏柜、计量屏柜、在线监测综合处理单元屏柜的串口或网络通信线缆等硬件设备及其配套软件。
2.3智能远动机对主站远传业务相关管理分界面2.3.1智能远动机对主站远传业务主要包括远动业务通道、保信业务通道、PMU业务、电能量业务通道、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业务通道,通道承载方式主要包括专线(网络、模拟四线)、调度数据网。
2.3.2界面划分原则为从智能远动出口的所有业务申请由自动化专业管理,通信专业负责业务电路的管理。
具体分界面如下:1)通过音频配线架(VDF)连接的业务电路,分界点为用户侧音频配线架。
音频配线架至传输设备以上(含音频配线架、公共音频配线架)由通信部门维护,音频配线架至其他专业的专用电缆、转换设备等由相应专业部门维护。
2)通过数字配线架(DDF)连接的业务电路,分界点为用户侧数字配线架。
数字配线架至传输设备以上(含数字配线架、公共数字配线架)由通信部门维护,数字配线架至其他专业的专用电缆、转换设备等由相应专业部门维护。
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发布时间:2015-07-1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
为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综合调配;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从而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有利于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进高效、清洁环保、开放互动、服务民生等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全面体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促进集中与分散的清洁能源开发消纳;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构建友好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发挥智能电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作用,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
编制智能电网战略规划,发挥电力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用户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合力推动智能电网发展。
坚持集散并重。
Q/CSG 110006南方电网DL/T634.5104远动协议实施细则目录前言31范围和目的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基本规定54一般体系结构55规约结构56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的定义66.1基本报文格式66.2三种类型报文格式的控制域定义76.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97报文传输安全控制机制147.1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控制147.2测试过程197.3用启/停命令进行传输控制197.4端口号217.5I格式报文的发送方保存和接收方确认机制218应用功能报文结构218.1监视方向的应用功能类型218.2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328.3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368.4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379主要过程描述399.1初始化过程描述399.2对时过程489.3遥控过程489.4设点过程499.5站召唤和组召唤499.6计划值曲线499.7时钟偏差采集5010互操作性5010.1应用层5010.2几个推荐的参数5110.3用户数据优先级定义5210.4信息对象地址分配5210.5组号分配52附录A 计划值曲线功能要求53附录B时间偏差处理54前言为规范南方电网DL/T634.5104协议的使用,指导南方电网远动系统建设、改造和运行工作,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实施细则有2个附录,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实施细则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本实施细则参加单位: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西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云南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贵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海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实施细则主要起草人:胡荣、李矛、李鹏、赵小燕、刘群越、陶文伟、张喜铭、李劲、蒋亚坤、郭翔、林师、梁寿愚。
基于无线网络集成技术的移动供电服务点建设及应用摘要:为了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供电服务形象、实现南方电网核心价值,佛山供电局在拓宽服务渠道,整合服务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无线网络集成技术的移动供电服务点(以下简称:流动营业厅)渠道建设就是其中较成功的一例,本文从业务功能设计、网络逻辑结构、核心技术、安全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简述了如何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的营销技术进步与创新战略思想,构建流动营业厅,实现营销服务方式的创先。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iency, enhance the image of power services, and achieve the core value of csg;lots of works were done for integration resources and channels of service by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and then they get substantial result; among the fruitful of these works, the porject movable business hall is one of the successful example; in this articl, we introduce the movable business hall in the views of business functions, network structure,security, efficiency and economy, etc; and outlines the way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thinking, realiz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e service mode in csg.关键词:无线网络集成技术;流动营业厅;创先营销服务key words: wireless network integration technology;movable business hall;innovate in market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90-030 引言佛山供电局基于无线网络集成技术的移动供电服务点建设及应用(以下简称“流动营业厅系统”),不仅应用了先进的通讯网络技术和开发分布式企业级计算机系统工程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该系统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目标,拓宽了服务渠道,整合了服务资源,构建了“全功能服务流动营业厅”。
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建设指导意见
根据公司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工作要求,为提高基层现场工作效率,减轻基层班组工作负担,提升企业服务形象,公司决定统筹推进移动应用工作。
截止目前公司各单位已建设移动应用130个,覆盖营销、资产、综合、财务、人资等五大业务域;其中基于移动应用平台建设的移动应用47个,各单位自建移动应用83个。
为进一步统一规范移动应用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原则
公司信息部统一制定信息安全、数据、技术标准,鼓励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要求标准前提下,根据业务需求积极开展移动应用建设,响应大众创建,万众创新。
(一)严守安全底线
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移动应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原则上应与“源系统”一致,根据不同级别,从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落实信息安全防护与移动应用建设三同步,通过安全测试的移动应用,才允许接入公司内网和“源系统”,上线投运。
(二)坚持规范开发
公司已形成以企信为沟通协作统一门户,以移动应用平台为各专业域移动应用开发、发布统一平台的基本格局。
各单位移动应用建设原则上要求基于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开展,根据各专业域移动应用使用
范围,按需接入企信;基于移动应用平台开发的移动应用,应遵循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相关接入规范及开发规范(详见附录);移动应用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可兼容多种类型的移动终端(定制移动作业终端和普通移动终端);具备良好性能及可靠性。
(三)坚持数据统管
移动应用是“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系统”终端应用的一种便捷方式,数据模型与“源系统”要保持一致,不能脱离“源系统”建立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所产生的数据必须遵循公司数据规范,与“源系统”形成闭环,不能体外循环,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数据能统一接入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
(四)鼓励创新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可由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统一
组织建设,鼓励各单位以协同创新思维,精益管理理念,根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延伸业务、个性化需求自行建设移动应用。
对于各单位应用较好,可由网公司组织在全网范围内推广,避免重复建设。
二、工作要求
(一)整改存量,规范增量
各单位存量移动应用,需依照本指导意见要求,从安全、数据、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对不能满足公司相关要求的,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依此开展具体整改工作,确保满足公司数据管控要求;对于新建移动应用从建模、设计、开发的源头抓起,必须遵循本指导意见开展建设。
(二)落实责任,常态管控
各级建设单位信息部门对本单位移动应用负有审查监督的责任,对移动应用的安全、功能和数据模型设计进行常态化审查:(1)审查数据模型一致性,防止因数据模型不一致导致移动应用数据不能接入数据中心;(2)审查移动应用的数据闭环性,防止移动应用产生的数据,不能回流“源系统”;(3)审查移动应用功能与“源系统”一致性,防止通过移动应用旁路系统正常功能,对于有可能旁路系统功能的数据回写,要报网公司业务和信息部门审查;(4)安全审查,对于不通过安全测评的移动应用,禁止上线投运。
(三)创新建设模式
鼓励各单位选取试点,探索创新移动应用建设模式,以应用定价值,实现优胜劣汰。
基于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者先行投入建设,移动应用上架管理,各单位按需购买使用,根据活跃用户量以及使用频率等数据核定应用价值,定期下架利用率低移动应用。
三、技术要求
(一)用户体验要求
注重用户体验,移动应用设计充分考虑各层级员工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工作场景(单手、车载),基于成熟的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避免大量移动端的数据录入;充分利用非接触式通信(NFC/蓝牙/RFID/红外)、语音识别及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提升移动端数据录入采集的便捷性及准确性。
移动应用应运行在独立内存空间,避免相互影响;充分考虑网络差、GPS信号弱、阴雨天等恶劣环境下的
技术处理措施
(二)统一认证要求
移动应用建设需遵循公司统一用户原则,移动应用用户体系需在4A平台技术规范实现用户、组织机构接口,在移动应用平台体系下以4A平台为基础实现移动应用的单点登录。
(三)通用集成要求
移动应用平台技术体系下支持深度集成、通用集成、简单集成三种集成方式。
各移动应用需遵循三种集成模式要求与移动应用进行集成接入。
(四)数据传输要求
移动应用平台技术体系下支持互联网、VPN、APN三种网络通道,以移动应用平台研发技术体系接入的移动应用可以共享移动应用平台网络通道,基于互联网接入移动应用,涉及内外网数据交互,必须遵循现有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体系,实现内网安全数据访问。
(五)技术选型要求
对于新建的移动应用,系统底层插件调用少于40%的移动应用,原则上基于移动应用平台深度集成开发,建设移动应用。
各单位在满足移动终端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使用员工个人移动终端或配置专用终端使用移动应用。
四、职责分工
(一)公司业务部门职责
公司业务部门是移动应用建设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各业务
域统一建设的移动应用范围,并负责移动应用建设管理。
(二)公司信息部职责
公司信息部是公司移动应用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移动应用建设技术标准制定、网络及信息管理、数据接入管理。
(三)分子公司职责
分子公司负责本单位各业务域移动应用建设管理、技术管理、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数据接入管理;负责对本单位移动应用框架、设计方案和功能台账进行管理,对信息安全、数据模型进行审查,并报网公司备案。
(四)鼎信科技公司职责
鼎信科技公司是公司移动应用建设的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单位,为涉及公司统一移动应用平台的咨询、设计、开发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五、应用推广
考虑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近两年工作计划:一是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在2017年底实现营销、生产业务移动应用具备全省推广条件,具体推广时间可由以上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是除以上单位外,其他单位在2017年底前进行营销、生产移动应用试点,2018年达到全省推广条件。
营销、生产外业务如人资、财务、党建等可根据需要制定建设推广计划。
附录
附录1 南方电网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规范
附录1.1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指南
附录1.2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开发架构指南
附录1.3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服务端二次开发规范
附录1.4南方电网移动应用平台二次开发规范_概述
附录1.5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标签附录1.6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服务端二次开发规范_微信附录 1.7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JSAPI
附录1.8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视觉设计
附录2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安全要求规范
附录3 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接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