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组件及逆变器
- 格式:ppt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29
大型光伏发电的组成及原理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支架、接地装置、电缆、配电箱、监测系统等。
光伏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
光伏电池组件通常由多个光伏电池片连接而成,电池片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主要装置。
常见的光伏电池片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电池片。
光伏电池组件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和较高的电能转换效率。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它将光伏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光伏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能需要经过逆变器的电子器件进行变频和变压,以适应电网的要求。
逆变器还能在停电或灾害等情况下提供备用电源。
支架是用于支撑和固定光伏电池组件的结构,通常由钢材或铝材制成。
支架确保光伏电池组件能够按照最佳角度和方向接收太阳光,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接地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接地保护。
接地装置通过将系统的金属部件和设备与大地连接,以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缆是用于输送电能的导线,将光伏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传输到逆变器,进而送入电网。
电缆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候性能,以保证电能的传输效率和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配电箱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集中处理装置,用于对发电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
配电箱常常包括电流互感器、过压保护器、熔断器等设备,以保护和控制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
监测系统用于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温度、电压等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
光伏效应是指光照射到光伏电池片上时,光能会被光伏电池片吸收,并转化为电能。
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片上时,光能将激发电荷在电池片中的迁移,从而产生电压和电流。
光伏电池片一般由两层材质组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当光照射到光伏电池片上时,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将被激发,形成自由电子。
同样,N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也会被激发。
光伏发电的基本组成结构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那么,光伏发电的基本组成结构是什么呢?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支架、逆变器、电池组和监控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1. 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
光伏电池组件通常由多个光伏电池板组成,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一个电池组件,常见的光伏电池板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柔性硅等。
2. 支架支架主要作用是支撑光伏电池组件,让光伏电池组件可以平稳的安装在地面或建筑物的屋顶上。
支架的设计要考虑到光伏电池组件的重量、安装环境、风压、雪压等因素。
3. 逆变器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主要起到将光伏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作用。
逆变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逆变器的选型要根据光伏电池组件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来匹配。
4. 电池组电池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一个备用部分,主要作用是在光伏发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电池组一般由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组成,不同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不同,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5.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作用是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光伏电池组件的功率、发电量、温度、电压等数据,并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包括光伏电池组件、支架、逆变器、电池组和监控系统等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性能和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光伏发电设备基本组成
光伏发电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光伏电池: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组件,用于将太阳光辐射转化为直流电能。
常见的光伏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2. 支架和固定系统:用于支撑和固定光伏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确保太阳能充分照射到电池表面。
3.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的设备。
逆变器能够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电网电压和频率要求的交流电。
4. 电网连接装置:用于将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连接到电网,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注入到电网中或从电网中提取电能。
5. 电池组(可选):用于存储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以便在夜间或阴天时使用。
电池组可以提供备用电源、平衡电网负荷等功能。
6. 监控和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电能输出等信息,并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电设备的具体组成和配置可能会因应用场景、系统规模和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一、光伏组件参数解读
1.绝缘阻抗测试:其单位是欧姆(Ω),绝缘阻抗表示了组件的绝缘能力,如果它突然降低,则表明组件存在缺陷,出现电过载及潮湿环境的影响;
2.开关电阻:开关电阻或者表示为“R值”,通常由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花絮测试结果得来,R值越低,表明组件的导电性能越好;
3.阻抗测试:阻抗测试是组件的热稳定性和结构变化的一种表征,其单位是欧姆(Ω)或者焦耳(Ω/K),它表明组件受到了多少考验,阻抗越低表示组件抗拉扯性能更好;
4.热释电测试:热释电测试可以反映出组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输出能力,其单位是A/W,热释电系数越低,表明组件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可以稳定地输出电流,具有较低的热损耗。
1.逆变器功率设定:在电池组安装逆变器时,根据电池组设计组件的类型和输出功率,对逆变器设定相应的输出功率,这个功率应该满足电力公司的要求,因为超出功率规定会降低整体上电池组的系统效率,而低于规定功率的超出电量由电网收取,可能会产生费用,所以逆变器的功率一定要满足要求,否则会影响收益。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引言:本文为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创作品。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成本占了并网系统50%左右,组件的技术参数对系统设计非常重要,只能读懂组件参数,才能正确配置光伏逆变器,下面以多晶硅光伏组件为例,解释光伏组件的关键参数。
一、光伏组件技术规格书中的关键参数1.功率我们常说265Wp光伏组件。
下表的“p”为peak的缩写,代表其峰值功率为265W。
所有的技术规格书中都会标注“标准测试条件”的。
“0~+5”代表是正公差,265W的组件功率范围在265W到270W之间为合格品,下图为常州天合的多晶光伏组件技术规格书一部分。
只有在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为1000W/m2,电池温度25℃)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才是“标称功率”(265W),辐照度和温度变化时,功率肯定会变化。
在非标准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一般不是标称功率,如下图。
2.效率理论上,尺寸、标称功率相同的组件,效率肯定是相同的。
光伏组件是由电池片组成,一块光伏组件通常由60片(6×10)或72片(6×10)电池片组成,面积分别为1.638m2(0.992m×1.652m)和1.94m2(0.992m×1.956m)。
辐照度为1000W/m2时,1.638m2组件上接收的功率为1638W,当输出为265W时,效率为16.2%,280W时为17%。
3.电压与温度系数电压分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温度系数分电压温度系数和功率温度系数。
在进行串并联方案设计时,要用开路电压、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当地极端温度(最好是昼间)进行最大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范围的计算,与逆变器进行匹配。
二、组件的输出功率组件的组件输出功率,不考虑逆变器等设备因素外,和太阳辐射度和温度有关。
影响辐射度的因素有: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光伏组件,逆变器与储能电池间的关系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组件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组件等。
光伏组件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将其输出到逆变器中。
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还具有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电网接入等。
最大功率点跟踪可以确保光伏组件能够以最高效率工作,从而提高发电量。
电网接入功能使得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将电能输送到电网上,并与电网交互。
逆变器还可以监测光伏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和发电量等指标。
储能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它负责储存由光伏组件发电的电能。
储能电池可以在光照不足或电网无法供电的情况下提供电能,以确保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储能电池通常是锂离子电池或铅酸电池,它们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通过与逆变器连接,储能电池可以将存储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并向用户提供电力。
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之间相互协调工作,实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供电。
首先,光伏组件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提供给逆变器。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连接到电网上,以供应电力给用户。
同时,逆变器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确保光伏组件以最高效率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其次,逆变器还可以监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将数据传送给用户或系统运维人员,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最后,储能电池可以提供电力储备,以应对电网故障或光照不足的情况。
当光伏组件发电充裕时,多余的电能可以存储到储能电池中;当光照不足或电网无法供电时,储能电池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以保证系统的连续供电。
总之,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
光伏发电并网原理光伏发电并网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电网中供电使用的过程。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网连接装置、监控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伏发电、逆变器转换和并网供电三个环节。
首先,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过程。
光伏组件由许多光伏电池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子与半导体材料发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产生电流。
这些光伏电池串联并联成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与逆变器连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其次,逆变器转换是指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过程。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内部包含直流-交流的电能转换装置,能够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能。
逆变器还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能够根据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动态调整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最后,并网供电是指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通过电网连接装置接入到电网中,供电使用的过程。
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并网装置与电网连接,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供电使用。
在并网供电过程中,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电量和电网连接情况,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光伏发电并网原理是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能,最终通过电网连接装置接入到电网中供电使用的过程。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