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吡喃葡萄糖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4
糖 类一、判断题1.葡萄糖为己醛糖,因此可与过量、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而生成白色沉淀。
2.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既互为同分异构体,又互为差向异构体。
3.由于β-D-葡萄糖的构象式为优势构象,所以在葡萄糖水溶液中,含量大于α-D-葡萄糖。
4.将α-D-葡萄糖和β-D-葡萄糖分别溶解于水,得到的两份水溶液具有不同的组分。
5.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在酸性水溶液中会产生变旋光现象。
6.β-D-吡喃葡萄糖比其C 4差向异构体β-D-吡喃半乳糖更稳定。
7.1-磷酸葡萄糖可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
8.D-己醛糖可形成的糖脎数与D-2-己酮糖可形成的糖脎数相等。
9.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而酮不能,果糖属酮糖,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0.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D-葡萄糖。
二、A 型多选题1.D-己醛糖可形成的糖脎数为:A. 2种B. 4种C. 6种D. 8种E. 16种 2.D-葡萄糖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为:A. 2R,3S,4S,5RB. 2R,3R,4S,5SC. 2R,3R,4R,5SD. 2R,3S,4R,5RE. 2S,3S,4R,5R 3.β-D-2-脱氧核糖的哈瓦斯式为:4.α-D-葡萄糖和β-D-葡萄糖的关系为:A. 对映异构B. 端基异构C. 位置异构D. 官能团异构E. 以上都不是 5.区别β-D-葡萄糖和β-D-甲基葡萄糖苷不能用:A. 银镜反应B. 班氏试剂C. 斐林试剂D. Br 2水E. 过量NaHSO 3饱和溶液 6.不能与托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 果糖B. 葡萄糖C. 麦芽糖D. 甘露糖E. 蔗糖 7.蔗糖分子中的氧苷键可看作是由下列哪种方式脱水而成:A. 葡萄糖和果糖都用C 1羟基B. 葡萄糖和果糖都用C 2羟基C. 葡萄糖的C 1羟基和果糖的C 2羟基D. 葡萄糖的C 1羟基和果糖的C 4羟基E. 果糖的C 1羟基和葡萄糖的C 2羟基8.糖原经酸性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是:A. 乳糖B. 麦芽糖C. 果糖D. 葡萄糖E. 半乳糖 9.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为D -葡萄糖,它在直链淀粉中的主要连接方式为:A. α-1,4-苷键B. β-1,4-苷键C. α-1,6-苷键D. β-1,6-苷键E. β-1,2-苷键 10.下列化合物不产生变旋光现象的是:11.D-葡萄糖和D-果糖互为:A. 旋光异构体B. 位置异构体C. 对映体D. 碳链异构体E. 官能团异构体 12.D-葡萄糖与无水乙醇在干燥氯化氢催化下得到的产物属于:A. 醇B. 醚C. 酯D. 缩醛E. 半缩醛 13.戊醛糖开链结构的旋光异构体属L-系列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6 E. 8 O H OH H H OHH CH 2OH A .O H OH H H OH HCH 2OH B .O H OH HH H H CH 2OH C .D .O H OH H H OH H E .HOH 2C OH OH HH OHH HOH 2C C 2OH H CH 3O OC2OCH 3H HO O H CH 3O H CH 3O HO OH HOCH 2OH C CH 2OH OCH 2OH O OHOH HHOCH 2OH O OH OH CH 2OH O OH OH A . B . C .D . E .14.15.Molisch 反应可用来证明物质中:A. 若阳性,则含糖B. 若阴性,则含糖C. 若阳性,则含还原糖D. 若阴性,则含非还原糖E. 若阴性,则不含糖 16.17.下列糖与HNO 3作用后,产生内消旋体的是:18.互为差向异构体的两种单糖,一定互为:A. 端基异构体B. 互变异构体C. 对映体D. 非对映体E. 碳链异构体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均符合C m (H 2O)n 通式。
本品为D-(+)-吡喃葡萄糖一水合物。
【性状】 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比旋度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l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附录VI E),比旋度为+52.6°至+53.2°。
【鉴别】 (1)取本品约0.2g,加水5ml溶解后,缓缓滴入微温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2)取干燥失重项下的本品适量,依法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02图)一致。
【检查】酸度 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0g,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3.0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3.0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6.0ml,加水稀释成50m1)1.0ml加水稀释至10ml比较,不得更深。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40分钟,溶液应澄清。
氯化物 取本品0.60g,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Ol%)。
硫酸盐 取本品2.0g,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Ol%)。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l滴,应即显黄色。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为7.5%~9.5%(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附录Ⅷ N)。
蛋白质 取本品l.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磺基水杨酸溶液(1 5)3ml,不得发生沉淀。
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的结构、功能、生物学意义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并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 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的结构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简称ADG,是一种葡萄糖的衍生物。
它的结构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氨基乙基基团组成,通过N-分子上的连接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使得ADG在生物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因此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2. 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的功能ADG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
它参与了葡萄糖代谢途径,对细胞内能量的产生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ADG还参与了细胞壁的合成和修复,对细胞的结构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ADG还参与了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一定影响。
综合来看,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的生物学意义由于ADG在生物体内的重要功能,人们对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ADG不仅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而且在动物体内也具有一定的存在。
它对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研究ADG的生物学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4. 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ADG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手段,深入探讨了ADG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代谢途径以及调控机制。
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ADG 的认识,还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我深信它具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β-d-吡喃葡萄糖结构式
β-D-吡喃葡萄糖(β-D-pyranose glucose)是一种单糖,由六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组成。
其分子式为C6H12O6、β-D-吡喃葡萄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一个羟基与一个烷基基团连接形成了一个吡喃环结构。
β-D-吡喃葡萄糖的结构式如下:
H
HO-4'--C--H
O--C--H
HO-3'--C--H
O--C--H
HO-2'--C--H
O--C--H
HO-1----C--OH
CH2OH
在β-D-吡喃葡萄糖的结构中,1号碳为顺式构象,即C1位的羟基和碳氧键在同一侧。
这使得葡萄糖分子具有了高度的立体异构性。
葡萄糖的立体异构体包括α-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α-D-棒状葡萄糖和β-D-棒状葡萄糖。
其中,α和β代表羟基的位置远离体系和密集于体系两个不同的方向。
此外,葡萄糖还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功能。
它可以在胰岛细胞内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葡萄糖还可以通过与葡萄糖感受器结合,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影响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以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
β-D-吡喃葡萄糖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动物体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糖类。
在植物中,葡萄糖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最终产物之一,其通过植物生物途径可转化为淀粉、纤维素和果糖等。
在动物体内,葡萄糖是糖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糖原则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形式。
第二章糖类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
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
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
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如果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 种。
戊酮糖: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构体、β-异构体。
3、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
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 种不同的二糖。
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β→β,每个5 种,共20 种-1 种(α→β,β→α的1 位相连)=19。
4、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D 为+ 14.5°,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D 为+ 29.3°,纯β-D-甘露糖的[α]25D 为-16.3°);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29.3x- 16.3(1-x)= 14.5X=67.5%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67.5/32.5=2.085、请写出龙胆三糖[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结构式。
OOH第13章 糖思考题:[13-1] β-D-吡喃葡萄糖和α-D-吡喃葡萄糖均为六元环结构,但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前者的含量占64%,而后者的含量只占36%,为什么?答:从其椅式构象的优势构型看,前者所有的羟基、羟甲基均在平伏键上,后者异头碳的羟基在直立键上。
[13-2] 熊果苷是一种天然的氧糖苷,结构式如图:写出(1) 苷键的构型;(2)糖苷的学名答:(1) β-苷键;(2)对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13-3] 在D-己糖中,哪些可以形成相同的糖脎?答:由于糖脎反应只在1、2位进行,因此,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可以形成相同的糖脎。
早期可据此判断三者C-3、C-4、C-5构型相同,如果已知D-葡萄糖构型可以推出其它两个糖的构型。
[13-4] 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糖,为何它能被Tollens 试剂及Fehling 试剂氧化?答:果糖在稀碱溶液中可通过酮式-烯醇式发生异构化反应。
在平衡时,有酮糖也有醛糖,因此果糖可被这两种弱氧化剂氧化,是还原糖。
[13-5] 蔗糖、麦芽糖、乳糖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重要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从分子结构上看,三者均是二糖,并都含有α-D-葡萄糖。
不同点是蔗糖是非还原糖,由α-D-葡萄糖与β-D-果糖通过α-(1→2)苷键连接,麦芽糖是还原糖,由α-D-葡萄糖与D-葡萄糖通过α-(1→4)苷键连接,乳糖也是还原糖,由β-D-半乳糖与D-葡萄糖通过β-(1→4)苷键连接。
从物理性质看,蔗糖没有变旋现象,麦芽糖和乳糖均有变旋现象;从化学性质看,蔗糖分子的酮基和醛基消失,其具有的特性反应消失,即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与苯肼作用生成糖脎,麦芽糖和乳糖则仍具还原性,也可以发生糖脎反应。
[13-6] 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生物的能源物质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 B. 作为各种生物分子合成的碳源C. 糖蛋白、糖脂等具有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功能D. 纤维素由β-葡萄糖组成、半纤维素由α-及β-葡萄糖组成 [13-7] 关于多糖的叙述,错误的是:(C)A. 糖缀合物(复合多糖)是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B. 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不是同一种多糖C. 糖原和碘作用呈蓝色,直链淀粉呈红棕色D. 糯米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豆类淀粉全部为直链淀粉 习题[13-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Haworth 式。
标题:探秘双糖结构:d吡喃葡萄糖与d吡喃半乳糖在食品、医学、化学等领域中,糖类化合物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双糖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糖类结构,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特定的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深入探讨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的双糖结构,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1. 双糖结构的基本概念双糖结构指的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双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
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是一对常见的双糖结构,其结构和性质备受关注。
2. 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的结构特点d吡喃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和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其分子式为C12H22O11。
而d吡喃半乳糖则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其分子式也为C12H22O11。
两者在结构上略有不同,但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 双糖结构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双糖结构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还对细胞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作为双糖结构,其生物学功能更是引人注目,需要深入研究。
4. 我对双糖结构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双糖结构作为糖类化合物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生物体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我认为,对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扩展对双糖结构的认识,还有望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通过对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的双糖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不仅扩展了对双糖结构的认识,还了解了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未来,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研究,揭示双糖结构的更多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文的撰写,读者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d吡喃葡萄糖和d吡喃半乳糖的双糖结构,以及双糖结构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撰写本文也是一次对这一主题的全面理解与总结,希望能够为更多人带来启发和帮助。
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简称为葡糖。
英文别名:Dextrose,Cornsugar,Grapesugar,Bloodsugar。
是一种单糖,一种多羟基醛。
葡萄糖含五个羟基,一个醛基,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
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或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有吸湿性,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易分解。
应密闭保存。
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称“右旋糖”。
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
1性质化学名:2,3,4,5,6-五羟基己醛,系统命名法:(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熔点146℃,它的结构式如图: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与果糖(CH2OH(CHOH)3CO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⒈旋光性α-D-葡萄糖在20摄氏度光时的比旋光度数值为+52.2。
⒉溶解度在20摄氏度时单一的葡萄糖溶液最高浓度为50%。
⒊甜度α-D-葡萄糖的比甜度为0.7。
⒋黏度葡萄糖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化学性质⑴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OH(水浴加热)→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被氧化成葡萄糖酸铵。
⑵醛基还能被还原为己六醇。
⑶分子中有多个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⑷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⑸葡萄糖能用淀粉在酶或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制得。
⑹植物光合作用:6CO2+6H2O+叶绿素——C6H12O6+6O2。
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有机化学综合测试题3(人卫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综合测试题(三)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标出D/L,R/S构型)或写出结构式1. CH3CH2CHCHCH3CH3CH2CH3 2.CH3HHOH3. CH3COCH2COOH4. COOHNH2HCH3(标出R/S构型)5. CHCH=CHCHO6. (E)-3-甲基-2-己稀7. 2-丙基甲苯 8. N-甲基苯胺9. 3-己稀-2-酮 10. β-D-吡喃葡萄糖二、填空题1. 己烷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是,其碳链在空间呈现出状分布。
2. 写出1-甲基环己烯分别与HBr和KMnO4/H+试剂的反应式:3. 写出甲苯分别与Br3+FeBr3和KMnO4/H+试剂的反应式:4. 甲苯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芳香性,芳香性化合物具有的特殊结构。
5. 甲酚是、和三种位置异构体的混合物。
甲酚还有两种官能团异构体,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其中对氧化剂稳定的是。
6. 邻羟基苯甲酸俗称水杨酸,其构造式为,分别写出水杨酸与乙酐、水杨酸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的反应式:7. 丁酮二酸又称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有稳定的烯醇式异构体,写出其烯醇式结构:;草酰乙酸受热易发生反应。
8. 卵磷脂的组成成分有甘油、高级脂肪酸、磷酸和胆碱,它们通过和彼此结合而成,在生理PH下,卵磷脂主要以形式存在。
9. 丙氨酸(PI=6.02)溶于纯水中,其PH所在范围为。
三、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σ键的是()。
A. CH3CH2CHO B. CH3CH=CH2C. CH3CH2OH D.OH2.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种官能团的是()。
A. CH3CH2CHO B. CH2=CHCHOC. CH3CH2CH2OH D. HOOCCH2COOH3.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顺反异构的是()。
A. CH3CH=CHCH3B. (CH3)2C=CHCH3C. CH2=CHCH=CH2D. CH3CH=CHCHO4. 下列化合物中,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的是()。
纤维素材料的纤维素分子为极长的链分子,由D-吡喃型葡萄糖基(C6HltlO5,失水葡萄糖)组成。
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基的数目称为纤维素聚合度(DP)。
纤维素聚合度的大小表征纤维素分子链的长短以及纤维素强度的强弱。
纤维素聚合度能够客观地定量反映出纺、织、染等实际加工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程度,也是衡量纤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纤维素聚合度的方法有端基化学滴定法、沸点上升法、渗透压法、超速离心沉降法、扩散法、光散射法、粘度法,其中使用最广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粘度法。
采用粘度法测定纤维素聚合度时,需将纤维素溶解在溶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纤维素溶液。
迄今为止,溶解纤维素所用溶剂有铜氨溶液、铜乙二胺溶液和镉乙二胺溶液。
铜氨溶液和铜乙二胺溶液均易导致纤维素的严重氧化降解,且极不稳定、不易储存;而且,配制这两种溶液所用的试剂多,配制过程复杂,配制周期长;此外,由于在溶解纤维素过程中需要加入铜粒或铜片,纤维素会夹在铜粒或铜片之间,导致溶解不充分。
相比之下,镉乙二胺溶液的稳定性较强,但也会导致纤维素的轻度氧化降解。
显然,用这些溶剂溶解纤维素测定纤维素聚合度,除存在上诉缺陷外,还会造成误差相对较大,最终影响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这些溶剂迄今仍被使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仍没有溶解效果更好、性能更稳定的可替代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方法,使用新的可替代溶剂(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 二甲基亚砜(EmimAc/DMSO))溶解纤维素,不用另加固体助溶剂,有利于纤维素的全部溶解,测定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比3:1取二甲基亚砜和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将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加入二甲基亚砜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剂;(2)取一部分步骤(I)得到的混合溶剂装入乌氏粘度计中,然后置于25°C的恒温水槽中恒温20?30min,测定混合溶剂在乌氏粘度计中的流动时间tQ ;(3)取待测纤维素干燥至恒重,然后以纤维素和混合溶剂不同配比将纤维素加入混合溶剂中,在25?30°C条件下搅拌0.5?lh,分别得到不同浓度c的纤维素溶液。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糖类的结构与功能1.书写-D-吡喃葡萄糖,L- (-)葡萄糖,-D- (+)吡喃葡萄糖的结构式,并说明D、L;+、-;、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解答:书写单糖的结构常用D、L;d或(+)、l或(-);、表示。
D-、L-是人为规定的单糖的构型。
是以D-、L-甘油醛为参照物,以距醛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为准,羟基在左面的为L构型,羟基在右的为D构型。
单糖由于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可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这种性质称为旋光性。
其旋转角度称为旋光度,偏振面向左旋转称为左旋,向右则称为右旋。
d或(+)表示单糖的右旋光性,l或(-)表示单糖的左旋光性。
2.写出下列糖的结构式:-D-葡萄糖-1-磷酸,2-脱氧--D-呋喃核糖,-D-呋喃果糖,D-甘油醛-3-磷酸,蔗糖,葡萄糖醛酸。
解答:略。
3.已知某双糖能使本尼地(Benedict)试剂中的Cu2+氧化成Cu2O的砖红色沉淀,用-葡糖糖苷酶可将其水解为两分子-D-吡喃葡糖糖,将此双糖甲基化后再水解将得到2,3,4,6-四氧甲基-D-吡喃葡糖糖和1,2,3,6-四氧甲基-D-吡喃葡糖糖,试写出此双糖的名称和结构式。
解答:蔗糖双糖能使本尼地(Benedict)试剂中的Cu2+氧化成Cu2O的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双糖具还原性,含有半缩醛羟基。
用β―葡糖苷酶可将其水解为两分子β-D-吡喃葡糖,说明该双糖是由β-糖苷键构成的。
将此双糖甲基化后再水解将得到2,3,4,6-四氧甲基-D-吡喃葡糖糖和1,2,3,6-四氧甲基-D-吡喃葡糖,糖基上只有自由羟基才能被甲基化,说明β-葡糖(1→4)葡糖构成的为纤维二糖。
4.根据下列单糖和单糖衍生物的结构:(A) (B) (C) (D)(1)写出其构型(D或L)和名称;(2)指出它们能否还原本尼地试剂;(3)指出哪些能发生成苷反应。
解答:(1)构型是以D-,L-甘油醛为参照物,以距醛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为准,羟基在左面的为L构型,羟基在右的为D构型。
纤维素学号:97 姓名:邱艺娟摘要:纤维素(cellulose)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多个β-D-吡喃葡萄糖基彼此以1,4-β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其化学式为C6H10O5,化学结构的实验分子式为(C6H10O5)n (n为聚合度),由质量分数分别为%、%、%的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纤维素是一多羟基葡萄糖聚合物,经过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改性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粉状、片状、膜、纤维以及溶液等不同形式出现,因此用纤维素开发的功能材料极具灵活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字:性质结构;来源;功能化方法;功能材料;应用;展望一、纤维素的性质结构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是由D一吡喃葡萄糖环经β-1,4-糖苷键,以C1椅式构象联结而组成的线形高分子直链多糖。
由于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着很多强反应性的-OH,在其分子内部,分子之间以及纤维素与水分子之间均可以形成氢键。
而氢键使纤维素具有结晶性、吸水性、自组装性、化学活性以及形成原纤结构等多种特殊性能。
纤维素的结构可以分为3层:单分子层,纤维素单分子聚合物;超分子层,自组装结晶的纤维素晶体;原纤结构层,纤维素晶体与无定形纤维素分子组成的基元继续白组装而形成更大的纤维结构及各种微孔等。
二、纤维素来源纤维素一般是从是棉花、木材、禾草类,麻类韧皮等植物中得来的。
除了植物以外,细菌和动物也可以产生纤维素。
例如,木醋杆菌能够合成细菌纤维素;核囊纲的一些物种可以合成动物纤维。
现如今,人工合成纤维素的科研方面进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纤维素的聚合度可以达到为20-50,并且具有较高纯度,较高结晶度,及不含有木质素等杂质的优点。
三、纤维素功能化方法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分子结构中大量羟基的存在,使其在分子链之间和分子链内部形成了广泛的氢键,这种羟基覆盖结构影响了其反应活性。
因此天然纤维素的吸附(如吸水、吸油、吸重金属等)能力并不很强,而且吸附容量小,选择性低,必须通过改性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吸附性材料。
1、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 单糖是指不能分解为更小分子的糖类,最常见的已醛糖是葡萄糖,已酮糖是果糖。
4、 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1 4)糖苷键相连。
5、 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1 4)糖苷键相连。
6、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均一多糖。
8、 直链淀粉的构象是 卷曲成螺旋形.环境生物化学(糖化学)二、 计算1. 某麦芽糖溶液的比旋度为+37︒,测定使用的比色管长度为10cm ,已知麦芽糖的比旋度[α]D20=+138,请问麦芽糖溶液的浓度是多少?2.某种α-和β-D 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 为+14.5。
求该平衡混合物中的α-和β-D 甘露糖的比率(纯α- D 甘露糖的 为+29.3。
,纯β-D 甘露糖的 为-16.3。
) 三、问答题1 .溶液中D-葡萄糖主要以α和β异头体形式的D-吡喃葡萄糖存在,两者都是非还原性的。
为什么D-葡萄糖溶液是强还原剂?因为溶液中存在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开链葡萄糖。
由于反应,在糖的开链结构和非还原性的环状形式之间存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更多的开链形式生成。
最终,所有的葡萄糖通过开链的形式发生反应。
2.解释葡萄糖溶于水的变旋现象。
因为单糖分子中的醛基会和其他碳原子的羟基发生成环反应。
成环后形成的半缩醛羟基在空间排布位置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异构体,因此会不止一个比旋光度;在成环过程中该羟基的位置会不断改变,最终达到平衡,所以有变旋现象。
简单说变旋的原因是糖从一种结构α 型与β型的互变。
另外,由于糖的醛基在成环后变成了半缩醛羟基,其性质不如醛基活泼,因而不能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
3.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和β异构体)?1. 如何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25Dα[]25D α[]25D α四、判断题:1.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2.D-型单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单糖一定具有负旋光性3.生物体内的果糖和葡萄糖都是D-型4.新配置的葡萄糖水溶液其比旋光度随时间而发生改变5.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具有还原性末端,它们都有还原性6.对每一种旋光物质而言,比旋光度是一个物理常数,可以借助比旋光度对糖进行定性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