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椅子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34 KB
- 文档页数:2
对公共木椅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共设施也趋于完善,不仅是现代家具还是公共设施如座椅连廊的设计正趋于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款式上美观、使用上安全等方向发展。
对他们的设计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
“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休闲、娱乐等方向发展。
公共设施也如此。
如图,这是一款公共座椅的设计,形态上采用的是Q的形状(侧视图),首先是尺寸的确定,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各部分最佳尺寸分别为:座高:380mm~450mm座宽:380mm~480mm座深:420mm~450mm座面角度:15~200靠背高:46Omm~61Omm然而此款座椅最终确定的设计尺寸是:座高:420mm(在人机尺寸的指导下确定的)座深:400mm靠背高:400mm很明显其中有些数据并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尺寸要求,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此座椅的使用环境为公共场所,其功能是为来往的人暂时性的休息提供方便,同时又不希望人在上边停留的时间过长,因此在设计上并没有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尺寸来确定其所有尺寸。
与其他的公共椅子相比,该木椅的优点是采用天然木材,更贴近生活,形体流畅,造型优美,整体充满了“e时代文化”,即充满了现代感的同时又融入了古朴厚重、回归自然的纯朴气息。
初始方案中,该木椅造型为实心的,其缺点自然也随之显现,即整体的重量重,为运输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有很大的空间浪费。
另外保持其初始的古朴颜色导致色调单一,有时难免让人生出不干净的念头。
改进措施很简单,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就是挖空靠背。
其优点则是显而易见的:①减轻了整体的重量,同时节约了木材,方便运输,节约运力,使外观更加简洁,线条充满柔和的变幻美②空间的增加增强了呼吸感,镂空的图案让人充满的想象力和轻松愉快的心情③增加了服务面积和空间,呈现出来的小平面可以用作副座面,尽管座面的宽度只有180mm,但也可以为劳顿的过客提供暂时性的休息。
巴塞罗那椅____密斯.凡.德罗密斯创作的巴塞罗那椅(复原品,现藏德国)一、设计师: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1]1886年生于德国亚琛。
1907年,他与格罗披乌斯一同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深受贝伦斯的影响。
1928年,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以及巴塞罗那椅,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设计师。
1930年密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后关闭包豪斯,至此密斯结束了其14年的办学历程。
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
1969年逝世,密斯深深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密斯努力开创玻璃外墙钢筋结构建筑时代。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句名言正是他在1928年阐述的建筑原则二、创作缘由巴塞罗那椅由设计师密斯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设计,同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
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
当年的世博会德国馆是密斯的代表作,但由于建筑的设计意念独特,竟没有合适的家具与其搭衬,所以他不得不专门设计了巴塞罗那椅来迎接国王和王后。
三、产品特征感觉:从巴塞罗那椅的外形上看舒适、柔软、皮革显高雅、X钢架显坚固、造型简练,简练中不失大方典雅。
这也许也是流行至今原因之一。
结构:著名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 air)是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多家博物馆收藏。
它由成弧形交叉状的不锈钢构架支撑真皮皮垫,非常优美而且功能化。
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坐面(坐垫)及靠背。
椅子当时是全手工磨制,外形美观,功能实用。
巴塞罗那椅的设计在当时引起轰动,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概念产品。
记忆:密斯•凡•德罗设计1929年为巴塞罗那博览会中德国馆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是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多家博物馆收藏,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
高直椅作品分析
英国设计师麦金托什设计的高直风格的椅子是设计史上经典的椅子设计之一。
椅子整体造型简法,椅子的座面前部要比后部宽一些,椅面呈现一个梯形的样式;椅子的靠背也是整把椅子的特色所在,从底部到顶部都有略弯的横木作为靠背,最上部则由网状的方格结束具有高直的风格特征,椅子的色彩用黑色,感觉上有静穆、崇高、且带有几分的神秘感、是设计史上经典的椅子设计之一。
这把椅子的设计既有自然的一面,又有人性的一面;既有民族的一面,又有世界的一面;既有时代的一面,又有超前的一面;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是多种艺术的、哲学的因素的复合体。
它的后背一阶一阶的向上极具节奏和韵律,似一个登天的云梯,有登天的意象,产生一种登天的欲望,使人得到巢种满足。
这与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直指苍弯有一定的联系性,高直椅是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影响的,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就是高和直。
哥特式风格起于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并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的。
当时有一大批哥特式的建筑代表作: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等。
椅子的特点分析方法和原理
椅子的特点分析方法和原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解析,以下为常见的几种方法和原理:
1. 结构分析法:通过对椅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材料、连接方式、支撑点等,来了解椅子的稳定性、强度等特点。
原理是基于力学、工程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得出椅子的特点。
2. 功能分析法:从椅子的使用功能出发,分析椅子在不同场景下的特点,如座椅的舒适度、可调节性、抗震性等。
原理是基于人体工程学、舒适度评估等理论,结合用户需求和体验,评估椅子的功能特点。
3. 美学分析法:从椅子的外观、形态、色彩、样式等方面分析其美学特点,包括线条的流畅性、比例的协调性、色彩的搭配等。
原理是基于设计理论、视觉艺术等相关知识,通过对椅子外观的审美评价,推断其美学特点。
4. 用户分析法:通过对椅子的实际用户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用户对椅子的需求、偏好、使用习惯等,从而分析椅子的特点。
原理是基于市场调研、用户体验等相关方法,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分析用户心理和行为,推断椅子的特点。
以上仅是椅子特点分析的一些方法和原理,具体分析方法和原理的选择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确定。
同时,多种方法和原理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椅子特点分析结果。
椅子产品设计分析报告1. 引言椅子是人类重要的座椅家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椅子从最初的简单家具逐渐演变成各种类型、种类繁多的产品。
本报告旨在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椅子产品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提供关于椅子产品设计的相关建议。
2. 椅子产品设计分析2.1 功能性椅子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一个舒适的座位给用户。
因此,一个优秀的椅子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坐感舒适:椅面和靠背的材质、弹性以及人体工学设计等都是影响椅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 支撑力:椅子需要具备足够的支撑力,确保用户能够稳定地坐在上面,尤其是对于长时间的使用。
- 可调节性:有些椅子产品可以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个人需求,例如高低调节、倾斜角度等。
2.2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在椅子产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加椅子的美观性,还能够反映出产品的风格和设计理念。
一款好的外观设计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对椅子产品的质量和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材料能够提高椅子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舒适度。
常见的椅子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布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椅子的使用环境和设计需求来进行选择。
2.4 制造工艺椅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造工艺包括切割、焊接、拼装等环节,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以保证椅子的质量和稳定性。
2.5 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椅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产品本身也需要具备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特点。
3. 椅子产品设计建议基于对椅子产品设计的分析,以下是本报告对椅子产品设计提出的一些建议:- 考虑人体工学和舒适性:椅子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椅面和靠背的舒适性,防止用户长时间使用时出现不适。
- 增加可调节性: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椅子产品应该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例如高度、倾斜角度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节。
校园一角休息椅分析调查报告篇一:休息椅调查报告人体工程学生活中常见椅子的调研报告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椅子,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在坐着的,所以一把好的舒适的椅子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健康。
当我们要选择一把好的合适自己的椅子时,我们要对椅子的坐面、靠背、扶手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椅子的材质,坐面的宽度、深度、倾斜度、靠背弯曲度等均需符合自己身体的尺度(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校园一角休息椅分析调查报告)及各部位的活动规律。
下面是我对我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椅子进行的调查分析:一、寝室椅子:使用情况调查:(1)书写与阅读,即坐一半坐面。
(2)阅读时,多以手肘置桌面支撑上身。
偶有一腿叠于另一腿上。
(3)玩电脑娱乐时,坐2/3坐面,腰则略呈水蛇状,略驼,以使背可以充分倚靠于靠背上,长时间后又腰部疲劳,变换姿势,腰略挺直,背抵于靠背的上缘,该姿势不能持续很久。
(4)主要诉说,驼背导致胸腹挤压,脊柱扭曲疼痛。
材料:木质材料、钢管尺寸:坐面的角度是3度,靠背角度是98度,坐面高度是44厘米,坐位深度是38厘米,坐面宽度是40。
分析:(1)坐面前缘做成圆角并且伴有微微下缓弧度能够有助于前坐时的舒适感,并且减缓大腿与椅子面的压力。
(2)坐面无铺垫与饰面,使用木质材料且边缘有一定的下缓弧度,于是为保持身体不致在椅子上滑动,会导致额外的肌肉紧张。
(3)坐面有向中间微微下沉,使使用者久坐是能够缓减屁股压力增强舒适度,但是无腰垫且使用材料为硬质,长久坐还是会使腰椎疼痛。
(4)休息时该椅子作为休闲椅,背角度过小,未能支托腰部,腰会酸痛。
(5)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坐面角度和靠背角度,使之在短时间的使用下,未有明显不适。
二、图书馆阅览室椅子:使用情况调查:(1)大多采用的姿势为:坐一半坐面;腿或者弯曲交错,或者向前伸直(偶也交叠)。
2)也有其他姿势,但持续时间都极短。
(3)很少有人使用靠背。
4)主要诉说,腰、背、肩疼痛。
材料:木质材料尺寸:坐面的角度是1度,靠背角度是96度,坐面高度是42厘米,坐位深度是44厘米,坐面宽度是。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椅子材质的选择1.1木质椅子材质的优劣1.2金属椅子材质的特点和应用1.3塑料椅子材质的优点和缺点1.4织物椅子材质的选择和维护1.5其他椅子材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椅子的设计与功能2.1功能性椅子的需求和创新2.2兼具美观与实用的设计趋势2.3椅子的人体工学设计原则2.4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椅子设计2.5转型式椅子的设计和发展前景3.椅子市场的发展趋势3.1消费者对椅子的需求变化3.2椅子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3.3定制椅子的普及与个性化需求3.4电商平台对椅子销售的影响3.5椅子出口与国际市场的竞争4.椅子的价格与成本4.1椅子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4.2品牌效应对椅子价格的影响4.3椅子生产成本的组成与控制4.4椅子价格与市场定位的关系4.5消费者对椅子价格的接受度调查5.椅子的可持续性5.1椅子材质的环保性评估5.2椅子生命周期分析及循环利用5.3椅子生产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5.4椅子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5环保椅子的认证与标准总结:通过对椅子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椅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人体健康、工作效率和舒适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椅子时,应注意材质的选择、设计与功能的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价格与成本的平衡以及可持续性的考虑。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们在购买椅子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让大家能够选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椅子,提升生活质量。
椅子调查分析引言概述: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家具之一,在办公室、教室、会议室、餐厅等各种场所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选择椅子时,我们经常面临一系列的选择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椅子的调查分析,从外观设计、材质选择、人体工程学、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等五个方面来深入了解椅子的特点和选择的要点,以帮助读者在购买椅子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正文内容:外观设计:1.形状和尺寸:椅子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合使用场所和人体工程学要求。
2.颜色和材质:选择符合整体装饰风格和触感舒适的颜色和材质。
名称 设计师
特点及意义
高背椅(1902-1903) 英国设计师查尔斯·马金托什 他的设计在传统与现代具有承上启
下的意义。
采用直线和几何造型,以
黑白为基本色彩,细部稍加花饰,藤蔓等自然图案装饰,作品典雅而具有整体感,造型夸张的黑色或白色高背
椅是他的经典之作,迄今具有影响
力。
红蓝椅(1917-1918) 荷兰设计师里特维特 由直线木条和矩形木板制成,黑色机
制木条垂直形成椅子的基本空间结
构,红色靠背,蓝座面,黄色木条截面,虽然从功能上说它不舒服,但它证明了产品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而
且这种标准结构为以后的批量生产
家具提供了潜在可能性。
瓦西里椅(1925) 匈牙利籍,德国著名设计师马谢·布鲁尔(另一音译布劳耶) 是为了纪念他 和他的老师瓦西
里·康定斯基的友谊而命名,采用钢管和皮革,设计出一系列轻巧优美,结构单纯合理的新型家具,开创了现代钢管家具的历史篇章,在现代家具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巴塞罗那椅(1929) 德国设计师米斯·凡·德·罗 由弧形交叉状不锈钢构架支撑真皮
皮垫,非常优美而且功能化,全手工磨制,外型美观功能实用,时至今日,
巴塞罗那椅已经成为一种风格。
中国椅(1944) 丹麦设计师汉斯·华格纳 是西方设计模仿中国家具设计最杰
出的例子,看似极简,其实蕴含无限,
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
胎式椅及郁金香椅(1955) 芬兰籍美国设计师艾洛·萨里宁 他的设计避免了刻板冰冷的几何形
态,而且力求外形来表达丰富的内涵,把有机形式与现代功能结合起来,开
创了有机现代主义设计的新途径。
蚂蚁椅、蛋椅、天鹅椅(1958) 丹麦设计师安尼·雅各布森 以模压玻璃纤维板与可延展的海绵泡
沫合成材料粘合,整体成形,呈现出流畅的曲线造型效果,具有极高的现
代美学价值。
潘顿椅(1960) 丹麦设计师维纳·潘顿 “潘顿椅”的设计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它是世界上首件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一次性模压成型的座椅,其造型
别致,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球椅(1963-1965) 芬兰设计家艾洛·阿尼奧 球椅又称太空椅,它将扶手靠背和坐
垫包容于半球之中,为使用者创造了一种极似航天舱的不寻常感受,“球
椅”成为宇宙时代的一种象征。
充气沙发(20C
60S)意大利设计家罗马兹等
以当时流行的塑料为制作材料,造型
轻巧新颖,色彩亮丽鲜艳随意而富有
幽默感。
20世纪60年代充气家具在
西方成为一种时尚。
袋椅(20C 60S后
半期)意大利设计家盖蒂包里
尼泰奧多罗
成本低,用途多能够满足“任何形体,
任何地点,任何地表的需要”,它是
一个填充软垫的袋子,廉价而随意※
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流行文化
的审美趣味。
蝴蝶桌椅(1990)丹麦设计家娜娜·迪策
尔
设计灵感来自大自然中蝴蝶生动美妙
的形象,家具表面黄色与黑色,丝网
印刷的同心圆细弧线与粗直线形成强
烈对比,整体造型表现出一种生动的
律动,曾获得1990年日本国际家具设
计竞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