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
- 格式:docx
- 大小:29.89 KB
- 文档页数:5
宋氏三姐妹
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耀如,母亲是倪桂珍。
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只母系祖先目前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
宋庆龄祖父韩鸿翼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
韩鸿翼夫人为王氏。
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
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
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
韩改宋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族”。
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姐妹三人,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回避的名字,不仅仅因为她们的丈夫,尤其后二者的丈夫孙中山、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主要还在于她他们本身的魅力:美丽的容貌、高雅的仪态以及良好的教育,使她们成为中国妇女界乃至世界妇女界的典范。
宋氏姐妹都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种职业的女性无疑需要良好的教育尤其是良好的家教,宋氏姐妹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光远大而宽仁慈爱的父亲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还是一个热情的革命者,这些身份及其不平凡的经历,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宋嘉树是海南文昌县人,11岁时过继给在美国的堂舅,因而随堂舅居住在美国的波士顿,因不满于做茶店生意而离家出走,几经周折,在一些好心的美国人帮助下到一个神学院读书,毕业后被教会派回中国上海传教。
不久与名门淑女倪桂珍结婚,后来生下三女三子,他们依次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
这种婚姻为他在商业上铺平了道路,很快成为上海出名的企业家兼牧师。
由于与美国教会的这段因缘,宋嘉树为孩子寻找学校时,自然首先注意到的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当时,上海汉口路有一所教会创办的马克谛耶学校,每个星期天,宋嘉树总是带着妻子和孩子到这个学校的教堂参加礼拜仪式。
刚5岁的宋霭龄被唱诗班女童的表演吸引了,坚持要求到这所学校学习,但母亲不许,宋嘉树支持了女儿,找到校长,说服校长接收了小霭龄为一名小寄宿生。
从孩子择校学习问题,就可以看出宋家的孩子们正在按照一种混合了中国和西方思想的方法被哺育成长。
在家庭中,宋嘉树非常关心儿女,总是给他们一个快乐而舒适的生活,并经常向孩子们讲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意地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理想和锻炼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意志,养成谦虚自尊、热爱祖国的精神。
就这一点来说,宋嘉树又是中国传统家庭中培养儿女成长的模范。
宋嘉树希望他的儿女们都在“家”接受教育,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他赞赏美国的教育,因而及时地把子女一一送到美国读书。
宋氏三姐妹名字的由来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三位女性。
其实她们三姐妹最初的名字并非“霭龄”、“庆龄”、“美龄”,而是“爱琳”、“庆琳”、“美琳”。
说起三姐妹名字的由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她们三姐妹的父亲名叫宋耀如,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
他对为解放黑奴而作出突出贡献的美国总统林肯一向非常崇拜,认为是他拯救了美国,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他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伟大人物,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于是,他就给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
“爱琳”、“庆琳”、“美琳”,因为“琳”和“林”同音。
1904年春的一天,爱琳陪父亲一起去拜访97岁的沈毓桂。
沈老曾任《万国公报》主笔,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学者。
交谈中,他见爱琳风华正茂、气质不凡,便询问她叫什么名字。
当这位老学者得知她叫“爱琳”后,便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道:“爱琳是洋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嘛,还是应该取有中国特色的名字。
”
宋耀如听后,感到很有道理,便请沈老给女儿再起一个名字。
沈老略作沉吟,说:“女性的名字应该文雅一些,我看不如就叫‘霭龄’吧。
又‘霭’和‘蔼’是相通的,司马如不是还在《长门赋》说:‘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霜。
’苏轼亦有诗云:‘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宋耀如听了沈老的一番解释,觉得此名改得好,便欣然同意。
于是“宋爱琳”改为“宋霭龄”,其他两姐妹的名字也随之改为“宋庆龄”与“宋美龄”。
(据《文史春秋》)。
宋氏三姐妹哪个长得最漂亮
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1918年,二十五岁的宋庆龄低头看书时的留影,这张老照片被誉为宋庆龄最美丽的照片之一,照片原本是黑白照略棕红色,而且右下角还打着外国照相馆的钢印,一直悬挂在孙中山上海的故居。
大姐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她是一个聪明、大胆的新式女子,但若从容貌来看,这个有点矮胖的圆脸姑娘并不符合东方人对美的追求。
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她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她是三姐妹中最有气质的存在,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性。
优雅、美丽是文静温柔的宋庆龄的代名词。
三妹宋美龄1897年3月5日生于上海,她是父母最宠爱的女儿,自幼娇生惯养、十分任性。
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宋霭龄,显得傲气逼人;就长相而言,宋美龄像二姐宋庆龄多一点。
宋庆龄临去世前几年,她还曾在翻箱倒柜时把三姊妹合影的照片给保姆看过,说:“美龄年轻时是很漂亮的,是不是?”可见,宋美龄的容貌在三姐妹中绝对是出色的。
宋氏三姐妹个个美貌动人,并在母亲倪桂珍的精心培养之下,成为了德才兼备、书画双绝的名媛,她们各自嫁给了家世显赫的丈夫。
宋庆龄虽不是最漂亮的一位,却是最有气质的一位名媛,五官端正,弯弯的柳叶眉,乌黑的美目眼含笑意的看着前方,是一位古典美人。
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1.引言1.1 概述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是关于宋朝时期三位著名女性的婚姻状况的一系列有趣而又不常为人所知的信息。
宋氏三姐妹分别是宋徽宗的三个女儿,她们分别是宋欧阳修的妻子、宋杨时的妻子以及宋欧阳修的养女。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她们的婚姻背景和婚姻安排,揭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
通过了解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婚姻制度和风俗,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婚姻关系有所思考和借鉴。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究宋氏三姐妹的婚姻背景和婚姻安排,带领读者进入这段历史的精彩世界。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了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主要内容的阐述,包括了宋氏三姐妹的婚姻背景和婚姻安排的详细叙述。
结论部分则是对婚姻冷知识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通过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给读者带来的启示进行总结。
三个部分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整篇长文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让读者们对这段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
婚姻作为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和文化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有关宋氏三姐妹的婚姻冷知识却鲜为人知,这使得我们难以全面地认识和解读宋氏三姐妹在当时特定背景下的婚姻状况。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宋氏三姐妹的婚姻背景和婚姻安排,进而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婚姻所承载的各种复杂因素。
婚姻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更是家族、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的交织结果。
通过深入剖析宋氏三姐妹的婚姻案例,我们可以窥见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的运作和婚姻安排的背后逻辑。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婚姻冷知识的重要性。
婚姻作为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而又深刻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通过揭示这些冷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婚姻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演变和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关于宋氏三姐妹的书
关于宋氏三姐妹的书有《宋氏三姐妹》。
该书由陈廷一撰写,于2003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以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个人成长为主线,着重描写她们的婚姻和鲜明的个性,突出宋氏家族的二次大分裂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此外,还有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宋氏三姐妹》,由陈达萌所著。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一生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她们的婚姻经历。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前往各大型图书网站或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说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的,后来陈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
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
龄)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
姐妹组合。
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
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她们对20世纪的中
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
界关注的焦点。
大姐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三妹宋美龄, 1897年3月5日生于上海;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宋家所有成员: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按年龄从大到小
宋蔼龄
1889年出生于上海。
宋霭龄,1904年5月15岁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是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性。
毕业后回国,经父亲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精通五种语言,同孙中山到全国各地勘察,参与制订营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
“二次革命”失败铭贤学校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秘书。
个人性格
宋霭龄在学生时代
就是个聪明、大胆的女子,曾经当众质问过罗斯福总统。
她向老罗斯福总统用坚定而温和的语气表示抗议,斥责刚抵达美国时被海关扣留的遭遇。
宋霭龄质疑美国总统的事情,第二天就被美国媒体爆出,她立刻成为话题人物。
1910年毕业后,美国媒体又纷纷预言,年轻的宋霭龄在美国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回国后定将成为总统夫人。
宋霭龄以精明,厉害著称,连蒋介石也畏她三分。
蒋介石的侄孙蒋孝镇曾对军统头子戴笠说:“委座之病,唯宋(美龄)可医;夫人之病,唯孔(霭龄)可医;孔之病(孔家贪腐)则无人可治。
”
宋霭龄积极协助孔祥熙,使得孔祥熙在出任参议期间做了几件颇为风光的事。
人物影响
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庆龄(宋氏三姐妹:霭龄、庆龄、美龄)接替工作,而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宋庆龄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美龄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
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
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
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1927年3月蒋介石率北伐军杀进上海后对宋美龄穷追不舍,惟一持赞成意见的大姐宋霭龄抓住小妹爱虚荣的心理,历数嫁给蒋介石的好处。
在姐姐的劝说下,她终于下定决心。
于公元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1936年,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为了组建空军,她在向外国采购飞机、聘请外国顾问等问题上,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
此外,她还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和飞机设计的学习上。
公元1936年宋美龄加紧扩充空军;西安事变爆发,营救蒋介石。
1937年春,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宋美龄邀请美国陈纳德将军到中国当空军顾问,并组建了“飞虎队”。
在陈纳德的帮助下,宋美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空军内部领导权。
并且成为名义上中国空军的总司令。
由此,也被名为“中国空军之母”。
[2]与蒋介石同时膺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9]进入20世纪60年代,宋美龄对“外交”的热情依然不减。
1965年,她和蒋经国访美,希望美国支持“反攻大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岌岌可危。
美国劝台湾当局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
当时的情况是:尽管多数联合国成员国认为应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有些国家也不愿将台湾当局驱逐出去。
这一方案得到台湾“外交部”的完全赞同,不料,该建议在台湾
当局最高层会议上提出时,一向被视为亲美派的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严正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宋美龄坚决反对,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则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苍凉。
台湾人将这件事称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
宋美龄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成就及荣誉
1943年11月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母仪开罗”称为开罗会议的“第四巨头”。
1931年10月26日的《时代》周刊,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为封面人
1938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推选蒋宋为1937年“风云夫妇”。
封面故事中说:“他是盐商之子,她是《圣经》推销员之女。
在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妇女像蒋介石夫人在中国那样拥有崇高的地位。
她和她的丈夫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跃升为古老的中国人民的道德与实质领袖,这项成就已涵盖了一页伟大的历史篇章。
” 《生活》杂志也于1941年6月30日以宋美龄为封面人物。
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
[21]
1943年3月1日的《时代》周刊以宋美龄单独作为封面人物,封面上说:“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
”那是她生命的高峰时期。
美国《时代》周刊以《钢铁塑成的花朵》(A Flower Made of Steel)形容蒋宋美龄女士。
周刊指出,蒋宋美龄生前深受国际媒体重视,曾经十一度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
世人对宋美龄的评价
张学良: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
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陈纳德:“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
蒋介石:“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
1949年8月16日,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
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
消息写道:据美国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柯纳宣称:“此项选举系由会员投票产生。
美人遍布世界各地。
宋美龄之鼻与面部其他各部协调、匀称,乃世界最美之鼻,名列十大美人榜首。
宋庆龄与宋美龄终生不育
1921年6月陈炯明叛变,宋庆龄广州蒙难,因惊恐疲惫交迫而导致流产,以至于终身未生,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不但在健康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害,精神上所
蒙受的创痛,尤为严重
但蒋介石日记里记载,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他与宋美龄结婚后,一九二八年宋美龄怀孕,他极为欣喜;然而却意外因刺客行刺而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