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神奇的丝瓜》
- 格式:docx
- 大小:12.30 KB
- 文档页数:2
《神奇的丝瓜》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神奇的丝瓜》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篇一:神奇的丝瓜阅读答案①邻家院角落里种的丝瓜花,在搭好凉棚后,级级攀登而上,一路牵线而来,爬上高高的院墙,缠上长长的电线,一路牵入我家。
细长的触角伸展着,一路向前,有点不牵来就不罢休的架势,活像撒野的小孩,吵着嚷着,牵着爬着,伏着吊着就是要牵入我家。
②一路欢欢喜喜牵来的丝瓜花,呼朋引伴似的,千朵万朵地拼了命地开黄花,真有千朵万朵压藤低的架势。
如怀春的乡村姑娘,顶着满头黄花,仰着张张朴素、纯净的笑脸,把千丝万缕的满架绿叶黄花牵到我家厨房的窗前,只等我深情回眸。
我家厨房朝西,夏天西晒得厉害,火一样的太阳直晒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一路牵来的丝瓜花,让我每每在锅碗瓢盆间挥汗如雨里染一抹翠绿,沐一阵清凉。
喜欢这爬上架,牵到我家的丝瓜花。
③丝瓜花,我熟知的老友。
在农村的盛夏,它应是最热闹最常见的风景。
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桥头沟边都是它黄花插满头的倩影,它像活泼的村姑,有着素净的笑脸,有着曼妙柔弱的身姿,有着纤纤巧手,或编织,或缠绕,或爬,或吊,或伏、或牵,或在草垛上,在屋檐下,在泡桐树上,在晒衣服的铁丝线上,它都能风情万种地舞蹈,跳出乡村最热烈最热闹最动人的舞蹈。
单一的小朵黄花,开在乡野广阔的林原花海里,实在不起眼,但是它花团锦簇,成千朵万朵地开,那气势,真是壮观,那场景,真是热闹。
原来,每一场花事,只要一心齐发,蔚为大观,都是能震撼人心的。
④儿时,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丢几粒丝瓜籽,浇两瓢粪水,割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
过不了些时日,或是一场春雨过后,或是某一个夜晚,它就发芽了,长叶了,抽丝了,牵藤了,开花了,鼓劲似的向上伸展开来,像个撒泼的小子,倔强的丫头,鼓足了劲向上爬。
只要能够得着,爬得上,牵得住,缠得牢,它就够上来,爬上去。
它爬上屋角高高的泡桐树,顺着母亲拉的晾晒衣服的电线,一路向前,向前,丝牵到哪里,花开到哪里,像撒娇的孩童,比赛似的开花,一朵二朵三朵,一朵接一朵,十朵百朵地开。
阅读《神奇的丝瓜》,回答问题。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竞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竞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他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儿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神奇的丝瓜》阅读练习及答案《神奇的丝瓜》阅读原文: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
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
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阅读?神奇的丝瓜?,答复下列问题。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竞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给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竞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替它担忧,生怕他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儿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当得住呢?我又担忧起来。
《神奇的丝瓜》阅读答案《神奇的丝瓜》阅读答案神奇的丝瓜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
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
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神奇的丝瓜》教案解析一、教学内容概述《神奇的丝瓜》是一篇介绍丝瓜的文章,讲述了丝瓜的原产地、形态特点、食用功效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丝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并且对他们自身的生活健康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适合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组织词语、拼音字词、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和学习,帮助学生熟悉文章内容,了解丝瓜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丝瓜的基本知识,包括原产地、形态特点、食用功效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推断和判断。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组织词语、拼音字词、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学习和感受。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丝瓜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健康的重视。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丝瓜的图片、幻灯片介绍等多种形式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教师可以脑暴一些和丝瓜相关的问题,例如丝瓜的颜色、形状、地域分布等等,让学生进行猜测和讨论。
2、整体阅读让学生先看文章的题目和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然后全文阅读一遍,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
3、细节阅读通过读文献《神奇的丝瓜》,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言特色和语境信息,用意识和常识来启发判断和理解,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4、重点讲解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丝瓜的起源、形态特点、食用功效等,通过图片和实物等辅助材料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丝瓜的主要特点。
5、综合整理通过组织词语、拼音字词、绘画等形式进行综合整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6、拓展练习通过一些与丝瓜相关的练习,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丝瓜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阅读《神奇的丝瓜》,回答问题。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竞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竞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他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儿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小学语文课文《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我在房前空地上,开辟出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成了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笆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这增加了我的兴趣。
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我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顺便也看一看丝瓜。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人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提高。
每天早晨,我都要注视那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
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来了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①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
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
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来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
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
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
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
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并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
这是一个学园的奇迹。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照旧浓翠,扑人眉宇。
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