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
例 4.如图所示为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 NH3 可选用 ________作干燥剂。
(2)用图所示的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 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7 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第1课时 氨气
学习目标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氨的主要性质。 2.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 3.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无机化合物转化与制备的方案。
1.氨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刺激性 比空 极易溶于水,1 体积水大约可溶解 气味 气小 700 体积氨气
A.CO2(浓 NaOH 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 含酚酞)/红色喷泉 C.SO2(浓 NaOH 溶液)/红色喷泉 D.HCl(AgNO3 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气体易与液体发生反应或易溶于液体即可形成喷泉。 CO2→NaOH 溶液反应,无色喷泉;NH3→H2O(含酚酞),易溶显红 色,形成红色喷泉;SO2→NaOH 溶液反应,无色喷泉;HCl→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形成白色喷泉;C 项与实验事实不相符。
催化剂 ==△===
4NO
+
H2O===2HNO3+NO;且 HNO3+NH3===NH4NO3。 [答案]C
二、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喷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气压差,由于烧瓶内气体 的压强小于烧瓶外的压强,故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产生气 压差的方法有: (1)减小烧瓶内气压,如液体将气体吸收或反应等; (2)增大烧瓶外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