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锚链重量表
- 格式:docx
- 大小:189.21 KB
- 文档页数:4
一、用锚的计算锚的系留力:P=W aλa+W cλc L1P―――系留力。
是锚抓力与锚链摩擦力的和(9.81N)W a―――锚在水中的重量。
即锚在空气中重量×0.876(Kg)Wc―――锚链每米长在水中的重量(Kg)1H a―――锚的抓重比(见表)W―――锚链每米的重量(Kg/m)H c―――锚链摩擦系数取1.5-1.1二、锚链出链长度估算1、正常天气,一般不少于下表2、在急流区,出链长度不一般不少于表值如图:四、航运船舶1、锚重的估算:每个首锚重量一般可用以下公式估算:W=KD2/3 (Kg)K―――系数。
霍尔锚取6-8,海军锚取5-7D―――船舶的排水量(t)2、锚链尺寸估算:d=KD1/3或d=CW1/2或d=Wd―――锚链直径(mm0.562538M=6250/dM―――每节锚链环数,取整数的单数(个)五、工程船舶以海军锚和锚缆计算1、锚重:船首边两只,每只锚重量按下式计算:W=K(A+15BT) (Kg)W―――锚重A―――满载吃水线以上各部分在船中纵剖面上的投影面积(m2)B、T―――分别为船舶宽度与吃水(m)六、船舶的阻力影响被拖船舶阻力的主要因素为船速、船型和外界条件。
在船型和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船舶的阻力仅与航速有关,其计算方法如下:1、运输型船舶阻力运输型船舶阻力,其组成阻力可按表所列公式计算。
2、方箱型和简易型船舶阻力①、按阻力的组成计算对于方箱型和简易型的各类工程船舶的阻力,可分别计算其摩擦阻力和风压、流压等主要阻力后,相加取得。
其具体计算公式见有关公式。
b c p t式中:R―――被拖船舶阻力(kg)R t―――拖轮的阻力(kg),按T=R t=75N bηcηp/V求得。
V―――船速(m/s)N b―――制动功率(HP)ηc―――轴系传动效率,一般为0.95-0.97ηp―――推进效率,一般为0.5-0.65对于以实测船速算出的被拖船舶阻力,应作为船舶资料存档备用。
一、用锚的计算锚的系留力:P=W aλa+W cλc L1P―――系留力。
是锚抓力与锚链摩擦力的和(9.81N)W a―――锚在水中的重量。
即锚在空气中重量×0.876(Kg) Wc―――锚链每米长在水中的重量(Kg)aW―――锚链每米的重量(Kg/m)H c―――锚链摩擦系数取1.5-1.1二、锚链出链长度估算1、正常天气,一般不少于下表2、在急流区,出链长度不一般不少于表值如图:C―――系数。
可取0.3-0.373、每节锚链重量估算:Q=Kd2(Kg)K―――系数。
有档链取0.5375,无档链取0.56254、锚链强度估算:R=Kd2g(N)K―――系数。
有档链取56,无档链取38g―――9.81(m/s2)5、每节锚链环数估算:M=6250/d船尾边锚两只,其重量应不小于0.8倍首边锚的重量2、锚缆锚缆的有效使用长度,应不小于5倍船长,锚缆的配备见表:锚缆配备表0.14-0.17之间。
Ω―――湿面积(m2)A―――浸水部分船中剖面面积(m2)V―――航速(m/s)φ、n―――分别为剩余阻力系数和剩余阻力速度指数,可按下表选取。
表中:V――船速(m/s),F r――弗汝德数,F r=V/(gL)1/2其中:L――船长,g――9.81③、实测船速求其阻力在实际拖航中,以实测的航速V,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被拖船舶的阻力:R=(75N bηcηp-R t V)/VT—吃水(1.9m,保证干舷高度为1.5m)B—船宽(13.3m)Ψ—阻力系数,方头船取Ψ=10A1—船舶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A1=TB=1.9×13.3=25.27m2V—计算流速V=2m/sR水=(fSV2+ΨA1V2)×10-2=(0.17×1132.875×22+10×25.27×22)×10-2=(770.355+1010.8)×10-2=17.8KN0.5。
船用铁锚重量摘要:1.船用铁锚的定义与作用2.船用铁锚的重量分类3.船用铁锚重量的选定因素4.船用铁锚重量的计算方法5.船用铁锚重量对船舶性能的影响正文:船用铁锚是船舶在停泊时用来固定船只位置的一种设备,它通过抛锚将船舶固定在水中的一定位置,确保船舶在停泊过程中不会因风浪等原因造成漂移。
船用铁锚的重量是衡量其稳定性和抓地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船舶和停泊环境所需的铁锚重量也不同。
船用铁锚的重量主要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铁锚通常用于小型船只和内河航道,其重量在1 吨以下;中型铁锚适用于沿海航区和大型船舶,重量在1-5 吨之间;重型铁锚则用于深海航区和超大型船舶,重量在5 吨以上。
在选定船用铁锚重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船舶类型和大小:不同类型的船舶所需的铁锚重量不同,大型船舶需要更重的铁锚来保证稳定性;2.停泊环境:在不同的海况和海底地质条件下,所需的铁锚重量也会有所差异;3.锚链长度:锚链长度与铁锚重量成正比,较长的锚链可以提高船舶在停泊时的稳定性,但也会增加重量。
船用铁锚重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如“锚重=0.1×船长×吃水”,其中船长为船舶长度,吃水为船舶在水中的深度。
该公式适用于初步估算铁锚重量,但对于具体设计还需结合船舶类型、停泊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船用铁锚重量对船舶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铁锚重量越大,船舶在停泊时的稳定性越高,抗风浪能力越强;2.抓地力:铁锚重量越大,其抓地力越大,船舶在停泊时不易发生漂移;3.成本:铁锚重量越大,其制造和安装成本也越高,因此需要在保证船舶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铁锚重量以降低成本。
500吨内河船锚配置要求一、锚型选择针对内河航道的特性,选择适用于内河环境的锚型。
常见的锚型有鹰爪锚、三爪锚和四爪锚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二、锚重确定根据船舶的排水量和航行需求,确定所需的锚重。
500吨内河船的锚重应在5-7吨之间,以确保船舶在各种风浪条件下都能稳定停泊。
三、锚爪长度锚爪长度应适中,既要保证锚的抓地力,又要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的不便。
通常情况下,500吨内河船的锚爪长度应在1.5-2米之间。
四、锚杆强度锚杆的强度应与船舶的大小和航行环境相适应。
对于500吨内河船,应选择高强度钢材制成的锚杆,以确保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水流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
五、锚链规格根据锚型和船舶特性,选择合适的锚链规格。
对于500吨内河船,一般选用直径为18-22毫米的圆钢链或扁钢链。
同时,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可使用钢制卸扣进行连接。
六、锚链长度根据航行环境和船舶特性,确定适当的锚链长度。
一般来说,500吨内河船的锚链长度应在30-40米之间,以确保船舶在各种水流和风向条件下都能稳定停泊。
七、锚穴深度为确保锚的稳定性,应选择适当的锚穴深度。
对于500吨内河船,锚穴深度应不小于1.5米,同时要保证底部平整、硬实,以便锚能稳定抓住地面。
八、锚机配备为方便起锚和抛锚作业,应配备适宜的锚机。
一般情况下,500吨内河船应配备功率适中的电动或液压锚机,确保起锚和抛锚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同时,为提高安全性,还应安装锚机控制系统,以便驾驶员远程控制起锚和抛锚作业。
九、锚泊设备试验为确保船舶安全可靠地停泊,应在船舶制造或改造过程中对锚泊设备进行严格试验。
试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锚的抓地力、锚链的强度、锚机的性能以及整个锚泊系统的可靠性等。
试验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船舶在使用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在船舶交付使用前,还应进行全面的负载试验和验证,确保船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停泊。
锚链重量标准
锚链的重量标准通常是根据具体的锚链类型、规格和使用要求而定的。
一般来说,锚链的重量由其长度和直径决定,同时还受到材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海洋锚链的重量标准的范例:
1. 砖形短链接船用锚链:
- 规格:11mm~162mm
- 重量:约36.5kg/m~3900kg/m
2. 诺尔斯锚链:
- 规格:12.5mm~162mm
- 重量:约49kg/m~5120kg/m
3. 超高强度(AM2)船用锚链:
- 规格:68mm~162mm
- 重量:约10229kg/m~24210kg/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的锚链重量标准应该根据相关规范、标准或制造商的规定来确定。
在海洋工程和船舶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锚链,应当考虑到锚地的特
点、船舶的吨位、使用环境以及负载要求等因素,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如果您需要详细的锚链重量标准数据,建议咨询专业的船舶设计师、海洋工程师或锚链制造商,以获取针对特定项目或使用场景的准确信息。
HSMB湖北华神锚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SMB 1001-2012电焊锚链Electro-welded anchor chains2012-05-08 发布2012-06-01实施湖北华神锚链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发布电焊锚链Electro-welded anchor chains本企业标准非等效采用国家标准GB/T549-2008《电焊锚链》及国际船级社有关规范。
1.适用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1.1适用范围:本企业标准规定了电焊锚链及基其附件(以下简称锚链及附件)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船舶所用的有档和无档锚链及附件。
1.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17-2000 锥形销(eqvISO2339:1986)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eqvISO6892:1998) GB/T229 金属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 eqvISO148-1:2006MOD)GB/T553 锚链涂漆和标志GB/T1220-2007 不锈钢棒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eqvISO377:1997)GB/T6402 钢锻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评级GB/T15822.1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15822.2-2005,IAO9934-3:2002)GB/T15822.3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15822.3-2005,IAO9934-3:2002) GB/T18669-2002 船用锚链钢产品分类2.1锚链分类见表1表1 锚链分类单位:mm型式级别名称链径(mm)A M1 一级有档锚链¢11—¢162 M2二级有档锚链M3三级有档锚链B M1一级无档锚链¢6—¢150 M2二级无档锚链2.2链环及附件尺寸2.2.1有档普通链环(代号C)的型式和尺寸按图1 2.2.2加大链环(代号EL)的型式和尺寸按图2-1\2-2 2.2.3末端链环(代号E)的型式和尺寸按图32.2.4连接卸扣(代号JS)的型式和尺寸按图42.2.5肯特卸扣(代号KS)的型式和尺寸按图5C common link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图1EL ELLARGED LINK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1=1.1d图2-1EL ELLARGED LINK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1---加大链环直径d1=1.1dι1=6.5 dp1=4.3 dω1=4.0 d图2-2 注:图2-1适用于CCS\LR\ABS等船级社图2-2适用于NK\KR\DNV等船级社E END LINK 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2---末端链环直径d2=1.2dι2=6.75 dp2=4.35 dω2=4.0 d图3注:ι2可以在(6.75—7.2)d之间选取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3---连接卸扣直径ι3=7.1 d JS JOINING SHACKLE p3=3.4 dω3=4.0 da1=0.8 de1=1.6 df1=2.8 dg1=0.2 dR1=0.6 dR2=0.5 d¢=h1h1=圆锥销的公称直径图4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4---肯特卸扣直径KS KENTER SHACKLE d4= dι4=6 dp4=4 dω4=4.2 dk=1.52dR3=0.67 dR4=1.83 d¢=h1h1=圆锥销的公称直径h2=圆锥销公称长度图5 2.2.6末端卸扣(AS)的型式和尺寸见图6 AS ANCHOR SHACKLE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5---末端卸扣直径ι5=8.7 dp5=4.6 dω5=5.2 da2=0.9 de2=1.8 df2=3.1 dg1=0.2 d g2=0.1 dm=1.4 d¢=h1h2=圆锥销公称长度图62.2.7转环(代号SW)的型式和尺寸按图7d=普通链环公称直径d6—转环直径SW SWIVELd6=1.2 dι6=9.7 dp6= d 9=3.4 dω6=4.7 dd7=1.1 da3=1.75dm1=2 dh3= d8=1.4 d c=3.35 d注:图7-1适用于CCS、ABS、DNV、GL、RINA等规范;图7-2适用于NK、KR等规范;2。
内河工程船锚重量计算指南
1. 引言
在内河工程船舶设计和选型过程中,确定合适的锚重量是一个重要环节。
锚的重量不仅关系到船舶的操纵性能,还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
因此,准确计算锚重量对于内河工程船舶的运行至关重要。
2. 锚重量计算方法
内河工程船锚重量的计算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法。
根据船舶的总吨位、主机功率等参数,结合实践经验,推导出合理的锚重量计算公式。
常用的经验公式如下:
2.1 根据船舶总吨位计算:
W = K * (Δ)^(2/3)
其中,W为锚重量(kg),Δ为船舶总吨位(t),K为经验系数,对于内河工程船通常取值0.7~1.0。
2.2 根据主机功率计算:
W = K * (N)^(2/3)
其中,W为锚重量(kg),N为主机功率(kW),K为经验系数,对于内河工程船通常取值1.5~2.0。
3. 锚重量的选择
在计算出锚重量初值后,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选择。
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3.1 航区环境:根据内河的水文条件、底质情况等,适当增加锚重量。
3.2 作业性质:对于需要频繁锚泊的工程船,可适当增加锚重量,提高锚泊性能。
3.3 锚链规格:锚链规格越大,对应的锚重量也应适当增加。
3.4 船舶类型:不同类型的内河工程船,锚重量的计算系数也有所不同。
4. 结语
合理计算和选择锚重量,对于内河工程船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遵循上述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外,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综合确定最终的锚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