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定位及定性诊断_张太平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4
胰岛素瘤诊断标准
一、胰岛素瘤是什么?
胰岛素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它可以在胰腺的任何部位发生,并且能够分泌胰岛素。
它的
发病率为每十万人中有三到四例,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但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二、胰岛素瘤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胰岛素的分泌,这会引起血糖水平的
持续升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和恶心等。
此外,
还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胰岛素瘤的重要诊断手段,包括血清葡萄糖水平检查、C肽水平检查、胰岛
素水平检查和IGF-1水平检查等。
由于胰岛素瘤能够分泌胰岛素,因此血清葡萄糖水平和
C肽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水平和IGF-1水平则显著升高。
3. 影像学检查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岛素瘤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形状和是否转移。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等。
4.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胰岛素瘤的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是否
有转移。
病理检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细胞学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胰岛素瘤。
三、总结
胰岛素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它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病理检查等。
其中,病理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的诊治进展石乔1,王卫星1,廖康恕2,张家耀2,陈辰1,陶仁富3The 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sulinomaSHI Qiao1,WANG Weixing1,LIAO Kangshu2,ZHANG Jiayao2,CHEN Chen1,TAO Renfu31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 Wuhan430060,China;2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Central Hospital of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Hubei Enshi445000,China;3Department of Surgery,Qian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Hubei Qianjiang433100,China.【Abstract】Insulinoma,derives from beta cells,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whipple's triad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insulinoma is not diffi-cult,but the localization diagnosis is still a challenge.Th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pancreatic perfusion and en-doscopic uhrasonography are the preferred technologys for the localization diagnosis.Currently,surgical treatment isstill the only curative method.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benign insulinomas is the procedure of choice.Laparotomyis still reserved for large or potentially malignant tumors,and we can choose pharmacotherapy for the unresectablemalignant insulinoma.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qualitative and located diagnosis,laparoscopic resection,laparotomy and pharmacotherapy of insulinoma.【Key words】insulinoma;qualitative diagnosis;localization diagnosis;laparoscopic resection;laparotomy;pharmaco-therapyModern Oncology2012,20(11):2432-2435【指示性摘要】胰岛素瘤来源于胰岛β细胞,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诊断标准胰岛素瘤,也称胰岛素瘤病或胰岛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特点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
这种肿瘤多发生于胰腺内,但也有少数发生在其他器官,如肺、胃肠道等。
胰岛素瘤的诊断标准是基于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胰岛素瘤诊断标准:1.低血糖症状:胰岛素瘤患者常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厌食、出汗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饥饿状态下或剧烈运动后出现,而摄入食物后会得到缓解。
2. 血糖测定: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测定结果低于2.8mmol/L。
在胰岛素瘤患者身上,低血糖症状发作或饥饿状态下血糖测定结果低于2.8mmol/L是非常具有诊断意义的。
3.C肽测定:C肽是由胰岛素前体分解而来的产物,它与胰岛素以相等的量释放。
在正常情况下,C肽浓度约为胰岛素浓度的一半。
在胰岛素瘤患者中,C肽浓度常常明显升高。
4.易感检查:简单易行的易感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胰岛素瘤。
例如,口服葡萄糖(50克)后,胰岛素瘤患者的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然后迅速下降,而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则会缓慢升高。
5.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超声、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到胰岛素瘤的大小、位置和有无转移。
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大多数胰岛素瘤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能够检测到小的肿瘤灶和转移部位,但对于胰岛素瘤的边缘及转移的检测不如磁共振成像。
6.胰岛素瘤刺激试验:当存在临床可疑症状,但诊断确诊困难时,可以进行胰岛素瘤刺激试验。
该试验通过给予胰高糖素、奎尼嗪或胰岛激素释放剂来判断胰岛素瘤的存在与否。
需要强调的是,胰岛素瘤的诊断不仅仅是依靠单一的检查结果,而是结合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来评估。
因此,在遇到可疑的胰岛素瘤患者时,应该综合分析所有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胰岛素瘤的误诊与诊断(附一例报告)王萍;杜玉名【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04(7)18【摘要】患者,男,23岁,因阵发性昏睡,抽搐,多汗,乏力近2年,加重2个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内科内分泌疗区住院,该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清晨空腹出现昏睡、呼之不应、大汗、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数小时,进餐后症状缓解,曾到某省会各大医院检查就诊,诊断为癫痫,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不见好转。
发病的2年期间出现类似发作约5~6次,每次发作都在清晨空腹和后半夜,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近2个月几乎天天发作。
于2个月前在某精神病院就诊被诊断为精神病,住院治疗,经抗精神病治疗无好转,在发作时检测血糖,血糖值较低,为进一步确诊治疗而转吉林省医院。
入院后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语利,查体合作。
心、肺、肝、脾及其他内科检查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总页数】1页(P1333)【作者】王萍;杜玉名【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长春市,长春税务学院医院;吉林省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7【相关文献】1.胰岛素瘤误诊原因探讨和处理对策(附71例报告) [J], 张太平;赵玉沛;郐占波;许小波;蔡力行;朱预2.胰岛素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9例报告) [J], 周杰;崔忠林;朱碧丽3.胰岛素瘤误诊探讨和诊治--附17例报告 [J], 兰明银;狄茂军;曾少波4.胰岛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附21例报告) [J], 尚丽明;苏浩;彭民浩;覃晓;郭雅;肖开银;彭涛5.误诊为癫痫的胰岛素瘤(附3例报告) [J], 牛世贵;孙素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细胞肿瘤的磁共振诊断要点又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TEs),是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部分。
胰岛细胞瘤发病率低,功能性占80%,以胰岛素瘤最多见,常为良性,胃泌素瘤次之,60%为恶性。
其他绝大多数为恶性。
一、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1(一)胰岛素瘤好发胰体尾部,典型临床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包括发作性低血糖、空腹血糖低于正常及补糖后症状迅速缓解,主要包括意识障碍、发作性晕厥、昏睡、头晕、心慌、出冷汗等,均在进食后缓解。
多为良性。
MR表现T1WI均匀低信号,压脂T1WI显示最佳,T2WI上为高信号。
增强显著均匀强化,信号超过胰腺实质。
2(二)胃泌乳素瘤是胰腺次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20%,特点是多发性且多发者多为恶性。
临床本病分泌过多胃泌乳素,导致难治性消化道溃疡即卓-艾综合症为本病特征。
MR表现类似胰岛细胞瘤,即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呈边缘环状或均匀强化,其中环状强化有特征性。
与胰岛素瘤不同的是,其体检大,约4cm。
恶性胃泌乳素瘤可转移致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
其他胃黏膜早期即可见黏膜明显强化、小肠上段肠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这些表现为胃肠黏膜增生及溃疡所致。
3(三)其他胰岛细胞功能性肿瘤少见但表现典型,诊断不难。
①胰高血糖素瘤:分泌胰高血糖素,临床血糖高、贫血、体重下降及肢体坏死性游走性红斑。
②血管活性肠肽瘤:分泌血管活性场肽,特点是体积大,60%为恶性。
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占胰岛细胞瘤的15%,仅次于胰岛素瘤。
缺乏特异症状,不分泌激素,因此早期不易发现。
发现时体积多较,4-10cm;常伴出血、坏死及囊变,恶性多见,影像上可见局部侵犯与远处转移,但生长缓慢,因此预后明显优于胰腺癌。
MR表现:胰腺较大肿块,呈T1WI较低与T2WI高信号,信号不均。
动态增强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
肿瘤外侵及转移时为恶性表现,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是肝脏,强化方式与原发瘤相似。
讨论:功能性诊断就诊较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具有典型特征,MR主要是定位与确定肿瘤数目、临近有无侵犯;扫描是应注意采用脂肪抑制T1WI与动态增强。
胰岛素瘤诊疗指南一、定义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起源于胰腺B细胞的内分泌肿瘤,主要临床表现是低血糖症状和高胰岛素血症。
二、诊断1 •临床表现发作性低血糖或昏迷;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称为Whipple 三联征。
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肥胖常见。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空腹血糖测定反复空腹血糖测定在2.78mmol/L以下者,可确诊为胰岛素瘤。
(2)r fll清胰岛素水平测定:病人不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即使在低血糖状态下胰岛素水平仍然高,为本病最具特异性的试验。
(3)空腹周围静脉血胰岛素浓度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IRI/G)诊断法病人禁食15〜72小时,再检测周围静脉血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并计算胰岛素(IRI)和葡萄糖(G)比值。
大于0.4可诊断胰岛素瘤。
(4)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可呈低平曲线2)影像学检查:B超、增强CT、MRI及腹腔动脉造影均有助于诊断和定位。
经皮经肝门静脉插管(PTPC)分段取脾静脉血测定胰岛素水平对于肿瘤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术中B 超检查对于明确肿瘤部位有一定的价值。
3.鉴别诊断1)非胰岛素性低血糖症2)神经精神性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癫痫、瘡病、脑瘤、脑血管病等。
三、治疗胰岛素瘤的诊断一经明确,均应及早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少数不能手术的病人,可长期服用氯苯甲嗪,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增加餐次、多吃糖类也可缓解低血糖症状。
对于恶性肿瘤,或已有肝转移者,可采用二氧偶氮或链月尿霉素,该药对膜腺B细胞有选择性损害,对转移性胰岛细胞癌也有一定疗效。
左旋门冬酰氨酶、链佐霉素对恶性胰岛素瘤也有作用。
2.手术治疗1)单纯肿瘤剜除术:适用于浅表、体积小、单发的良性胰岛素瘤。
2)胰体尾部切除:当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体积较大较深、多发或良、恶性难以鉴别者,可行胰体、尾部切除术。
3)胰头部的良性胰岛素瘤,可采用楔形切除法,但切缘应距肿瘤0.5〜lcm。
胰岛素瘤1例患者女,43岁,孕1产1。
因“间断低血糖2年余”入院。
患者2011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血糖降低,同时出现头晕、大汗、心慌,偶有视物模糊、晕厥,口服糖水后症状缓解,无头痛、头胀,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咯痰,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
初步诊断为“胰岛素瘤”。
查体: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语言正常,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下腹部见长约15cm陈旧瘢痕,右下腹见长约6cm陈旧瘢痕。
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胰腺肿瘤切除术。
术中: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安尔碘消毒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单。
取正中反L型切口,长约30cm,依次切开各层进腹。
探查:腹腔内无腹水。
肝内未触及肿瘤结节。
胆囊大小正常。
胰体、尾质地软,未扪及明显占位,表面尚光滑。
胰头表面可扪及包块,约1.5×2.5×1.5㎝结节,质略硬。
腹内未见明显种植转移,腹腔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考虑胰头部胰岛素瘤,决定行胰头部肿瘤切除术。
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沿胰腺下缘切开后腹膜,仔细检查胰腺组织,见一包块位于胰头表面,约1.5×2.5×1.5㎝,质略硬,未见其它明确包块。
决定行胰头部肿瘤切除术。
由该包块表面胰腺组织最薄处,沿胰管走行方向,切开胰腺组织,钝锐性完整切除该包块,检查未损伤胰导管。
彻底止血后闭合残腔。
切口表面用大网膜及生物胶覆盖。
于胰头前、后各放置一引流管另口引出。
标本送冰冻病理,回报为胰腺良性肿瘤。
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关腹。
术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出血约200毫升,未输血。
术后给予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支持、保肝、静脉营养等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定期复查肝功、生化、血常规。
病理学检查报告为胰头部胰岛素瘤。
2、讨论胰岛素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亦称B细胞瘤。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影像诊断
轩俊;陈开春;龚晓红;陈虎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5(0)A01
【摘要】目的对功能性胰岛素瘤的影像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手术确诊的30 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 和MRI 影像诊断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的最大肿瘤直径为30 mm,主要分布在胰头和胰尾部位,病灶的密度高于胰腺,同时,延迟期和门脉期的病灶具有高密影的特征.(2)9 例影像学表现发生了明显变化,还有3 例则出现中度强化.和增强CT 比较,有6 例患者的强化病灶的增强效果更高.同时,没有发现胰管扩张和胆系梗阻等病灶变化特征.结论:CT 扫描和MRI 诊断对功能性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准
确对肿瘤进行精细的影像学定位和定性,为该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重要根据.
【总页数】1页(P170-170)
【关键词】功能性胰岛素瘤;影像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轩俊;陈开春;龚晓红;陈虎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7
【相关文献】
1.胰腺钩突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和治疗 [J], 林杰;曾仲;段键;黄汉飞
2.21例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黄国强;陈宇锋;许笃行;张菁菁
3.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T诊断 [J], 韩波;张定;张桂枝
4.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T诊断 [J], 韩波;张定;张桂枝;
5.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J], 张海涛;季德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素瘤的检验诊断胰岛素瘤即胰岛β细胞瘤。
较少见,但在胰岛细胞瘤中则为常见,约占70%~75%。
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期低血糖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为其特征。
瘤体80%以上为良性,少数属胰岛β细胞增生,另外10%左右为癌,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稍较男性多发。
1临床表现本病起病缓慢,症状可出现于诊断前的许多年。
主要为反复发作性低血糖。
症状多于清晨、空腹、劳累或情绪紧张时发作,早期每隔数日、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日久则发作频繁而加剧。
低血糖发作时可出现以下症状:1.1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冷汗、心悸、苍白、饥饿、无力等,系因低血糖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所致,多见于早期轻症患者。
1.2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昏迷、晕厥、木僵、肢体瘫痪等。
系因低血糖致脑神经细胞代谢发生异常所致。
低血糖症的典型表现为Whipp1e三联征: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每于空腹或劳动后发作;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1/1;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2检验诊断由于胰岛素瘤分泌胰岛素亢进,进而导致低血糖发作,所以其检验指标主要为血清胰岛素、C肽、葡萄糖测定;当测定血糖和胰岛素不能确诊时,可采用饥饿和运动试验以及促分泌物质激发试验,利用试验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和(或)血糖下降,来确定诊断。
2.1 一般检验项目2.1.1 血清葡萄糖(1)测定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和己糖激酶法(HK法)。
(2)参考范围和医学决定水平:参考范围为空腹葡萄糖3.89~6.11mmo1/1,低血糖判断标准为 <2.8mmo1/1。
(3)临床应用价值:空腹时低血糖发作是胰岛素瘤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可考虑胰岛素瘤的诊断。
1938年Whipp1e提出的胰岛素瘤三联征,即典型的低血糖发作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1/1(50mg/d1),摄入葡萄糖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检查术前定位胰岛素瘤的临床价值宋琦;吴达明;张华;方文强;潘自来;陈克敏【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6(15)10【摘要】目的评价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ASVS)检查术前定位胰岛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定性诊断为胰岛素瘤患者术前行ASVS检查,选择性插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近段和远段,分别快速注入葡萄糖酸钙激发,于激发前和激发后30、60、90、120、150和180 s经肝静脉采血测胰岛素值,计算不同激发值与基础值之比值,将比值最高者的动脉所供应的胰腺区域认定为肿瘤所在区域.结果ASVS定位准确性为83.3%,优于经腹超声(33.3%)、内镜超声(42.9%)、CT(75%)、MR(80%)和选择性血管造影(16.7%).结论 ASVS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中准确率高而且安全,尤其适合于其他形态学检查阴性的隐匿型胰岛素瘤.【总页数】4页(P588-591)【作者】宋琦;吴达明;张华;方文强;潘自来;陈克敏【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7【相关文献】1.优化CT扫描方案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薛华丹;刘炜;金征宇;赵玉沛;廖泉;张太平2.动脉内钙剂刺激试验在功能性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J], 吴达明;张华;汪登斌;杨燕敏;陈克敏3.钙剂动脉激发试验对MRI阴性的胰岛β细胞瘤术前定位诊断价值(附3例报告) [J], 魏丹;刘仕群4.动脉激发静脉采血检查对胰岛素瘤术前功能性定位的价值 [J], 陈富六5.动脉内钙刺激试验中静脉血样定位胰腺胰岛素瘤的价值 [J], 马保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ol,2006,101(2):266-273.[14]Kann PH,Kann B,Fassbender WJ,et al.Small neuroendocrine pancreatic tumors in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least significant change of tumor diameter as deter-mined by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imaging[J].Exp ClinEndocrinol Diabetes,2006,114(9):361-365.[15]Mirallie E,Pattou F,Malvaux P,et al.Value of endo∞opic ul-trasonography and somatostatin receptor scintigraphy in the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insulinomas and gastrinomas.Expe-rience of54cases[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02,26(4):360-366.[16]Fidler JL,fletcher JG,Reading CC,et al.Preoperative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insulinomas on multiphasic helical CT[J].Am J Roentgenil,2003,181(3):775-780.[17]Ardengh JC,de Paulo GA,Ferrari AP.EUS-guided FNA in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before surgery[J].Gastrointest Endosc,2004,60(3):378-384.[18]Pais SA,Al-Haddad M,Mohamadnejad M,EUS for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a single-center,11-year experience[J].Gastrointest Endosc,2010,71(7):1185-1193.[19]Noone TC,Hosey J,Firat Z,et al.Imaging and localization of islet-cell tumours of the pancreas on CT and MRI[J].Best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19(2):195-211.[20]Gabriel M,Muehllechner P,Decristoforo C,et al.99mTc-ED-DA/HYNIC-Tyr(3)-octreotide for staging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neuroendocrine gastro-entero-pancreatic tumors[J].Q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5,49(3):237-244.[21]Ardengh JC,de Paulo GA,Ferrari AP.EUS-guided FNA in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before surgery[J].Gastrointest Endosc,2004,60(3):378-384.[22]Gress FG,Barawi M,KimD,et al.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a neuroendocrine tumor of the pancreas with EUS-guided fineneedle tattooing[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5(5):594-597.[23]Jürgensen C,Schuppan D,Neser F,et al.EUS-guided alcohol ablation of an insulinoma[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3(7):1059-1062.(2010-07-13收稿)文章编号:1005-2208(2010)09-0751-04胰岛素瘤定位及定性诊断张太平,徐建威,赵玉沛【摘要】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手术治疗是惟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胰岛素瘤定性诊断主要依据Whipple三联征和血清胰岛素与血糖比值,必要时可进行72h饥饿试验;定位诊断首选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北京协和医院采用改良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增强扫描准确率可达95%以上,术中超声检查联合术中探查定位准确率最高,可达1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皮经肝门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PTPC)和选择性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ASVS)等有创检查已基本不用。
【关键词】胰岛素瘤;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Actuality of diagnosis and localization of insulinoma ZHANG Tai-ping,XU Jian-wei,ZHAO Yu-pei.Department of Surger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10073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Yu-pei,E-mail:zhao8028@263. netAbstract Insul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only curative method.Whipple triad and the ratio of insulin to glucose are the key points for diagnosis of insulinoma.We can do the process of72h fasting test if it is necessary.Non-invasive diagnostic methods are the first choice for localization of the tumors.In our hospital the improved MSCT has a high accuracy up to95.1%.Combination IOUS and exploration has the highest accuracy up to100%.Invasive diagnostic methods like DSA,PTPC and ASVS have seldom been used.This paper makes a evalua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localization of insulinoma and is also as a reference for clinic work. Keywords insulinoma;localization;diagnosis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β细胞,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25%,但仅有5%~11%是恶性肿瘤。
大多数胰岛素瘤直径<2cm,其发生部位均匀分布于胰头(36.2%)、胰体(28.2%)、胰尾(35.6%)[1]。
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但只要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了解低血糖发作的特点并辅以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多可获得明确的定性诊断。
胰岛素瘤有多种定位诊断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利弊,如何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法,优化诊断策略,是临床医生必须面临的问题。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胰岛素瘤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定性诊断胰岛素瘤的诊断重点是定性诊断,需要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
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和低血糖时血清胰岛素/血糖(IRI/G)比值>0.3,是诊断胰岛素瘤的重要依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通讯作者:赵玉沛,E-mail:zhao8028@据。
文献[1]报道,96%胰岛素瘤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即:(1)饥饿时出现自发性低血糖症状。
(2)发作时血糖<2.78mmol/L。
(3)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文献[2]报道,空腹血糖<2.78mmol/L对于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为66.6%,发作时的血清IRI/G>0.3的敏感性为89.7%。
随着近年来胰岛素检测手段的进步,IRI/G比值有所降低,即使IRI/G<0.3也不能排除胰岛素瘤,主要原因是目前测定的胰岛素仅为真胰岛素,以前所用的检测方法则包含了胰岛素原和部分胰岛素降解产物,导致该比值增加明显。
胰岛素原(PI)检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指标的局限性,也成为胰岛素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PI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明显优于IRI及C肽,且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
张斌等[3]报道了1例以高胰岛素原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胰岛素瘤,该病人IRI水平并未见升高,IRI/G<0.3,最终通过测定血PI水平及超声内镜得以确诊。
在临床症状不典型、入院后无低血糖发作等情况下,进一步行72h饥饿试验及5h 或7h OGTT几乎可以检出全部的胰岛素瘤病人[2]。
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症状群易与反应性低血糖、癫痫、颅内病变等疾病混淆,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以免误诊。
2定位诊断2.1术前定位诊断大约有10%的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异常,是由于弥漫性胰岛细胞增殖所致,所以进行定位诊断能够进一步明确定性诊断。
Nicoly等[4]认为对胰岛素瘤于术前作出定位诊断可使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由50.0%降至36.5%;术前准确定位可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肿瘤摘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术前定位检查可以使手术更为精确,避免胰腺过多切除而带来的并发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