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温度带的划分
- 格式:docx
- 大小:24.68 KB
- 文档页数:9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地理温度带是根据地球不同纬度上的气候特点和温度分布而划分出来的。
根据地理温度带的划分,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的温度带。
一、寒带寒带位于地球的两极附近,纬度较高。
由于两极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极低,冰雪覆盖大部分地表,几乎没有植被生长。
寒带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极寒严寒的天气是其主要特点。
在北半球,寒带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主要包括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等地;在南半球,寒带主要分布在南极圈以南,主要包括南极地区。
二、温带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纬度较低。
温带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中,四季分明,有较丰富的降水和较为丰富的植被。
温带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温暖,冬季较冷,昼夜温差较大。
在北半球,温带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至副热带地区;在南半球,温带主要分布在南极圈以北至副热带地区。
例如,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大部分地区、亚洲中纬度地区等都属于温带地区。
三、热带热带位于地球的赤道附近,纬度最低。
热带气候是地球上最炎热的气候,气温高,全年都比较热,几乎没有季节性的温差。
热带地区阳光充足,降水丰富,植被茂盛,热带雨林是其主要特点。
在北半球,热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的地区,例如巴西、刚果等地;在南半球,热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的地区,例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
总结起来,地理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地球不同纬度上的气候特点和温度分布而划分出来的。
寒带位于两极附近,气温极低,几乎没有植被生长;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温适中,四季分明,有较丰富的降水和植被;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全年炎热,降水丰富,植被茂盛。
这些温度带的划分对于研究气候变化、生物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人们对不同地区的适应和开发利用。
通过了解和认识地理温度带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基础。
《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
我国的温度带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把全国分成热量带和寒冷带两大部分.我国跨越的纬度近50度,热量带中除了副热带外其他的都有.所以划分依据是热量带.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区域因季节、洋流等变化而导致的气候差异也很明显。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的地方属于热带;冬季受来自内陆西北季风或偏北气流影响的地方属于亚热带;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并且下沉气流的地方是副热带(如两广);还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处于低温少雨环境是高寒带。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一、热带温度带热带温度带是地理温度带中最炎热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
这个带子的特点是全年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降水充足。
由于太阳直射的原因,热带温度带的气温一年四季基本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热带雨林分布广泛,植被繁茂。
二、亚热带温度带亚热带温度带位于热带温度带与温带温度带之间,北纬30度与40度之间。
这个带子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较冷。
亚热带温度带的气候比较宜人,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
在这个温度带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相对发达,人口密集。
三、温带温度带温带温度带位于亚热带温度带与寒带温度带之间,北纬40度与60度之间。
这个带子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中。
温带温度带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农田广阔,适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四、寒带温度带寒带温度带位于温带温度带与极圈之间,北纬60度与66.5度之间。
这个带子的特点是气温低,寒冷干燥,冬季漫长。
在寒带温度带的极地地区,气温极低,非常寒冷,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只有极少数的动物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
五、极圈极圈位于北纬66.5度与北极之间,南纬66.5度与南极之间。
这个地理温度带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气温极低,几乎没有植被和动物生存。
在这个地区,冰雪覆盖着大片土地和海洋,极地气候非常恶劣,人类很难在这里生存。
六、其他地理温度带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地理温度带,还有一些特殊的地理温度带,如高山温度带、沙漠温度带等。
高山温度带位于高海拔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植被和动物种类多样。
沙漠温度带位于干旱地区,气温极高,降水稀少,植被稀疏。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温度带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和动物饲养,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因此,对地理温度带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地理温度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八年级上册地理关于《中国气候》考点归纳一、气候复杂多样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一月气温分布图七月气温分布图①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②温度带的划分温度带分布图温度带农作物熟制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年三熟2、我国降水分布特点①空间(地区)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②时间(季节)分配规律: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降水量分布图③干湿地区: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我国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即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分布图3、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图二、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
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在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在非季风区内,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2、雨带推移规律三、多特殊天气1、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标准: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为例,24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并伴有大风。
寒潮的影响: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2、梅雨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
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3、台风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23°26′N(北回归线)到 23°26′S(南回归线)为热带;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北纬(南纬)66°34′到北纬(南纬)90 度为南、北寒带.
【命题的方向】
例: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A.气温日较差B.活动积温C.日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
分析: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解答: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一淮河以北为温带,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
故选:B.
点评: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要理解解答.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与分布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1/ 1。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分布极为广阔。
每个地区在温度上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我国气候情况时,需要从温度带的划分出发。
根据温度的变化,我国可以划分为五大温度带,分别是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和亚寒带。
寒带在我国可以概括为西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四省(自治区)。
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平均最低气温普遍低于零下5度以下,内蒙古的平均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度以下。
这里地势较高,山区普遍保持在零下20度以下,冬季温度极低,夏季昼夜温差大,而冬季温差小。
温带位于我国中部,其平均最低气温一般低于零下3度,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一系列省市。
这些省市既有寒冷地区,也有温暖地区,冬季温度多在零下10℃以下,夏季温度一般在20℃左右,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温度会高达30℃以上。
热带位于我国南部,范围主要包括海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一系列省市,气温普遍低于零下3度,夏季温度高达40℃左右,冬季温度一般在15℃以上。
这里夏季非常热,冬季却不冷,没有明显的两季分明,这也决定了这里的气候环境相对较宜人。
亚热带位于我国西部,主要有四川、重庆、西藏等地区。
这里平均最低气温普遍低于零下3度,夏季气温高达40℃以上,冬季气温通常低于10℃左右,有一些地方也会低于零下5℃。
这里有温暖的夏季,带有湿润的北方气候,也有冬季过冷的南方气候。
最后是亚寒带,它主要位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属于温带变种,比温带气温更低,最低气温可低至零下20度以下,夏季气温一般在20℃左右,冬季气温有时会低于零下15℃。
这里既有寒冷的东北气候,也有温暖的南方气候,因此这里的气候特点有非常明显的地域褶皱。
总的来说,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根据温度的不同,我国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和亚寒带五个温度带,每一种温度带的气候特点都有所不同。
中国温度带划分及农作物熟制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10'到53°33'之间,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中国的气候类型也相当丰富多样。
根据中国的温度带划分,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温度带: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寒温带主要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冬季的平均气温可以低于零下10摄氏度,甚至更低。
因此,在这个温度带内,农作物的种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这些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和发育。
暖温带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冬季相对较冷,夏季相对较热。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暖温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这些作物在暖温带的气候条件下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生长迅速且产量较高。
亚热带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炎热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
在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下,许多热带和亚热带作物能够成功种植,如稻米、茶叶、柑橘类水果等。
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为这些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夏季的高温和雨水进行生长和发育。
热带位于中国的南海诸岛和台湾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炎热多雨,全年温差较小。
热带气候条件下,许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能够成功种植,如椰子、菠萝、香蕉等。
热带的气候条件为这些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利用高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农作物的熟制是指通过加工和处理,使农作物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储存性,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不同的农作物在熟制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一、热带温度带热带温度带位于赤道附近,其特点是全年温暖湿润,日照时间长。
热带温度带的气温相对较高,平均温度在20℃以上。
这里的植被繁茂,动物种类丰富。
常见的动植物有棕榈树、热带雨林等。
此外,热带温度带还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现象,如印度的季风。
二、亚热带温度带亚热带温度带位于热带温度带和温带温度带之间,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亚热带温度带的气温较高,但相对来说要低于热带温度带。
这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松树、柏树、狼、狐狸等。
三、温带温度带温带温度带位于亚热带温度带和寒带温度带之间,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温带温度带的气温相对较低,但相对来说要高于寒带温度带。
这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常见的有橡树、苹果树、麋鹿等。
四、寒带温度带寒带温度带位于温带温度带和极地温度带之间,其特点是寒冷,气温极低。
寒带温度带的气温很低,常年都在冰点以下。
这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非常有限,常见的有冷杉、北极熊等。
五、极地温度带极地温度带位于地球的两极,其特点是气温极低,全年都在零下。
极地温度带的气温极低,几乎没有植被和动物存在。
常见的动物有企鹅、海豹等。
不同的温度带具有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
在热带温度带,人们可以享受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植被,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在亚热带温度带,人们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种植各种农作物。
在温带温度带,人们可以享受到温暖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发展工业和农业。
在寒带温度带,人们需要应对极寒的气温,发展矿业和畜牧业。
在极地温度带,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只有少数科考人员和探险家会到这里进行研究和探险。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候特点进行的。
不同的温度带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方式,这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所在的温度带,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球三个气候带的划分1、地球温度带的划分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1、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2、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
3、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1)地球三个气候带的划分扩展资料:中国温度带面积占比:在各温度带中,寒温带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2%。
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占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余占国土总面积的72.1%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因此,中国以温暖气候为主。
世界气候:1、低纬度气候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
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辐合带、瓦克环流、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
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
本带可分为5个气候型,其中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又可划分为3个亚型。
2、中纬度气候这里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
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
该地带一年中辐射能收支差额的变化比较大,因此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
再加上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受海陆的热力对比和高耸庞大地形的影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