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表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经中央同意,现将《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2006年8月20日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下简称参照管理)工作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做好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现就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条件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作为授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党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方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应严格按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和本《意见》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进行。
工资福利离退休业务表格系列温州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基本情况汇总表2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公示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等级设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温政办〔2001〕84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同志为年度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人选。
现予以公示:一、公示时间:共7天(月日-- 月日)。
二、征求意见的方式和要求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向县、市人事部门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要署本人真实姓名。
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
反映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反对借机诽谤诬告。
三、公示联系处室和受理电话:*******。
温州市**单位二〇一一年×月×日(申报人员名单附后)3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公示名单45附件4: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和材料要求申报材料是各级机关审核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表格填写和申报工作,提供的材料准确翔实,对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申报和材料要求如下:1、《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任职资格审核表》,A4纸打印二份;2、资格审核表中的工作单位栏,要以单位公章全称填写单位名称,不可简称。
外借工作人员要以人员编制和工资发放所在单位名义申报;3、原任职务及时间栏:要以职务工资为准,执行什么样职务工资就填写什么职务和任职时间;4、申报理由栏:写明符合温政办〔2001〕84号文件中某条某款内容,例如:①连续工龄满20年,②大专学历、从事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满5年,③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5、呈报单位意见、主管机关意见、县、(市、区)人事局审批机关意见栏,必须按权限分别签署意见盖章。
6、附带材料:(1)凡复印件材料须经单位盖印,经办人审核并签名,统一用A4纸复印,以便收存。
(2)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管理人员提供获得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3)本人学历毕业证书复印件,有关学历规定按温组发〔2002〕75号文件执行;(4)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个人工资审批表复印件;(5)个人行政职务任命文件和申报人选公示复印件;(6)最近同底免冠照片2寸2张;(7)市直事业单位必须带申报人人事档案;(8)各县填写《温州市事业单位职员等级任职资格申报基本情况汇总表》(A3纸打印一份并提供电子文本U盘)。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文件川人发〔2006〕43 号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问题的通知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级各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发〔2006〕9 号)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7 号),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参照管理的条件根据组通字〔2006〕27 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作为授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党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方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规定,确定参照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不得擅自放宽条件、扩大范围。
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不得列入参照管理。
二、规范参照管理的申报和审批(一)审批程序和权限省委直属事业单位和省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委组织部审核,省委审批后,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市(州)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市(州)党委组织部、市(州)党委审核后,由市(州)党委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县(市、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先后报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县(市、区)党委和市(州)党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市(州)党委组织部报省委组织部审批。
广东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办法粤人发[2009]64号一、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条件和范围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1、法律、法规授权具体是指:(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规定的;(2)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决定规定的;(3)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4)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中规定的。
2、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1)党委系统的事业单位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2)政府系统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包括:政策、规划的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业管理等。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工资福利由国家财政全部负担。
原为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因机构编制限制未能列入政府工作机构系列,成建制地改为事业单位,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以下单位原则上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1、为主管部门提供业务技术服务的;2、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3、从事经营活动的;4、部分行使行政职能的;5、工资福利由财政部分负担或自收自支的;6、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所属的事业单位。
已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事业单位,即使符合参照管理条件,也暂不列入参照管理,待条件成熟时再申报。
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申报和审批(一)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申报申请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由县直各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对照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条件和范围进行审定后,于3月18日前将以下材料(各一式三份)按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县委组织部或县人事局。
1、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或函[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直接向县委组织部或县人事局报送申请参照的函,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或乡(镇)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分别向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报送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由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转报县委组织部或县人事局];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审批表》(表式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印制);3、赋予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法规文件和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相应职能的“三定”方案;4、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5、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附件2: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制
填表说明
1、“单位名称”要写全称。
2、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填写“主管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不填。
3、“单位规格”填写正厅(局)级、副厅(局)级、正处级、副处级。
4、“编制数”填写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并注明行政或事业编制。
5、“实有人数”填写单位被审批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时的人数。
不包括工勤人员。
6、“法律法规授权情况”填写授权该单位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名称以及相关条款。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以下简称参照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列入参照管理范围,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第三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使用国家行政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由中央另行发文明确。
第四条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本单位提出意见,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组织部审批;中央工作部门、派出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所在部门提出意见,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审批后,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市(地)、县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审批。
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比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本单位提出意见,国务院委托人事部审批;国务院各部委、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各部委、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提出意见,报人事部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市(地)、县级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批。
特殊需要列入参照管理的单位,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中共中央或者国务院直接确定。
第五条申请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二)获得法律法规授权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依据;(三)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四)单位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五)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附件1
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基本情况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报时间:
填表说明:1.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填写主管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不填;
2.单位规格填写副厅(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级及以下;
3.经费渠道填写“全额拨款”、“差额补贴”、“自收自支”;
4.编制数填写编制部门核定的事业编制数;
5.法律法规授权情况填写授权该单位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名称及相关条款等。
填表人:联系电话:
— 1 —
附件2
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表
附件3
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名册填表单位(盖章):填报时间:
填表说明:1.现任职务层次是指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的职务职级层次;
2.本人身份分别为干部、聘用制干部、工人;
3.来源方式主要有经过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的调动、毕业生分配、军转干部、公开招考(聘)等,如有其他方式请在备注栏中说明。
填表人:联系电话: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