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临床表现和典型体征者。 区分骶髂关节前错位或后错位是手法复位治疗的主要依据 ,必须详细检查。
• 2骶髂关节位置错动的检查 : 患侧髂后上棘 ( 或下棘 ) 下缘 妊娠期和产后妇女 , 则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
1病史 : 有急慢性腰腿痛病史或外伤史 , 并具有程度不同的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骶髂关节炎症的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和典
• (2) 骶髂关节前错位复位操作 : 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床沿 , 两下肢伸 直。助手按压左下肢膝关节。医者立于患者右侧 , 右手握患者右踝或 小腿近端 , 左手扶按右膝。先屈曲右侧髋、膝关节 , 内收外展 5~7 次。 再往对侧季胁部过屈右髋、膝关节 , 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 ,此时常可 闻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手法完毕。
• 治则 : 理筋、整复。 • 部位及取穴 : 见操作中具体部位。 • 手法 : 扳法、牵拉法、抖法。
操作
• (1) 基本操作 : 手法复位前需明确患侧髂骨旋转方向。前错位者 , 采用 单腿过屈复位法 ;后错位者 , 采用单腿过伸复位法。复位时需固定健 侧下股肢, 防止骨盆旋转 , 以免影响复位效果。
【临床表现】
• 1坐骨神经痛 : 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及下肢胀痛麻木 , 以及沿 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或 “ 触电感 ” 。患者呈 “ 歪臀跛行 ” 的特殊姿势 , 不能 挺胸直腰。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患肢呈半屈曲状 , 主动或被动伸 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咳嗽或打喷涕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病情急重 者 , 往往由旁人搀扶或持拐来诊。慢性患者上述症状略缓和 , 患者自觉下腰部 隐痛乏力、患肢 “ 短了一截 ” 和酸软、麻胀、怕冷等。如勉强行走 , 则呈不同 程度的 “ 歪臀跛行 ” 。患者站立时多以健肢负重 , 坐位时以健侧臀部触椅 ; 仰 卧伸直下肢时患肢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 , 故患者喜屈曲患股仰卧或向健侧侧卧。 临床上常将此误诊 为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