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帮助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进行血液净化的过程中,护士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护理的质量,以下是一些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的介绍。
首先,患者预准备是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护士应该在启动治疗之前仔细评估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并确保患者准备好进行血液净化。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内部血管通路,如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以确保它们在治疗过程中正常工作。
其次,护士应该正确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法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该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并确保所选设备在良好工作状态下。
第三,护士应该正确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等重要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该监测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如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和溶质清除率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良好。
第四,护士应该确保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护士应该正确操作和维护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和血浆置换设备等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护士还应该遵循相关的感染控制原则,正确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
最后,护士应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给患者和家属。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总结起来,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指标应包括患者预准备、设备选择、治疗过程的评估和监测、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以及教育和支持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指标,护士可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血液净化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介绍
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某些特殊的装置,将血中的代
谢废物、水分等分离出去,再将血液输回人体的治疗过程。
在这一
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测和评价净化装置的
工作质量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分离效率
分离效率是指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对废物、水分等的清除效果。
常见的分离效率指标包括Kt/V、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指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
临床中可
以通过血液透析膜表面积、置换液流量等因素来评价治疗效果。
并发症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血液管理
血液管理包括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跟踪治疗效果。
结论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测管理质量指标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出现并发症。
临床操作人员需要重视管理质量指标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三、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十二)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科室: 抽查时间:检查者: 总分:项检查内容及标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值检查记录扣分目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三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现场查看,分区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区)严格,各类标识齐全、规范、醒目.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3 求扣1分,标识不清口1分污物通道必须分开. 布墙面和拐角有防碰撞设施,走道和卫生间有扶手栏杆。
现场查看,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局床位设置合理,一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椅(床)为1个治疗单元,现场查看,设置和设施一处不符合要求2 病床有调节体位的功能和床栏设施,氧气及负压设备带功能完好。
扣1分设备有治疗车、抢救车抢救设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氧吸痰装现场查看,缺一项设备扣0.5分,发现过3 置、简易呼吸器),急救药品配置合理、无过期,放置有序。
期急救药品扣1分施现场查看,无隔离透析区扣1分,透析机血液透析室或中心设置隔离透析区或透析单元,透析机固定. 2 不固定扣1分护 15分设置隔离患者复用间和普通患者复用间或分区分池,复用间无存放医用材料、透析液、化学制剂、药品,空气消毒设备和通风设备完好,现场查看,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 理设有经济眼部冲洗龙头。
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等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岗位相对固定,每管现场检查有无医用气体标识、必须设备设名护士每班负责的患者数不超过5名,有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根3 人施,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据工作需要,可配备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
理依法执业,护士必须进行血透专科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培员训率符合卫生厅的要求.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现场查看,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3 质训,掌握有关操作技术规程。
要熟练掌握透析治疗操作规程,能识别故障并及时处理;掌握护理基量现场抽查,护士的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求础操作及抢救药品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急3 情况,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救复苏技术及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血液净化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一、服务质量(10分):对病人应态度热情,礼貌待人,一项不符扣1分,发生一起病人中肯投诉经查实后扣5分。
二、医德医风(10分):参照“医务人员八不准”执行,一项违反扣2分。
三、工作量(10分):因请假缺勤者按天数扣发,旷工者按违反劳动纪律有关规定处理;未在要求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室交给之相关任务一次扣1分,若为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之一次扣3分;每加班一次加1分。
四、劳动纪律(10分):按时上下班并坚守岗位为达标,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干私活、脱岗离位,一次扣1分,同时按违反劳动纪律有关规定处理;故意不在要求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室交给之相关任务或拒不执行科室分配之相关任务,一次扣5分,情节严重的上报医院。
五、仪表仪态(5分):按照医院文件要求着装,一次一处不合格扣1分。
六、环境卫生含控烟(5分):物表、地面干净,物品放置有序,污染物分开放置,一项不符扣1分,发现科室内有抽烟行为而未及时制止者一次扣1分,本科工作人员在科室内抽烟一次扣2分。
七、医疗质量(5分):医疗文书书写、相关同意书及沟通记录要及时、准确、规范,一项不合格扣1分。
八、护理质量(10分):参见《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一项不符扣1分。
九、院内感染控制(10分):根据血液净化科院内感染的相关要求,一项不合格扣相关人员1分。
十、合理用药(5分):出现一例不合理用药扣相关人员1分。
十一、核心制度(10分):核心制度一处未落实或不熟知扣1分。
十二、医保管理(5分):出现一处医保管理方面相关失误扣相关人员1分。
十三、外联(5分):外联一名病人加1分。
注:以上1分相对绩效工资1﹪,扣分项目该项目总分扣完为止。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指标名称:血管通路感染发生率对象选择:所有透析患者计算公式:长期维持血管通路感染发生率(包括自体内瘘/性血透患者关感染发生、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感染发生率的患者数量/透析患者总数改善标准:自体内瘘的感染发生率应低于1%,人工血管的感染发生率应低于10%,隧道性有袖口的深静脉置管在维持时间超过90天后,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应低于10%,1年内应低于50%。
(K/DOQI 2006)评价指标名称:内瘘、人造血管堵塞(栓塞)发生率对象选择: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计算公式:内瘘或人造血管堵塞发生率(%)= 内瘘或人造血管堵塞人数/内瘘或人造血管总人数改善标准:内瘘血栓形成应低于0.25次/患者年,人造血管血栓形成应低于0.5次/患者年。
(K/DOQI 2006)判断方法:血管通路震颤和杂音减弱或消失,沿自体动静脉内瘘静脉走行可触及血栓形成,人造血管通路动脉端搏动增强、移植血管内压力逐渐升高,再循环分数增加大于20%,透析效率降低、透析时间延长,恒定流速下回血压力升高,通路侧肢体水肿。
评价指标名称:内瘘穿刺成功率对象选择: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计算公式:内瘘穿刺成功率(%)= 内瘘穿刺成功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改善标准:力争内瘘穿刺成功率达到100%。
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提高护患信任度。
评价指标名称:内瘘针滑脱率对象选择: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计算公式:内瘘针滑脱率(%)= 內瘘针滑脱人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改善标准:内瘘针滑脱率应低于0.01%。
预防方法: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责任护士加强巡视,上机前正确评估病人病情,对所管病人实行个性化护理,做到每个病人心中有数,不采取定点穿刺,进针长度不少于2/3,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做好固定包扎。
评价指标名称:内瘘渗血率对象选择: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计算公式:内瘘渗血率(%)= 渗血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改善标准:内瘘渗血率应下降。
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监测指标15.体外循环漏血发生率【指标属性】结果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体外循环漏血例次数与透析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同期体外循环漏血例次数体外循环漏血发生率二X 100%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总例次数【指标说明】(1)分子: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体外循环漏血例次数。
(2)分母: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总例次数。
(3)体外循环漏血:指由于穿刺针脱离血管;透析器与血管路、血管路与穿刺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连接不严密;血液管路侧枝夹子未夹闭或者保护帽脱落而造成的体外循环漏血。
【指标意义】反映了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及医疗机构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管理水平。
【指标导向】逐级降低。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16.内瘦穿刺损伤/血肿发生率【指标属性】结果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内痿穿刺损伤/血肿患者例次数与透析患者总例次同期内疹穿刺损伤/血肿发生例次数× 100% 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总例次数 (1)分子: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内疹穿刺损伤/血肿发生例次数。
(2)分母:统计周期内透析患者总例次数。
(3)穿刺损伤:①轻微穿刺损伤:指引起淤血和水肿,可经保守 处理如冰敷、休息1~2天缓解,下次透析仍可尝试穿刺,通常在7天 内可重新穿刺。
即使轻微穿刺损伤也可能需要临时导管过渡。
②较 重穿刺损伤:指引起明显淤血和水肿,7天以上方可恢复穿刺。
③严 重穿刺损伤:是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如下处理:输血,急诊留 观,住院,血管介入治疗或外科干预。
(4)血肿:内疹穿刺失败;拔除穿刺针时未准确压到穿刺点;长期 区域或定点穿刺,皮肤松弛,造成穿刺处渗血、出血、皮下血肿。
(5)根据《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内 瘦穿刺条件:AVF 与AVG 有区别,AVF 成熟后方可穿刺。
①AVF 成熟:定义指内痿透析时易于穿刺,穿刺时渗血风险最小,在 整个过程中均能提供充足的血流,能满足每周三次以上的血液透析治 疗。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血液净化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医疗器械将患者血液引入特定装置,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过滤、透析、吸附、溶解或稀释等处理,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和病理物质,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手段。
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肾脏疾病、中毒、代谢性疾病等。
血液净化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建立科学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非常重要。
1.透析充分性指标:透析充分性是指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透析治疗能否有效地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清除。
常用指标包括透析效率(Kt/V)和清除率(CL)。
透析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血液中清除物质的总量,清除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特定物质的清除量。
高透析效率和清除率能够减轻患者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积聚,达到治疗的目的。
2.血流量指标:血流量是指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从患者体内抽出的血液量。
血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废物和毒素的清除效果。
一般来说,较大的血流量能够提高血液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增加废物和毒素的清除率,进而提高血液净化的效果。
3.滤器效能指标:滤器是血液净化中最重要的装置之一、滤器的效能指标一般包括透析膜的通透效果和滤器的清除能力。
透析膜的通透效果通过监测透析液中溶解质的浓度来评估,通透效果好的透析膜可以更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
滤器的清除能力指滤器对不同分子大小的废物和毒素的清除效果,清除能力强的滤器可以更全面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4.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血液净化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心律失常等。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需要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5.治疗效果指标:血液净化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因此,治疗效果是衡量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指标和临床症状等可以评估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
广东省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反映护理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科学动态地反映护理质量的基础、过程与结果。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涉及护理专业范畴的基础和专科。
建立科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科学评价的基础;实施持续的护理质量评价监测,则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也是对护理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第一部分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4项)评价指标名称对象选择计算公式改善标准备注1、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例)所有使用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每月平均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次二全年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总例次:12例数下降年度间比较2、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所有使用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本月内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外渗的患者例次:本月执行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的总数比率下降高危药物指细胞毒性药物、特殊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143药物外渗护理单)3、输血反应发生率(%)所有使用输血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单位时间内确诊为输血反应的住院患者例次: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输血静脉患者的总数比率下降4、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例)所有临床护士单位时间内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次例数下降5、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所有使用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中心静脉插管中非计划拔管例数: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比率下降6、压疮发生率(%)所有收住院的患者压疮发生率(%)= 单位时间内收治患者新发生压疮病人例数:单位时间内收治患者的总数比率下降压疮例数应包括外院带入的、新发生的和单位时间内尚未愈合的压疮例数7、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所有收住院的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病人数量: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的总数比率下降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由于便盆放置不当、热敷、冷敷、锐器等或其它原因造成病人皮肤损伤。
78中国乡村医药血液净化中心专科护理监测指标的制定与应用姜颖洁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临床工作不但要完成常规的血液净化内容,更要提供个体化护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持续质量改进。
为确保专科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我院护理部自2018年11月指导科室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现对比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后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14人,床位30张,床护比>0.4;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8~50岁,平均36岁;学历:本科12人,大专2人;职称:主任护士1人,副主任护士1人,主管护士10人,护师2人。
科室每月透析1300例次,均为规律透析;排除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不配合情况。
1.2 管理方法1.2.1 成立质量监控小组 成员5人,其中护士长1人,省级血透专科护士1人,护理骨干3人。
1.2.2 制定监测指标 透析质量是透析效果与透析服务的综合反映,动静脉内瘘长期反复穿刺及长时间透析,极易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
结合实际工作,以血液透析的治疗与护理专科指南为基础,查阅相关文献并参考《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在护理部指导下,组织相关透析中心护士长、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理骨干、质量监控小组,评估我科150例透析患者,制定专科监测指标。
通过专家函询筛选拟定的指标,最终拟定5项:身份核查正确率=(检查中身份核查的正确例数÷同期检查身份核查的总例数)×100%;内瘘穿刺血肿发生率=(同期透析患者中发生内瘘血管穿刺血肿的例次数÷周期内透析患者穿刺内瘘的总例数)×10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期透析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次数÷周期内透析患者的总床日数)×100%;透析患者非计划拔针(管)率=(同期透析患者中发生循环通路非计划拔针÷拔管的例次数/周期内透析患者留置循环通路的总床日数)×100%;营养状况合格率=(患者营养状况合格人数÷患者总人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