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9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预防危险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等。
2.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等。
3. 学习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方法。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与果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应对紧急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安全知识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道具,如急救包、消防器材等。
3. 准备教学PPT,涵盖各个章节的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2. 课堂讲解:结合PPT和教学资源,讲解各个章节的安全知识。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演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安全知识。
5. 总结讲解:对本期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八、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计划。
2. 绘制一幅交通安全宣传画。
3. 写一篇关于生活安全的短文。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重点知识点。
2. 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向家人宣传所学的安全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练习作品的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知识: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等。
2. 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 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增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生活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安全。
2. 教学生活安全知识: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 教学生命教育:讲解生命的珍贵,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4. 教学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进行现场演示,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生活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生能理解生命的珍贵,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生活安全知识竞赛:设计一套生活安全知识竞赛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竞赛,增强学生对生活安全知识的记忆。
2. 生命教育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3. 急救技能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急救技能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急救技能。
七、教学资源:1. 生活安全知识资料:收集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等方面的资料,用于课堂教学。
2. 生命教育视频:寻找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3. 急救技能道具:准备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所需的道具。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医院等机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活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生命与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安全第1课:家庭安全1. 学习家庭用电、用火、用药的安全知识。
2. 学会在家庭事故中进行简单的急救。
第2课:校园安全1. 学习校园内的安全知识,如楼梯安全、实验室安全等。
2. 学会在校园事故中进行简单的急救。
第二单元:生命教育第3课:生命之源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第4课:生命的奇迹1. 学习生命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情感。
第三单元:人际沟通与交往第5课:与人沟通的艺术1. 学习倾听、表达、赞美、道歉等沟通技巧。
第6课:团队合作的力量1. 学习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实践、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设置情景剧、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和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如家庭作业、团队活动等,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学习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安全》第3-4周:学习第二单元《生命教育》第5-6周:学习第三单元《人际沟通与交往》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五年级上册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安全知识视频4. 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5. 道具:用于实践操作的道具,如急救包、灭火器等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置:安全知识宣传海报、警示标志等2. 实践区域:设置模拟家庭、校园场景,配备相关道具八、教学实践环节1. 家庭安全演练:学生模拟家庭场景,学习用电、用火、用药的安全知识,进行急救操作。
四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第一章:交通安全教育1.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2.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灯,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内容。
3. 学会过马路的正确方法,不在车流中奔跑,不闯红灯。
4.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防火安全教育1. 学习防火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2. 认识火源、电源等易燃易爆物品,了解火灾的成因。
3. 学会使用灭火器,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防火,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防溺水安全教育1. 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防溺水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认识水域的危险性,了解溺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3. 学会正确的游泳方法,掌握自救和他救技能。
4. 培养学生远离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游泳的良好习惯。
第四章:食品卫生安全教育1. 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认识食品安全标志,学会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3. 学会正确洗手、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第五章:地震逃生安全教育1. 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的危害,提高地震逃生意识。
2. 认识地震预警信号,了解地震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方法。
3. 学会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和建筑物。
4. 培养学生面对地震时的冷静和勇敢,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第六章:防水灾安全教育1. 学习防水灾知识,了解水灾的危害,提高防水灾意识。
2. 认识洪水、暴雨等水灾的成因,了解水灾的预防措施。
3. 学会洪水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爬高、寻找安全地带等。
4. 培养学生遇到水灾时的冷静和应对能力,降低水灾带来的危害。
第七章:防范校园暴力教育1. 学习防范校园暴力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认识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
3. 学会如何拒绝和抵制校园暴力,如寻求帮助、报警等。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及教案第一章:生命的宝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一无二。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独一无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小组讨论法:讨论生命的独一无二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短文第二章:健康的生活方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健康饮食、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示范法:展示良好生活习惯的具体做法小组讨论法:讨论健康饮食、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计划第三章:个人安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个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我保护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情景模拟法:模拟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习求助和自我保护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个人安全的计划和应对措施第四章:网络安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预防和应对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的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示范法:展示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的具体做法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和应对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的技巧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安全计划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第1课:家庭安全常识教学内容:掌握家庭用电、用火、用药安全知识,学会预防家庭事故的发生。
第2课:校园安全常识教学内容: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学会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第二单元:急救知识与技能第3课:急救常识教学内容:学习急救电话的拨打,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第4课:止血与包扎教学内容:学习止血方法,学会简单包扎技巧。
第三单元:生命安全与健康第5课:食品安全与健康教学内容: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学会辨别和预防食物中毒。
第6课:网络安全与健康教学内容: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安全知识。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掌握急救技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急救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安全知识的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示例:第1课:家庭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用火、用药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预防家庭事故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用电安全:学会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
2. 家庭用火安全:掌握正确使用火源,预防火灾的发生。
3. 家庭用药安全: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药物中毒。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庭事故的案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家庭安全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家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家庭安全知识的情况。
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网络安全与健康第7课:网络安全意识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网络风险。
四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生活安全常识1. 学习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如用电、用火、交通等。
2. 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遇到火灾如何逃生、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等。
第二课时:生命教育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三课时:自我保护技巧1. 学习遇到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如地震、洪水等。
2. 学会遇到校园暴力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第四课时:交通安全1. 学习交通规则,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的意识。
第五课时:网络安全1. 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安全使用网络。
2.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陷阱。
三、教学方法采用讨论、讲解、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情景模拟演练、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
2. 教学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3. 情景模拟道具。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讲解生活安全常识。
2. 学习自我保护方法,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第二课时:1.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价值。
2. 讨论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第三课时:1. 学习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技巧。
2. 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课时:1. 讲解交通规则,强调交通安全重要性。
2. 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演练。
第五课时:1. 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预防网络陷阱。
七、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在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定。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遇到危险时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
2. 防火安全:火灾预防,火场逃生方法。
3. 防水安全:防水常识,溺水自救互救方法。
4. 饮食安全:食品安全知识,健康饮食习惯。
5. 校园安全:遵守校规,防范校园暴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示范、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2. 结合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学生能表现出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态度。
3. 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应变自如。
五、教学安排1. 每个课时40分钟。
2. 交通安全:2课时3. 防火安全:2课时4. 防水安全:2课时5. 饮食安全:2课时6. 校园安全:2课时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交通安全课:(1) 让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
(2)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3) 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2. 防火安全课:(1) 讲解火灾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火源管理的重要性。
(2) 演示火场逃生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
(3) 让学生讨论火灾中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七、教学活动设计3. 防水安全课:(1) 讲解防水常识,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原因。
(2) 演示溺水自救互救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演练。
(3) 让学生分享防水小窍门,增强防水意识。
4. 饮食安全课:(1)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危害。
(3) 让学生讨论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八、教学活动设计5. 校园安全课:(1) 讲解校园安全常识,让学生了解校园潜在危险。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及教案第一章:生命的宝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保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活动观看生命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的方式。
设计一个保护生命的计划,如健康饮食、运动等。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生命的理解深度。
评估学生设计的保护生命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生活中的安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和规则。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
2.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常见安全规则和常识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的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遵守安全规则的体验和感受。
进行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安全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评估学生在安全演练中的表现和应对能力。
第三章:健康的生活习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未来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发展的影响3.3 教学活动观看健康生活习惯对身心发展的影响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健康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经验。
设计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计划,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健康生活习惯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评估学生设计的健康生活方式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环境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我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动游戏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学会如何展现自己的特长。
1.3 教学步骤:Step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Step 2:组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特长。
Step 3:总结学生的特点和优点,鼓励他们自信地面对生活。
第二章:家庭生活2.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相处。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家庭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学会与家人相处的方法。
2.3 教学步骤:Step 1:讲述一个有关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Step 2: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Step 3:总结与家人相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第三章:学校生活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生活的规范,学会与同学相处。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校园参观、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校生活的规范,并学会与同学相处的方法。
3.3 教学步骤:Step 1: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生活的环境。
Step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学校生活的规范。
Step 3: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与同学相处的情景。
Step 4:总结与同学相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同学。
第四章:交通安全4.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交通安全视频、讨论等方式,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4.3 教学步骤:Step 1: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视频,了解交通规则。
Step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Step 3:总结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第五章:自然灾害防护5.1 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会自我保护。
让学生通过观看自然灾害视频、讨论等方式,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一、解决教室里的安全隐患
学生们在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先解决教室里的安全隐患。
班级里主要就有以下隐患:
隐患一:常有同学蹦跳,触摸讲台上方的吊灯,吊灯摇晃。
隐患二:教室后方的展示栏下方有一根长钉,极易伤人。
隐患三:桌椅上的螺丝钉,有时会脱落,刮住同学衣服。
而我们分别对隐患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于隐患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安排专项同学看管,严禁任何人在讲台处玩耍。
对于隐患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将长钉拔出。
若要悬挂物品就用小巧的大头钉代替。
而隐患三的解决措施则是:公务委员定期检查桌椅,有问题及时修理。
二、开设法制专题教育课
新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制定晨(班)会课的教育内容,根据全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开设专题法制课,有“安全教育”、“宪法宣传”、“禁毒教育”、“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等。
并且规定每周四为专题教育日,教师可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上课。
教
学形式多种多样,有案例剖析、讲故事、辩论赛、情境回答等,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教师们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用小品演示、快板、漫画等多种形式,自制多媒体课件,力求使法制教育课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
通过安全教育,学生懂得了校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防止拥挤踩踏、防溺水、食品卫生、流行病预防、交通安全、校园暴力、消防安全等问题。
三、交通安全在我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我校学生出行安全,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和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决定,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我们与外冈派出所加强联系、协调,成立望新小学“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领导小组,合力做好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的各项工作。
发动教师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人人都是“交通护卫”者。
加强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三个确保”,就是:确保德育教育主阵地;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的时间;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法》所需的教材。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请外冈派出所民警为我校全体师生进行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主题的辅导讲座。
(2)九月,在第二周,组织各班级出一次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
(3)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影视宣传教育。
(4)在校门口悬挂“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宣传横幅。
四、聘请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
在法制教育者的队伍中,专职的政法干警正不断展现着他们的专业优势。
学校颁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并且明确了他们的工作职责。
外冈派出所的联系民警陆警官和严警官分别是我校的法制辅导员。
五、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自主策划、自觉行动,人人从点滴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动参与道德实践。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了探究型课程教学之中,探究型活动是学生守法、用法的有效途径。
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做到了三个“结合”:
1、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法、说法。
2、坚持学校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
学校有着许多校外活动基地,基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第二场所。
在探究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显著增强。
3、坚持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小学生安全教育者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青少年教育受到全社会人的关注。
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入探索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规律,认真遵循和善于运用其规律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工作例会,树立典型,加强引导和示范,以点带面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借鉴和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资源共用,成果共享,让安全制教育如一捧金灿灿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沐浴着新世纪的明媚春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