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襄樊基本信息栏中文名称: 襄樊 外文名称: Xiangfan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下辖地区: 襄阳,樊州 政府驻地: 襄樊市檀溪路 电话区号: 0710邮政区码: 441000 地理位置: 湖北西北部 面积: 1.97万平方公里 人口: 580万 著名景点: 襄樊隆中,襄阳古城墙,仲宣楼,鹿门寺 车牌代码: 鄂F目录[隐藏] 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城市现状 近获荣誉 民间艺术 自然人文 城市精神 历史名人 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城市现状 近获荣誉 民间艺术 自然人文 城市精神 历史名人∙ 地方方言∙ 襄樊婚俗∙ 诗词歌赋从山上看襄樊夜景[编辑本段]地理位置襄樊市隶属湖北省。
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西南方,居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
市区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
襄樊市与原襄阳地区合并后,现辖襄阳、襄城、樊城3个市辖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鱼梁洲开发区(省级)隆中旅游开发区(国家4A景区)三个开发区及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总面积1.9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
襄樊市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属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
西部为荆山山脉放武当山余脉的山区,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素称“鄂北岗地”,汉水流域及南部地区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
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6℃,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
襄樊市198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1990年至1992年在枣阳市雕龙碑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属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襄樊市自然资源
襄樊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
襄樊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涵盖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襄樊市拥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丰富矿藏,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水资源是襄樊市的重要优势,长江、汉江、唐河等众多河流贯穿全境,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气候条件是影响自然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襄樊市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
这种气候条件为襄樊市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农产品丰富多样,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是襄樊市宝贵的自然财富。
襄樊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各类植被种类繁多,为城市增添了绿色氧吧,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是襄樊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总的来说,襄樊市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撑。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襄阳简介
襄阳,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地理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
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两区。
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境辖3个城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鱼梁洲旅游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著名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
2013年襄阳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
2014年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一、襄阳简介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襄城、樊城、襄州3个城区,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0万。
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2003年9月,被湖北省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建城史。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樊城由此而得名;襄阳因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襄阳历史上历代为州、郡、府、道、路治所,“汉晋以来,代为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明清时期,襄阳的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建有20多个全国各个地区的商业会馆。
襄阳历史上孕育和生活过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春秋时期吴国相国伍子胥,战国时期大文学家宋玉,三国时期大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唐诗名流杜甫、孟浩然、皮日休、张继,唐代名相张柬之,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等;演绎过卞和献玉、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
现存有古隆中、襄阳城、习家池、米公祠等名胜古迹700余处。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境内流长195公里。
襄阳是农业大市,农业基础较好,先后被确定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三大芝麻产区之一、全国商品肉牛生产基地、秦巴山高香茶种植基地。
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油料、茶叶、棉花、水果、畜牧、蔬菜、林特为主的8大主导产业,板块农业面积900多万亩。
到2009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17.3%,农业增加值200.2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6.67%。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60亿元,成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农业加工大市初具规模。
襄樊市地理环境
襄樊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其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水域、山地
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特征。
水域资源丰富,襄樊市境内有汉江、唐河等重要水系,为当
地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襄樊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交通便利,是重
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自然生态
襄樊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市内拥有多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了大量植被和野生动物。
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珍稀物种的栖息地,也是市民休
闲娱乐的好去处,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气候特点
襄樊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
和宜人。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之一。
同时,气候条件
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产生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地理优势
襄樊市地理环境优势明显,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京广高速公路交汇处,
交通便利。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襄樊成为了湖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投
资和人才涌入。
同时,地理环境也为襄樊市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
湖北襄樊市概况导游词襄樊市位于鄂西北,踞汉水中游。
全市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____个县和代管老河口县级市。
地理位置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边境界线长____公里。
襄樊市辖襄阳、南漳、谷城、保康4县,枣阳、宜城2市,襄城、樊城两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代管老河口市。
辖____个镇、____个乡、____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____个。
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____%;襄樊市城区____平方公里。
____年末,全市总人口____万人。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____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
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
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____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升为省辖市,____年____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____年____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____年经____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____年____月____日被____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____年____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樊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及"一市二点三县四区五线"的旅游发展格局。
襄阳简介概况襄阳,古称“襄城”,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湖北省东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
襄阳市的行政区域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0万人。
襄阳市是湖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襄阳的基本情况吧。
一、历史沿革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襄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襄阳属楚国。
秦朝统一后,襄阳成为襄阳郡治所。
东汉时期曾设襄阳太守府,三国时期曾为蜀汉的重要城池。
唐朝时期,襄阳成为襄州刺史府所在地。
宋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城市。
元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处。
明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广总督府所在地。
清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省省会。
1949年后,襄阳市成为湖北省的地级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临江苏省,南接安徽省,西连荆州市,北毗十堰市,是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
襄阳市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襄阳市境内有长江、汉江、襄河等多条水系,是湖北省的重要水运枢纽。
三、经济发展襄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襄阳市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建材、电力等为主,其中机械制造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
襄阳市的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烤烟等是襄阳市的主要农产品。
此外,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石灰石、石膏等。
四、文化底蕴襄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阳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襄阳古城墙、明清古建筑群、楚文化遗址、汉阳陵等。
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楚剧、秧歌、龙舞、鼓乐等。
襄阳市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如襄阳国际汽车文化节、襄阳楚文化节、襄阳秧歌文化节等。
五、旅游资源襄阳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襄阳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
襄阳乡土地理专题整理人:张沛一、襄阳概况襄阳,地处中国中部,汉江中游,湖北省西北部;现辖3个县、3个县级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古城面积2.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88.88万;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大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城区位于东经112°00′-112°14′,北纬31°54′-32°10′襄阳市位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接壤地区: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平面直角坐标距离:东西最大横距220公里(东起枣阳市新市镇最东端,西止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南北最大纵距154公里(南起南漳县东巩镇最南端,北止老河口市纪洪岗镇最北端)。
城区东西最大横距21公里(西起隆中华严寺最西端,东至东刘庄三董水库),南北最大纵距29公里(南起永丰水库,北至叶家店北1公里)。
三、地形地貌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
地貌特征: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
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
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 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余脉、版图面积1.97平方公里,辖三市三县三个城区和三个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588.88万人,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襄樊市1986年被国家批准为第二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原建设部确定为大城市,2002年入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4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魅力城市”,2006年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8年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9年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
工业经济慨况: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1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36亿元,增长4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人1278.61亿元,同比增长3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16.79亿元,同比增长36.6%。
其中:利润62.32亿元,同比增长60.04%。
2009年,全市有工业企业6109家,比上年净增80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06家,新增348家,净增305家,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0%以上。
全市产销过亿元的企业206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两百亿元左右的企业2家。
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30罾1亿元,同比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1.49亿元,同比增长27.6% 。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60.56亿元,同比增长47.1%;重工业增加值300.93 亿元,同比增长32.6%。
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其中:工业用电量达到60.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支柱产业:(1)汽车产业2009年实现产值703.8亿元,同比增长31.44%整车产量突破34万辆,其中:天籁轿车10.8万辆,汽车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46%。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0911班臧文博681043襄樊风光知多少?我的家乡在襄樊,我可以说是个地道的襄樊人。
襄樊市隶属湖北省。
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西南方,居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
市区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
襄樊市与原襄阳地区合并后,现辖襄阳、襄城、樊城3个市辖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鱼梁洲开发区(省级)隆中旅游开发区(国家4A景区)三个开发区及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总面积1.98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584.4万人。
作为一个襄樊人我自认为对襄樊很了解,襄樊以隆中著名,可是襄樊除了隆中外还有很多并不被人们熟知的优美风景。
襄樊自然风光古隆中我们襄樊学院学生最熟悉的风景点。
隆中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五大景区。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
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隐居十年。
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米公祠米公祠景区: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水镜庄,位于南漳县城南500米处,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
襄樊市简介襄樊市简介:襄樊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88.8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57万人。
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
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
襄樊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
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州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襄樊市是“全国历史文全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
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樊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襄阳来历与简介:古襄阳、襄阳城,今湖北襄樊市的襄城区中心古称襄阳城,襄樊市即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
现今,汉丹、焦枝、襄渝三条铁路在此交汇,襄阳刘集机场已开通飞往全国10多个城市的航班,316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越南北;襄阳区环抱襄樊市区,清澈的汉江水穿境而过,直达武汉长江;襄阳北靠晋豫大煤矿,上下有南阳和江汉两大油田,左右有丹江和葛州坝两大水电站,临近能源基地,处在最佳供电负荷范围之内;这种占尽地理、交通的种种优势,把襄阳同全国紧密联系起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名字只代表过去,未来发展才更重要!有必要改吗?难道改个名字就能如何如何,也太迷信了吧!关键是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强市富民才是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
过于在乎过去或者外表,只会使得其反,沉迷在过去的风光!但愿我们的城市是因为发展而更出名,而不是永远在过去的那个影子里面,那样永远只会很平凡普通!希望想深圳那样,过去谁知道这个名字啊?但是现在有谁又不知道——深圳呢?希望我们的官方好好想想,改来改去受苦。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现辖3个县级市、3个县、3个城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93.6万。
市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147万。
襄阳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襄阳作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四大城市群地理区间的中心城市,形成了“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襄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中国织造名城”和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聚集地。
现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装备制造、纺织、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方兴未艾,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襄阳是中国中部地区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是国内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收费最低、监管最好、效率最高”的城市。
《福布斯》曾连续三年把襄阳列为“中国大陆最佳百名商业城市”和“中国大陆20个最适宜开办工厂的城市”,国家商务部把襄阳确定为国内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被仲量联行评为“中国新兴城市50强”。
襄阳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城市。
2008年进入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城市行列,排在88位,2009年排在78位,2010年排在75位。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2亿元(排在67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4.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89.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7.4亿元。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01.96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269家,比上年增加164家;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1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1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同比增长14.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84元,同比增长15.04%。
湖北襄樊市概况导游词湖北襄樊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被誉为“江南明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樊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连接中原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湖北襄樊市的概况吧。
襄樊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襄樊曾是军事要地,曾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这里曾是楚汉之战的重要战役之地,还有魏蜀之战的重要背景地。
襄樊市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历史资源,使得这里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
襄樊市地处江汉平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这里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片的农田和山区,农产品丰富多样,以水稻和红薯最为有名。
此外,襄樊市还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和汉江在此交汇,形成了壮丽的水景。
还有着众多的湖泊和水库,是水上运动的天堂。
在襄樊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一游。
首先要介绍的是著名的古城墙。
襄樊是北方古城的代表之一,城墙建于明朝,现存始建于明代,总长约为城区一半的多。
城墙建筑庞大,砖砌墙体高而厚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登上城墙,远眺城市景色,可观赏到襄樊市的美丽风景。
另一个著名的景点是襄樊博物馆。
作为湖北省级博物馆,襄樊博物馆馆藏众多珍贵文物,展览陈列丰富多彩,分为自然、历史、文物等多个展区。
馆内有各类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钱币等文物,其中尤以楚汉战争时期的文物最具特色。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襄樊的历史文化,感受古城的魅力。
除了以上景点,襄樊市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
例如,有着千年历史的襄阳老街,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巷格局,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气息。
还有梁鸿墓,梁鸿是宋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墓葬保存完整,成为人们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有襄樊中华恐龙园、宜城古墓群等许多有趣的景点等待着您的探索。
襄樊市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
这里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有名的特色小吃,如襄阳烧饼、襄樊糖蒜、襄樊豆皮等。
【推荐下载】湖北襄樊市概况-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湖北襄樊市概况
也许您还喜欢:
∙导游词设计 [1500字]
∙诗情画意般的东乌珠穆沁草原导游词
∙湖南-双牌青龙洞导游词
∙郑州伏羲山飞龙峡景区导游词
∙嵖岈山导游词
∙山西五老峰风景区导游词
∙保俶塔导游词
∙岳麓书院英文导游辞
∙辽宁锦州医巫闾山导游词
∙兴平景点导游词
∙重庆古镇磁器口导游词
∙黄河源导游词。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襄阳导游词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襄阳观光浏览,我是大家此次襄阳之行的导游员小杨。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襄樊市的概况:襄樊市是湖北的省辖市,位于我国中部,湖北省的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因襄阳、樊城二城合称而得名。
襄樊有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枣阳、老河口、宜城3个市,襄阳、襄城、樊城3个区,国家级高薪技术产业开发区、鱼凉州旅游经济开发区和东风汽车产业开发区。
襄樊面积1.97万平方千米,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360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80平方千米。
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惟一的大城市,秦巴经济走廊的中心城市。
襄樊交通畅达,长江最大的支流横贯全境,公路纵横交织,汉丹、襄渝、焦枝三条铁路交汇于此,为中国腹地交通枢纽之一;地势险要,东瞰吴越,西控三峡,南跨汉沔(mian),北接京洛;特产丰富,稻麦棉油,山货水产,工业原料等,几乎应有尽有,江山秀美,巴山余脉逶迤(weiyi)西来,浩荡汉水蜿蜒东去,山临山,水临水,山色青黛,水色鸭绿,沙洲处处,白帆片片,江鸥点点。
因此自古为兵家比争之地,文人必至之所。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今天的襄樊大地留下了众多供后人凭吊浏览的名胜古迹。
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少年时寓居十年、刘备三顾茅庐的古隆中,固若金汤的襄阳城池,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的山明水秀的鹿门山,宋代书画家米芾故里米公祠,藏珍聚宝博物馆,可与北京九龙壁媲美的绿影壁,现为稀世珍宝的多宝佛塔,无不使世人深切向往,浏览之人流连往返。
襄樊于1988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后又先后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201X年10月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选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圍“十大魅力城市”,成為湖北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湖北---襄樊
襄樊为襄阳和樊城的合称,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连江汉平原,西通川、陕,南接湘、粤,北达宛、洛,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说。
据方志载,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是为樊国,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襄阳古称襄国,汉初置襄阳县。
1983年襄樊市与襄阳地区合并,辖襄阳、宣城、南漳、保康、谷城五县和枣阳一市,代管随州、老河口两个县级市,总面积26563平方公里,人口600万,其中市区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54.3万人。
襄樊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汉水流域,自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区。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就是在随州市擂鼓墩,距今2400年的历史。
墓中众多文物精美绝伦,特别是一套65件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演奏古今乐曲,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汉以前,襄樊市为邓、卢、罗、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域,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这里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
襄樊境内历史上战乱频繁,人文荟萃。
在3000年的历史中,著名的战役有关羽水淹七军、岳飞收复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张自忠抗日、枣庄会战及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等。
其间,英才名士灿若繁星,这里是伍子胥、宋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的桑梓之地,又是诸葛亮、米芾的第二故乡。
三国时期,东吴鲁肃在评价襄樊时,曾赞叹这里是“金城之固,沃野千里”。
中国行政区划——湖北襄阳
湖北省襄阳市
襄阳市下辖辖3个区、3个县级市、3个县。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
襄阳市总面积19774.41平方千米,总人口605万人,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8亿元(2019年)
☞湖北省下辖地级市
市辖区:
•襄城区、襄州区、樊城区
县:
•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县级市:
•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
襄阳市行政区划图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襄阳著名景点
古隆中、襄阳城、岘山、中国汉城、鹿门山、水镜庄、春秋寨等。
湖北襄樊市概况
襄樊市位于鄂西北,踞汉水中游。
全市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6个县和代管老河口县级市。
地理位置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襄樊市辖襄阳、南漳、谷城、保康4县,枣阳、宜城2市,襄城、樊城两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代管老河口市。
辖106个镇、29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5个。
总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襄樊市城区336平方公里。
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572.57万人。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
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
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1982年8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樊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及"一市二点三县四区五线"的旅游发展格局。
其中"一市"即以襄樊市区隆中为龙头,包括襄阳古城池、仿古一条街、夫人城、米公祠在内的市内旅游线路;"二点"即以襄阳鹿门寺、枣阳白水寺为景点的观光旅游线路;"三线"即以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县;"四区"即逐步建立了枣阳熊河水库度假区、南漳水镜湖度假区、谷城薤山度假区和保康温泉度假区四个旅游区;"五线"即市区--隆中旅游线、市区--鹿门寺--白水寺旅游线、市区--承恩寺--薤山--南河旅游线、市区--鹿门寺--水镜庄--
七彩瀑布旅游线、市区--保康--温泉--五道峡旅游线。
这些线路已通过旅行社向襄樊市内外广大游客推出,并逐步向互相结合多元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