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9.81 MB
- 文档页数:32
(蓝字为增加内容,红字为修改内容)P5 表3.2.24 钢—混凝土组合拱桥 拱肋、横向联结系、立柱、吊杆、系杆、行车道板(梁)、支座 修改为: 4 钢—混凝土组合拱桥拱肋、横向联结系、立柱、吊杆、系杆、行车道板(梁)、支座、桥墩、桥台、基础P7 公式(4.1.1)∑=−=kx x l l l U )DMCI (BMCI PMCI 1100或 (4.1.1)当1=x 时,11i DP U =当2≥x 时,)100(10011∑−=−××=x y y ijx Ux DP U(其中j=x ,x 取2,3,4,5,…k )当 k ≥2时,U 1……. U x 公式中的扣分值DP ij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当100=ij DP ,则0)DMCI (BMCI =l l l PMCI 或y x U 、、——引入的中间变量;表4.1.1 构件各检测指标扣分值指标标度 检测指标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度类别1类 2类 3类 4类 5类 3类0 20 35 ― ― 4类0 25 40 50 ― 5类0 35 45 60 100P8 公式(4.1.2)式中:i PCCI ——上部结构第i 类部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当上部结构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构件评分值l PMCI 在[0,40]区间时,其相应的部件评分值i PCCI =l PMCI ;i BCCI ——下部结构第i 类部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当下部结构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构件评分值l BMCI 在[0,40]区间时,其相应的部件评分值i BCCI =l BMCI ;PMCI min ——上部结构第i 类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BMCI min ——下部结构第i 类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DMCI min ——桥面系第i 类部件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P9 表4.1.54.1.7当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为3类、桥面系技术状况等级为4类,且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为40≤Dr <60时,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等级可评定为3类。
浅析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摘要:结合桥梁检验与评估的实践,指出《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中,桥梁部位权重分配、桥梁适应性、刚度退化、病害发展趋势不能合理地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构件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检验。
与 JTG/TH21-2011的计算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更加合理,对今后的规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部位权重;适应性公路桥梁技术评定标准是为了实时了解桥梁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情况,为桥梁的正常使用、维修、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不同时期的桥梁,其设计荷载标准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还会受到交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用公路桥梁逐渐步入老化阶段,其使用性能下降,承载力不足,抗震性能差,对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在用桥梁的技术状态进行技术检查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对在用桥梁的实际技术状态进行正确的检验和评价,为桥梁的正常使用、维修、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是公路管理部门桥梁维修工作的重点。
因此,加强对公路桥梁的检验、评价、养护,掌握和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重视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的颁布,对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于桥梁评估中的损伤评估指标和优化计算方法。
1现行规范评定中的不足JTG/TH21-2011在基于现有桥梁病害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桥梁的最终得分,并依据该得分所处的界限判断桥梁等级类别,并按照规范要求制定相应养护处治措施。
但是,规范规定除了检查病害以外的其他信息不能反映在评估报告中,而且以桥梁技术状态等级作为以后的维修标准是不合理的。
根据 JTG/TH21-2011的规定,如果某一构件不存在,则需要对各构件的重量进行再分配,但是,这种分布只限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面体系的内部,缺少的构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无法反映在整体结构中。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是指对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的一套标准和程序。
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的,旨在对公路桥梁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定,为相关部门制定维修、加固、更新等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评定对象:明确评定的公路桥梁范围,包括哪些类型的桥梁、哪些年限的桥梁等。
2. 评定方法:规定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结构评定、材料评定、荷载检验等。
3. 评定标准:明确桥梁状况的评定标准,根据桥梁结构性能、材料状况等方面制定的评定指标。
4. 评定等级:根据评定结果将桥梁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给出相应的评定报告。
5. 评定周期: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评定的周期和频次,以确保桥梁技术状况的及时掌握和评估。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及时掌握桥梁的健康状况,预防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规程的逐步完善和提高也有助于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桥梁建设和维护的质量。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状况的评定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本文将就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应当包括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服务性能等多个方面。
结构安全是评定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首要考量因素,包括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耐久性等。
其次是使用功能,即桥梁在实际使用中是否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包括通行能力、舒适性、便捷性等。
最后是服务性能,即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情况,包括桥面的平整度、防水排水系统、桥梁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其次,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评定标准应当基于工程技术规范和实际运行情况,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定标准还应当具有实用性,能够为工程建设和日常维护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使评定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再者,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当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
评定标准应当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因素,对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评定标准还应当具有动态性,能够随着桥梁的使用年限和环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和更新,确保评定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最后,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
评定标准应当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评定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评定标准还应当具有通用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路桥梁,使评定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综合性和规范性,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桥梁的技术状况,为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是根据对桥梁结构的检测、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技术状态和维护需求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种评估方法通常根据桥梁的结构状况、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进行评定,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运行。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结构评估:对桥梁的主要结构体系进行评估,包括桥面、墩台、拱架、桥墩、桥桩等结构。
主要考察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损伤和裂缝情况等。
通过检测和测量,确定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剩余寿命。
评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
2. 材料状况评估:对桥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评估,包括混凝土、钢材、铆钉等。
主要考察材料的老化和腐蚀情况,以及相关的材料性能。
通过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和测试,评定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3. 使用环境评估:对桥梁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包括水质、温度、湿度、盐碱等。
主要考察环境对桥梁结构和材料的影响,例如腐蚀、磨损等。
通过采样和监测,确定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
4. 维护状况评估:对桥梁的维护和修复记录进行评估,包括维修措施、维护费用和维护周期等。
主要考察维护和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以及预防性维护的实施情况。
通过维护记录和维护档案,评定维护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5. 使用寿命评估:对桥梁的使用年限和寿命进行评估,包括设计寿命和实际使用情况。
主要考察桥梁的使用频率、荷载情况、使用年限和设计寿命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构计算,评定桥梁的剩余使用寿命和维护需求。
综合以上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桥梁的技术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常用的等级有:A级(良好)、B级(一般)、C级(较差)、D级(危险)。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维护和修复要求,也为桥梁管理部门和维护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需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例如,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混凝土和钢结构进行检测,利用监测设备对变形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激光扫描和红外成像技术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1 总则1.0.1 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评定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等级公路,等外公路可参照执行。
1.0.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应遵循客观、科学和高效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和评价手段,保证检测与评定结果准确可靠。
1.0.4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技术水平。
1.0.5 各地应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科学编制公路养护规划和计划,积极实施预防性养护。
1.0.6 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和评定,除按本标准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国家和行业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2.0.1公路技术状况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和相应分项指标表示,MQI 和相应分项指标的值域为0~100。
2.0.2 公路技术状况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
公路技术状况等级按表2.0.2规定的标准确定。
表2.0.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3 公路损坏类型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砂石路面。
3.1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损坏分11类21项。
3.1.1 龟裂轻:初期裂缝,裂区无变形、无散落,缝细,主要裂缝宽度在2mm以下,主要裂缝块度在0.2~0.5m 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中:龟裂的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主要裂缝宽度在2~5mm之间,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龟裂特征显著,裂块较小,裂缝区变形明显、散落严重,主要裂缝宽度大于5mm,大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3.1.2 块状裂缝轻:缝细、裂缝区无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大部分裂缝块度大于1.0m,损坏按面积计算。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桥梁的技术状况的评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介绍,以期为更加安全、有效地维护公路桥梁提供参考依据。
### 一、评定基本原则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是一个重要的维护工作,其基本原则应当是以安全为最大原则,以效率为其次。
在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时,应当遵循“安全、经济、快速”的原则,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并且尽可能地加快评定速度。
### 二、评定方法1. 检查记录:首先要进行记录的检查,即要对已建成的公路桥梁进行历史记录的检查,包括施工记录、设计图纸及规范、使用情况、监理情况以及前期维修情况等,以便于进一步了解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
2. 实地考察:其次是要进行实地考察,即要对公路桥梁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基础、主体、钢筋等部位进行全面的考察,以便于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判断。
3. 检测分析: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分析,以便于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性质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三、评定标准1. 安全性能标准:在进行评定时,应当根据《公路桥梁安全性能评定标准》中的要求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性能进行评定,以便于对不合标准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处理。
2. 维修保养标准:根据《公路桥梁维修保养标准》中的要求,对不合标准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避免由此引发的意外情况。
3. 检测分析标准:根据《公路桥梁结构物力学性能分类和评定标准》中的要求对公路桥梁进行力学性能分类和评定,以便于准确判断公路桥梁的状态。
### 四、总结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非常重要,应当遵循“安全、经济、快速”原则,并根据《公路桥梁安全性能评定标准》、《公路桥梁维修保养标准》和《公路桥梁结构物力学性能分类和评定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评定,以便于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