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药理学一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P1)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其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动学、药效学、毒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性质、机制及规律等。
临床药理学的目标(P1)促进医药结合,促进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药与药理学发展。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P1)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②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③监测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④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治疗。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P3)药效学研究、药动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临床药理学的职能(P3)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②市场药物的再评价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④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⑤开展临床药理服务TDM(治疗药物监测)/CPM(临床药动学监测)(P28)是在药动学原理下,应用现在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对药物治疗的指导,主要是指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TDM(P30)①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②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范围差异;③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④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e.g.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的药物(e.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⑤长期用药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或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以及升高),以及不明原因的药效变化。
⑥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当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的时候;⑦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⑧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很大;⑨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以及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⑩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e.g.苯妥英钠。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医师和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使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内信号传导等,从而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2.药物代谢和排泄: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包括肝脏、肾脏等器官参与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3.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互影响,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研究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包括药效曲线、最大耐受剂量、最小有效剂量等参数,从而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5.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影响,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6.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新药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从而为新药的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利用细胞培养、体外器官模型等方法,研究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等机制。
2.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3.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单剂量试验、多剂量试验、交叉试验等方法。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利用体内外标记技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形成、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等。
5.流行病学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二章临床药动学临床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粘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Evil临床药理重点总结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4、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5、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7、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对照、随机、盲法试验、安慰剂。
8、临床药理学试验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9、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10、我国临床试验分四期:⑴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⑵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⑶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多中心临床试验单位应在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一般不少于3个,每个中心病例数不少于20例。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摘要:一、临床药理学简介二、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三、药物相互作用四、临床试验五、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六、临床药理学的意义和任务正文: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以及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药理学在药物研发、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药效学旨在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动学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优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遗传、疾病状态、药物代谢酶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在个体间的药效和药动学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给药。
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药物疗效。
5.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是关键环节。
通过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等方面的数据,为药物的上市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6.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毒性机制和毒性评价,为新药研发和上市提供安全性评价。
总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应用,旨在为药物研发、合理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首过效应: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肝肠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的药物再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剂量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负荷剂量:凡使首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治疗窗:治疗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指最小有效浓度(MEC)与最小中毒浓度(MTC)之间的范围。
治疗指数(TI) :即LD50/E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TI越大,药物越安全受体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药物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有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其内在活性为0 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妊娠期:指卵子与精子结合分娩约40周期间,亦称胎儿期。
胎盘屏障:指由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5层血管合体膜。
药物M / P值:指药物在乳汁中与母体血浆中浓度的比值,可反映药物向乳汁中转运的量。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
药物警戒:是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是指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指在这类药物滥用的条件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由滥用致赖性药物对脑内奖赏系统产生反复的非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
硝基血管扩张药:指能释放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合成增加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发挥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
羊水循环:药物经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并经羊膜进入羊水中多呈游离性被胎儿皮肤吸收或妊娠12周后的胎儿吞咽入胃肠道并被吸入血液循环其代谢产物由尿排泄排泄的药物又可被胎儿吞咽羊水而冲吸收1.药物三种消除速率过程的特点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①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即等比转运但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②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③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所给与的单一剂量成正比④按照相同剂量相同时间间隔给药约经五个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消除达到稳态浓度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①转运速度与剂量或浓浓度无关按恒量消除即等量消除但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是可变的②半衰期不恒定剂量加大半衰期可超比例延长③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超比例增加米-曼氏动力学速率过程:高浓度时,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低浓度时,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
一.绪论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不一定考,但要知道)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重要,老师读了一遍):其核心是保障受试者与患者的权利,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药效学(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临床药动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我国的新药临床试验分期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
一、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药效学:该领域研究药物如何产生治疗效果,并通过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药物的合适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安全性:临床药理学研究不仅关注药物的疗效,还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等手段,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该领域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等,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4.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理学也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药物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以防止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和降低治疗效果。
5. 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药物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敏感性等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
二、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1.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
2. 药物治疗监测与评估:临床药理学通过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药物代谢产物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
3. 药物安全监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供药物在人体内的最佳使用方式,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预警:临床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醒医生关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
5. 个体化治疗建议: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基因遗传特征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总结:临床药理学作为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临床药理学概述临床药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效学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临床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进行概述。
一、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效应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通过系统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以及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药理学能够科学地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
二、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 药物代谢: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揭示药物在人体内的去除速度和作用时间,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 药效学:药效学研究药物的药理学效应,即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效应。
通过了解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产生的药理学效应的改变。
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可以帮助医生合理选择药物组合,避免不良反应。
4. 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药理学还研究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和不良反应监测。
通过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可以减少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
三、临床药理学的应用1. 药物研发:临床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药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药物代谢特性、药效学特点等,为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2. 个体化用药:临床药理学可以根据个人的药物代谢能力、药效学特点等个体差异,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实现个体化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临床用药指导:临床药理学通过研究不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相互作用等,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应用和药物治疗方案的学科,属于医学的分支学科。
它包括药物的临床使用、药物治疗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它主要通过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为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药理学可以帮助医师了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临床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确定合理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用药频率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临床药理学还研究药物对个体的药效差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对药物反应的影响,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药理学还可以研究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帮助医师评估药物的风险与益处,制定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在药物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师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1.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2.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3.安慰剂: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
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
4.知情同意:是指在人体试验中,医生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各方面的情况后,受试者自愿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
5.临床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6.治疗药物监测TDM:是现代医学中的最新型学科,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7.治疗窗:药物浓度太低不产生治疗效应,浓度太高则产生难以耐受的毒性。
在这两个浓度之间限定一个合理治疗区域,该浓度区域常称为"治疗窗"(或称为治疗范围)。
8.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
9.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10.管理规范GCP是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在我国引入、推动和实施GCP已经过了近十年的时间。
1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2.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与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老年人用药1.老年药理学(geriatric phamnacology)又称长寿药理学(phamnacologevity)是针对老年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学特点,研究其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老年用药特点和用药原则以及抗衰老药理学等的一门药理学分支学科。
2.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药物对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老年人合理用药,了解老年人机体活动规律,发展抗衰老药物,预防早衰,延年益寿等提供科学依据。
3.老年人用药特点:1)用药机会、种类较多,疗程较长(2)主观选择药物的要求高(3)用药个体差异大,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不完全一致,即老龄不一定老化(4)用药依从性差(compliance)(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1()机体组成成分--主要是细胞内液的减少;细胞内液的重要成分钾、镁、磷等亦明显减少。
水溶性药物:Vd↓。
脂溶性药物:Vd ↑(2)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5.老年药物分布的特点:1. 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升高 2.脂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3.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其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血药浓度升高。
6.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1.老年人肝脏重量减轻(绝对和相对),功能性肝细胞数目减少(2.肝血流量减少, 3.肝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降低7.肾排泄药物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8.老年人药效学;药物敏感性变化,内环境稳定性的调节能力下降,药物耐受性降低,药物的依赖性增加9.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加强:氨基苷类抗生素、利尿酸等更敏感(二)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加(三)对β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的敏感性下降内环境稳定性的调节能力下降;1.血压和心率的调节:α、β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药,利尿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均可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并结合临床对药物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它是药理学的分支领域,被誉为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理学为医生提供了更深入的药物知识,使其能够做出更科学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理学主要研究三大方面:1. 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药物可以达到的预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的适应症和剂量。
药物的药理学分成两个部分:作用机制和药效学。
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与人体发生作用的分子基础,而药效学则是研究药物的各种生理效应和药物剂量对这些效应的影响。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这些过程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进而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
例如,药物在体内代谢过快会导致药物失去疗效,而代谢过慢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从而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监测都十分重要。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临床药理学还需要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肝损伤、肾损伤等。
安全性是指在合适的剂量下使用药物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风险杜绝计划,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临床药理学是现代药学的重要分支。
它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副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有效地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未来,临床药理学将继续发展,为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作用规律的学科。
主要任务包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通过临床药理学研究,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为制定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检测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安全性;对已上市的药物进行评价,为药品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4~5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也称坪值。
3、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4、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级毒性间的关系,用以评价疗效或确立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20155、累积系数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药浓度(C)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C1)之比值称为积累系数。
RC= C /C1=1/(1-e-kτ)20156、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通常认为静脉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是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7、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8、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临床药理学概念和意义及研究内容一、综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医疗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临床药理学。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呢?简而言之它就是研究药物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这不仅涉及到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更关注药物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潜在影响。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新药问世的好消息,但是在这些药物进入我们的视线之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室和临床试验验证。
这些实验是为了验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药理学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连接实验室和患者的桥梁,确保药物不仅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中发挥作用,更能在真实世界中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临床药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更关乎整个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吧!1. 临床药理学定义和背景介绍临床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效应和作用的学科,当我们听说某种药物可能可以治疗某种疾病时,临床药理学就是用来验证这一点的科学。
它的背景是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和对药物不断探索的过程,简单来说临床药理学就是研究如何让药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我们知道药物的作用机制很复杂,不同人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有时候药物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带来副作用。
那么临床药理学就是在帮助人们了解这些情况,以确保药物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这涉及到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包括对药物效果的观察、评估以及改进。
这项研究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探索,更多的是关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健康状况。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临床药理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并且在每一个研究环节中都充满着挑战与努力。
这一切都基于对人类健康的关怀和对药物安全有效的追求,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2. 临床药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临床药理学,就像是给药物和疗法做“试验场”的科学家。
当我们听到某种新的药物或疗法可能对某种疾病有疗效时,这就需要临床药理学来验证。
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是药理学科的分支。
临床药理学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是联系实验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一门桥梁学科,涉及医学和药学的研究领域。
2.临床药理学的意义: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②新药研发。
③.医学教育、医师培训。
3.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3.临床药动学研究。
4.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5.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6.教学与培训。
7.咨询服务。
(前5条为内容,七条为任务)第三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1.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是以药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为理论基础,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的一门学科。
用数学语言定量、概括、简明地描述体内药物极其代谢产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一级速率过程:在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或消除是按比例进行的药物转运过程,又称线性动力学过程,其特点是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不随剂量不同而改变,auc与计量成正比,平均稳态浓度与计量成正比。
3.零级速率过程: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的药物量是定值,与药物浓度无关。
5.曲线下面积(AUC):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相应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曲线为药时曲线,坐标轴与药时曲线围成的面积称为血药浓度——时间下面积,简称药时曲线。
AUC=Co / k6.表观分布容积(Vd):体内药物分布达到稳态时,按药物浓度来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意义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程度。
Vd=Do/Co=Dt/Ct可推出Dt=Vd*Ct。
7.消除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百分速率。
K=0.693/t1/2。
Vd范围:5,血管内;10--20,细胞外液;20--30,细胞内液;30--40,全身分布;>40,与组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