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药理学一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P1)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其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动学、药效学、毒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性质、机制及规律等。
临床药理学的目标(P1)促进医药结合,促进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药与药理学发展。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P1)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②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③监测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④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治疗。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P3)药效学研究、药动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临床药理学的职能(P3)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②市场药物的再评价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④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⑤开展临床药理服务TDM(治疗药物监测)/CPM(临床药动学监测)(P28)是在药动学原理下,应用现在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对药物治疗的指导,主要是指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TDM(P30)①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②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范围差异;③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④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e.g.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的药物(e.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⑤长期用药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或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以及升高),以及不明原因的药效变化。
⑥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当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的时候;⑦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⑧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很大;⑨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以及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⑩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e.g.苯妥英钠。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医师和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使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内信号传导等,从而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2.药物代谢和排泄: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包括肝脏、肾脏等器官参与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3.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互影响,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研究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包括药效曲线、最大耐受剂量、最小有效剂量等参数,从而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5.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影响,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6.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新药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从而为新药的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利用细胞培养、体外器官模型等方法,研究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等机制。
2.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3.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单剂量试验、多剂量试验、交叉试验等方法。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利用体内外标记技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形成、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等。
5.流行病学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二章临床药动学临床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粘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Evil临床药理重点总结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4、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5、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7、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对照、随机、盲法试验、安慰剂。
8、临床药理学试验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9、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10、我国临床试验分四期:⑴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⑵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⑶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多中心临床试验单位应在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一般不少于3个,每个中心病例数不少于20例。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摘要:一、临床药理学简介二、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三、药物相互作用四、临床试验五、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六、临床药理学的意义和任务正文: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以及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药理学在药物研发、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药效学旨在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动学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优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遗传、疾病状态、药物代谢酶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在个体间的药效和药动学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给药。
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药物疗效。
5.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是关键环节。
通过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等方面的数据,为药物的上市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6.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毒性机制和毒性评价,为新药研发和上市提供安全性评价。
总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应用,旨在为药物研发、合理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首过效应: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肝肠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的药物再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剂量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负荷剂量:凡使首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治疗窗:治疗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指最小有效浓度(MEC)与最小中毒浓度(MTC)之间的范围。
治疗指数(TI) :即LD50/E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TI越大,药物越安全受体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药物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有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其内在活性为0 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妊娠期:指卵子与精子结合分娩约40周期间,亦称胎儿期。
胎盘屏障:指由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5层血管合体膜。
药物M / P值:指药物在乳汁中与母体血浆中浓度的比值,可反映药物向乳汁中转运的量。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
药物警戒:是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是指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指在这类药物滥用的条件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由滥用致赖性药物对脑内奖赏系统产生反复的非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
硝基血管扩张药:指能释放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合成增加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发挥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
羊水循环:药物经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并经羊膜进入羊水中多呈游离性被胎儿皮肤吸收或妊娠12周后的胎儿吞咽入胃肠道并被吸入血液循环其代谢产物由尿排泄排泄的药物又可被胎儿吞咽羊水而冲吸收1.药物三种消除速率过程的特点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①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即等比转运但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②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③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所给与的单一剂量成正比④按照相同剂量相同时间间隔给药约经五个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消除达到稳态浓度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①转运速度与剂量或浓浓度无关按恒量消除即等量消除但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是可变的②半衰期不恒定剂量加大半衰期可超比例延长③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超比例增加米-曼氏动力学速率过程:高浓度时,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低浓度时,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
一.绪论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不一定考,但要知道)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重要,老师读了一遍):其核心是保障受试者与患者的权利,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药效学(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临床药动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我国的新药临床试验分期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
一、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药效学:该领域研究药物如何产生治疗效果,并通过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药物的合适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安全性:临床药理学研究不仅关注药物的疗效,还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等手段,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该领域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等,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4.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理学也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药物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以防止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和降低治疗效果。
5. 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药物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敏感性等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
二、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1.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
2. 药物治疗监测与评估:临床药理学通过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药物代谢产物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
3. 药物安全监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供药物在人体内的最佳使用方式,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预警:临床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醒医生关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
5. 个体化治疗建议: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基因遗传特征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总结:临床药理学作为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