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砸伤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调查报告.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2.97 KB
- 文档页数:4
事故调查报告整改措施一、引言事故调查报告是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的重要文件。
通过对事故的全面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本报告将对事故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防范未来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调查结果1. 事故描述:事故发生在X工厂的Y车间,时间为XX年XX月XX日,事故原因为机械设备故障,导致工人受伤。
2.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机械设备未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设备故障。
工人操作不当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1. 设备维护:制定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每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2. 安全培训:对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范。
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人熟知安全操作程序及紧急处理措施。
3. 审查制度:建立事故调查及报告制度,规范事故调查程序,确保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设立事故调查小组,及时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4. 安全监督:加强对现场安全的监督,设立安全监督岗位,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检,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并督促员工遵守操作规程。
5. 安全意识提升: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时刻铭记安全至上的理念。
四、整改方案实施1. 设备维护计划已于XX年XX月XX日制定,并开始实施全面检查。
设备维护记录将进行电子化管理,并设立提醒预警机制,确保维护的全面实施;2. 安全培训已于XX年XX月XX日举行,并制定定期安全培训计划,使员工时刻牢记安全操作规程;3. 事故调查及报告制度已于XX年XX月XX日制定,并组建事故调查小组,加强事故调查及报告的规范化管理;4. 安全监督岗位已于XX年XX月XX日设立,并确定监督周期和巡检内容;5. 安全意识提升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正式启动,届时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活动,持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某某公司机械伤害事故报告某某部机械伤害事故报告一、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某某公司某某部二、发生事故的下属装置(车间)名称:某某部某某分部三、事故时间:2012 年9 月24日四、事故类别:机械伤害五、事故经过:9 月24 日上午9:00 左右,某某分部大型机械操作工段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接到分部关于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工作任务,朱某某带领当班组长冯某某、当班操作工袁某、朱本某、张某某、葛某某到达现场,准备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在更换过程中,为了作业方便,需要以点动的方式启动#1 龙门小跑。
在实施点动前,由冯某某站在小跑------ 精选公文范文----------------------3过道上指挥驾驶室里的操作工朱本某按 指令进行点动操作,朱某某站在小跑机 房一侧以便向下观察小跑点动后的位 置,张某某(此次事故的受伤者)蹲在 小跑机房的空旷处,在实施点动时,小 跑仓门为按规定进行关闭,如果仓门不 关闭, #1 龙门应该无法启动,必须人工 将限位按下,方可启动 #1 龙门电源。
随 后由操作工袁某人工按下小跑仓门限位 开关,随后操作工朱本某开始按指令将 #1 龙门小跑向货六道方向进行点动,在 点动过程中,操作工张某某突然由原来 的下蹲状态起身,将头伸出小跑机房的 仓门,观察小跑点动的位置,此时小跑 仍处于点动的运行状态,张某某被运行 中的小跑遇到小跑过道支架挤压受伤。
后被送到江北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六、 事故伤亡情况: 受伤人数: 1人七、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精选公文范文院诊断,张某某为 根肋骨骨折八、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过程中,当班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在仓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小跑点动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风险未认真识别,作业人员间相互安全提醒不够、现场作业人员分工不明确、指挥人员不明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机械伤害事故报告机械伤害事故报告摘要:本报告描述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的过程和原因。
该事故发生在一家制造业公司,一名工人在操作机器时发生了手指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事故是由于机器未及时维护导致的,公司已经采取措施解决该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员工安全。
事件经过:该事故发生在公司的机器加工车间。
一名工人正在操作一台旋转机器,突然机器发生异常,工人的手指被卡在了机器里面,造成手指严重受伤。
立即有同事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事故也被上报。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该事故是由于机器未及时维护导致的。
该机器已经超过了其推荐的使用寿命,但公司并未及时更换或维护该机器。
同时,该机器的安全防护措施也存在问题,导致工人在操作时未能注意到机器的危险性。
措施:针对该事故,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员工的安全。
首先,公司加强了机器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每台机器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其次,公司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机器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公司还增加了机器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人在操作机器时能够注意到危险性,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论: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员工的身体伤害。
该事故的原因在于公司未能及时维护机器和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为此,公司应该加强对机器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更换老化机器,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注意到机器的危险性,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参考词汇:机械伤害事故:mechanical injury accident维护:maintenance安全防护措施: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员工安全:employee safety机械伤害事故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日期:2023年3月1日一、事故概述2023年2月28日晚上9点左右,我单位工厂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中,一名工人因操作不当被机器割伤左手食指,经紧急送医抢救后,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况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地点:公司车间
事故类型:机械设备故障导致人员伤害
二、事故经过
当天上午10点,员工小王正在对车间的一台钻床进行维修,突然钻床的转速突然增加至异常高,小王被钻头击中,导致手臂受伤。
紧急情况下,同事们立即将小王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报警。
三、调查过程
1.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了调查组进行调查。
2. 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拍照记录,发现钻床的安全防护罩存在磨损和老化现象。
3. 调查组召集了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询问,发现钻床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忽,安全防护罩未及时更换。
四、调查结论
1. 事故是由于钻床安全防护罩老化磨损导致的机械故障所致。
2. 公司在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及时更换安全防护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整改措施
1. 公司立即停用相关设备,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2. 加强安全管理,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规范和强化,确保安全防护罩的及时更换和维护。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六、结论与建议
1. 公司要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员工对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的认识和遵守。
3. 提出安全设备更换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以上为事故调查报告,希望公司能引以为戒,加强管理,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
一、事故概述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4月10日事故发生地点:XX公司生产线事故类型:机械伤害事故原因: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防护装置失效二、事故经过2023年4月10日,我司生产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当班操作人员张某某在操作一台机械设备时,由于对设备操作规程不熟悉,未按照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且在操作过程中未关闭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在操作过程中,张某某不慎触碰到设备运转部位,导致左手食指受伤。
三、事故处理1. 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立即组织人员将张某某送往医院救治,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2.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3.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询问相关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查明了事故原因。
四、事故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张某某对设备操作规程不熟悉,安全意识淡薄。
2. 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导致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未得到有效保护。
3.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五、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2.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5.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上报、处理。
六、总结本次机械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公司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上报、处理。
通过本次事故的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范文机械伤害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发生后可能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致命。
因此,预防和及时的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伤害的预防和急救。
一、机械伤害的预防1. 加强安全教育机械伤害的预防工作应从教育入手。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机械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在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也应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远离机械设备、玩具和工具。
2. 维护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注意清洁和润滑机械设备,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配件,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
此外,使用者也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不随意更改、拆卸设备。
3.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预防机械伤害的重要步骤。
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戴好相关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以避免因机械碎片、射击物等造成的伤害。
4. 明确工作区域和安全警示标识在工作现场,应明确工作区域,并标示相关的安全警示标识。
工作人员需要在规定的工作区域内工作,禁止临时施工或跨越警示线操作。
同时,还要提前消除可能的危险物和障碍物,确保工作区域的有效和安全。
5. 遵守相关安全规定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不得超负荷、超时操作设备,不得在疲劳、酒后等状态下操作机械设备。
此外,还需要注意协作和沟通,确保操作安全顺利进行。
二、机械伤害的急救1. 伤者的自救和求助当发生机械伤害时,伤者应首先保持冷静,尽力自救。
如果能够自行脱离危险现场,应尽快稳定情绪并迅速求助。
同时,伤者应抓紧时间报警或联系急救人员,以便快速获得专业救援。
2. 停止出血机械伤害往往会导致出血,尤其是创伤较为严重时。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以直接压迫或加压止血,并提高伤肢部位的位置,减少出血量。
3. 清创消毒在止血之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
机械伤害的预防及对策安全生产工作都要围绕一个“防”字,即防止事故发生。
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消除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避免或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并大大改善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状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人身保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机械伤害事故的概念和种类机械伤害是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即刀具飞出伤人,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设备的转动机构缠住等造成的伤害。
已列入其他事故类别的机械设备造成的机械伤害除外,如车辆、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设备。
运动机械都可造成伤害,齿轮、皮带轮、卡盘、联轴节等都是作旋转运动的。
旋转运动造**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卷带、绞碾、挤压和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的手套、衣服、领带以及长辫长发,若与旋转部件接触,则易被卷进或带入机器。
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亦可造**的伤害。
企业中用于金属成型的冲床、剪板机、刨床等都是作直线运动的。
它们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撞击、刺割、砸压等。
二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造成机械伤害的原因可以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人、机、环境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缺陷,都有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误触开关或违章开机。
操作者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紧张而发生误操作或误动作或操作者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以及监督检查不够。
2.违章作业,操作者不按规程进行操作。
违章作业一般都是因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心存侥幸造成的认为一次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
检修、检查机械时,忽视安全措施。
在线检修时,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未断电作业、电源处未悬挂警示牌等。
不小心进入机械危险部位或是未与操作人员联系,盲目接触机械危险部位。
3.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二)物的不安全因素1.设计不当致机械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故障,防护及安全装置失灵等。
2001年1月28日,四川省某化工厂磷铵车间磷酸工段化工一班操作工王某,在对磷酸工段盘式过滤机辅料情况检查时,致发生盘式过滤机翻盘叉及翻盘滚轮、导轨立柱、导轨挤压、辗压伤害事故,致王某左腰部、后背部挤压伤、双腿大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2001年1月28日0时30分,磷铵车间化工一班值长陈某、班长秦某、尹某、王某等人值夜班,交接班后,各自到岗位上班。
陈某、秦某俩人工作职责之一包括到磷酸工段巡查,尹某系盘式过滤机岗位操作工,王某系磷酸工段中控岗位操作工,其职责包括对过滤机进行巡查。
5时30分,厂调度室通知工业用水紧张,磷酸工段因缺水停车。
7时40分,陈某、尹某、王某3人在磷酸工段三楼(事发地楼层)疏通盘式过滤机冲盘水管,处理完毕后,7时45分左右系统正式开车,陈某离开三楼去其它岗位巡查,尹某在调冲水量及角度后到絮凝剂加料平台(距二楼楼面高差3m)观察絮凝剂流量大小,尹某当时看到王某在三楼过滤机热水桶位置处。
经过一分多钟,尹某突然听见过滤机处发生惨烈的叫声,急忙跑下平台楼到操作室关掉过滤机主机电源,然后跑出操作室看见王某倒挂在过滤机导轨上。
尹某急忙呼叫值长陈某和几个工人,一齐紧急施救。
当时现场情况是:王某面部向上倒挂在盘过导轨上,双手在轨外倒垂,双脚在导轨(固定设施)和平台(转动设备,已停机)之间的空档(200mm)内下垂,大腿卡在翻盘叉(随平台转动设备)与导轨之间,已明显骨折。
施救人员迅速倒转过滤机后将王某取出,并抬到磷酸中控室(二楼),经紧急现场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8时25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经事故调查小组多次现场考证、比较、分析,一致认为致伤原因如下:1、死者王某自身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
一是王某上班时间劳保穿戴不规范,钮扣未扣上,致使在观察过程中被翻盘滚轮辗住难以脱身,进入危险区域;二是王某在观察铺料情况时违反操作规程,未到操作平台上观察,而是图省事到导轨和导轨主柱侧危险区域,致使伤害事故发生。
机械伤害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下面是一篇机械伤害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机械伤害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背景(一)事故单位概况包括事故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员工人数等基本情况。
(二)事故设备概况介绍事故设备的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使用年限等信息。
二、事故发生经过(一)事故发生时间(二)事故发生地点(三)事故经过描述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事故前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的行为、事故发生时的情景等。
三、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如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失误等。
(二)间接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四、事故损失情况(一)人员伤亡情况包括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伤者的伤情等。
(二)经济损失情况包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五、事故处理情况(一)事故应急救援情况描述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的情况,包括救援人员的组织、救援设备的使用、救援过程等。
(二)事故责任认定情况根据事故原因分析,认定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事故处理情况描述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包括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
六、事故防范措施(一)安全管理措施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等。
(二)技术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设备进行技术改进的措施,如增加安全防护装置、改进设备设计等。
(三)应急救援措施提出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措施,如增加应急救援设备、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等。
七、事故调查结论总结事故调查的情况,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认定、损失情况等进行总结。
八、附件(一)事故现场照片提供事故现场的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
(二)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列出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名单,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
(三)相关证据材料提供与事故调查相关的证据材料,如事故报告、调查笔录、鉴定报告等。
机械伤害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一、基本情况1、事发单位:2、事发时间:3、事发地点:4、事故类别:机械伤害5、事故性质:责任事故6、事故等级:公司级一般事故7、事故后果:二、受伤人员及损失情况三、事故经过及救援情况2020年6月28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二期,****外架班组工人****在8#楼11层铺设悬挑脚手架硬质防护,使用手提锯锯模板时,手提锯防护置未回位关闭,工人自已麻痹大意将未关闭的手提锯放到自己脚上,使手提锯锯到自已的脚趾,事故发生后,代班长****及时报告项目部管理人员。
****及时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
由*****开车将受伤工人送往****中医医院,10点55分到医院。
检查结果,右足第二趾未节离断伤与右足第一趾甲划伤,医生要求立即安排住院进行手术。
安全组*****立刻开展事故调查,并报告项目经理*****与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事故情况及检查结果情况。
四、事故原因分析根据事故现场勘验和对事故相关人员的调查了解,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直接原因(1)外架班*****使用的手提锯过程中,防护罩弹簧失灵,使手提锯防护罩不能及时回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麻痹大意将未关闭的手提锯放到自己脚上,导致锯到自己脚趾受伤,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班组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班组上工人使的小型机械未进行检查,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管理原因之一。
(2)工人自己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带病机械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管理原因之二(3)项目部对日常安全管理监督不够,平常检查不够。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管理原因之三。
五、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1、*****,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带病机械,自己麻痹大意将未关闭的手提锯放到自己脚上。
对此次事故负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受伤害,免于经济处罚,在项目部内部通报批评。
2、******,外架班组长,本班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作业工人使用的小型机械未进行检查。
机械事故报告总结汇报范文机械事故报告总结汇报范文(1000字)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机械事故调查组组长。
经过多日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公司近期发生的机械事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
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事故调查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事故调查情况1. 事故概况本次事故发生在公司工厂二车间B机组,造成了4名工人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操作一台新安全标准尚未达到的机械设备。
2.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本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问题:事故发生时,机械设备尚未完全符合安全标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人员操作问题: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设备的危险因素缺乏充分认识;(3)管理问题:车间管理人员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不稳定。
二、预防措施针对上述事故调查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几项预防措施:1. 完善设备安全标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将标准公示于车间。
2. 加强安全培训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其对设备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强化事故报告和追责机制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责任人进行问责,并及时整改和处理事故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整改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和上述预防措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组织安全培训在短期内组织所有工人进行一次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培训,加强对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理解,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 检修设备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其达到安全标准,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
3. 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建立每日巡检系统,由专人负责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隐患。
3月27日11时30分左右,隶属英利集团的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二工场在建30万吨油船上进行工信部“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太阳能在油船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的“储能飞轮器”调试过程中,储能器的飞轮发生炸裂,将一名调试人员砸伤致死。
(一)事故基本情况1.事故相关单位和个人情况(1)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集团),1998年在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生物质能及太阳能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光伏节能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
(2)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奇峰有限公司),英利集团的子公司,经营范围:技术推广服务;销售机械设备。
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保定奇峰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定奇峰有限公司)为北京奇峰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经营范围:能源科技技术的研发、技术咨询及服务、磁悬浮储能飞轮生产、制造、销售。
(4)李晋(死者),男,29岁,研究生学历。
在北京奇峰有限公司从事控制工程师工作。
2.体系认证情况北京奇峰有限公司没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事故背景(飞轮储能技术的应用)(1)2013年3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英利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重工)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制造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等8个项目立项的批复》,共同承研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太阳能在油船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为项目牵头单位;英利集团负责太阳能与传统船舶动力系统的并网测控技术研究,研制出适合油船的飞轮储能系统装备和并网电力管理系统并提供实船验证所需的船用专用组件一套;大船重工负责实船工程中光伏系统的固定支架(或基座)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并提供实船。
(2)英利集团将该科研项目的核心部件储能飞轮的设计与调试交由北京奇峰有限公司完成;制造与安装交由保定奇峰有限公司完成。
3月7日,储能飞轮完成制造与调试,通过了中国船级社的船用产品试验并颁发了《船用产品试验证书》。
一、事故简介2002年4月24日,广东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搅拌机机械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2002年4月24日,在某中建局总包、广东某建筑公司分包的动力中心及主厂房工程工地上,动力中心厂房正在进行抹灰施工,现场使用一台JGZ350型混凝土搅拌机用来拌制抹灰砂浆。
上午9时30分左右,由于从搅拌机出料口到动力中心厂房西北侧现场抹灰施工点约有200米左右的距离,两台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加上抹灰工人较多,造成砂浆供应不上,工人在现场停工待料。
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非常着急,到砂浆搅拌机边督促拌料。
因文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趁搅拌机操作工去备料而不在搅拌机旁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边查看搅拌机内的情况,被正在爬升的料斗夹到其头部后,人跌落在料斗下,料斗下落后又压在文某的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将文某急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0时左右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抹灰工长文某违章作业,在搅拌机操作工不在场的情况下,擅自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斗内,导致料斗夹到其头部并压其胸部致其死亡。
2.间接原因1)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督促不力。
2)分包单位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未告知工人违章操作的危害。
3)施工现场劳动组织不合理,作业混乱。
四、事故责任认定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
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文某违章作业。
擅自操作搅拌机,负主要责任,因其已死亡,故不予追究。
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监管不力,应负领导责任。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1)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应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的情况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要让每个从业人员都知道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纪律和各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3)强化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对施工危险源作业的监控,完善有关的安全防护设施。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范文一、前言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等工作中,由于人员疏忽、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机械伤害事故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特进行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标本次调查的目标是了解公司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调查方法1.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公司的报告、记录、档案等,了解历史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2.现场调查:走访事故发生现场,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观察场地和设备的情况。
3.访谈调查:与事故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看法。
四、调查结果1.历史机械伤害事故回顾通过调查公司的历史机械伤害事故,发现较为突出的共性是大多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疏忽或违反操作规程导致。
例如,在一起挖掘机事故中,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导致其在特殊情况下失去平衡,从而遭受伤害。
此外,还发现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机械伤害事故,如自动化设备的故障导致的操作人员误判,或者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等原因引起的事故。
这些情况需要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2.事故分析2.1 操作人员疏忽导致的事故操作人员疏忽是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人员没有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或者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2.2 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设备故障也是机械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故障,如传动装置的松动、工作部件的损坏等。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修复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3 设计缺陷导致的事故一些机械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如操作按钮位置不合理、安全装置不完善等。
这些设计缺陷容易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或者无法及时发现风险,从而引发事故。
2.4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对机械伤害事故产生影响。
李X被导杆砸伤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阳极场临时工李XX被导杆砸伤的
调查分析报告
一、事情经过:
2011年3月21日0:00班,阳极场白料班史XX、李XX两人上班。
0:10左右,当史XX用电葫芦将两块导气型阳极残极吊到鄂破机前钢板上后,李XX开始用风镐清理西侧残极上的极上料,由于相邻东侧的残极比较瘦小且存在掉块现象,在风镐震动下向西倾倒,导杆砸在李XX头部的安全帽上,造成其颈椎侧位,后送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二、原因分析:
1、李XX年龄偏大,且因眼部患白内障造成视力模糊,本人对工作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不能充分掌握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2、史XX在放置导气型阳极残极时,对底部掉块残极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监护作用是造成此次事件的次要原因之一;
3、阳极场白料班人员严重不足,员工疲劳工作导致反应迟钝,是造成此次事件的另一次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阳极车间要加强阳极场临时工的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2、对于瘦小、掉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阳极残极,阳极场白料班
人员要将其放倒后再进行处理;
3、针对阳极场白料班人员短缺现象,人事部要及时进行补充。
同时,对于所招人员,在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要严格进行控制。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防护措施齐全,大型设备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2、作业人员经过培训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3、机械设备安装后应按规定办理安装验收手续,报上级部门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说明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6、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
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6、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项目部报告。
7、项目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一、事故背景2021年X月X日,某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导致一块重达100公斤的模板从高处坠落,砸伤了一名工人,事故造成该工人受伤,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现场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 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吊装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也未在吊装过程中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查。
3. 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安全网、防护栏等设施缺失。
三、事故处理及整改措施1.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安全。
2. 整改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事故教训:本次事故暴露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2. 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一、事故经过
2008年2月2日,某公司粗加工车间工人甲将一块40×700×800毫米(重约180公斤)的钢板用磁吸翻转过来,在其翻转的过程中钢板掉下来,砸在工作台面边沿,后又从台面上掉落,砸在了甲的脚上。
造成甲1、2、3跖骨骨折,损失工作日约为185天,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违章作业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发生时甲使用磁吸直接翻转钢板的方法违反了公司关于“翻板”操作的有关规定。
正确的“翻板”操作方法是:用翻板机操作;用螺丝拧进钢板,钩子钩住螺丝上的圈,把钢板翻转过来。
(二)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该公司有员工700余人,自2008年4月以来,一直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该公司在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员工教育培训、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等安全管理上不到位。
(三)对员工培训不足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当事人甲于2008年1月16日进入公司,岗前未经过正规培训。
该公司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员工不熟悉与岗位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能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三、事故责任认定
1、甲在事故发生当天采用磁吸翻板,违反了公司有关翻板的规定,属违章作业行为,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2、该公司没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新进员工培训不足,监督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
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机械操作,事故突发性强,具有不可预料性,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员造成伤害都很严重。
研究企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人们避免不安全行为已成为企业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针对该起事故,制定一些防范和整改措施加以补救:
(一)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依据企业特点和规模建立安全指导性文件、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
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配置人员
保证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能落实到人,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的保障机制
从资金和设施装备等物质方面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是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二)安全培训教育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教育;
2、对企业特种作业岗位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禁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3、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三级教育。
一、事故经过
2008年4月某日,某公司塑料部员工A在操作粉碎机时,粉碎机内的旋转刀片被待粉碎的塑料卡住,于是A立刻停机,并启动气动开关将粉碎机上盖打开。
在直接用手对旋转刀片上的卡料进行清理时,右手卷入粉碎机内。
事故发生后,其他员工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最终工伤结果显示:A右手前臂被粉碎机内刀片切断,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也被切断。
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约为1290天,属于重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1.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A在使用粉碎机进行破碎时,发现粉碎机卡料,在其停机后没有立即向主管报告,而是自己打开机器上盖进行清理,违反了该公司《粉碎机操作规范》的规定,属违章作业行为;另外A在清理粉碎机卡料时,没有遵守粉碎机上“严禁伸手入内”的警示标识,徒手去清理粉碎机的卡料,属冒险作业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A关闭电源打开粉碎机上盖后,刀具因飞轮惯性作用仍在运转时,粉碎机处于极为危险的状态,伸手去清理废料导致事故的发生。
3、事故的间接原因:该公司粉碎机操作规程不完善、不健全。
三、事故责任认定
1.A的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应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2.根据该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由厂务部负责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全面管理工作,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塑胶部主管应负领导责任。
3、该公司制定的粉碎机操作规程不完善、不健全,应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间接责任。
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该公司员工生产过程中违章作业、冒险作业时有发生,暴露了员工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的现象,因此应该强化员工培训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的自主保护意识。
2.该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加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违章作业人员要严肃处理。
3.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针对重型机械、特种设备各个部件和操作的日常安全管理,认真分析不安全因素,排查事故隐患、改善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经过
2004年6月19日,某选矿厂皮带工曹某在2号粗碎机输送皮带岗位上班,2号输送皮带出现打滑、跑偏现象,曹某向班长进行了汇报,班长找来皮带油让曹某往主滚筒上擦油。
过了大约十分钟,曹某在不通知停止皮带运转的情况下,擅自向主滚筒上擦油,被皮带卷下右臂,幸被赶来查看皮带运转情况的丁某发现,打了工伤停车铃,与赶来的工友将曹某送往医院,因伤势严重无法救治,做了截肢手术。
原因分析
1、皮带操作工曹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皮带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给皮带主滚筒擦油,导致右臂被卷进皮带滚筒,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输送皮带主滚筒橡胶包层损坏,没有及时更换,在输送皮带超负荷的情况下,造成皮带打滑,是造成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低,对安全防范措施考虑不细;班长在安排工作时,没有具体交待安全注意事项,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
1、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核,认真执行“设备转动部位在运转中严禁检修、触摸、注油、擦车”的安全规定。
2、检查所有皮带主滚筒的橡胶包层,对橡胶包层磨损严重的及时进行更换。
3、根据输送皮带的设计能力,均匀给料,严禁超负荷给料,严禁皮带超负荷运转。
4、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并进行通报,教育职工吸取事故教训,引起重视,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