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3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多样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通常指的是:A. 国家B. 省份C. 城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BCD2. 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建筑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2. 地域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3.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答案: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教育系统传授相关知识,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及通过艺术作品如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来展现和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D2. 京剧起源于哪个地区?A. 北京B. 上海C. 广东D. 四川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技术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儒家思想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亚地区?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A. 尖顶B. 圆顶C. 飞檐翘角D. 拱门答案:C6. 丝绸之路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7.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少数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回族D. 满族答案:A9.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是?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10. 以下哪个节日与月亮有关?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CD2. 中国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哈姆雷特》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A. 京剧B. 油画D. 皮影戏答案:A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少数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答案: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2.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
答案:北京3.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长江4. 中国的四大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和________。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流动性D. 多样性答案:C2. 下列哪个地理区域的文化特色以京剧艺术最为著名?A. 黄河文化区B. 长江文化区C. 岭南文化区D. 燕赵文化区答案:D3.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福建的哪种茶叶最为出名?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碧螺春答案:B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它起源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5. 以下哪个节日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域文化区,以下哪些特色属于东北文化?A. 冰雪文化B. 热炕文化C. 京剧文化D. 满族文化答案:A, B, D2. 中国的四大菜系包括以下哪些?A. 川菜B. 粤菜C. 苏菜D. 鲁菜E. 闽菜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A. 地理环境B. 气候条件C. 历史传统D. 宗教信仰E. 经济发展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错)2.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3.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形式之一,它的表演艺术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元素。
(对)4.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以家庭团聚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错)5. 黄河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文化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对)四、简答题1. 简述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地域性。
多样性体现在中国广阔的疆域内,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历史传承性则表现在地域文化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相传;地域性则是指文化现象与特定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如山水文化、农业文化等。
考研地域文化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 江南水乡文化中的“水”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建筑特色B. 饮食习惯C. 交通工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北方地区冬季的典型特征?A. 寒冷的气候B. 厚重的雪C. 干燥的空气D. 湿润的气候答案:D二、填空题1.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主要起源于_______省的戏曲艺术。
答案:安徽2. 中国四大名绣中,以绣制人物肖像著称的是_______。
答案:苏绣三、简答题1. 简述岭南文化的三大特点。
答案:岭南文化主要指广东、广西地区的文化,其三大特点包括:一是开放性,由于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历史上长期对外开放,吸收了多种文化元素;二是多元性,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三是创新性,岭南地区在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创新。
2. 描述一下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答案: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干旱、荒漠、高原、戈壁为特点。
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但同时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天山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举足轻重。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思想流派。
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元明清,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它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儒家思想、汉字书写系统等,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应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考研地域文化真题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考试题目和要求来制定。
考生在准备考研时,应该结合历年真题和专业书籍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一、 思考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咆哮5464公里,最后注入( )。
A.东海B.渤海C.黄海D.南海答案:B2.被称为“六国之水”的是( )A. 长江B.黄河C. 澜沧江D.金沙江答案:C3.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 )大的内陆咸水湖。
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第四答案:B4.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 )处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A. 3B. 5C. 6D. 8答案:C5.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天上,就是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 800米的各姿各雅山所在地。
顺着这里的山沟有五股泉水涌动而出,这些流水汇合成一条小河,这就是黄河正源( )。
A.卡日曲B.古宗列曲C.玛曲D.扎曲答案:A6.民间有“身背炒面绕大湖,跑垮好马累死鹿”的谚语是形容( )。
A.扎陵湖B.孟达天池C.西王母瑶池D.青海湖答案:D7.唐代诗人李白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之“天山”是指( )。
A.昆仑山B.祁连山C.唐古拉山D.巴颜喀拉山答案:B8.三角城,是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的遗址,始建于4年,作为当时的西部要塞,飘摇至今,给人留下了无数的思考与遐想,位于()上。
A.祁连草原B.金银滩草原C.巴塘草原D.果洛草原答案:B9.马厂塬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 ,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一处遗址,1924年秋首次被发现。
A.齐家文化B.辛店文化C.马家窑文化D.卡约文化答案:C10.李先念“红军西路军战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和徐向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是为( )题词。
A.哈密西路军纪念馆B.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C.高台西路军纪念馆D.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答案:D11.昆仑山系支脉阿尼玛卿山的主峰阿尼玛卿峰,海拔( )米,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
A.6621B.5826.8C.6282D.5548答案:C12.青海是全国五大湖泊省区之一,湖泊面积仅次于西藏,湖泊率为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 )。
[第1题](单选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 A.宋代[第2题](单选题)()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 A.王夫之[第3题](单选题)()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第4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 A.贾谊[第5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 A.左宗棠[第6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 A.欧阳予倩[第7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第8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特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 A.曾国藩[第9题](单选题)()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第10题](单选题)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A.歌谣[第11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 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 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12题](多选题)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政治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A. 单一因素B. 多种因素C. 偶然因素D. 人为因素3. 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A. 阻碍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无关紧要D. 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作用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3. 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分析这种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2. 某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
六、综合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 假设你是一名文化研究者,你将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七、思考题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发展和创新?八、附加题1. 请列举你所在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特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第十二章一、单选题1.()年8月,青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全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5B、1956C、1957D、1958答案:A2. “一五”期间,青海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小学数量增加,建立了7所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了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民族公学的基础上创办了()。
A 、青海师范大学 B、青海民族学院 C 、青海教育学院 D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答案:B3.()年新年伊始,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青海省委确定了把全省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发展思路。
A、1979B、1980C、1981D、1982答案:A4.截至2008年,()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18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A、9B、10C、11D、12答案:B5. 在青海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A、4B、5C、6D、7答案:A6. 2003年青海全省提出了以()行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A、音乐艺术B、工艺美术C、石刻艺术D、书法艺术答案:B7.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
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新引擎。
A、文化产业 B 农作物产业 C、工业 D、建筑业答案:A8.()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诞生。
A、2001B、2002C、2003D、2004答案:B9.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A、环湖赛 B 、电影节 C、黄河极限挑战赛 D、攀岩赛答案:A10.()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自然风貌得天独厚,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厚多彩的摄影创作资源,被誉为“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C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内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括该地区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2. 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变迁性。
地域性指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区的产物,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多样性指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传承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变迁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3. 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域文化是人们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
其次,地域文化能够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最后,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 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哪些方法?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其次,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负责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庆等形式,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论述题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地域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独特之处,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
这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地域文化练习题一、填空题l、2005年9月8日,(贵州)高校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高校的历史2、《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3、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陆路)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4、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5、20世纪60年头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相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青出千蓝,大有希望”的美妙(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6、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7、1949,,...__,2019年,贵州已探究出一条及轻工业相协调的(资源)型、(资源转换)型相结合的重化学工业道路。
8、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究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先。
9、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201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养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
1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千汉藏语系中的(一般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第一次作业:[第1题](单选题)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A.苗蛮文化B.巫文化C.孝道文化D.儒家文化[第2题](单选题)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A.唐朝B.周朝C.元朝D.明朝[第3题](单选题)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B.清代C.魏晋南北朝D.宋代E.唐代F.元代[第4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谭嗣同B.贺长龄C.魏源D.陶澍[第5题](单选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唐朝B.周朝C.元朝D.明朝[第6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
A.周朝B.汉朝C.清朝D.明朝[第7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B.商周时期C.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第8题](单选题)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
苏仙岭的知名是因为A.苏耽B.苏东坡C.苏武D.苏秦[第9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B.朱熹C.周敦颐D.胡安国、胡宏父子E.张栻F.王阳明[第10题](单选题).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A.《海国图志》B.《太极图说》C.《筹鹾篇》D.《筹漕篇》[第11题](多选题)关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有A.章士钊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所著《论中国政党内阁当应时发生》、《何为政党》等政治论文,对当时关心政治制度改革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促进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与上海、北京、南京和省内各地建立联系,发行《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界》、《新青年》等书刊,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湖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C.蔡和森在赴法勤丁俭学期间,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
D.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E.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第12题](多选题)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A.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
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B.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
C.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D.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
[第13题](多选题)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
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D.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E.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第14题](多选题)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
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D.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E.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F.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5题](多选题).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B.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D.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E.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第16题](判断题)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
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
A.正确B.错误[第17题](判断题)从主张“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经世派、洋务派,到学习、宣传以至主张实施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传人,湖湘文化完成了近代巅峰时期的转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湖湘文化白始至终贯穿一种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A.正确B.错误[第18题](判断题)湖南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不仅使中原文化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直接影响着湖南的本土居民,也为湖南本土的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A.正确B.错误[第19题](判断题)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
A.正确B.错误[第20题](判断题)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A.正确B.错误[第21题](判断题) 屈原开创的楚辞,不仅打破了《诗经》的诗歌体例,对后来的汉赋以及五言诗、七言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湖湘文学的基础。
A.正确B.错误[第22题](判断题)两宋时期,以湖湘学派的崛起为标志,湖湘文化走向成熟,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A.正确B.错误[第23题](判断题) 贾谊辞赋在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鹏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对后来散体大赋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A.正确B.错误[第24题](判断题)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长沙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
A.正确B.错误[第25题](判断题)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A.正确B.错误[第26题](判断题)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A.正确B.错误[第27题](判断题)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A.正确B.错误[第28题](判断题)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
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
A.正确B.错误[第29题](判断题)陈天华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A.正确B.错误[第30题](判断题)黄兴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正确B.错误第二次作业:[第1题](单选题)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B.清代C.魏晋南北朝D.宋代E.唐代F.元代[第2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谭嗣同B.贺长龄C.魏源D.陶澍[第3题](判断题)湖湘民间盛行祭祀。
祭典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神灵祭祀,所祭对象多为传说中的天神地祇,山精鬼魅;第二类是祖先祭祀,所祭对象主要为家族祖先、民族祖先,如炎帝、舜帝;第三类为贤良忠德之士祭祀,所祭对象为公认的民族英雄、知名人士或对国家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物,如蔡锷、黄兴。
A.正确B.错误[第4题](判断题)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阳明等。
此外还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正确B.错误[第5题](判断题)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