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辅导:补虚药
- 格式:doc
- 大小:1.57 KB
- 文档页数:1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A11、以下药物,能补肺气,补肺阴,补脾气,补肾固涩的是A、黄精B、山药C、五味子D、人参E、党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山药性能:甘,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33,点击提问】2、既能补气养阴,又能清热生津的药物是A、黄芪B、西洋参C、玄参D、山药E、白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32,点击提问】3、人参用于抢救虚脱,入煎剂的剂量是A、9~15gB、15~30gC、1~5gD、3~6gE、6~9g【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人参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分次对服。
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30,点击提问】4、下列各药哪项是治疗肺脾气虚,人参的最佳代用品A、玄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E、沙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性能: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29,点击提问】5、功能补气健脾、利水、安胎的药物是A、山药B、白术C、黄芪D、党参E、西洋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白术的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28,点击提问】6、白术与苍术的功效共同点是A、补脾益气B、芳香化湿C、燥湿健脾D、祛风胜湿E、固表止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术与苍术共同功效:健脾燥湿。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6627,点击提问】7、功能健脾除湿的药组是A、党参、黄芪B、茯苓、白术C、甘草、饴糖D、西洋参、太子参E、大枣、扁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白术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中药学——补虚药1. 定义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1)补气药特点: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入脾、肺经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诸证(尤对脾气虚、肺气虚证疗效最为显著,也用于心气虚,元气虚极欲脱)2)补阳药特点: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肾阳不足诸证、脾肾阳虚、肺肾两虚等证。
3)补血药特点: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脾、肾经。
功效:补血养血。
适应证:各种血虚病证。
4)补阴药 :特点:多甘寒质润,主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滋养阴液,兼润燥、清热。
适应证:阴虚诸证 (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证) 3. 配伍应用1)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配合应用补虚药。
2)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
4. 使用注意1)注意邪正关系,防止“闭门留寇”。
2)不可滥用补益药。
(药皆有偏性、误补益疾)3)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4)注意气血阴阳之间关系,配伍应用。
5)补虚药一般气味俱厚,如作汤剂,一般宜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
6)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
5. 各类药功效第一节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第二节补阳药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中药学——补虚药(三)1、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功效的药物是A、紫河车B、冬虫夏草C、蛤蚧D、龙眼肉2、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A、便于贮藏B、便于制剂C、改变性能D、引药入经3、白芍炒用的目的是A、防止滋腻碍胃B、增强健脾之功C、两者都有关D、两者都无关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紫河车药性甘咸温,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血益气(A对)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衰少及肺肾两虚,久咳虚喘,骨蒸劳嗽。
冬虫夏草能够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没有养血的功效(B错)。
蛤蚧能够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C错)。
龙眼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但不入肾经(D错)。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何首乌生用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力强但是补益力弱且不收敛,制用即用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其功用则更偏补(补益精血、滋补肝肾),并有涩精止崩之功(C对)。
为了“便于贮藏”,则药物一般需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并使所含酶类失去活性,防止霉变,便于保存(A错)。
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称为“饮片”,以便于准确称量和计量,并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B错)。
有些药物在炮制之后可以在特定的脏腑经络发挥治疗作用,如《本草蒙筌》谓“入盐走肾脏”、“用醋注肝经”(D错)。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白芍的功效。
生白芍苦、酸,微寒,炒白芍可去其酸敛之性,增强其补益作用,长于养血敛阴(D 对)。
补血药1.当归[性能]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
若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若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四物汤。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以本品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如四物汤,既为补血之要剂,亦为妇科调经的基础方;若兼气虚者,可配人参、黄芪;若兼气滞者,可配香附、延胡索;若兼血热者,可配黄芩、黄连,或牡丹皮、地骨皮;若血瘀经闭不通者,可配桃仁、红花;若血虚寒滞者,可配阿胶、艾叶等。
补虚药要点: 1.补虚药的配伍方法应用补虚药首先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并进行相应的配伍。
如脾气虚弱证,常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补益脾气药配伍。
其次,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和在病证中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般来说,阳虚者多兼有气虚,而气虚者也易致阳虚;气虚和阳虚,表示人体活动能力的衰减。
与此相应,补气药和补阳药多性温属阳,能补益人体阳气,振奋衰减的机能,消除或改善因阳气衰弱而引起的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症。
故对阳气衰弱的病证,补气药与补阳药往往相互配伍应用。
同样,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血虚和阴虚,表示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
与此相应,补血药和补阴药性多寒凉或温和,属阴,能补充人体阴血,消除或改善因阴血亏虚而引起的病证。
故补血药与补阴药也往往相互配伍同用。
又因气与血、阴与阳的互根,故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或气阴两虚等证,也很常见。
因此,气血兼顾,阴阳并补,或气阴同补,都是常见的配伍方法。
另外,对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又当配伍相应的祛邪药,使邪去而正复。
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
2、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补虚药的注意事项:1.补虚药本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可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以致“误补益疾”。
2.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用补虚药,以免“误补留邪”、“闭门留寇”。
3.用于扶正祛邪时,要注意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分清主次,恰当地配伍解表、散风、化湿、利湿、清热、泻下等祛邪药同用,使邪去正复。
4.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
如作汤剂,应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
个别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如人参、麦冬等,则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