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x
- 大小:814.33 KB
- 文档页数:56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三作文审题立意立意你喜欢大海,因为它无边无际,我不喜欢大海,也是因为它无边无际1,同样是一个事物同样一种属性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一面2,大海的海纳百川与大海的深不可测是两个极端一是对美好的憧憬,而另一面则是对无法预知的境地的恐惧3,前者是对自由的渴望,后者却又对一直漂泊无法安定的寂寥使命渐成自我,而该个体还没有意识到他有一个自我,或者他是一个自我,怎样看待此人?据传曾有一个穷苦农夫赤脚走到首都,而且赚了一大笔钱;这下,他不但能给自己买一套鞋袜,还足可以买醉一番——他醉醺醺地寻路回家,却醉倒在一条大路上,沉沉睡去。
这时一辆马车驶来,车夫喝令他躲开,不然就要轧过去。
醉汉醒来,看了看自己的双腿。
因为脚上有了鞋袜,他没能认出来,于是他对车夫说:“轧过去吧,那不是我的腿。
”茫茫人海中,我们怀揣着理想,迈者匆忙的脚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也许正因为如此,人被抛入这个世界,注定要为了这唯一宝贵的生命而奋斗。
这个奋斗的过程是完成赋予使命的过程,也是从非我到自我,从自我到纯粹理想自我人格的无限接近过程。
使命有多种含义,其中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人本源深处天生的缺失感.不完整感,时时震撼着我们的血与肉,激荡着我们麻木的灵魂,超越意识由此而生,呼唤着我们奋进的斗志与澎湃的激情,召唤着隐于内心圆满而美好的未来,一个自我完善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未来,由此我们义无返顾地肩负起了崇高的使命。
使命使我们昂扬,使命又使我们沉重。
在浩瀚宇宙中,人类常常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孤立与无助。
常常,无意中地,我们卷入纷杂繁复的尘世,坠入其中而被动地随之起伏,为完成使命我们必须煞有介事地严肃做事,戴着假面具强作欢颜地应对着这个人与人的世界。
总是,难以或者因长久的劳作而疲于在喧嚣的万事万物中过滤自己。
2018年甲卷作文和审题立意
段落一。
那天阳光特别好,透过窗户洒在桌上那本旧日记上。
我随手翻开,里面的内容好像带我回到了过去,那些回忆啊,像潮水一样涌
上心头。
段落二。
晚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灯光晃得人眼花。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心里就特想干点什么,去追寻我的梦想。
但我
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想,毕竟每个选择都挺重要的。
段落三。
风一吹,稻田里的麦子就晃啊晃的,看着农民们脸上笑得多开心。
这片地儿可是他们辛苦耕耘的结果,他们的希望啊、梦想啊,
都藏在这田里了。
段落四。
那本日记的字迹都快看不清了,但里面的情感我到现在都记得
清清楚楚。
每次翻开它,我就感觉像是回到了过去,那些人和事都
好像还在眼前。
这些记忆啊,我永远不会忘。
段落五。
人生嘛,就像咱们出去旅游一样,每个人都在路上。
有的人想
要赚大钱,有的人想找真爱,我就不一样了,我就想过点简单日子,心里舒服点儿就行了。
2018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题解析:审题、立意、构思作文题再现: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核心关键词:被需要次关键词:“自身”、“他人”、“生活”、“价值”。
以“需要”为核心,从“自身”、“被他人”、“生活”、“价值”方面,对“需要”进行的解读,要求考生深入研究:自身需要、被他人需求、自我价值、生命意义之间的内在关联。
立意:1.“被需要”的价值2.理性看待“被需要”等构思:构思示例一:理性看待“被需要”一、产生的原因:“被需要”是由人的性质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有自身的需要,当然也需要他人,而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他人孤立存在,而一个人渴望被他人需要,除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之外,“被需要”还是自我实现在内在发展的需要。
二、过渡:究竟当代人们是为了自我需要要往往无视了社会需要,显得自我,还是经常过分强调“被需要”,而忽视了个体自我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呢?三、辩证理性地分析:(1)被需要的负面影响: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对于“被需要”,我们也要理性分析,如果真正出于利他,那当然是一种牺牲、奉献精神,值得肯定,如果只是刷存在感,那倒是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的表现。
还有你所认为的他人需要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是不需要,或者强加的“需要”,那就是伤害。
这种伤害不仅于“人”,更于“己”。
如果时时处处总在纠结他人究竟具体对我需要哪些,就会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2)“被需要”的正面价值:“被需要”,让一个人确立自己的个人需要和个人价值的自觉。
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先于被他人需要。
但是“被需要”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目的,它可能并不是一些具体需要的内容,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对于伦理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存在意义的认知。
2018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一、限制性1.“生活中,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
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4.在作文时,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开放性二、开放性1.1.文体的开放性。
文体的开放性。
文体的开放性。
“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谈谈你的思考”,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2.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单位(学校):作者(教师或学生):电话:QQ:邮箱:微信: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审题立意讲评分析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关键词:际遇机缘这则材料很明确第给出了“世纪宝宝”这一代人的际遇,新千年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还记得当时铺天盖地报道的“千禧婴儿”新闻,充满了对这一代人的祝福与担心。
今天这一代人18岁了,他们会在时代的长河中留存哪些记忆呢?材料给出了8岁时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
这应该是他们童年对这个时代印象最深的记忆了。
在他们12岁时代太空授课,很可能打开了他们对未来的探索之门,在他们十七岁的时候,互联网普及,智能科技成了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
这是他们的际遇。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这是他们的机缘。
尽管少年时他们对此可能没有清晰的认识,但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他们未来会经历的,这也告诉我们,未来“世纪宝宝”们会遇到一个物质比今天更加丰富的的时代。
需要这一代人思考的关键问题就出现了,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这一代人如何完成、靠什么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环境保护”话题作文(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仍是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本题材料形式与2017年有相似之处,都设计了一个时间跨度,同是40年,不同的是,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年,本题是改革开放40年。
本题材料由三条标语组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
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
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
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考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思考国家的发展之路,也可以聚焦个人,思考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应有的价值,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道题处理不好,容易空泛。
如能以小见大来写,更容易出彩。
审题难度低的作文题目,“深度”和“亮点”是成功的关键。
【立意】1、珍惜时间,不忘初心;2、建设和保护,二者可以兼得;3、敢于担当,敢于实干;4、国家,就是最大的“家园”;5、时代建设呼唤“真心英雄”。
【例文】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长征”?——从环境与发展出发改革开放的时候,喊着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于是乎,那个年代的人们,下海经商,进林建厂,可是慢慢的忽略了一些东西。
2018广州二模作文如何立意(附范文5篇)准确概括材料充分利用材料——就广二模作文题谈新材料作文如何综合立意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王惠2018年广州二模作文题是一道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
新材料作文题有可对材料进行多元理解、可从多角度切入的命题要求,从而综合考查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谋篇行文等表达能力。
寓言故事则多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虽简单,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却往往很深刻,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阅读和理解寓言故事需要透过文字的表层意义深入其意义空间。
广州二模作文题综合新材料作文命题要求和寓言故事的文体要求,加之所提供的寓言材料涉及到的行为主体丰富多样,故事情节也较为完整曲折,所以在审题立意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这样一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的分析,可帮助考生习得或强化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可迁移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准确概括材料得出中心论点,通过充分利用材料建构分论点。
一、文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
”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
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
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解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语文能力对材料进行解析。
切记:要真正理解材料和充分利用好材料,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很重要。
作文的中心观点一般从对材料的综合性概括中得出,而分论点则可以从对材料分解后的分析中得出。
作文审题立意示例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
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
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材料类型审题指导从材料内容的繁简看单一材料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多则材料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从材料主旨的表达看含蓄类材料(如寓言类材料)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直观性材料(如新闻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话题性材料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新材料作文题型的材料组织与表述类型各异,类型不同,审题关注点也有所区别。
(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是指在审读、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之后,确立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无一不受主题的约束。
在明确了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之后,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意。
下面谈一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指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词语和句子,即评议性词句。
抓住这些词句,深挖它们与材料的关系,即可正确立意。
【材料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青年责任与担当”话题作文(2018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首先,阅读材料,初步理清思路。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用大事记的方式扼要地呈现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节点中国所发生有一定标志性的事件,有些跟考生息息相关,有些跟国家发展或战略有关,但归根结底都跟考生有关。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这句话,指向的是考生,其实是指向的中国千千万万的“个体”,即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价值,也应该有梦想;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这句话指向的是面对灾难,面对重担,我们的取向和态度。
即责任与担当问题;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这句话三件事,一是指向科技,另两个指向民生,实际谈的就是科技与民生的问题;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这句话,反映的是时代高速发展的标志,但其实还是在说日常生活的剧烈变化,即生活质量提升的问题;以上4句话,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核心命题,即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会推动国家的发展,而国家的发展又必然造福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2018⼴州⼆模作⽂如何⽴意(附范⽂5篇)2018⼴州⼆模作⽂如何⽴意(附范⽂5篇)准确概括材料充分利⽤材料——就⼴⼆模作⽂题谈新材料作⽂如何综合⽴意⼴州市教育研究院王惠2018年⼴州⼆模作⽂题是⼀道以寓⾔故事为材料的新材料作⽂题。
新材料作⽂题有可对材料进⾏多元理解、可从多⾓度切⼊的命题要求,从⽽综合考查考⽣的认知⽔平和理解能⼒、分析综合等思维能⼒、谋篇⾏⽂等表达能⼒。
寓⾔故事则多⽤⽐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虽简单,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却往往很深刻,⽽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阅读和理解寓⾔故事需要透过⽂字的表层意义深⼊其意义空间。
⼴州⼆模作⽂题综合新材料作⽂命题要求和寓⾔故事的⽂体要求,加之所提供的寓⾔材料涉及到的⾏为主体丰富多样,故事情节也较为完整曲折,所以在审题⽴意上存在⼀定的难度。
对这样⼀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题进⾏审题⽴意的分析,可帮助考⽣习得或强化在新材料作⽂审题⽴意上可迁移的路径和⽅法——通过准确概括材料得出中⼼论点,通过充分利⽤材料建构分论点。
⼀、⽂题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曾经丰饶的⼟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
⼩鸟对蚯蚓说:“我也要⾛了,你不⾛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
”⼩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了。
蚯蚓看了看⼩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
甲⾍从远⽅赶来,和蚯蚓⼀起忙碌起来。
⼏年之后,⼩鸟回来了,带着⼀群伙伴,它们嘴⾥衔着各种各样的种⼦。
⼩鸟惊讶地发现,这⽚⼟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草。
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和我⼀起翻⼟堆肥,这⾥渐渐变好了。
”⼩鸟和伙伴们把种⼦播撒在⼤地上。
⼤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的材料,结合⾃⼰的感受和思考,写⼀篇⽂章。
要求选好⾓度,明确⽂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分析与综合的语⽂能⼒对材料进⾏解析。
切记:要真正理解材料和充分利⽤好材料,分析和综合的能⼒很重要。
2018年广州“二模”作文审题立意及例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
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广州市2018年高考语文“二模”作文题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则寓言。
1.对材料的分析材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主人公包括小鸟、蚯蚓、甲虫,它们对待大地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让大地变得更加适宜生活.对寓意的理解是多元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是可以的。
小鸟:许多动物陆续离开,对小鸟说“我也要走了",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几年后,带着伙伴,衔着种子回来了,撒播种子.蚯蚓:许多动物陆续离开,小鸟问它“你不走吗?”回答说“我还想留在这里"小鸟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大地:曾经丰饶-—逐渐贫瘠——(在蚯蚓和甲虫翻土堆肥下)渐渐变好——开满了鲜花2。
寓言材料的寓意从这些细节的分析来看,小鸟、蚯蚓、甲虫都对大地充满了感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哺育大地,回馈大地.寓意的理解对这道作文题的审题是最关键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一下寓意:个体通过自己合适的方式方法回馈母体,共同发展。
概括了这个寓意,结合现实来思考:比如对家乡,我们有些人在家乡坚守,为改变家乡的面貌;有些人远离家乡发展,给家乡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发展家乡;有些外来者,跟本地人融合在一起,为当地的发展也作出贡献。
2018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学生版)作文评分细则:一类卷:可在54分以上判分,酌情判以高分,甚至满分能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判断和辨别,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观点明确,表达有特色,注重细节,引用贴切,语言精炼,书写美观整洁。
二类卷:可在48分至53分区间进行判分能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内容充实,富有特征,具有较好表达能力,对材料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思辨,见解明确,观点正确,语言简练,书写整洁规范。
特殊问题处理意见:1.如若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而仅就“孝道、孝文化、理解、宽容”等进行概念化写作的,如若格式化或者模块化乃至套路化进行文章构思的,如若过分注重言语的外在粉饰而在文章内容上显得漂浮的,即使内容充实、富有特征、具有较好表达能力等,也不能超过36分。
1.河南河北省名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省际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生活就像三类鱼。
第一类:鱼缸中的鱼。
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并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
它特别高兴,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它几乎被人们淡忘。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忧郁而死。
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初阳中钻出水草觅食;傍晚又钻进水草酣睡。
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
第三类:海中的鱼。
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地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作着无止境的搏斗。
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江西九江一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
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
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
2018 年全国一卷作文题审题立意浅谈(原创)梁山现代高中张继全一、真再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 年庚辰年,人新千年,中国千万“世宝宝”出生。
2008 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 年“天一号”首次太空授。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开始推。
2017 年网民模达7.72 ,互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世宝宝”一代大成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基本社会主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遇和机、使命和挑。
你与新世的中国一路同行、成,和中国的新代一起追梦、梦。
以上材料触了你的想和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 光瓶”留待2035 年开启,那的18 的一代人。
要求: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不要套作,不得抄,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二、程1.材料任型作文材料由两部分成:事性的叙述材料,引性的材料。
叙述性材料中出了两个关象:一是世宝宝,世宝宝出生并大成人;一是社会大事,社会大事展了国的成和展。
段文字集中体了我的生命个体和社会展、民族振之的割舍不断的系。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很多个体合在一起便会形成一股不可摧的力量,然前的道路困重重。
反来,国家的展也个人的快速、健康成提供了一个广的天地,一个全面施展自己明才智的大舞台。
性材料要注意下面几个关:遇、机,使命、挑,追梦、梦。
看到些关再合上面的材料,我可以思考:包括世宝宝在内的个人展不是一帆的,但只要我心中有梦,敢于接受挑,代潮流,我是大有可的;而代在快速展,祖国在情召,召有志青年,召充自信、有梦想的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勇拼搏的所有人。
迎接挑,追梦梦,是代予的使命,是代提供的机。
完了几个关,我要注意段文字的任向性:想象把所写内容装光瓶,2035 年再开启,那的18 的一代人。
那个侯考中的世宝宝已然乘着代展的有所作,也那 18 的成人作了榜。
材料既立足又高瞻瞩,既涉及个体又代,个体和代在里相融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