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
案例四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一、金融期货期货投资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易方式。
其本质是指,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某事物中,并认为该事物将来的特定时刻的价值将出现上升或下降。
早期的岁月期货交易不是新事物。
在 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即所谓的“郁金香效应”中,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市场。
人们突然对这种花非常狂热,使其一度极为短缺,而花农和培育者则想方设法引进外来的奇异品种。
大量的财富投入到这种花中。
一枝花售价达创纪录的6000弗罗林银币,等价于一处房产的价格。
1634年一种期货市场形成了,若投资者投资新品种的价值即便超过它的成本,而他却无需支付所超出的部分。
几年后随着郁金香市场的崩溃,投资者的财富化为乌有。
直到 19世纪,美国才开始形成期货市场。
它是以诸如小麦和猪肉等商品为基础,人们提前以固定的价格买入该商品,并冒险性地认为,在市场交割时它的价格将会上升。
今天的期货市场更为复杂。
今天的期货交易是以商品或货币为基础。
金融期货起始于外汇交易,投资者孤注一掷地认为,将来某特定时刻的汇率将出现上升或下降。
随后是以黄金价格和美国国库券为基础的期货。
人们进行期货交易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者希望在货币市场的流动中进行投机,以赚取利润;二是其他人希望防止将来的价格出现波动对自己造成损失。
二、期权期权是最重要的金融交易的形式之一,即自由变更买入股票的权利。
期权投资者实际上并不购买股份,而是购买一种买卖股份的选择权。
投资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买进(即所谓的买进期权)或卖出(卖出期权)交易双方协定的股份数额。
交易的价格和日期都是预定的。
它的基本原理是,期权交易为投资者或投机者提供了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承担较高的风险的机会。
生活中的经济学———博傻理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1理论:博傻理论:意思讲在博弈进行中,"你已经是个笨蛋,而你这个笨蛋在找或等待下一个比你笨的笨蛋来进行博弈过程,直到"最大的笨蛋"的出现,达到"均衡"的结果."最大的笨蛋"指的就是最后一个笨蛋,没有可替代的终结笨蛋.在资本市场中: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
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实例:郁金香效应: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莱顿任教,他带来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
一时间,高雅脱俗的郁金香成了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
或许是物以稀为贵,也或许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王公伯爵开始陆续登门拜访,希望能得到一株郁金香。
但不知何故,他们的要求遭到了克卢修斯的一概拒绝,即便是出钱购买也不行。
在此情况下,几位想借机发财的荷兰人就采用了一种冒险的方法:偷!克卢修斯一气之下,把剩下的郁金香鳞茎统统送给了朋友,从此不再培育郁金香。
而郁金香却借此机缘,在荷兰各地流传开来。
与郁金香同时在荷兰流传开来的,还有这样一个浪漫的传说。
古时候,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
为表达爱意,他们一个送了顶皇冠,一个送了把宝剑,还有一个送了块金块。
但少女对三人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
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块变成球茎,美丽的郁金香就这么诞生了。
史鉴·荷兰郁金香热作者:杜君立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7年第12期对现代人来说,郁金香只是一种普通的观赏植物,但在400年前的商业革命时期,却曾经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并在荷兰掀起一场经济狂热。
在一场疯狂的炒作之下,郁金香市场形成巨大的投机泡沫。
当所有荷兰人都陷入“郁金香狂热”中的时候,郁金香的培育速度远远赶不上突然之间增张的需求量,货源短缺导致价格飙升到不可思议的天价。
当时一个郁金香球茎的价格超过普通工人年收入的好几倍;泡沫过后,价格仅剩下高峰时的百分之一。
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郁金香效应也让人们第一次领略了大众的集体疯狂和投机引起的社会悲剧。
郁金香神话1581年,荷兰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后的荷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海上贸易强国。
进入17世纪,随着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成立,荷兰建立起全球商业霸权,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50%。
在这段荷兰历史的“黄金年代”,城市兴起,商业发达,荷兰人最先沐浴在现代文明的曙光之下。
当时荷兰的园艺业方兴未艾,美丽的郁金香吸引了许多新富阶层。
比谁家花园里的郁金香最美最壮观,成为这些暴发户攀比炫富的重要方式,郁金香则被他们誉为“友谊之花”。
拥有花园自然昂贵,但要保持郁金香花园的姹紫嫣红更加奢侈和不易。
在1634年以前,郁金香和其他花卉一样,都是由花农种植并直接经销的,价格波动的幅度并不大。
从1634年开始,郁金香引起了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注意。
在此之前,很多荷兰人已经通过投资东印度公司商船获得了极大暴利,对他们来说,郁金香比那些商船似乎更加奇货可居。
他们对于郁金香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看中的其潜在的获利机会。
投资与投机之间往往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郁金香热潮从阿姆斯特丹扩展到周边城市,对一夜暴富的渴求让更多人投身其中。
1.鬱金香狂熱這是個簡單的商業定律:如果一項物品很稀少而且人們很想要它,那它的價格就會上升。
有些種類的玩具在節慶時會發生這種情況,重要運動比賽的門票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是你能想像它發生在鬱金香的價格嗎?鬱金香並非總是生長在荷蘭,第一株鬱金香球莖是在1593年從土耳其帝國運送到那裡的,但是把它們帶去這個國家的植物學家非常地吝嗇,拒絕把它們送出去或甚至販賣它們。
之後人們漸漸開始能得到這些球莖,但是這些少數的球莖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
鬱金香是如此的鮮明又美麗以致於很多人渴望它們,所以它們的價格便不斷上漲,其中最受歡迎的鬱金香是有著兩種不同顏色交替的破碎條紋,這所謂的奇異圖案其實是源於一種鬱金香病毒,這也意味著每一株鬱金香都有其獨特外貌,這種鬱金香是如此珍貴以至於在1624年賣到每一球莖1,500元!不久後價格更飆漲至2,250元。
在1634至1637年間,雙色鬱金香市場已陷入完全瘋狂狀態,不只富人甚至是一般顧客和手工藝者也瘋狂競價,有時候買一株球莖等同於讓一個小鎮吃飽穿暖的價錢,事實上一株球莖價格的最高紀錄曾破400,000元。
然後誠如你所能預料的,這個市場崩潰了,就像1929年股市崩盤一樣讓很多人傾家蕩產,但在這些悲嘆、絕望、自毀之中,樸素的鬱金香仍持續美化著荷蘭鄉間。
2.神槍手城堡外,這場陰森的儀式又再次上演。
一個人漫步穿越廣場,他的破爛衣衫顯示他是一位農夫,此時國王出現在窗邊,他把步槍舉至肩上然後仔細瞄準,在一個砲火爆裂聲後,這位孤獨的人無聲地倒在庭院的塵土中,過不久這具身體就會被抬走,國王離開了窗邊,怪異地對於他能得到另一天的平靜感到滿足。
統領巴伐利亞地區的鄂圖國王在1886年繼承王位,但他並沒有真正治理過他的王國,終其一生他都被幽禁在自己寢宮,在那裡他會和自己衣櫃抽屜裡的鬼魂對話。
他的家人不准他執行王權,但是他在他房裡聽到的聲音卻驅策他犯下可怕的行為。
每一天,為了確保他的健康和心理平靜,一位農夫必須死在他手中,所以每天在他寢宮窗外這幕令人怵目驚心的景象會不斷重複。
郁金香效应兰登分级阅读第三级的故事中,引入了大量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感恩节的由来、林肯和华盛顿的轶事,还有关于17世纪荷兰郁金香投机泡沫案例。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感慨外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用心程度,即使是给小朋友们看的故事书,也引经据典,绝不含糊。
这册绘本的历史背景源自17世纪荷兰郁金香效应事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
17世纪初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加上它的形象十分符合欧洲人的审美品位,因此价格极其昂贵。
贵夫人在晚礼服上佩戴郁金香珍品作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王室贵族以及达官富豪们纷纷趋之若鹜,争相购买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
因此,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
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Semper Augustus,以4600弗罗林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而当时一头公牛只值480弗罗林,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
郁金香的价格还在继续上涨。
在绘本中,市长向安娜购买这支郁金香,出价一幢大房子、珠宝和金币。
安娜的爸爸应该是风险管理人员,告诉安娜要逢高抛售,因为也许明天,这支花就一钱不值了。
而安娜,是位文艺女青年,视感情为第一位的,因为这是爸爸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所以千金不卖。
在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彻底击破了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历史不会重演,却会踏着相似的韵脚而来。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故事的主人公会换,炒作的品种会换,但游戏规则不会换。
就好像经典剧本,时常翻新推出新人,而故事的内容,没有变。
.The End.。
约翰·劳约翰·劳(1671-1729,John Law)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金融家,以推行纸币而闻名。
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市场上不是金币就是银币,总之没有纸币。
因为欧洲人民都觉得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太不可靠了。
但是,劳先生说“不,纸币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
”他的信念就是,“要繁荣,发纸币”。
约翰·劳他是苏格兰人,但是苏格兰议会拒绝考虑他的建议,反而将他驱逐海外。
于是,劳先生在欧洲诸侯之中推行纸币。
卢森堡大公对他说,我的国家太小,实行不了阁下的宏大计划,我也是欧洲最穷的国王,经不起失败破产的打击;不过我觉得法国人会对你的计划感兴趣,你可以去法国碰碰运气。
劳先生来到法国,正赶上1715年法王路易十四去世。
这个死去的国王生前喜欢奢侈品,倡导高消费,搞得法国财政濒于破产的地步。
在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还清他哥哥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
他先使用传统伎俩,宣布重铸货币,金币面值不变,但是含金量减少20%。
这样一来,政府债务立刻也跟着减少20%。
接下来,他又采用一招,宣布4000旧金币加上价值1000金币的公债,可以在铸币厂换回5000新金币。
于是,政府债务又神奇地跟着降低。
但是,哪怕是这样明目彰胆地掠夺人民,法国财政还是被债务压得奄奄一息。
更糟的是,因为货币价值经常变动,贸易已经极度萎缩了,法国经济危在旦夕。
这时,劳先生出现了,他说纸币可以带来繁荣,可以轻松的还清债务,让我们推行纸币吧。
奥尔良公爵立刻听从了这个建议,授权劳这个英国人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发行纸币。
在开业初期,劳先生坚守承诺,任何他的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相当于面值的金币。
老百姓因此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而金币的价值因为政府朝令夕改,反而还不如纸币。
可是,到了后来,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
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不得不全数被折价收回,重新流通金属硬币。
郁金香花粉催眠的原理郁金香花粉催眠的原理可以从生化、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郁金香花粉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催眠效应。
郁金香花粉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芳香化合物和酮类物质,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当人体吸入这些化学物质时,会通过嗅觉神经途径传达到大脑,影响睡眠调控中枢的活动。
其次,催眠效应还与神经系统的反应有关。
研究发现,郁金香花粉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区域,如下丘脑和杏仁核等,这些区域与睡眠、情绪和自主神经调节密切相关。
当这些区域被激活时,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多巴胺和褪黑素等,它们能够调节大脑的兴奋状态和节律,进而诱发催眠效应。
此外,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也可以解释郁金香花粉催眠的原理。
研究表明,当人们对某些物质或环境具有预期时,就会出现一种以期望为导向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如果一个人对郁金香花粉的催眠效果有所期待,他们可能会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对身体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期望会影响大脑中的认知和情绪处理,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另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郁金香花粉催眠的效应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听着柔和的音乐、闻着淡淡的花香、躺在舒适的床上等,可以为催眠效果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这些环境因素会通过感官系统传递到大脑,与郁金香花粉的催眠效应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催眠状态的产生。
总的来说,郁金香花粉催眠的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生化、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因素。
花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嗅觉神经途径传达到大脑,激活特定区域并释放相关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调控大脑的兴奋状态和节律,进而诱发催眠效应。
另外,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催眠效果产生影响,如期望效应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尽管郁金香花粉催眠效应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是催眠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郁金香泡沫郁金香图片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
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目录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编辑本段词义详解“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
到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
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
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
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
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喻示的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
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
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编辑本段背景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
郁金香效应的经济学原理郁金香效应,也称为“泡沫效应”,是指市场上某种资产价格出现过度波动的现象。
这种波动往往是基于市场人群的情绪和预期,而不是基于实际的价值和供需关系。
郁金香效应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市场并非总是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
郁金香效应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当时荷兰人热衷于种植郁金香,这种花卉的价格飞涨,甚至有人用房子和土地来换取一株郁金香。
然而,这种疯狂的价格泡沫最终破灭,导致许多人破产。
这个事件成为了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成为了郁金香效应的代表。
在现代经济学中,郁金香效应常常出现在股票、房地产等领域。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会跟随市场情绪,盲目追涨杀跌,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过度波动。
在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者也会因为情绪和预期而高估房价,导致房产泡沫。
郁金香效应的出现源于人类的心理特点。
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很难做到理性决策。
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往往会出现恐慌和贪婪的情绪,导致市场价格出现过度波动。
郁金香效应的经济学原理是基于市场效率假说。
市场效率假说认为,市场上的价格是基于所有可得信息的加权平均值,因此市场价格反映了真实的价值。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类的心理特点,市场价格往往出现偏离,导致市场效率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郁金香效应的出现,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受情绪所左右。
首先,投资者应该了解市场的基本面,包括供需关系、产业趋势等。
其次,投资者应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包括分散投资、长期投资等。
最后,投资者应该保持警觉,不要盲目跟随市场情绪,避免被市场波动所左右。
总之,郁金香效应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它提醒我们:市场并非总是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
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植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在自然界中,植物是一种既重要又脆弱的生物群体。
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自然灾害等极端环境的压力下也十分脆弱。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极端环境就是低氧环境。
很多植物都能够适应低氧环境,这要归功于植物对于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
本文将从植物的生理特征、基因水平以及细胞层次等方面来阐述植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
植物的生理特征绝大多数的植物都会遇到地下水分饱和的现象,从而会在长时间内处于低氧环境之下。
而在受到氧气限制的条件下,植物就必须依靠其他方式来完成ATP分子的生成。
植物中的ATP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产生的: 糖酵解、胞间突触和线粒体呼吸。
在缺氧状态下,植物的糖酵解代谢途径将成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酵解代谢途径将产生大量的大肠埃希菌羧酸、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谢物,在缺氧状态下,这些代谢物被转化成丙酮酸和醋酸加入到琥珀酸环中,形成了琥珀酸偏向,从而在线粒体呼吸中产生ATP,维持植物的生命运转。
另一方面,植物的叶绿体呼吸代谢途径也能够参与到ATP的产生中。
在不同类型的植物上,叶绿体呼吸代谢途径的贡献所占比例不尽相同。
研究表明,当植物处于缺氧状态下,叶绿体呼吸代谢途径对ATP的产生所占比例将会大幅上升。
因此,叶绿体呼吸代谢途径也是植物在低氧环境下的重要生理途径之一。
基因水平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发现了植物在对低氧逆境的适应性进化中,在基因水平上出现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遗传变异。
在不同的植物物种中,植物对于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水平也有所不同,其背后的因素可能与不同植物种类的基因组有关。
由于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选择性逆境忍受性,不断适应并进化出抵抗低氧逆境的基因类型,从而在基因组水平上充分调整其生理代谢水平,增强了其抗低氧逆境的能力。
这些新型过程使得植物对于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水平不断提升。
另外,有研究表明植物对于低氧逆境的适应性进化还涉及到了一些转录因子的调控。
郁金香分析个人客户对金融交易行为的影响
郁金香效应是金融事件中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
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在证券投资活动中是否能保持健康、理性的心态,决定了投资行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证券市场是否能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因此,分析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行为,不仅是研究证券市场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前提。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外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仅用了十余年,这种飞跃式发展速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没有培养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成熟的、理智的、完善的投资者群体。
证券市场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在市场投资风险面前表现出了很强的脆弱性和滞后的反应能力。
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已经发生异化,而投资策略更多的表现出了郁金香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