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华文明史课程参考书目及建议阅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文化参考书目《中华文明史》1-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1994年陆续出齐。
《中国古代文化史》1-3册,阴法鲁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文化学通论》,刘守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上下册),金毅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等主编,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文化论》,张岱年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郭尚兴盛兴庆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文化导论》林启彦黄嫣梨编著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年版《中国文化的源流》,唐得阳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释中国》(1-4卷),胡晓明等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国学大师论国学》(上下卷),胡道静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国学通览》,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组编,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国故学讨论集》(上中下三册),许啸天著,中国书店1991年版《国学概论》,马瀛编,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国学概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巴蜀书社198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原始文化研究》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刘文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陈剩勇著,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国家起源及其形成》高光晶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黄奇逸著,巴蜀书社,1995年版《二十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下卷),史宗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文化的起源》,〔美〕哈里斯著,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欧洲文化的起源》,〔苏〕兹拉特科夫斯卡雅著,三联书店,1984年版《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震中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朱狄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西方人生精神》郑晓江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论中西哲学精神》成中英著东方出版中心1991《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著三联书店1999《文化模式》,〔美〕露丝•本宁迪克特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文化人类学》,林惠祥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二版《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结构人类学》,〔法〕斯特劳斯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年版《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二)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中国地域文化论》,陈侃言等著,广州出版社1994年出版。
关于中华文明的书籍
关于中华文明的书籍非常丰富,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关于中华文明的书籍:
1.《中华文明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部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多卷本中华文明史,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注意文明与社会、文明与自然、文明与人的关系,在文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2.《中国文化史》,柳诒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为柳诒徵先生弟子整理其讲稿而成,原作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义,初版于1923年。
柳先生试图通过对于中国文化史的讲述,探寻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变迁过程,并指出中国文化发展之特点及其未来之趋势。
3.《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作者冯友兰为现代中国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讲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篇讲中国哲学的流派;第三篇讲中国哲学的特征。
4.《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教育等。
5.《中华文明五千年》,李学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简明而全面的中华文明史著作,作者李学勤先生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本书中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华文明的推荐书籍,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相关书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一部精心编写的普及性精装书籍,以“中华文明史畅销书籍史”为核心,集百科全书、历史回顾、历史事件聚焦……为一体的中华文明史大系,由以下七类书籍和十几篇辅文组成:
1、中华文明史的简介:介绍中华文明史的概况。
2、关于中华文明的要义:介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理念。
3、文中历史——古服繁荣的两汉帝国:讲述从太古到汉朝的关键历史事件。
4、两汉以后的多国争霸:讲述从两汉后多国争霸开始,中国封建王朝崛起到明清时期中国文明完整普及的过程。
5、外来文明的统治时期:讲述外来文明统治时期中华文明受到怎样的影响和改变。
6、两弹实验:讲述中国核弹和火箭科技发展史。
7、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讲述从改革开放到和平发展的蓝图。
十几篇辅文则参照中华文明史的主题,深入探讨有关的文化、历史和
新闻等热点问题,并在结尾处针对每一篇辅文提供简明易懂的“总结分析”,以消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史。
把书朗读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方法,也能让心情更加安宁。
将文章朗读出来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增强记忆效果。
把文章朗读出来时要有感情,并有节奏地朗读,这样可以增强阅读的效果。
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做标记,或标注文章的主题。
中国古代史阅读推荐书目:史论类:《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万古江河》,作者许倬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剑桥插图中国史》作者伊佩霞,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这三本书不完全是古代史,更多的是通史通论之作,但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写的较好,《通论》最佳,《江河》侧重分析文化的流变,而《剑桥》提供了域外的新颖视角,共性缺点史实陈述不足。
政治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作者张鸣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三联书店2004年2月第一版此两本书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剖析政治问题,对政治制度的立论平实。
写作风格略有差异,不同时代的通俗化作品,前者侧重制度本身的解释,后者侧重制度流变的更替。
经济类:《简明中国经济通史》,郑学檬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此书史料详实,角度全面,立论严谨,中国古代部分叙述较详实。
思想文化类:《中华文明史》,袁行霈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中华文明史普及本》此为丛书,较《中华文明史》详细,通读此丛书,古代史的学术底子就很牢了,如没有时间,也可作断代史有选择地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三联书店2012年修订版。
此书作者为新闻记者出身,但对中国学术流变有家学渊源,国学底子深厚,对思想流变研究有独到的见解,通俗易懂。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中国历史》,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叶文宪、聂长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倪端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中国人史纲》,柏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国史十六讲》,樊树志著,中华书局,2006年4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刘建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杨国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理心之间: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高全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第2版《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葛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大家精要·陆九渊》,李承贵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中国通史》,吕思勉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冷鹏飞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大历史不会萎缩》,黄仁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一、介绍一下中国文化西来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补充参考书目:1.李济:《中国早期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张光直、徐苹芳等著:《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4.陈星灿:《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5.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考古》,1987年第5期。
7.陈星灿:《从一元到多元: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心路历程》,《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二、疑古学派是怎么回事情,谈谈你对疑古学派的理解。
1.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吴少珉、赵金昭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补充参考书目:1.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田旭东:《﹤古史辨﹥及疑古学派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文史哲编辑部:《“疑古”与“走出疑古”》,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廖明春:《钱穆与疑古学派》,《原道》第5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5.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尤其是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三、如何理解夏商周文明的关系?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目1.《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蔡美彪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出版。
该书是在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的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的。
1940年,范文澜在延安担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时开始撰写《中国通史简编》。
1941至1942年,该书上册(上古到五代)、中册(宋辽至清中叶)先后出版。
这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集中主要精力对该书进行增订重写,将旧本上册修订扩充为三编四册,共约110万字,比旧本扩大了4倍。
至1965年,前四册陆续出版。
这部著作凝聚着范文澜二十多年的心血,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该书前四册出版后,范文澜曾计划再做进一步的修订。
不幸,1969年因病逝世。
为了完成范文澜未竟之业,由近代史研究员蔡美彪主持与所内外有关学者专家合作,开始编著第五册(隋唐)至第十册这后六册,从1978年开始出版,连同范文澜所著前四册,一起定名《中国通史》。
至1991年,十卷本的《通史》全部完成,于1994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2.《中国通史》(12卷)白寿彝任总主编,从1989年至1999年陆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1400余万字,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历时十年完成,被誉为本世纪《中国通史》的压轴之作。
成为建国五十年来部头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该书在历史理论和编撰方法方面也多有创获。
第一卷为导论,白寿彝先生主编,并亲自撰写了第一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二卷:远古时代,苏秉琦主编;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下)徐喜辰、斯维至、杨昭主编;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白寿彝、高敏、安作璋、廖德清、施丁主编;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下),何兹全、黎虎主编;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上、下),史念海、陈光崇主编;第七卷:中古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下),陈振主编;第八卷:中古时期·元时期(上、下),陈得芝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明时期(上、下),王毓铨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清时期(上、下),周远廉、孙文良主编;第十一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上、下),龚书铎主编;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主编。
中国文明起源类书籍中国文明起源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早期人类的起源、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几本涉及中国文明起源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
1.《中国文明史》(作者:吕思勉)这本书是中国文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全面介绍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作者以较为宏观的视野,系统地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早期人类的活动、原始宗教信仰等内容,深入探讨了中国文明形成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
2.《黄河文明》(作者:傅熊)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黄河文明,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黄河流域的人类繁衍发展史和黄河文明的形成和演变。
作者通过考古学资料和历史文献,详细阐述了黄河农耕文明、玉器文化、商周文明等内容,展示了黄河文明独特的魅力。
3.《中华五千年》(作者:谢振邦)这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的中国文明史普及读物,作者着重介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书中涵盖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知识密度,适合初学者阅读和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
4.《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作者:陈寅恪)这本书主要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文明的起源,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思想、诗词文化、礼制传统等方面,揭示了中国文明中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精髓。
这样的研究视角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明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传统。
5.《中国考古学史》(作者:范文瀛)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离不开大量的考古学证据,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历史、方法和成果。
通过对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考古学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文明起源的不同方面,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大学生必读历史书籍大学生必读历史书籍1. 《史记》:作者是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等,是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汉书》:作者是班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断代史,通过对西汉历史的详细记载,展现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3. 《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详细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等,是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4. 《中国通史》:作者是吕思勉,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从史前时期到近代,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5. 《欧洲中世纪史》:作者是朱迪丝·布朗,全面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和变革。
6. 《世界通史》:作者是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一本经典的世界历史教材,从史前时期到当代,详细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是大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7. 《罗马帝国兴衰史》:作者是爱德华·吉本,详细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大学生了解古代西方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必读历史书籍(最新)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是一部全球通史,以人类历史为主线,从人类的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形成,深入探讨了人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和趋势。
2.《世界通史》恩格斯:这是一部权威的世界历史著作,全面介绍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中国近代史纲要》王桧林:这是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经典著作,介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4.《史记》司马迁:这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历史著作,讲述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事件,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见解。
武汉大学参考书目人文科学学院3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笔记》、《唯物主义与经济批判主义》、《实践论》、《矛盾论》。
31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由陈修斋、杨祖陶主编的《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论主义》人民出版社1994年;杨祖陶著《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312美学原理:《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
313宗教学概论:《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14自然辩证法: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自然辩证法概论》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张华厦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5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种任选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1—2),修订本,王庆生主编(华中师大当代文学编写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注:本专业考生不做本专业方面试题。
在试卷上注明。
316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古代汉语》王力主编;《语法讲义》朱德熙主编317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18典籍与文化综合知识:《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著,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著,齐鲁书社。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一、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哲学书籍:1.《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圣经”。
2.《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的理念。
3.《大学》:这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4.《中庸》:同样是四书之一,强调中庸之道,即平衡和谐的处世之道。
5.《墨子》:墨子学派的著作,强调爱与无私。
6.《韩非子》: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积淀丰富,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著作:1.《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2.《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诗篇,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水浒传》:元曲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以梁山好汉的英勇壮举和正义斗争为主线,展现了民间英雄的形象。
4.《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取经西天的故事,寓意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5.《论语》:虽然这本书也属于哲学类别,但其中的语言艺术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基础。
三、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历史著作:1.《史记》:司马迁的巨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将中国历史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
,2.《资治通鉴》: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是一部纵览中国历史的通史。
3.《春秋》:孔子弟子编纂的一部历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4.《史记·楚辞传》: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记述了楚国文化和楚辞诗歌的发展。
5.《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著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参考书目:
1. 《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儒家学派经典之一,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2. 《道德经》:也称《老子》。
它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主要探讨道、德、无为等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六经之一,主要讲述了一套卜辞符号系统,并提供了关于人生哲学和宇宙运行的思考。
4.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载国家历史和政治制度的文献之一,包含了众多关于政治、官职、礼仪和经济等方面的记载。
5.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上古到秦朝的历代史事,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大量民谣和贵族诗歌,被视为中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婚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
8. 《论衡》: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辩论性文集,涵盖了众多关于历史、文学、宗教和哲学等方面的辩论和评论。
以上书目仅为参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繁多,还有许多其他经典著作也值得深入学习。
武大历史系书单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参考书作者:钟强先秦两汉史书目1.原始文献:经部:《十三经》,“清人十三经注疏”。
史部:《国语》《国策》,《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史记》《汉书》。
子部:各家子书,《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
2.今人著述:(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出版社,1999 年;(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 年;(3)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9 年。
(4)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年。
(5)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增订本。
(7)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 年。
(8)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 年。
(9)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 年;中华书局,1988 年。
(11)唐兰:《商周青铜铭文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 年。
(1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
(13)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4)(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
(1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 年。
(16)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 年。
(17)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18)(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 年版。
(19)田余庆:《说张楚》、《论轮台诏》,载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 年。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基本古籍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 年;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1959 年;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4、(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年;5、(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2 年;6、(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 年;7、(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 年;8、(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 年;9、(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年;10、(唐)令狐德棻撰《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1 年;11、(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2 年;1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4 年;13、(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3 年;14、(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1956 年;15、(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张枕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 年;16、(唐)杜佑撰《通典》,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8 年;17、(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18、(后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新1 版;19、(隋)颜之推撰《颜氏家训》,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20、(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年;21、(南朝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22、(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23、(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 年;24、(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影印本;2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华书局, 1983 年;26、(宋)张敦颐撰《六朝事迹编类》,张枕石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27、(南朝梁)释慧晈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 1992 年;28、(南朝梁)释僧祐编《弘明集》,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29、(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四川巴蜀书社, 1984 年;30、(唐)陆方微撰、曹林娣校点《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31、(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32、(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中国文化史》课程推荐参考书目1、《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在关于中国文化史的书中,本书是比较全面而又适合一般学习者的一本。
现今的不少中国文化史方面的教材,大都依此而成。
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
本书从美的角度,以鸟瞰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巡礼。
文笔洗练优美,思想有深度,且部头不大。
上面推荐为较早版本,不太好找。
后来多家出版社又反复出版过,应该能找得到。
3、《论语》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吧,推荐版本为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的《论语译注》。
同时《孟子》、《老子》、《庄子》也值得去读。
4、《史记》特别推荐其中《五帝本纪》、《项羽本纪》、《秦始皇本纪》、《孔子世家》、《伯夷叔齐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李将军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
5、《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诗中的奇葩,为古人称作“五言诗之冠冕”。
喜欢古诗的人,不可不读十九首。
6、《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刘义庆。
至于为啥有趣,看了就知道了。
7、《红楼梦》《红楼梦》版本非常复杂,其中较好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一种,1982年出版时为上中下三册,后来再出为上下两册,封面颜色接近砖红色的那种。
同时《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也值得去读。
8、《人间词话》词话是古人对(诗)词的一种评论文体,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却远非一般的词话可比。
静安先生学问熔铸古今,贯通中西。
《人间词话》不仅是文学评论,更包含着作者对人生、对艺术、对美的深刻体认。
此书版本较多,推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人间词话与人间词》。
9、《谈美书简(二种)》作为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最值得佩服的是他特别致力于对青少年的教育。
《谈美书简(两种)》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先生身居国外时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国内青年的读物。
人生道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今天依然值得去读。
武汉大学铁嘴王三山的推荐书目:推荐13种+16种,共29种:1. 钱穆:《国史大纲》。
K20/33:1 :2 1996年版与推荐不同2、樊树志:《国史概要》。
超星3、楼宇烈:《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十三堂国学课》。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K203/54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超星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推荐版本馆藏索书号238/4 其他版本馆藏索书号238/4-2 B2/57 一本没索书号7、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两本H319.4:C/1 H319.4/10298、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另,1935年,王新命等十教授:《中国文化的本位建设宣言》;2004 年,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庞朴等数十位学者艺术家:《甲申文化宣言》)9、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G04/2410、李泽厚:《美的历程》。
8(4)/211、宗白华:《美学散步》。
推荐版本馆藏索书号2752/1 其他版本馆藏索书号J051/1 B83/163 B83-53/412、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1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附16种: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指定版本的索书号11.3416./13 其他版本的馆藏索书号K248/20 K248.307/1 K248.307/2 K248.307/42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超星有此书但是是2003版与推荐不同3. 林语堂:《中国人》。
268/214. 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
5.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超星有此书但出版年是1987年,与推荐不同又,《道教与中国文化》。
7(8)11/4/36. 张中行:《禅外说禅》。
馆藏版次与推荐的不同B946.5/227. 彭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
8.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B1-03/29.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英语语言文学01 英语语言学02 英美文学03 翻译学601 基础英语: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郭着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俄语语言文学01 俄语语言学02 俄罗斯文学03 俄语翻译学04 语言文化学602 实践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查看法语语言文学01 法语语言学02 法国文学03 翻译理论与实践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603 专业法语: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Internatial 3-4册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纪):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Textes et LitteratureBordas1996查看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德语语言文学01 德语语言学02 德语文学03 翻译学604 基础德语:梁敏等:《德语教程》1-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邦德国驻北京使馆:《德国概况》张才尧:《实用德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04 德语语言学与文学:韩万衡:《德语语言专题》天津外语大学出版社孙坤荣:《德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寿国等:《德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W.Koller:Einfuerung in dieUebersetzungswissenschaft,Quelle & Meyer, 4.Auflage,Heidelberg1992查看日语语言文学01 日本语言学02 日本文学03 翻译学605 专业日语与翻译:王宣琦:《日本语》(日语中、高学年用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陈岩:《日汉翻译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405 日本概况与写作: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武汉大学出版社《日本文学史》(任何日文版本)吴鲁鄂《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006年日文版)武汉大学出版社《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查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 应用语言学02 第二语言习得03 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601 基础英语: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6 语言学基础: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查看新闻与传播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新闻学01 新闻理论02 新闻业务03 新闻发展史04 中西新闻比较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407 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人大出版社《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 武大出版社查看传播学01 传播理论 02 广告传播 03 广播电视传播 04 网络传播 05 图像与动画设计 06 媒介经营管理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408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大出版社《传播学引论》李彬 新华出版社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 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信息管理学院·回到页首↑?07 项目管理08 网络管理与网络营销版社2005★电子商务01 电子商务理论02 电子商务管理03 电子商务技术410 电子商务综合(含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周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电子商务概论》张李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查看图书馆学0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02 现代目录学研究03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研究04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05 信息检索与咨询研究06 文献与出版研究07 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08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411 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献分类学》俞君立陈树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目录学》彭斐章等编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黄如花编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查看情报学0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02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03 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04 信息组织与检索05 信息系统工程06 竞争情报与管理咨询07 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资源数据库》(第二版)周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查看档案学01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02 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研究0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文件管理0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05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06 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研究07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查看413 档案学基础(含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 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的同类教材均可★出版发行学01 出版基础理论与管理 02 编辑理论与实践 03 数字出版研究 04 出版营销研究 05 出版管理研究06 出版经济研究 07 期刊研究 08 版权研究 09 国外出版业研究 10 出版史与出版文化研究608 出版发行学:《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图书学新论》吴平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414 图书营销与管理: 《图书营销学》方卿等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书业法律基础》黄先蓉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现代书业企业管理学》朱静雯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查看★信息资源管理01 信息资源规划与配置 0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03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04 知识产权管理 05 信息服务管理06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7 信息构建 08 法商信息资源管理 09 信息资源计量研究609 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含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 《信息组织》(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信息分析与预测》查先进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资源数据库》(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查看经济与管理学院·回到页首↑?★金融工程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着,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0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02 项目管理03 投融资管理04 建设工程管理05 系统安全与系统优化06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07 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08 变革管理与领导科学09 工业工程与管理417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龙子泉主编:《管理运筹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线性规划和决策分析部分)徐莉主编:《技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会计学01 财务会计02 管理会计03 审计04 财务管理05 电算化会计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着:《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着:《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企业管理01 企业经营管理02 人力资源管理03 生产管理04 物流管理05 民营企业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着:《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着:《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旅游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着:《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着:《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技术经济及管理01 管理决策与智能信息处理02 数据、模型、决策分析03 投融资与项目管理04 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05 供应链物流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着:《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着:《经济学原查看法学院·回到页首↑?2003年版《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民商法学01 民商法学02 外国与比较民商法424 民商法学:《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着,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担保法》陈本寒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合同法原论》余延满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查看诉讼法学01 刑事诉讼法学425 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查看诉讼法学02 行政诉讼法学426 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查看诉讼法学03 民事诉讼法学427 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第二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新编民事诉讼法学》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另:考试科目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部分,以相关专业、方向所列参考书目为准查看经济法学01 经济法基础理论02 企业公司法03 金融法04 竞争法05 宏观调控法06 财政税收法07 社会保障法428 经济法与商法学:《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商法》(修订版)范健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8-11卷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1 环境法基本理论02 中国环境法03 国际环境法04 外国环境法05 比较环境法06 自然资源法07 污染防治法08 能源法429 环境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第四版《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重版查看国际法学01 现代国际法02 国际组织法03 国际人权法04 国际刑法05 国际法史06 国际知识产权法430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431国际法与法理学《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法理学》李龙主编,高等教育查看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社国际法学07 比较国际私法 08 国际民事诉讼法 09 国际商事仲裁法 10 区际冲突法 11 国际统一私法432 国际法与国际私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肖永平论冲突法》肖永平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原理》肖永平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冲突法导读本》郭玉军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查看国际法学12 国际投资法 13 国际贸易法 14 国际金融法 15 海商法 16 国际税法 17 世界贸易组织法433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 余劲松主持修订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国际贸易法》左海聪着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法律硕士查看文学院·回到页首↑?03 西方文论04 写作学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 社会语言学02 修辞学03 对外汉语教学04 汉语应用与信息处理435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1-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查看汉语言文字学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04 对外汉语教学435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1-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查看中国古典文献学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436 经典释读与文化史:《论语》(中华书局点校本)《孟子》(中华书局点校本)《老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着,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查看中国古代文学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看04 明清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01 中国现代文学02 中国当代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 比较文学02 世界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国学与汉学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436 经典释读与文化史:《论语》(中华书局点校本)《孟子》(中华书局点校本)查看历史学院·回到页首↑?哲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01 本体论02 认识论03 社会认识论04 唯物史观05 价值哲学06 人的哲学07 辩证法08 文化哲学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0 毛泽东、邓小平哲学4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笔记;实践论;矛盾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系统介绍中华文明的书籍
介绍中华文明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全三册)》:这本书收录了近10年来部分学者在《中原文化研究》期刊“文明探源”栏目刊发的75篇学术文章,旨在展示、宣传与推广中华文明学术研究成果,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中国古代墓誌研究(全二册)》:这本书由王连龙主编,丛思飞、胡宗华、黄志明副主编,2023年2月出版,是研究中国古代墓志的重要资料。
《考古学和科技史》夏鼐著:本书收录夏鼐科技史与考古学相关文章十六篇,含插图一百余幅,原由作者亲自编定,王世民研究员增补。
本书结合考古新资料以研究中国科技史中的某些问题,范围涉及天文学、数学、纺织学、冶金学等方面的历史。
本书所附图片,除考古文物的实物照片外,还有许多作者绘制的精美示意图,如还原纺织物的花纹、模拟古代工具器物的工作原理、图示古代天文知识等,大大增强了本书可读性。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建议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等书籍。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非常有帮助。
《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
你们知道吗,有很多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文明呢。
比如说《中国文化史》这本书,它就像一个大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关于咱们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文化故事。
有古老的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还有各种有趣的民间艺术是怎么发展的。
还有《世界文明史》,它带着我们去世界各地旅行,看看不同国家的文明是啥样的。
像埃及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古希腊的人们都有啥好玩的想法。
《人类文明简史》也很棒哦!它用简单的语言,给我们讲人类文明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比如说,人们一开始是怎么学会种地的,后来又是怎么盖起大房子的。
有一次,我读了其中一本书,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看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可有意思啦!小朋友们,咱们多读书,就能更懂文化和文明啦。
《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小朋友们,咱们来谈谈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
有一本书叫《文化的解释》,它就像一个亲切的老师,慢慢给我们讲文化是怎么回事。
比如说,书里会讲不同地方的人们为什么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
就像有的地方过年要吃饺子,有的地方要吃汤圆。
还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有点厉害哦!它告诉我们不同文明之间会有一些小摩擦,但也能互相学习。
比如说,有的国家科技很发达,别的国家就可以向他们学习。
《文明之光》也不错哟!它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中的那些闪光点。
就像电灯的发明,让我们的夜晚不再黑暗。
小朋友们,这些书能让我们更聪明哟!《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说一说文化与文明参考书目。
《文明的进程》这本书很有趣哟!它会跟我们讲人们的行为是怎么一点点变得更文明的。
比如说,以前大家可能随便扔垃圾,后来知道要爱护环境,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文化苦旅》也很棒呢!作者带着我们走过很多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像古老的寺庙,还有充满故事的小镇。
《美的历程》能让我们发现文化中的美。
比如说,古代的书画作品为什么那么好看。
有一次,我读了其中一本,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好多精彩的东西。
《中华文明史》课程参考书目
2011-9-16
1、李济:《中国文明的早期》,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2、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3、苏秉琦:《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4、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联书店1997
5、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
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7、俄罗斯瓦西里耶夫著,郝振华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9
8、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翻译,三联书店1998
建议阅读书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
2、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2001
6、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
8、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长春出版社2007
9、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联书店1997
1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11、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2、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1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1
15、冯天瑜等:《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6、[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90
1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
1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9、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0、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刘再复《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3、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
24、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摘抄》,上海书店1985
2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
26、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7、阿郎肇一《中国禅宗史》中译本,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28、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9、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0、(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浙江人民
出版社1999
31、(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谭麟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2、冯友兰《中国哲学精神》,三联出版社1950
3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4、李学勤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5、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
3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7、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38、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1998
3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
40、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3
42、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
4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44、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45、冯天瑜《中国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
4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48、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
49、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0、张光直《中国青铜文化》,三联书店1983
5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52、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3、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2003
5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5、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56、唐长孺《魏晋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7、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58、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9、(美)谢茀《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0、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
6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62、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
63、余英时《土(怀疑应该为“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65、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6、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67、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
68、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79
69、林庚《唐诗综论》,人民出版社1993
70、张奎《中国隋唐五代科技史》,人民出版社1993
7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2、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上海书店1983
7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74、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75、王友三《中国宗教史》,齐鲁书社1991
76、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8、张广智《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9、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0、陈独秀《独秀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