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锌矿_方铅矿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实验标定
- 格式:pdf
- 大小:96.34 KB
- 文档页数:1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模式鞠昌荣;胡一多【摘要】以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特征,讨论了矿床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①矿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δ34 S为-3.9‰~4.0‰,平均为1.46‰,集中分布特征显著;②热液特征黄铁矿δ34S为-5.1‰~4.2‰,平均值为-0.15‰,具有岩浆硫特征,沉积特征黄铁矿δ34S 为-27.4‰~6.9‰,平均为-9.8‰,属同生沉积成因;③结合栖霞山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已有矿床成因的认识,综合分析认为S源自深部岩浆、赋矿层位,总体属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④矿体严格受控于层位、纵向断裂及不整合面,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多因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的结果,矿床深部、侧伏方向及Ⅱ#勘查区断裂构造附近为重要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铅锌矿床;硫同位素;成矿模式;找矿方向【作者】鞠昌荣;胡一多【作者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华东地区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北西、南东两侧分别为秦岭—祁昆造山系和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所围限,成矿区带隶属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Fe、Cu、Au、Pb-Zn),是环太平洋岩浆—成矿作用的代表杰作[1-2]。
区内地质结构复杂,基底固结于晚古生代晋宁期(9~10亿年),以轻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火山岩为主;盖层厚度逾万米,地层自奥陶系至古近系均有出露,岩性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陆相碎屑岩建造组成,多期次的构造—岩浆运动为该区锁定了基本的构造格局,大量的褶皱、断裂构造应运而生。
此外,区域在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一套超基性—超酸性的岩性组合,分布面积达700 km2。
在岩相、构造和层位等有利成矿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伴生了大量 Fe、Cu、Pb、Au、Ag、Mo 等多金属内生矿床,栖霞山Pb-Zn矿床既是该环境下产出的大型矿床之一。
地质温度计地质温度计是能够用来确定地质作用温度的地质产物。
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地质温度计主要有矿物包裹体地质温度计、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同质多象温度计、泥质矿物温度计、矿物分解温度、固溶体分解温度、矿物中的放射性裂变径迹、镜质组反射率、生物标志化合物等。
矿物包裹体根据矿物晶体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化测定矿物的形成温度。
这种原生包裹体通常叫矿物温度计。
包裹体可以是固态的,矿物包裹体测温法的一种,在室温下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包裹体中的气相和液相,是单相热液随主矿物冷缩所产生的气泡。
如果用实验方法对包裹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包裹体可恢复到形成时的均一相。
由于均一温度是在常压下得到的,因此需加压力校正值。
这时的温度就叫均一温度,这种测温的基本方法叫均一法。
常用于测定透明矿物,它是包裹体测温的基本方法。
测定不透明矿物的方法叫爆破法,是根据气液包裹体爆破产生的响声来确定温度的。
从包裹体爆破曲线图上可得出爆破温度,爆破温度经过压力校正之后可认为是矿物形成温度的上限同位素根据共生矿物对的同位素分馏(见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测定地质体中同位素平衡时的温度。
由同位素分馏作用已知,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分馏系数(α)随温度(T)而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1000lnα=(A/T)+B该式为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计算公式,A和B是实验确定的常数,与矿物种类有关。
目前常用的有石英-磁铁矿、石英-白云母、石英-方解石等共生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和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不需进行压力校正。
闪锌矿闪锌矿中常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铟(In)、锗(Ge)、镓(Ga)、铊(Tl)等,这些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常与闪锌矿的形成温度有关(见表)。
因此,闪锌矿地质温度计又称矿物-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或类质同象地质温度计。
闪锌矿(ZnS)主要产于接触交待矽卡岩和中低温热液矿床中,若其形成温度较高,则含铁质较多,它的颜色容易呈现黑色或褐黑色;如其形成温度不高,则含铁质较少,因而呈现较浅的黄色、褐黄色。
07-10年地球化学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平均含量)称为克拉克值。
2、地壳的丰度:指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质体中整体(母体)的含量。
3、类质同像: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的被晶体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配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这一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4、同质多象: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5、常量元素:即主量元素,其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将自然体系中含量高于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它们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构成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因此又常被称为造岩元素。
6、微量元素:微量(minor)或痕迹(trace)元素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将自然体系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7、不相容元素: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那些不容易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固相(造岩矿物)的微量元素,称为相容元素。
总分配系数D i<1的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在熔体中富集。
8、相容元素: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那些容易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固相(造岩矿物)的微量元素,称为相容元素。
总分配系数D i>1的元素称为相容元素,在熔体中贫化。
9、分配系数:在温度、压力一定条件下,微量元素i(溶质)在两相平衡分配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 D), K D称为分配系数。
10、同位素: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
11、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稳定,其本身不会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或核裂变的同位素。
12、同位素分馏:同位素以不同比例分配于不同物质或物相的现象。
13、分馏系数: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时,共存相间同位素相对丰度比值为一常数,称分馏系数。
14、SMOW:标准平均大洋水,是氢和氧同位素的世界统一标准。
矿床地质云南金顶铅锌矿成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尹静(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对金顶矿区硫同位素,前人作了大量研究,代表性的有施加辛等(1983)获金顶矿床中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3种硫化物δ34S均为负值,变化于-0.29‰~-30.43‰之间,赵兴元(1989)获矿区54件硫化物δ34S平均值为-13.27‰,周维全等(1992)等所认识矿床的硫化物硫的来源相对较一致,具有δ34S 大的负值的沉积硫特征。
本次以不同矿段、不同期次、不同矿石类型、不同矿物分别在北厂-架崖山、跑马坪、蜂子山和兔子山等矿段补充采集了砂岩型、膏溶角砾岩型、灰岩型3种矿石39件样品。
1 各矿段δ34S组成①蜂子山矿段:δ34S在-3.2‰~+11.3‰之间,样品少,仅2件,平均值为4.05‰,极差14.5‰。
②北厂-架崖山:δ34S 在-28.9‰~+10.4‰之间,30件平均为-16.9‰,极差39.3‰。
出现三个主要峰值带,分别集中为-22‰、-14‰和-4‰附近。
③跑马坪矿段:δ34S在-17.1‰~+3.3‰之间,4件平均为-11.25‰,极差20.4‰。
④兔子山矿段:δ34S在+0.6‰~+1.1‰之间,2件平均为0.85‰,极差0.5‰。
2 三种矿石类型δ34S组成砂岩侵染状矿石δ34S在-28.8‰~-4.2‰之间,15件平均为-17.63‰;②灰岩角砾岩型矿石δ34S在-28.9‰~+11.6‰之间,18件平均为-13.10‰;③膏溶角砾岩δ34S在-26.10‰~+10.4‰之间,6件平均为-12.38‰。
δ34S具有膏溶角砾岩矿石>灰岩角砾岩型矿石>砂岩侵染状矿石。
3 不同种类矿物δ34S组成硫化物①方铅矿δ34S在-26.1‰~+0.6‰之间,18件平均为-13.10‰;②闪锌矿δ34S在-22.2‰~+1.1‰之间,5件平均为-14.82‰;③黄铁矿δ34S在-28.9‰~-4.2‰之间,12件平均为-18.00‰;④天青石δ34S在3.3‰~+ 18.79‰之间,8件平均为+8.30‰;⑤石膏δ34S在-13.72~14.59之间,2件平均为+0.44‰;各矿物硫同位素组成具天青石>石膏>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会泽铅锌矿在我国算是大型的铅锌矿床了,也是国家主要生产铅锌矿之一。
本文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阐述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和成矿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认为矿床成因为多期次、多阶段、复成因的热水沉积一动力改造型迭加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层特征;矿床成因1 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
其东部受昭通——曲靖隐伏断裂所限,西部为小江断裂。
该区在晋宁——澄江运动后,结束了地槽历史,小江断裂以东出现了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形成了以NE向褶皱断裂为主的构造带,该区自此进人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中生代期间,该区属于南北地洼区川滇地洼系的一部分和云贵地洼区西北部的一部分。
区内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准地台康滇东部边缘隆起带——昭通——牛首山隆起带北段及其与滇黔台坳接触带附近,总体上呈NNE向带状展布,从空问位置上看,会泽铅锌矿恰好位于滇川黔成矿带之中部。
区内各时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碎屑岩组成。
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小江断裂带、北东构造带和垭都一紫云断裂带,控制了该区铅锌矿床的发育、分布和地层厚度变化、岩相古地理及区内岩浆岩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该地区。
2 矿区地层特征矿床的形成离不开层积岩的堆积,矿床自然也就形成层叠式(见图1)。
矿区内保留有一整套完整的碳酸岩沉积建造,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盆系的海口组和宰格组;石炭系地层从老到新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和马坪组一整套完整的地层;还有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一茅口组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各地层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另外,在矿区沿山坡和沟谷还分布有第四系地层的冲积、洪积砂粒粘土层。
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厚约60 m.最厚可达276.5 m。
岩性为灰白色一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蚀变特征明显。
硫同位素在示踪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的应用杜思敏【摘要】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metal deposits, we can better explore the genesis of metal deposits, summarize metallogenetic regularitiy, and serve for geological prospecting.At present, in the study of ore-forming material sources, Sulfur isotope tracing is one of the methods used to indirectly measure and infer the approximate source of minerals.The application of sulfur isotope can effectively trace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metal deposits,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and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s, and genesis ofdeposits.However, when sulfur isotopes are used to trace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metal deposit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and mineral assemblages of different metal deposit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sources.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ethod to successfully obtain the δ34SΣS data o f the ore-forming fluid, but also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l deposit specifically, and combine the multi-trace method to make the tracer result more accurately close to the geological facts. The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in the metal deposit is better determined.The method of using sulfur isotope to trace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metal deposits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summari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amples ofdeposits.%提要确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才能更好的探讨金属矿床的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律、为地质找矿服务.目前在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中常需要依据其他科学方法来间接测定和推断矿质的大致来源,硫同位素示踪研究就是其方法之一.应用硫同位素可以有效示踪金属矿床中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流体搬运及成矿机制、矿床成因等.但硫同位素在示踪金属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时,因不同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矿物组合规律差异都会对判断硫源有影响,因此不但要选择合适方法成功获取成矿流体的δ34S∑S数据,还需具体的分析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采用多元的示踪方法相结合,让示踪结果更准确地接近地质事实,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金属矿床中成矿物质的来源.【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7页(P196-202)【关键词】硫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金属矿床【作者】杜思敏【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2硫是元素周期表中16号元素,属于稳定同位素。
2023/039(06):1861 1879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3.06.17刘明军,杨光树,陈爱兵等.2023.滇东南马卡铅锌钨矿床成因:闪锌矿Rb Sr、锡石U Pb定年和硫化物原位硫、铅同位素制约.岩石学报,39(06):1861 1879,doi:10.18654/1000-0569/2023.06.17滇东南马卡铅锌钨矿床成因:闪锌矿Rb Sr、锡石U Pb定年和硫化物原位硫、铅同位素制约刘明军1 杨光树1 陈爱兵1 温汉捷2 燕永锋1 杜胜江3 李建宽1 杨昕宇1LIUMingJun1,YANGGuangShu1 ,CHENAiBing1,WENHanJie2,YANYongFeng1,DUShengJiang3,LIJianKuan1andYANGXinYu1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3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贵阳 5500031 FacultyofLandResources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2 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 anUniversity,Xi an710054,China3 SchoolofMiningEngineering,Gui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Guiyang550003,China2022 10 11收稿,2023 01 13改回LiuMJ,YangGS,ChenAB,WenHJ,YanYF,DuSJ,LiJKandYangXY 2023 GenesisoftheMakaPb Zn WdepositinsoutheasternYunnan:ConstraintsfromsphaleriteRb Srdating,cassiteriteU Pbdatingandin situS,Pbisotopesofsulfide.ActaPetrologicaSinica,39(6):1861 1879,doi:10.18654/1000 0569/2023.06.17Abstract TheMakaPb Zn WdepositislocatedatthenorthernmarginoftheLateYanshanianLaojunshangranitepluton,thejunctionofNanwenheinMaguanCountyandMalipoCounty,YunnanProvince ThreedifferenttypesofmineralizationwereidentifiedintheMakadeposit,includingskarn typePb Znmineralization,quartzvein typePb Znmineralizationandfluorite quartzvein typescheelitemineralization However,uptonow,themineralizationmechanismsandrelationshipsofdifferenttypesofmineralizationarestillunclear ThispaperreportstheRb Srdatingandin situS,PbisotopiccompositionsofsphaleriteindifferenttypesPb Znorebodies,aswellasthein situU Pbdatingofcassiteriteinquartzvein typePb Znorebody TheresultsshowthatRb Srisochronagesofsphaleritesamplesfromskarntypeandquartzvein typePb Znoresare88 9±1 9Ma(MSWD=4 5)and85 18±0 72Ma(MSWD=1 2),respectively TheLA ICP MSU Pbageofcassiteritefromthevein typePb Znoreis84 3±4 7Ma(MSWD=0 66) TheseagesindicatethatthePb Zn( Sn)mineralizationoftheMakadepositwereformedinLateCretaceous,whichishighlyconsistentwiththeageofwidelyexposedLaojunshangranite(~90Ma)andgraniteporphyry(80~86Ma) Theδ34SvaluesofsulfidesfromthePb Znoresrangefrom2 53‰to9 65‰,withameanvalueof4 7‰,whichissimilartotheLaojunshangraniteporphyry(4 07‰),andlowerthanthehost strata(17 5‰~25 8‰) TheS Pbisotopedataindicatethattheore formingmaterialsweremainlyderivedfromtheLaojunshangranite,withasmallamountfromtheore bearingstrata TheseresultssuggestthattheformationoftheMakadepositismainlyrelatedtotheLateYanshanLaojunshangraniticcomplex,andthemetallogeneticgeologicalconditionsinthisareaaresimilartothoseintheDulongminingarea Theskarn typePb ZnmineralizationintheMakadepositismainlyrelatedtogranite,andthequartzvein typePb Znmineralizationisformedbyhydrothermalfillingandreplacementrelatedtograniteporphyry Keywords Rb Srisotope;InsituS,Pbisotopes;Skarn;MakaPb Zn Wdeposit;Laojunshan摘 要 马卡铅锌钨矿床地处云南省马关县与麻栗坡县的南温河交界处,位于燕山晚期老君山复式花岗岩体北缘。
工程技术陕南句阳地区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分析——以旬阳大黑山地区为例徐艳艳(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004)[摘要]本文通过对旬阳大黑山地区的志留纪灰岩中的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石进行同位素测年和成份鉴定,以及和权或数据加以比对,探讨了利用对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矿点成矿物质来源的定位和成矿机理研究,得出了大黑山矿区成矿物质来主要来源于深部地下熟液,以及该区铅锌矿应为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热水再造矿床的结论。
[关键词]铅锌矿;地球化学;成矿机理为了探明旬阳大黑山地区的控矿因素,矿产分布格局,铅锌矿的形态特征,1985—1989年,陕西省地矿局物化探队开展并完成了12.0万安康幅化探扫面,圈定了一批铅、锌、金、铜化探异常,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威矿远景区带,旬阳大黑山地区属旬阳县甘溪一白河县麻虎沟铅、锌、铜、金威矿远景区。
本文通过对本区主要含矿层的典型矿石标本进行了碳、硫、铅等同位素的含量进行测量,并采集了其他方面的地球化学数据,然后经过和比对、分析并结合构造运动,对本地区的成矿物质采源做出建设性结论,从而为本区铅锌矿开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矿点矿石标本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大黑山所在地区位于扬子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由过渡性基底和沉积盖层组成,其过渡性基底由晚元古代郧西群、耀岭可群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及沉凝灰岩构成,盖层由平行不整合于过渡性基底之上的下寒武统—中泥篡统碳酸盐岩一碎屑岩系构成。
泥盆统石家沟组(D0是碳酸盐岩熟水沉积型铅锌矿的赋矿岩系,铅锌矿主要赋存在碳酸盐岩中的生物礁灰岩中,与生物礁关系密切。
因此,对矿石中的碳、氧、硫等元素进行同位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1硫同住素组戍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黄铜矿的硫同位素样品测试结果表明,8”S值相对集中于(15—20}×104之间,富集重硫,且变化范围仍然大。
显示~种复杂多源的特征。
相当于或略低于泥盆纪古海水硫酸盐634S值【(17.00--25.00)×10≈,H ol ser,1966l,也与该区近矿围岩中634S值《13.7—19.1O》×10‘3相近或略高。
DZ/T0184.20—202X地质样品同位素分析方法第20部分:硫酸盐矿物硫同位素组成测定二氧化硫法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文件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硫法测定硫酸盐中硫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含硫量不少于1 mg的各种含硫酸盐的矿物、水样,以及含硫全岩和自然硫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的二氧化硫法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 6379.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DZ/T0130.8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8部分:地质样品同位素分析。
3 术语和定义DZ/T 0184.1对涉及到的术语进行了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原理待测含硫试样经碳酸钠-氧化锌半熔法转化为硫酸钡(BaSO4),再用五氧化二钒(V2O5)法于980 ℃将BaSO4转化为二氧化硫(SO2),纯化并收集SO2,将SO2导入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进行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通过与监测标准物质的硫同位素组成比对,得到样品相对于国际标准的δ34S V-CDT值。
5 试剂和材料5.1 去离子水(25 ℃时电阻率大于10 MΩ·cm)。
5.2 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5.3 碳酸钠溶液,c(Na2CO3) = 0.4 mol/L,由5.1与5.2配制。
5.4 氧化锌,分析纯。
Vol. 19 No.4Dec. 2020第19卷第4期2020年12月宁夏工程技术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671-7244( 2020 )04-0346-05宁夏杨岭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唐菲,徐磊,李洪波(宁夏水文环境地质勘查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在全面收集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等理论,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研究与实验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宁夏杨岭铅锌矿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为河流搬运的陆源及深源物质,成矿期为构造热液成矿。
关键词:杨岭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2;P618.43 文献标志码:A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国民经 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铅锌矿产分布广泛,目前已有多地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叫作 为我国铅、锌资源的重要成矿带之一,西北地区的西成矿带经过近年来的勘査,铅、锌资源储量又有大幅 度的增长叫宁夏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矿产勘查工 作水平较低,矿产资源的探明程度较低,但这也意味 着矿产资源的潜力可能较大叫经过多年的勘查,宁夏共发现铅锌矿床(点)2处。
其中,矿床]处,为固 原市杨岭铅锌矿,分为立洼峡、铅洞山两个矿段;矿 点1处,为固原市沙南铅锌矿。
沙南铅锌矿点很小, 尚无资源量数据,故本文仅研究了固原市杨岭铅锌矿床。
宁夏六盘山地区的杨岭铅锌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较大成果,期间 也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 查程度不同,在矿床的综合研究方面仍旧薄弱,对矿床成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地区的进一步找矿。
本文 通过收集近几年在矿区开展的勘查项目资料,对杨岭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指导研究成 矿特点和规律,为矿区及周边乃至六盘山地区的多 金属找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名词解释(任选10题,3分 / 题)1.克拉克值:地壳中各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称为该元素的克拉克值,如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则为“重量克拉克值”或简称“克拉克值”,如以原子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原子克拉克值”。
2.元素的浓集系数:定义为—浓积系数=矿石边界品位/克拉克值。
实质是地壳中某元素称为可开采利用的矿石所需要富集的倍数,浓积系数低的元素较容易富集成矿,浓积系数高的需要经过多次旋回和多次的富集作用才能达到工业开采品位。
长作为确定元素富集成矿能力的指标。
3.大离子亲石元素:离子半径大,大于常见造岩元素的亲石元素,如钾、铷、钙、锶、钡、铊等。
4.不相容元素或相容元素:在岩浆过程中,总分配系数大于1,趋向于保留在源区岩石的固相矿物中的元素为相容元素,如Ni,Cr,Co等;总分配系数小于1,趋向于进入到熔体中的称为不相容元素,如Ba,Rb,U。
5.惰性组分:扩散能力很差,难于与系统发生物质交换的组分。
系统对它们来说是封闭的,在平衡过程中保持质量固定不变,因而又称为固定组分。
活性组分:在交代过程中为了消除组分在矿物和外来溶液之间存在的浓度梯度(化学位),就会发生其小一部分组分向岩石(体系)的带入和另一部分组分自岩石带出,这样的组分称为活性组分。
6.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指阳离子在地球化学过程中趋向于同某种阴离子结合的性质。
分亲铁性(趋向于以单质形式产出)、亲硫性(趋向于与硫形成强烈共价键的性质)、亲氧性(趋向于与氧形成强烈离子键的性质)和亲气性。
7.批次熔融模型:表示在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相和残余相在不断建立的平衡中进行,发生连续的再平衡,直到熔体的移出。
C1/C0=1/(D(1-F)+F)C1和C0分别是岩浆源区岩石和岩浆中元素的含量;D为元素的分配系数;F为部分熔融程度,(0~1)8.同位素分馏系数:在平衡条件下,两种相中某种同位素比值之商。
αA-B= R A/R B。
其中R为同位素比值,常用重同位素与轻同位素比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