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t造船龙门起重机支腿结构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50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体计算.. (1)一、总图及主要技术参数 (1)(一)主要技术参数 (1)(二)总图 (1)二、稳定性计算 (3)(一)工作状态稳定性计算 (3)第二章主梁计算 (8)一、载荷荷及内力计算 (8)(一)移动载荷及内力计算 (8)(二)静载荷及内力计算 (8)(三)风载及内力计算 (9)(四)大车紧急制动惯性力F大惯及内力计算 (10)二、主梁截面几何参数计算 (12)(一)主梁截面图 (12)三、载荷组合及强度稳定性验算 (14)(一)载荷组合 (14)(二)弯曲应力验算 (15)(三)主梁截面危险点验算 (15)(四).主梁疲劳强度计算 (16)(五)稳定性验算 (18)(六)验算跨中主、副板上区格的稳定性。
(19)第三章支腿设计计算 (24)一、支腿简图 (24)(一)刚性支腿 (24)(二)柔性支腿 (25)二、支腿截面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27)(一)刚性支腿截面I-I (27)(二)刚性支腿截面II-II ............................................................................................................. 27 (三)柔性支腿截面I-I ................................................................................................................. 28 (四)柔性支腿截面II-II ............................................................................................................. 28 三、载荷以及内力计算 . (29)(一)主梁自重对刚柔腿的作用见下图 ........................................................................................ 29 (二)计算载荷对刚柔支腿的作用 ................................................................................................ 29 (一)马鞍和支腿自重对刚、柔腿的作用 .................................................................................... 30 (二)大车运行方向风载荷以及惯性力对刚、柔腿的作用 ........................................................ 30 (三)载荷组合 .. (38)(四)刚性腿截面I-I 和II-II 柔性腿截面'I I -和'II II -的强度I I -σII II -σ和'I I -σ'II II -σ计算 (40)第四章门型架的计算 (42)一、载荷及内力计算 ................................................................................................................................ 42 二、强度计算 ............................................................................................................................................ 45 参考文献 ............................................................................................................................................................ 47 致谢 .................................................................................................................................................................... 48 附录2:外文翻译 (49)第一章总体计算一、总图及主要技术参数(一)主要技术参数起重量:Q=20t小车自重:G=7t小小车轮距:b =2.5m小车轨距:K=2m起升速度:V=10m/min起=40m/min大车运行速度:V大大车轮距:B=8m跨度:L=30m悬臂(刚性支腿侧)全长:L0刚=7m悬臂(柔性支腿侧)全长:L0柔=7m悬臂(刚性支腿侧)全长:L=10m刚=10m悬臂(柔性支腿侧)全长:L柔工作风压; q=250pa非工作风压; q=800pa工作级别A6小车迎风面:垂直于门架平面8m2 ,垂直于支腿平面6m2小车车轮直径D=500mm ,2轮驱动n=4小车(二)总图如图1-1、1-2给出了整体结构及一些关键尺寸。
第五章 支腿的设计计算1.载荷计算支腿平面内计算的最不利工况是:满载小车在悬臂极限位置,起重机不动或带载荷偏斜运动并制动,同时有风载荷作用。
支腿承受的载荷有:结构设备重量、小车载荷、运动冲击力、偏斜侧向力及工作风力。
1) 一根梁上的起升载荷与小车自重:361(12080)9.8110 1.1 1.079102p N =⨯+⨯⨯⨯=⨯∑ 2) 大车的自重刚性支腿上端以上的自重35699.8110 6.77102G G N ==⨯⨯=⨯静总上刚性支腿下端以上的自重 3569189.81108.53102G G G N =+=+⨯⨯=⨯静总下刚()柔性支腿下端以上的自重 3569129.81107.95102G G G N =+=+⨯⨯=⨯静总柔下柔()3)小车的惯性力为:34809.8110 2.810142142xc Hx G P N ⨯⨯===⨯⨯⨯小车与货物的风载荷41.6250(1628.8) 1.7910w P cqA N ==⨯⨯+=⨯4)垂直于门架平面的风载荷1.604401/w q q N m =⨯=门5)大车支腿以上桥架作用在支腿上的惯性力42 6.23610414H G Gx F N +==⨯⨯静总惯风载荷42.5104Fw Pw N ⨯===⨯主(384+16+4)25046)作用与支腿架的风载荷和支腿自重惯性力:464/A q N m =刚536/A q N m =柔1043.8/H q N m =刚695.8/H q N m =柔 7) 偏斜运行侧向载荷 Ps小车满载跨中4s18.0910P N ==⨯ 小车满载极限位置5s2 1.06210P N =⨯2.支腿内力计算(1)门架平面的支腿内力计算柔性支腿与主梁铰接,因此门架平面按静定简图进行内力计算:○1满载小车位于臂端,c 点受弯矩11c M H h =32(23)LH P h k =⨯+∑21I hk I L=•12911140.70.30.7 1.095100.39.347107.69310mmy y I I I =+=⨯⨯+⨯⨯=⨯刚下刚上1142 3.78510x I I mm ==⨯0.1189k =653131.07910 4.4810214.5(20.11893)H N ⨯=⨯⨯=⨯⨯⨯⨯+561 4.481014.5 6.5010c M N m =⨯⨯=⨯•○2小车惯性和风载荷:4425()(2.810 1.7910)14.56.6510c A H WM H h P P h N m==+=⨯+⨯⨯=⨯•○3支腿风载荷 2221140114.5 4.21522c w M q h N m ==⨯⨯=•○4偏斜运行侧向力为Ps 引起内力51.06210s P N=⨯521 1.06210M SB N m ==⨯•B 1=1m5461.0621014.51.539910c l c sM M M Ph N m N m====⨯⨯•=⨯•(2)在支腿平面内的支腿内力在支腿平面内支腿与桥架连接相对为柔性连接,支腿与下横梁为刚性连接○1大车制动惯性力PH 和风载荷Pw 作用引起内力: 61() 1.26710H w M P P h N m =+=⨯•62121 1.26710M N B M N m =-=⨯•22() 3.958H w hN P P N B=+=○2作用于支腿平面的风载荷与支腿自重惯性力21222a H q q M h M +==刚性支腿2514641043.814.5 1.58102M N m +=⨯=⨯•柔性支腿 2512536695.814.5 1.295102M M N m +==⨯=⨯•3.支腿强度计算门架平面内,刚性支腿上端截面受到弯矩。
目录1、设计依据 (1)2、龙门吊总体结构 (1)3、计算荷载 (1)3.1 计算荷载 (1)3.2 荷载组合 (3)4、龙门吊结构计算 (4)4.1 吊具计算 (4)4.2 起吊平车吊梁计算 (4)4.3 门吊主梁、支腿结构计算 (5)4.4 门吊行走平车支座反力及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10)5、结论 (11)1、设计依据(1)《XX 长江公路大桥跨江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XX 长江公路大桥E06合同段60T 龙门吊设计图》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作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6)《机械设计手册》 (7)《钢结构设计手册》2、龙门吊总体结构60T 龙门吊采用轨道行走式,轨道间距27m ,净高约13.5m 。
门吊主梁采用贝雷组拼桁架,每个主梁采用4排200型贝雷,门吊支腿采用钢管结构,支腿内立柱采用φ325×10钢管、外立柱采用Φ273×7钢管,支腿平联及斜撑采用φ159×5钢管。
起吊设备采用1台8t 卷扬机,80t 滑车组绕12线。
龙门吊总体构造见图1。
图1 60T 龙门吊总体构造图3、计算荷载3.1 计算荷载(1) 结构自重荷载:KN P G 630 (不包括起吊小车重量),由计算程序自动加入。
(2) 起升荷载:吊重荷载600kN ,吊具30kN ,起吊小车80kN 合计:N P Q k 77380)30600(1.1=++⨯= (3) 起吊小车行走制动荷载:按起升荷载10%取值,KN P P Q T 3.77%10773%10=⨯=⨯= (4) 龙门吊行走制动荷载:按结构自重和起升荷载的10%取值,门吊行走时起升荷载产生的制动荷载:KN P P Q MQ 3.77%10773%10=⨯=⨯= 门吊行走时结构自重产生的制动荷载:KN P P G MG 63%10630%10=⨯=⨯= (5) 风荷载: ① 工作状态风荷载风荷载的计算按《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8)进行,工作状态计算风速15.5m/s ,对应计算风压150N/m 2。
万能杆件拼装龙门设计计算书(净26×12m,额定起升荷载60t)设计:计算:复核:批准: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一月目录一、参考资料和使用规范 (1)二、龙门设计尺寸 (1)三、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与荷载统计 (1)四、荷载组合 (2)五、结构模型及计算 (4)六、结论和注意事项 (16)万能杆件龙门设计计算书一、 参考资料和使用规范:《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公路施工图》;《万能杆件图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训练部编印); 《实用起重吊装手册》杨文渊;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参考)。
二、 龙门设计尺寸:龙门采用N 型万能杆件拼装,设计净跨26m ,设计净高12m ,龙门主梁截面4m ×2m ,龙门支腿截面2m ×2m ,考虑抗风和纵向行走时驱动加速力作用下整体稳定性,下部支腿采用2m ×6m 拼装形式;支腿采用双轨平车支撑,平车行走方向采用节点板栓接,横向为销轴铰接,天车采用跨越式,具体结构见《万能杆件龙门拼装结构图》、《天车及吊具加工图》。
三、 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与荷载统计:本项目龙门共需要吊装30mT 梁575片,龙门总工作循环C T <1.6×104,起重机使用等级为U 0级。
起重机需要经常吊装额定荷载,起重机的荷载状态级别为Q4级。
按照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起重机的整机工作级别为A2级。
设计方法:基于数理统计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起重机质量引起的荷载,分项荷载系数γP1:万能杆件自重P G1=50.2t ,天车、卷扬机、吊具自重P G2=3t ; 起升冲击系数05.011±=φ。
◎总起升质量,分项荷载系数γP2:T 梁自重P Q1=27.1×2.65/2=71.82/2≈36t ,考虑其他项目的使用情况,龙门总起升质量设计60t 。
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规模及地点 (2)2.2现场环境及条件 (2)2.3门式起重机的特点 (2)3.具体施工方案 (3)3.1安装方案 (3)3.2施工准备 (3)3.4轨道的安装检查 (4)3.5设备安装前验收 (5)3.6小车的组装 (6)3.7主梁、支腿及其它构件的的地面组装 (6)3.8大车的组装 (7)3.9安全装置的安装 (7)3.10安装监检的办理 (7)3.11整体吊装 (7)3.12电气安装及调试 (8)3.13试运转及安装验收取证 (8)4.施工进度计划 (11)4.2施工进度计划 (11)5.资源配置计划 (11)5.1劳动力需用计划 (11)5.2主要耗用材料需要量计划 (11)5.3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需用量计划 (12)6.安全保证措施 (13)6.1安全施工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 (13)6.2安全生产责任制 (13)6.3安全教育 (14)6.4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4)6.5安全防火措施 (15)7、质量保证措施 (15)7.1保证质量的五大原则 (15)7.2质量控制的过程 (16)7.3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16)8.应急预案 (17)9.安装附图 (18)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该门式起重机的设计资料、图纸及使用说明书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3、《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93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1-966、企业技术标准(起重机施工工艺)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1.2编制原则1.2.1工艺与设备配套优选原则针对本工程的工期紧及有关工艺要求,所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50吨汽车吊、25吨汽车吊等),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
2×75t+80/2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设计方案说明1、概述1.1 主要用途与特点2×60t+80/2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适用于造船厂制作场所(船坞、船台)进行造船作业,具有单吊、双点抬吊、三点抬吊、空中翻转吊件和轻载(≤50%满载)快速升降、低风速(≤8m/s)快速运行等多种作业功能。
1.2 主要性能参数(1)起重机工作级别A5,利用等级U5,载荷状态Q2。
(2)起重能力上小车起重能力2×60t (两钩允许偏载≤25t);下小车起重能力80/20t上、下小车联合抬吊起重能力160t(钩距≥12m);上、下小车联合空中翻转吊件能力160t;电梯载重0.4t。
(3)主要尺寸(其余详细见方案图)跨度96m;(4)起升高度2×60t吊钩起升高度45m;80/20t吊钩起升高度45m。
(5)机构工作速度起升速度:2×60t吊钩:满载时0.2~5.5m/min(变频调速);≤25t时0.2~10m/min(变频调速);80/20t吊钩:满载时0.2~5.5m/min /2-20m/min(变频调速);≤40%时0.2~8m/min /2-40m/min(变频调速);运行速度:大、小车:风速≤17m/s时0.6~25m/min(变频调速);风速≤8m/s时0.6~25m/min(变频调速);(6)起重机轨道:QU120。
(7)电源:三相交流380V,50Hz。
高压供电6000伏。
1.3 门架结构及机构(1)门架结构门架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支腿和柔性支腿、上横梁、下横梁等组成。
主梁为倒梯形变截面双梁板结构,通过焊接与刚性支腿连接,通过氯丁橡胶铰座与挠性支腿连接。
刚性支腿为变截面箱形单立柱板结构,腿内设有登机电梯和人行步梯,通过铰轴与大车连接。
柔性支腿为A型管柱结构,通过下横梁铰轴与大车连接。
(2)上小车上小车由两组60t起升机构、门式小车架和小车运行机构构成。
摘要起重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前需要很多人力物力才能搬运的大型物体,现在用起重机就能轻易的达到效果,尤其是在小范围的搬运过程中,起重机的作用相当明显。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重机械已经成为现代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
起重机属于起重机械的一种,是一种作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
通过吊钩或其它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运移物料的机械设备,又称行车、吊车、天车等. 根据它起吊物品不同及单位时间内有效工作循环数的不同,起重机又可以分轻级、中级、重级、超重级等不同的工作类型。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取物装置从取物地把物品提起,然后水平移动到指定地点降下物品,接着进行反向运动,使取物装置返回原位,以便进行下一次循环。
本次设计主要对单主梁龙门起重机进行设计与分析。
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和钢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及正确计算。
关键词:工作循环,工作类型,龙门起重机ABSTRACTSummary of cranes appear greatly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at previously might have required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handling large objects, now with a crane can easily achieve the desi red effect, especiall y on a small scale in the handling process, crane's role is quite vis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lifting appliances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 to modern production, one of important equipment.A crane is a crane, is a circular, intermittent motion machine. By lifting hooks or other lifting, descending, or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lso known as driving, crane, crane, etc. According to its different lifting items and the different work cycles per unit of time, crane band and light, medium, heavy, excess levels in different types of work. A work cycle includes: access devices from access to lift items, then move horizontally to the designated place is lowered, then reverse movement, tak e the device home, so that for the next cycle. This design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Dan Zhuliang gantry cranes. Including the hoisting mechanism, running a mechanism and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sensible and accurate calculations.KEY WORDS: cycle of work, t ype of work, gantry crane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门式起重机的简介 (3)1.2 门式起重机的分类 (5)1.2.1 按门框结构形式分 (5)1.2.2 按主梁结构形式分 (5)1.3国内外形势 (6)1.4 起重机型号说明 (7)第二章起重机整体设计 (7)2.1 设计参数: (7)2.2 L型支腿龙门起重机的总体稳定性计算 (8)第三章起重机小车起升机构的计算 (11)3.1主起钢丝绳的计算 (11)3.2 滑轮、卷筒的计算 (12)3.3减速机的选择 (13)3.4.制动器选择 (14)3.5.联轴器的计算 (15)第四章小车运行机构的计算 (16)4.1轮压的计算 (16)4.2电动机的计算 (18)4.2.1运行阻力的计算 (18)4.2.2电机的计算 (19)4.3制动器的选择 (22)4.4减速器的选择 (24)4.5联轴器的的选择 (25)4.6车轮的计算 (26)4.7.反滚轮组的计算 (29)第五章小车架的计算 (30)5.1第一根梁的计算 (31)5.2第二根梁的计算 (32)5.3第三根梁的计算 (32)5.4第四根梁的计算 (33)5.5第五根梁的计算 (34)5.6第六根梁的计算 (36)5.7第七根梁的计算 (37)第六章大车运行机构的计算 (38)6.1轮压的计算 (38)6.2车轮的计算 (42)6.2.1车轮的计算轮压 (42)6.2.2.疲劳计算 (42)6.3电机的选择 (43)6.4制动器的选择 (46)6.5减速器的选择 (47)第七章金属结构的计算 (48)7.1主梁计算 (48)7.2主梁局部稳定性验算 (57)7.3小车反滚轮轨道支承计算 (60)7.4支承腿计算 (61)7.5在门架平面内,支腿受力计算 (64)7.6、静刚度 (67)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书目录第1章计算书 (1)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 (1)1。
1。
1 龙门吊走行轨钢轨型号选择计算 (1)1.1。
2 龙门吊轨道基础承载力验算 (2)1。
1.3 龙门吊轨道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2)1。
2 吊装设备及吊具验算 (3)1。
2。
1 汽车吊选型思路 (3)1。
2.2 汽车吊负荷计算 (4)1.2.3 汽车吊选型 (4)1.2。
4 钢丝绳选择校核 (5)1.2。
5 卸扣的选择校核 (5)1。
2.6 绳卡的选择校核 (6)1.3 汽车吊抗倾覆验算 (7)1。
4 地基承载力验算 (7)第1章计算书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MG85—39-11龙门吊,龙门吊跨径改装修整为37m,每台最大起吊能力为85T。
上纵梁为三角桁架,整机运行速度6m/min,小车运行速度5m/min,整机重量60T。
1#梁场最大梁重137T,设置两台MG85龙门吊,最大起吊能力170T,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方案地基基础梁总计受力:M=137+60×2=257TF=M*g=257T×9.8N/kg=2519kN2台龙门吊共计有8个支点,则每个支点受力:P=F/8=315kN85T满负荷运转(吊装170T)时,Pmax=(85+60)T×9。
8N/kg/4=355kN.1.1.1 龙门吊走行轨钢轨型号选择计算确定龙门吊走行轨上的钢轨,计算方式有两种,二者取较大值:方式一: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计算:g1=2P+v/8=2×315+(6×60/1000/8)=630kN/m方式二:根据《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总说明4。
3公式(1)”计算:P d=1.05×1.4×1。
15×315=533kN/m;满负荷运转时:g1max=2×355+(20×60/1000/8)=710kN/m;P d max=1.05×1.4×1。
60T龙门吊基础计算一、60T龙门起重机简图60T龙门起重机简图二、主要技术性能:1、起重量:主钩-60t;付钩(电动葫芦)-10t;2、跨度:42m;柔性腿侧悬臂长8m;有效悬臂7.6m(吊钩中心);刚性腿侧无悬臂;3、起升高度:主钩14.7m;付钩(电动葫芦)15.04m;4、速度主钩起升 4.29m/min付钩起升 7.5m/min大车运行 22.31m/min小车运行 24.9m/min电动葫芦运行 20m/min5、起重机利用等级:U5(经常断续使用)(注:起重机利用等级共分10级,U0—U9);6、工作级别:A5(有时起吊额定载荷,一般经常起吊中等载荷);7、大车轨距42m(跨度),基距8m (同侧两行走机构中心距);8、车轮距1.1m(同一台车两行走轮之间中心距)钢轨P43或P50;9、轮数8只(1/2驱动)最大轮压24.25t;10、钢轨P43或P50 注:P代表冶炼方法(平炉镇静钢)43或50代表kg/m;11、小车轨距2.6m,轮距1.81m ,轮数4只,钢轨P38。
最大轮压17.5t;12、本机总重 112.35t。
三、60T龙门吊设计参数:1)由龙门吊技术性能表可知:轨道轨距为42m,轮压为24.25t,轮距1.1m,轨道采用43Kg/m的轨道。
2)根据地勘报告或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确定地基承载力,本次设计取地基承载力120Kpa。
龙门吊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RB335钢筋;基础厚度0.3m、宽度1.3m。
3)荷载转换:24.25t×1000Kg×10N/Kg=242500N=242.5KN4)根据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第5.6.1、5.6.2条规定:动力系数为1.1~1.3,此处取1.2,则动力荷载为1.2×242.5KN=291KN(计算简图见下图,L=4×1m=4m)。
5)龙门吊同侧两行走机构中心距8m;同一行走机构两行走轮之间中心距1.1m。
龙门吊的设计与检算一、概况XXX桥,全长559.34m共有板梁594片,全部为先张法预应力板梁,预制场设在第17#墩~第22#墩之间左幅的一块空地上,预制场的走向与桥梁的走向一致。
(见附图) 二、龙门吊的设置因为预制场的走向与桥梁的走向一致,而预制场上只设置一台龙门吊,这样必须借助一个型钢加工的扁担(重约10t)板梁最大的自重31.2t,滑轮和钢丝绳重约2t,合重43.2t,按1.3的系数为43.2×1.3=56.2t。
这样龙门吊的吊重按60t设置。
三、龙门吊的主要参数:吊重W1=60t,跨度L=30m,高度H=15m,天车重W2=6t。
由6组贝雷片加上下加强弦杆。
四、强度检算:(一)横梁:1、静荷载:横梁由10片贝雷片上下加加强弦杆组成6组,贝雷片自重:G1=275Kg/片;加强弦杆自重:G2=80Kg/片;插销和支撑架的自重(对应贝雷片):G3=25Kg/片;这样横梁自重G=(G1+ G2×2+ G3)×6×10=27600Kg。
横梁的静荷载为横梁的自重,可视为均布荷载q=(G÷1000)×10KN/30m=9.2KN/m;故M max静=ql2/8=9.2×302÷8=1035KN·mQ max静=ql/2=9.2×30/2=138KN2、动荷载:动荷载系数K动=1.3;(教材《基础工程》)工作荷载P=K动(W1 +W2)=1.3×(600+60)=858KN。
故M max动=PL/4=858×30/4=6435KN·mQ max动=P=858KN3、总荷载:M max =M max静+M max动=7470KN·mQ max =Q max动+Q max动=996KN4、容许强度:[M]=9618.8KN·m;[Q]=1397.8KN。
5、结论:[M]>M max [Q]>Q max满足要求。
造船门式起重机主梁的总组运输方案刘海云; 吴艳青; 罗琪; 陈法亮【期刊名称】《《中国重型装备》》【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自行式模块运输车; 造船门式起重机; 运输【作者】刘海云; 吴艳青; 罗琪; 陈法亮【作者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6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19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4.27+4为响应国家大力开发海洋战略的要求,某船厂规划建造新造船总组平台,该平台上配备了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用于船体分段的翻身与总组。
根据项目整体发展需要:该起重机的主梁等大型结构件的总组工作需在其他场地完成,然后运输至造船总组平台上进行最后的吊装工作。
为解决上述结构件总组后的转运难题,对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和移船小车两种运输方案进行了比对论证,最终选用了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完成主梁的转运工作。
1 运输对象参数及运输要求1.1 运输对象参数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的主要金属结构件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组成,其主梁分为单主梁和双主梁结构。
本次运输对象为双主梁,是梯形箱型梁截面型式,总重约为1300 t,规格尺寸长×宽×高为:152 m×12 m×11.5 m。
1.2 运输要求将主梁分为两个总段(图1和图2所示)分别运输至临时总拼装场地,待完成主梁最终总组后,再将主梁整体运输至吊装场地进行吊装,两次运输过程中,需确保主梁结构稳定。
2 运输路线及道路基础情况2.1 运输线路本次运输线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首先,将主梁1#总段和2#总段从主梁分段总装场地运输至临时总组场地,行进路程约2500 m,然后进行总组工作。
本阶段道路基础均为硬质混泥土路面,运输过程中需经过一座重载桥梁。
图1 主梁1#总段Figure 1 Main sections of 1# girder图2 主梁2#总段Figure 2 Main sections of 2# girder(2)将主梁从临时总组场地运输至吊装场地,行进路程约350 m,然后进行落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